一种挖掘物的棒式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4961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挖掘物的棒式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碎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挖掘物的棒式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当破碎筛子上的石子等的硬质物时,一般是使用锤子等来敲击打碎上述硬质物。而且,粘性块状物有可能堆积在筛上无法下落。如上所述,使用锤子等进行敲击打碎硬质物时,破碎后的硬质物四处飞溅有可能会砸到人,十分危险,而且,存在破碎效率差的缺点。再者,因为粘性块状物会堆积在筛子上无法落下,所以存在挖掘物给料能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挖掘物的棒式破碎装置,其克服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挖掘物的棒式破碎装置,包括框架、沿前后方向按一定间隔平行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一杆体、沿前后方向按一定间隔平行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二杆体,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为左右关系,且各第一杆体的一端和各第二杆体的一端由第三支轴连接,各第一杆体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支轴,各第二杆体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支轴,多个第一杆体组成第一筛体,多个第二杆体组成第二筛体;框架上安装有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第一支轴由第一液压缸驱动实现左右移动,第二支轴由第二液压缸驱动实现左右移动;所述框架上部设有左、右两可动盖板,两可动盖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轴、第二支轴联动,以可执行开闭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轴上安装有可自由回动的第一操作部件,该第一操作部件与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支轴上安装有可自由回动的第二操作部件,该第二操作部件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两可动盖板的左右方向的外端分别安装有可沿框架左右移动的支撑辊,两可动盖板的左右方向的内端分别固定于第一操作部件、第二操作部件上。

进一步的,第一支轴的两端、第二支轴的两端分别装有可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轨移动的导杆,所述导轨设置在框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上还铰接有筛体升降用的第三液压缸,该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第一杆体或第二杆体。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上部设有供料溜槽。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下部设有排料溜槽。

进一步的,所述各第一杆体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钢制环,各第二杆体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二钢制环,第一钢制环和第二钢制环交替分布,并插接有所述第三支轴。

进一步的,所述各第一杆体的一端和各第二杆体一端分别设有环状部件,所述第三支轴的数量为两个,各第一杆体上的环状部件穿接其中一第三支轴,各第二杆体上的环状部件穿接另一第三支轴,两第三支轴相互平行,并由若干垫圈连接,且各垫圈分别夹在相邻的环状部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分别由带状钢板组成。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等的设置可实现轻松破碎挖掘土,且可动盖板的设置,可以防止破碎后的硬质物飞散。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挖掘物的棒式破碎装置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相关的挖掘物破碎装置的纵断正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相关的挖掘物的破碎装置中省略供给溜槽的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相关的挖掘物的破碎装置的纵断侧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相关的挖掘物的破碎装置的横断平面图。

图5是图4的左右方向的中间部分扩大后的平面图。

图6是图4的左右部分扩大后的平面图。

图7是图4的右侧部分扩大后的平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筛体及第二筛体折叠状态时的纵断正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第一筛体及第二筛体设置成V字形时的纵断正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第一筛体和第二筛体张开状态时的横断平面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相关的挖掘物破碎装置的纵断正面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相关的挖掘物破碎装置的筛体的连接部的平面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相关的挖掘物的破碎装置的纵断侧面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第一筛体及第二筛体折叠状态时的纵断正面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相关的挖掘物破碎装置中破碎部的正面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各个筛体在折叠状态时的破碎部的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参见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挖掘物的棒式破碎装置,包括框架7、沿前后方向按一定间隔平行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一杆体1、沿前后方向按一定间隔平行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二杆体2,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2左右布置,并分别由带状钢板组成,且各第一杆体1的一端和各第二杆体2的一端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三支轴3连接,具体,所述各第一杆体1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钢制环18,各第二杆体2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二钢制环19,第一钢制环18和第二钢制环19交替分布,并插接有所述第三支轴3。各第一杆体1的另一端连接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支轴5,各第二杆体2的另一端连接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支轴10,多个第一杆体1组成第一筛体4,多个第二杆体2组成第二筛体9。第一筛体4和第二筛体9可自由开闭。

焊接固定有上述多个第一杆体1另一端的第一支轴5上沿前后方向设有有一定间隔的复数个小径轴部,在各个小径轴部上嵌合了筒状轴承20,此筒状轴承20上嵌合有第一操作部件6。即,复数个第一操作部件6通过轴承20连接了可自由回动的第一支轴5。焊接固定有上述多个第二杆体2另一端的第二支轴10上沿前后方向设有一定间隔的复数个小径轴部,在各个小径轴部上嵌合了筒状轴承21,此筒状轴承21上嵌合有第二操作部件11。即,复数个第二操作部件11通过轴承21连接了可自由回动的第二支轴10。在上述第一支轴5及第二支轴10的前后两端上分别安装有可自由回动的导轨14、15。在框架7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往左右方向延伸的导轨13,上述各导杆14、15由导轨13来支撑。在上述导轨13的左右两侧上设置有定位块27,用以规整导杆14、15的位置,使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2能形成指定的V字形。

框架7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复数个第一液压缸8和复数个第二液压缸12,所述第一支轴5由第一液压缸8驱动实现左右移动,第二支轴10由第二液压缸12驱动实现左右移动。具体,复数个第一液压缸8的活塞杆与上述复数个第一操作部件6一一相连,复数个第二液压缸12的活塞杆与上述复数个第二操作部件11一一相连。

在上述框架7上,在包围第一杆体1、第二杆体2的位置的上部,设置有左、右两可动盖板22,两可动盖板22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轴5、第二支轴10联动,以可执行开闭动作。具体,两可动盖板22的左右方向的外端上分别安装搁置有可沿框架7左右移动的支撑辊26,两可动盖板22的内端分别用螺栓等固定于上述各第一操作部件6及第二操作部件11的上部。各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2开闭之时,两可动盖板22也可同时执行开闭动作。在上述第一杆体1、第二杆体2的上部,通过安装用竖板把供料溜槽16固定在框架7上,且在第一杆体1、第二杆体2的下部,用来接掉落下来的挖掘物并将其排出的排出溜槽17被固定在框架7上。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相关的挖掘物的破碎装置的使用状态。如图1所示,在第一筛体4及第二筛体9呈缓倾斜状态后,在上述第一筛体4及第二筛体上放置挖掘土砂,接下来各第一液压缸8及第二液压缸12伸长,上述挖掘土砂在通过第一筛体4及第二筛体9后由排出溜槽17负责导料,输送到指定的地方。

第二实施例

请参加图9、图10所示,其省略了供料溜槽16,所述框架7上还铰接有筛体升降用的第三液压缸23,该第三液压缸23的活塞杆连接第一杆体1或第二杆体2,其他结构和上述第一实施例一样。第2实施例中,如图8的2点虚线所示,在筛体升降用液压缸23的作用下,第一杆体1及第二杆体2弯曲成反向V字形,第一杆体1及第二杆体2上残留的破碎残留物可以排出到可动盖板22上。

第三实施例

请参见图11-图16所示,所述各第一杆体1的一端和各第二杆体2一端分别设有环状部件24,所述第三支轴3的数量为两个,各第一杆体1上的环状部件24穿接其中一第三支轴,各第二杆体上的环状部件24穿接另一第三支轴,两第三支轴3相互平行,并由若干垫圈25连接,且各垫圈25分别夹在相邻的环状部件24之间。其他的结构及作用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一样。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挖掘物的棒式破碎装置,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