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布袋及除尘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4189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除尘布袋及除尘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除尘布袋及除尘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饲料生产过程一般分为粉碎、配料、混合、膨化、制粒、包装等几个过程;在上述几个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其中,有些过程(如粉碎)不是在完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其产生的粉尘容易在设备内外气压不均的情况下从设备内逸出。一方面,粉尘扩散到车间后,会对车间中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同时还因其打扫困难而对车间的环境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比如粉碎过程中的粉尘并不是属于废弃物,其还可以回收再利用,放任粉尘的逸出还会造成原料的损失。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在工厂一般采用除尘袋来收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除尘袋一般为具有透气性的布料制成,因此除尘袋内壁会比较粗糙,粉尘(特别在潮湿的情况下)很容易粘结在除尘袋内壁,其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除尘袋很容易因粉尘的粘结而加剧腐蚀,缩短其使用寿命;此外,除尘袋一般放置在地面上,外界的水(如雨水等)或潮湿的地面很容易渗入除尘袋内部,不但造成内壁粉尘粘结难取出,还进一步的加剧除尘袋的腐蚀。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在除尘袋的体积一定的情况下,面对多工序都需要更换除尘或者生产规模大的情况下,除尘袋很容易就会储满粉尘,此时需要设备停工以更换新的除尘袋或清理除尘袋内的粉尘,大大的影响了工厂的生产效率;而设置过大体积的除尘袋清理也更加困难缓慢,同样影响生产效率,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布袋及除尘组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除尘布袋内的粉尘易影响除尘布袋的使用寿命以及除尘布袋除尘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尘布袋,包括袋身以及与出尘相连的袋口;

所述袋身包括透气部和储尘部,所述袋口设置在所述透气部上,所述透气部远离所述袋口的一端与所述储尘部固接;

所述储尘部的内壁设有防止粉尘和水渗透的防渗层。

进一步的;所述储尘部设有卸尘口,所述卸尘口处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卸尘口开闭的拉链。

进一步的;所述卸尘口位于所述储尘部远离所述透气部的端面;

或者,所述卸尘口位于所述储尘部的侧壁,且所述卸尘口远离所述透气部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袋身的总长度为L,所述透气部的长度为L1,所述透气部的长度范围为:1/3L<L1<1/2L。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部和所述储尘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部的外壁和所述储尘部的外壁均涂有防火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除尘组件,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均与出尘管连接的出尘口、悬空设置的固定支架以及多个如上述所述的除尘布袋;

所述出尘口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出尘口的开口方向朝向地面设置,所述除尘布袋的袋口与所述出尘口固定连接,使所述除尘布袋的所述透气部悬空放置,且所述储尘部远离所述透气部的一端与地面抵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固定支架的竖直支撑杆,所述竖直支撑杆一端与地面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辅助抽气风机,所述辅助抽气风机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并与所述出尘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出尘口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袋口的边缘缝合有两自由端相互固接的弹性绳索,所述弹性绳索能够套设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尘布袋及除尘组件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尘布袋包括袋身以及与出尘口相连的袋口,袋身包括透气部和储尘部,其中,透气部是指袋身与袋口连接的一段区域,其采用的布料在能防止粉尘渗出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使出尘口带动粉尘的风压能够通过透气部溢出到外界,以保证出尘口持续不断的将粉尘吹入袋身内;储尘部是指袋身远离袋口的一段区域,其包括袋身的底部,粉尘进入袋身后,在重力或者风压的作用下最终储存在储尘部。

通过设置储尘部的内壁设有防止粉尘和水渗透的防渗层,防止了外界的水分渗透进储尘部内,避免了粉尘粘结而难以取出;也防止了粉尘与袋身的布料部分直接接触而加剧腐蚀,提高了除尘布袋的使用寿命。此外,防渗层在防止粉尘和水渗透的前提下还具有一定的光滑度,这样,粉尘更加不容易粘结在储尘部的内壁上,更容易从储尘部中完全的取出,对于可回收型的粉尘来说,避免了粘接在内壁上的陈年粉尘对新收集的粉尘的污染,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最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尘布袋适宜在粉尘将要堆满储尘部时就进行清理,避免粉尘堆积过多而与透气部的紧密长时间接触,进一步保证除尘布袋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尘组件,在出尘管出尘量过大的情况下,将出尘管与多个并联设置的出尘口连通,每个出尘口与一个除尘布袋连接,这样,在除尘布袋体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多个除尘布袋同时分担粉尘的收集工作,粉尘储满储尘部所用的时间更长,粉尘的清理周期不会过于频繁,降低了清理粉尘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此外,还通过设置除尘布袋的袋口相对于地面垂直设置,在车间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对车间上部空间的利用率,大大节省了除尘组件的占地面积;此外,设置储尘部远离透气部的一端与地面抵接,减少了除尘布袋以及粉尘对固定支架的压力,保证了除尘组件结构的稳定。

最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尘组件的各个部件简单易得,组装方便简单,且制作成本低,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尘布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尘布袋在储尘部的径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尘组件中固定支架、竖直支撑杆及出尘口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袋身;2-袋口;3-固定支架;4-出尘口;5-竖直支撑杆;6-防渗层;7-防火层;8-卸尘口;9-拉链;11-透气部;12-储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尘布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尘布袋在储尘部的径向剖视图;图3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尘组件中固定支架、竖直支撑杆及出尘口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除尘布袋,包括袋身1以及与出尘口4相连的袋口2;袋身1包括透气部11和储尘部12,袋口2设置在透气部11上,透气部11远离袋口2的一端与储尘部12固接;储尘部12的内壁设有防止粉尘和水渗透的防渗层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尘布袋包括袋身1以及与出尘口4 相连的袋口2,袋身1包括透气部11和储尘部12,其中,透气部 11是指袋身1与袋口2连接的一段区域,其采用的布料在能防止粉尘渗出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使出尘口4带动粉尘的风压能够通过透气部11溢出到外界,以保证出尘口4持续不断的将粉尘吹入袋身1内;储尘部12是指袋身1远离袋口2的一段区域,其包括袋身1的底部,粉尘进入袋身1后,在重力或者风压的作用下最终储存在储尘部12。

通过设置储尘部12的内壁设有防止粉尘和水渗透的防渗层6,防止了外界的水分渗透进储尘部12内,避免了粉尘粘结而难以取出;也防止了粉尘与袋身1的布料部分直接接触而加剧腐蚀,提高了除尘布袋的使用寿命。此外,防渗层6在防止粉尘和水渗透的前提下还具有一定的光滑度,这样,粉尘更加不容易粘结在储尘部12 的内壁上,更容易从储尘部12中完全的取出,对于可回收型的粉尘来说,避免了粘接在内壁上的陈年粉尘对新收集的粉尘的污染,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最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尘布袋适宜在粉尘将要堆满储尘部12时就进行清理,避免粉尘堆积过多而与透气部11的紧密长时间接触,进一步保证除尘布袋的使用寿命。

其中,防渗层6可以为粘结在内壁上的聚乙烯制作的防渗膜,也可以为通过涂抹方式固定在内壁上的防渗材料。

具体的,下面针对本实施例中除尘布袋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储尘部12设有卸尘口8,卸尘口8处设有用于控制卸尘口8开闭的拉链9。

具体的,通过在储尘部12上设置卸尘口8,使储尘部12收集的粉尘通过卸尘口8即可清理取出,避免了在袋身1具有一定长度的情况下粉尘从袋口2取出困难的状况,同时也避免了从袋口2清理粉尘时,部分粉尘容易粘结在透气部11的内壁而影响透气部11 的透气效果。

卸尘口8通过拉链9来封闭,粉尘不易从拉链9的缝隙中逸出,保证了卸尘口8关闭后的密封性;同时,还可以在拉链9与粉尘之间设置两处衬褊,两处衬褊交互贴合设置,阻止粉尘对拉链9的影响。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可以设置卸尘口8位于储尘部12远离透气部11的端面,该种设置用于除尘布袋侧壁贴合地面的情况。

而由于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除尘布袋更常用于竖直设置在地面上,因此,在此情况下,本实施例设置卸尘口8位于储尘部12侧壁且远离透气部11设置,不但方便卸尘口8的开启,还能够清理干净储尘部12内的粉尘。

最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可以在卸尘口8处设有向外延伸的粉尘出口通道(图中未画出),以更好的与盛放粉尘的装置对接,避免在卸尘口8开放的瞬间,粉尘在重力作用下散落在地面。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透气部11的长度与储尘部12的长度之和即为袋身1的总长度,以袋身1的总长度为L,透气部11的长度为L1为准,本实施例设置透气部11的长度范围为:1/3L<L1<1/2L。

在此范围内,能够保证进入袋身1内的风压有足够的时间溢出,不会发生袋身1内因风压过大而使出尘管内的粉尘无法进入袋身1 的状况;同时,储尘部12的长度也限制了除尘布袋的储尘量,防止储尘过多对除尘布袋的强度造成影响。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设置透气部11和储尘部12一体成型。

即在制作完成透气部11和储尘部12后,再在储尘部12的内壁固定防渗层6,完成整个除尘布袋的制作。

或者,还可以设置透气部11和储尘部12可拆卸连接,如通过卡扣或者拉链连接,这样方便各个部件的分别清洗和存放。

进一步的,考虑粉尘在所处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遇到明火且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爆炸事故,而除尘布袋的空间有限,内部持续有空气注入,氧气充足,一旦遇见明火,很容易发生爆炸事故,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在透气部11的外壁和储尘部12的外壁均涂有防火层7,避免了外界意外出现的明火(如未熄灭的烟头,电线短路而起火)将袋身1引燃而发生爆炸,保证了周围工作人员的安全。

实施例二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尘组件,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均与出尘管连接的出尘口4、悬空设置的固定支架3 以及多个如上述所述的除尘布袋;出尘口4设置在固定支架3上,出尘口4的开口方向朝向地面设置,除尘布袋的袋口2与出尘口4 固定连接,使除尘布袋的透气部11悬空放置,且储尘部12远离透气部11的一端与地面抵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尘组件,在出尘管出尘量过大的情况下,将出尘管与多个并联设置的出尘口4连通,每个出尘口4与一个除尘布袋连接,这样,在除尘布袋体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多个除尘布袋同时分担粉尘的收集工作,粉尘储满储尘部12 所用的时间更长,粉尘的清理周期不会过于频繁,降低了清理粉尘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此外,还通过设置除尘布袋的袋口2相对于地面垂直设置,在车间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对车间上部空间的利用率,大大节省了除尘组件的占地面积;此外,设置储尘部12远离透气部11的一端与地面抵接,减少了除尘布袋以及粉尘对固定支架3的压力,保证了除尘组件结构的稳定。

最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尘组件的各个部件简单易得,组装方便简单,且制作成本低,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可以在每个出尘口4上设置控制其开闭的挡板,当需要清理储尘部12的粉尘时,只需将针对的出尘口4封闭即可,采用同种方式,可以在不停止生产的情况下,依次清理所有的除尘布袋,进一步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的,下面针对本实施例中除尘组件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支架3悬空设置在一面墙壁上,因此还设置用于支撑固定支架3的竖直支撑杆5,竖直支撑杆5一端与地面抵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架3固定连接,以进一步的保证固定支架 3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包括辅助抽气风机,辅助抽气风机设置在固定支架3上并与出尘管连通。

出尘管连接多个出尘口4时,肯定需要铺设连接用的管道,因此本身的风压分散到各个出尘口4时会变得很低,进而容易造成粉尘堆积在连接用管道内,通过设置辅助抽气风机,能够补充各个出尘口4需要的风压,以保证粉尘的顺利收集。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在出尘口4上设有环形凹槽,袋口2的边缘缝合有两自由端相互固接的弹性绳索,弹性绳索能够套设在环形凹槽内。

通过弹性绳索的弹性以及环形凹槽的阻力,不但保证了除尘布袋与出尘口4的连接稳定,也更方便两者之间的安装和拆卸。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