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储灰式脉冲布袋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639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储灰式脉冲布袋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储灰式脉冲布袋除尘器。



背景技术:

脉冲布袋除尘器是在布袋除尘器的基础上,改进的新型高效脉冲袋式除尘器。脉冲布袋除尘器由灰斗、上箱体、中箱体、下箱体等部分组成,上、中、下箱体为分室结构。工作时,含尘气体由进风道进入灰斗,粗尘粒直接落入灰斗底部,细尘粒随气流转折向上进入中、下箱体,粉尘积附在滤袋外表面,过滤后的气体进入上箱体至净气集合管、排风道,经排风机排至大气。 清灰过程是先切断该室的净气出口风道,使该室的布袋处于无气流通过的状态(分室停风清灰)。然后开启脉冲阀用压缩空气进行脉冲喷吹清灰,切断阀关闭时间足以保证在喷吹后从滤袋上剥离的粉尘沉降至灰斗,避免了粉尘在脱离滤袋表面后又随气流附集到相邻滤袋表面的现象,使滤袋清灰彻底,并由可编程序控制仪对排气阀、脉冲阀及卸灰阀等进行全自动控制。

在公告号为CN206138898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脉冲布袋除尘器,包括上箱体、袋笼、布气器、脉冲储气罐、中箱体和灰斗,所述的上箱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的隔板上开设有干滤袋安装孔,所述的滤袋安装孔内安装有袋笼,所述的袋笼的上端与滤袋安装孔固定连接,所述的袋笼的下端伸入过滤室内,所述的袋笼内安装有滤袋,所述的滤袋的上端与排气室连通,所述的隔板的上侧设有布气器,所述滤袋内部设有伸入滤袋底部的吹气管,所述的吹气管的上端与布气器连通,所述的脉冲储气罐安装在上箱体上端的外侧,所述的脉冲储气罐与布气器相连接,所述的中箱体可拆卸地安装在上箱体的底部,所述的灰斗安装在中箱体的底部。灰斗的底部开设有排灰口,所述的排灰口处设置有密封盖。该技术方案中的新型脉冲布袋除尘器在清理灰斗中积累的灰尘时,通过打开排灰口处的密封盖进行清理,但由于在打开排灰口的同时还要收集灰尘,容易导致灰尘的洒落,导致灰尘的收集很不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储灰式脉冲布袋除尘器,通过在灰斗下方吸附相应的收集容器使灰尘的收集更加便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储灰式脉冲布袋除尘器,包括上箱体、中箱体、下箱体和位于底部的灰斗,下箱体上设置有进风道,灰斗的底部设置有排灰口,排灰口的下方通过一吸附组件可拆卸安装有一收集容器,收集容器的上端开口并正对着排灰口,吸附组件包括设置于灰斗上的电磁铁YA和设置于收集容器上的磁铁块,电磁铁YA包括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线圈,磁铁块通过吸附在铁芯上而将收集容器固定在灰斗的下方,收集容器上的磁铁块朝向电磁铁YA的一端的磁极与电磁铁YA通电后朝向磁铁块的一端产生的磁极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磁铁YA未通电时,收集容器通过将磁铁块吸附在电磁铁上的铁芯上,而将收集容器固定在灰斗底部,灰斗内落入灰尘后会直接落入收集容器,当灰尘积累一定量后,通过导通电磁铁YA产生磁场并将磁铁块排斥开来,从而便捷地将收集容器从灰斗上取下来,使灰尘的清理更加便捷。

进一步的,灰斗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凸边,收集容器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凸边,第一安装凸边的底面向上开设有卡接槽,电磁铁YA固定在卡接槽内且铁芯的端部朝向下方,在电磁铁YA未通电时,磁铁块通过吸附在铁芯上将收集容器固定在第一安装凸边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电磁铁YA收纳在第一安装凸边的卡接槽,使安装体积得到减小,且在磁铁块吸附在电磁铁YA上后,第一安装凸边可以更好地抵接到第二安装凸边上,实现更好地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安装凸边的底面上设置有密封橡胶圈,当磁铁块吸附在铁芯上时,第二安装凸边紧密抵接着密封橡胶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橡胶圈,使安装上收集容器进行收集灰尘时,整体的密封性得到更好地提升,使灰尘不易飘散出来,提高了周围的空气环境质量。

进一步的,磁铁块固定在一螺钉的端部上,第二安装凸边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钉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磁铁YA所在通路发生损坏时,无法导通电磁铁YA将磁铁块分离开来,通过转动螺钉,在第二安装凸边与第一安装凸边的抵接下,强制使螺钉带动磁铁块与电磁铁YA分离开来,具有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的预防效果。

进一步的,螺钉的螺帽处固定有旋转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把手可以直接转动螺钉,不需要额外的工具使磁铁块的分离,使收集容器的拆卸更加便捷。

进一步的,第二安装凸边的上表面向下开设有用来收纳磁铁块的收纳槽,且收纳槽正对着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螺钉带动磁铁块进一步移动收纳到收纳槽内,使磁铁块更加远离电磁铁YA,获得更大的移动行程,使磁铁块的分离时的受力影响更小,即让收集容器的分离更加轻松。

进一步的,电磁铁YA的线圈耦接有控制其通断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

启闭触发元件,用于发出启闭信号;

电源电路,用于提供电源电压;

信号检测电路,耦接于启闭触发元件和电磁铁YA,用于当启闭信号的电压值超过预定电压值后导通电磁铁YA并在延时预定时间后断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电路触发电磁铁YA的通断,使使用者对电磁铁YA的操控更加便捷。

进一步的,启闭触发元件包括设置于灰斗侧壁上的金属触摸片,金属触摸片耦接着信号检测电路并输出所述启闭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触摸金属触摸片即可使其产生的感应电压发生变化,即改变启闭信号的电压大小,从而使控制电路的触发更加精准,且操控更加便捷,只需触摸金属触摸片即可触发控制电路。

进一步的,控制电路还包括:状态提醒电路,耦接于电源电路,用于检测电源电路的通断状态并输出相应的提示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状态提醒电路使用者可以直观了解到控制电路的启动情况,使其更加方便对于控制电路发生故障和工作与否进行判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收集容器通过将磁铁块吸附在电磁铁上的铁芯上,而将收集容器可拆卸固定在灰斗底部,使灰尘的清理更加便捷;

(2)第一安装凸边的底面上设置有密封橡胶圈,当磁铁块吸附在铁芯上时,第二安装凸边紧密抵接着密封橡胶圈,整体的密封性得到更好地提升,使灰尘不易飘散出来,提高了周围的空气环境质量;

(3)磁铁块固定在一螺钉的端部上,螺钉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通过转动螺钉,在第二安装凸边与第一安装凸边的抵接下,可强制使螺钉带动磁铁块与电磁铁YA分离开来,具有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的预防效果;

(4)螺钉的螺帽处固定有旋转把手,通过旋转把手可以直接转动螺钉,不需要额外的工具使磁铁块的分离,更加便捷;

(5)通过触摸金属触摸片经控制电路控制电磁铁YA的通断,使使用者对电磁铁YA的操控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自储灰式脉冲布袋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自储灰式脉冲布袋除尘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1、上箱体;2、中箱体;3、下箱体;4、灰斗;5、进风道;51、挡板;6、排风道;7、隔板;8、滤袋;9、脉冲喷气装置;10、排灰口;11、吸附组件;111、磁铁块;12、收集容器;13、铁芯;14、线圈;15、第一安装凸边;16、第二安装凸边;17、卡接槽;18、密封橡胶圈;19、螺钉;20、收纳槽;21、螺纹孔;22、旋转把手;23、控制电路;24、电源电路;25、信号检测电路;26、状态提醒电路;27、金属触摸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储灰式脉冲布袋除尘器,包括上箱体1、中箱体2、下箱体3和位于底部的灰斗4。下箱体3上焊接有连通其内部的进风道5,下箱体3上焊接有连通其内部的排风道6,上箱体1和中箱体2之间通过一隔板7隔开,隔板7上安装有允许空气从中箱体2进入到上箱体1内的滤袋8,起到一定的灰尘过滤作用。进风道5上方的下箱体3内壁上安装有将气流导向灰斗4的挡板51。

工作时,含尘气体由进风道5进入灰斗4,粗尘粒直接落入灰斗4底部,细尘粒随气流转折向上进入中箱体2,粉尘积附在滤袋8外表面,过滤后的气体进入上箱体1至排风道6,再排至大气。上箱体1上安装有连通其内部的脉冲喷气装置9,脉冲喷气装置9用压缩空气进行脉冲喷吹清灰,在喷吹后从滤袋8上剥离的粉尘沉降至灰斗4,达到对滤袋8清灰的目的。

如图2和图3所示,灰斗4的底部开设有排灰口10。排灰口10的下方通过一吸附组件11可拆卸安装有一收集容器12。收集容器12的上端开口并正对着排灰口10。吸附组件11包括设置于灰斗4上的电磁铁YA和设置于收集容器12上的磁铁块111。电磁铁YA包括铁芯13和绕在铁芯13上的线圈14。灰斗4的外侧焊接有一圈第一安装凸边15,收集容器12的上端口外壁焊接有一圈第二安装凸边16。第一安装凸边15的底面向上开设有卡接槽17,电磁铁YA固定在卡接槽17内且铁芯13的端部朝向下方。第一安装凸边15的底面上固定着密封橡胶圈18。

收集容器12上的磁铁块111朝向电磁铁YA的一端的磁极与电磁铁YA通电后朝向磁铁块111的一端产生的磁极相同。在电磁铁YA未通电时,磁铁块111通过吸附在铁芯13上将第二安装凸边16紧密抵接在密封橡胶圈18上,将收集容器12固定在灰斗4底部,灰斗4内落入灰尘后会直接落入收集容器12;当灰尘积累一定量后,导通电磁铁YA,磁铁块111在电磁铁YA的排斥力下,从而将收集容器12便捷地取下,以对收集容器12内的灰尘进行清理、转移。其中,通过设置密封橡胶圈18,在第二安装凸边16紧密抵接在密封橡胶圈18上时,整体具有较好的密封性,使灰尘收集过程中不易飘散出来,提高了周围的空气环境质量。

磁铁块111固定在一螺钉19的端部上,第二安装凸边16的上表面向下依次开设有用来收纳磁铁块111的收纳槽20和螺纹孔21。收纳槽20和螺纹孔21相连通。螺钉19螺纹连接在螺纹孔21内,且螺钉19的螺帽处焊接有旋转把手22。

当电磁铁YA所在通路发生损坏时,无法导通电磁铁YA,磁铁块111吸附在铁芯13上。通过旋转把手22可以直接转动螺钉19,在第二安装凸边16与第一安装凸边15的抵接下,强制使螺钉19带动磁铁块111与电磁铁YA分离开来并使磁铁块111收纳进收纳槽20内,从而可以取下收集容器12。使其具有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的预防效果。

如图4所示,电磁铁YA的线圈14耦接有控制其通断的控制电路23,控制电路23包括:

启闭触发元件,用于发出启闭信号;

电源电路24,用于提供电源电压;

信号检测电路25,耦接于启闭触发元件和电磁铁YA,用于当启闭信号的电压值超过预定电压值后导通电磁铁YA并在延时预定时间后断开;

状态提醒电路26,耦接于电源电路24,用于检测电源电路24的通断状态并输出相应的提示信号。通过状态提醒电路26使用者可以直观了解到控制电路23的启动情况,使其更加方便对于控制电路23发生故障和工作与否进行判断。

启闭触发元件为安装于灰斗4侧壁上的金属触摸片27,金属触摸片27耦接着信号检测电路25并输出所述启闭信号。通过触摸金属触摸片27即可使其产生的感应电压增大,即使启闭信号的电压值增大。

电源电路24包括:整流桥UR,包括正极输出端、负极输出端和两个输入端,其两个输入端耦接于交流电源之间,在其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之间产生直流电压。

电磁铁YA的线圈14的第一端耦接于整流桥UR的正极输出端,信号检测电路25包括:

NPN三极管Q1,其基极串接一电阻R1后耦接于金属触摸片27且串接一电阻R2后耦接于整流桥UR的负极输出端,其集电极串接一电阻R3后耦接于电磁铁YA的线圈14的第二端,其发射极耦接于整流桥UR的负极输出端;

NPN三极管Q2,其基极串接一电容C1后耦接于整流桥UR的负极输出端且耦接于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其集电极串接一电阻R4后耦接于电磁铁YA的线圈14的第二端,其发射极耦接于整流桥UR的负极输出端;

单向可控硅BG1,其控制极耦接于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其阳极耦接于电磁铁YA的线圈14的第二端,其负极耦接于整流桥UR的负极输出端。

状态提醒电路26包括:一发光二极管L1,其正极串接一电阻R5后耦接于整流桥UR的正极输出端,其负极耦接于整流桥UR的负极输出端。

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23的工作原理为:当手指放到金属触摸片27上后,金属触摸片27上产生感应电压,并经电阻R1和电阻R2分压后导通NPN三极管Q1,电容C1经NPN三极管Q1放电,使NPN三极管Q2截止,使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处于高电平,导通单向可控硅BG1,从而导通电磁铁YA,使磁铁块111与电磁铁YA分离开来,从而可以取下收集容器12;

紧接着,当手指从金属触摸片27上移开后,NPN三极管Q1截止,电容C1充电;在电容C1充电预定时间后,电容C1充电结束,NPN三极管Q2导通,单向可控硅BG1过零截止,电磁铁YA处于断开状态,当收集容器12靠近灰斗4时,磁铁块111直接吸附到铁芯13上,从而将收集容器12快速固定到灰斗4下方进行收集灰尘。另外,当电源电路24运行正常时,电源电路24导通发光二极管L1,即通过观察发光二极管L1即可监测电源电路24的通断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