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9955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涂布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涂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涂布机。



背景技术:

涂布机主要用于薄膜、纸张等的表面涂布工艺生产,此机是将成卷的基材涂上一层特定功能的胶、涂料或油墨等,并烘干后收卷。目前的涂布机存在着如下缺陷:1、占地面积大,由于涂布机中包括很多设备,如:收卷装置、放卷装置、动力装置、电晕设备和烘干涂布设备等等,因此厂房必须占地面积足够大,才能保证正产的生产要求;2、厂房内存在着异味或有毒有害气体,如电晕设备产生的臭氧、涂布过程中涂料、胶液或油墨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上述气体严重影响现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3、设备内部阻力大,导致动力牵引装置过多,严重浪费能源,且张力不均,易造成打折或打卷的现象;4、烘干装置结构设置不合理,造成引风设备过多,严重浪费电能;另外,烘干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设备占用面积小、厂房内无异味、内部阻力小和烘干效果好的一种涂布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所述放卷装置依次通过电晕装置、一次涂布装置、一次烘干装置、二次涂布装置和二次烘干装置与收卷装置相连;所述电晕装置和一次涂布装置之间设有若干个一次传输辊,一次烘干装置与二次涂布装置之间设有若干个二次传输辊;所述放卷装置设在中部,收卷装置设置在放卷装置的一侧,一次烘干装置和二次烘干装置设置在放卷装置的另一侧,一次烘干装置的底部设有支架,一次烘干装置的顶部通过安装架与二次烘干装置的底部相连,若干个一次传输辊设在一次烘干装置的下部,若干个二次传输辊设在二次烘干装置的下部;所述一次烘干装置的另一侧设有一次涂布装置,二次烘干装置的另一侧设有二次涂布装置;所述放卷装置包括放卷架,放卷架的顶部设有放卷轴,放卷轴一侧套装的放卷齿轮与第一磁粉制动器中的磁粉制动器齿轮相啮合;所述电晕装置包括电晕机控制柜,电晕机控制柜与电晕箱内部的电晕辊相连,电晕箱为顶部开口的箱体,电晕箱两侧分别设有一组电晕箱支架,一组电晕箱支架之间设有电晕箱支架转棍,电晕箱的内中部设有电晕辊,电晕箱底部的一侧设有带臭氧引风机的引风管道;所述一次涂布装置包括一次涂布辊,一次涂布辊的外侧设有挤压辊,一次涂布辊和挤压辊的底部设有一次涂布浆料槽,一次涂布浆料槽的一侧通过带一次液压泵的管道与浆料储罐相连;所述一次涂布装置的顶部设有一次集风罩,一次集风罩的顶部通过一次排气管道与总排风管道相连;所述一次集风罩的顶部设置有二次涂布装置,二次涂布装置包括二次涂布辊,二次涂布辊的外侧设有涂布刮刀,二次涂布辊的底部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二次涂布浆料槽,涂布刮刀底部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补料槽,浆料储罐通过带二次液压泵的管道与二次涂布浆料槽的一侧相连,补料槽的一侧通过补料管道与一次涂布浆料槽相连;二次涂布装置的顶部设有二次集风罩,二次集风罩的顶部通过二次排气管道与总排风管道相连;所述总排风管道上设有排风管道引风机;所述一次烘干装置包括若干个串联设置的一次烘干箱体,一次烘干箱体的内底部设有至少两个耐热辊,一次烘干箱体的中部设有一次布风板,一次烘干箱体顶部的一侧设有一次热风进口,一次布风板的另一侧顶部设有一次余热出风口和一次水蒸气出口,一次热风进口通过一次热风管道和总热风管道与热风加热装置的热风出口相连,一次余热出风口通过一次余热管道和总余热管道与热风加热装置的补气口相连,一次水蒸气出口通过一次水蒸气管道和总水蒸气管道与室外大气相连通;一次热风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一次余热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一次水蒸气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二次烘干装置包括若干个串联设置的二次烘干箱体,二次烘干箱体的内底部设有至少两个耐热传动辊,二次烘干箱体的中部设有二次布风板,二次烘干箱体顶部的一侧设有二次热风进口,二次布风板的另一侧顶部设有二次余热出风口和二次水蒸气出口,二次热风进口通过二次热风管道与总热风管道相连,二次余热出风口通过二次余热管道和总余热管道相连,二次水蒸气出口通过二次水蒸气管道与总水蒸气管道相连;总热风管道上设有第一引风机,总余热管道上设有第二引风机,总水蒸气管道上设有第三引风机,二次热风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二次余热管道上设有第五阀门,二次水蒸气管道上设有第六阀门;

所述一次烘干箱体和二次烘干箱体均为烘干箱体,烘干箱体内壁上设有保温层,烘干箱体的外侧设有检修门;一次布风板和二次布风板均为布风板,布风板的四周卡装在烘干箱体的内中部,布风板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口,所述的出风口为长条状,出风口的两侧通过斜坡状挡板与布风板相连;

所述一次烘干装置的末端和若干个二次传输辊的前端之间设有若干个大直径舒展辊,大直径舒展辊为三个,第一大直径舒展辊设置在一次烘干装置的末端,第二大直径舒展辊和第三大直径舒展辊设置在若干个二次传输辊的前端,第二大直径舒展辊和第三大直径舒展呈斜坡状设置;

所述收卷装置包括动力装置、末次传输架和收卷架,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安装板,动力装置安装板的一侧设有电机,动力装置安装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一从动轴,动力装置安装板的中部设有第二从动轴,电机的主轴上套装有第一皮带轮,第一从动轴的两端分别套装有第一大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第二从动轴的两端分别套装有第二大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第二大皮带轮的内侧套装有第四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一大皮带轮之间设有第一皮带,第二皮带轮与第二大皮带轮之间设有第二皮带,第三皮带轮与末次传输架中的末次皮带轮之间设有第三皮带,第四皮带轮与收卷架中的收卷皮带轮之间设有第四皮带;所述第一从动轴的高度大于电机主轴的高度,第二从动轴的高度大于第一从动轴的高度;

末次传输架包括底架,底架顶部的两侧设有竖杆,两个竖杆的顶部之间设有第一末次传输辊,第一末次传输辊的下部设有支撑横梁,支撑横梁上安装有除静电装置,除静电装置的下部设有第三末次传输辊,其中一个竖杆上安装有纠偏装置,底架前部的两侧之间安装有末次从动轴,末次从动轴的外部套装有第二末次传输辊,末次从动轴的外端套装有末次皮带轮,第二末次传输辊的内侧设有安装在底架上的涂布压辊;

收卷架包括设在顶部的横杆,横杆上安装有收卷辊安装架,收卷辊安装架上安装有收卷辊,收卷辊的外侧设有收卷齿轮,收卷齿轮与第二磁粉制动器上的齿轮相啮合,第二磁粉制动器的外侧安装有收卷轴,收卷轴上套装有收卷皮带轮。

优选地,所述的一次传输辊和二次传输辊的直径为100毫米,大直径舒展辊的直径为150~200毫米。

优选地,所述的出风口与耐热辊为同向且平行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出风口与耐热传动辊为同向且平行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收卷辊安装架,收卷辊安装架上分别安装有收卷辊,收卷辊的外侧分别设有收卷齿轮,其中一个收卷齿轮与第二磁粉制动器上的齿轮相啮合,第二磁粉制动器和齿轮之间的主轴上套装有第一收卷传动皮带轮,第二磁粉制动器的外侧安装有收卷轴,收卷轴上套装有收卷皮带轮,其中另一个收卷齿轮与二次收卷传动装置中的二次收卷齿轮相啮合,二次收卷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收卷架上的二次收卷轴,二次收卷轴上依次套装有第二收卷传动皮带轮和二次收卷齿轮,第二收卷传动皮带轮和收卷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优选地,所述一次烘干装置和二次烘干装置的前端、中端和末端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设备占用面积小、厂房内无异味、内部阻力小和烘干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涂布装置和二次涂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二次涂布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次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烘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布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动力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末次传输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末次传输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收卷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收卷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如图1~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涂布机,该涂布机包括放卷装置1和收卷装置2,所述放卷装置1依次通过电晕装置3、一次涂布装置4、一次烘干装置5、二次涂布装置6和二次烘干装置7与收卷装置2相连;所述电晕装置3和一次涂布装置4之间设有若干个一次传输辊8,一次烘干装置5与二次涂布装置 6之间设有若干个二次传输辊9;所述放卷装置1设在中部,收卷装置2设置在放卷装置1的一侧,一次烘干装置5和二次烘干装置7设置在放卷装置1的另一侧,一次烘干装置5的底部设有支架,一次烘干装置5的顶部通过安装架与二次烘干装置7的底部相连,若干个一次传输辊8设在一次烘干装置5的下部,若干个二次传输辊9设在二次烘干装置7的下部;所述一次烘干装置5的另一侧设有一次涂布装置4,二次烘干装置7的另一侧设有二次涂布装置6;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置使一次传输辊8和二次传输辊9设在一次烘干装置5和二次烘干装置7的底部,使不仅有效的节约了设备的占地面积,还能够方便一次传输辊8和二次传输辊9的安装,尤其是二次传输辊9不仅具有传输的作用,还能够使一次烘干后的基材自然冷却,保证二次涂布正常运行,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并且上述结构的收卷和放卷装置均设置在离厂房门口较近的一侧,能够达到方便搬运基材和成品的目的;一次烘干装置5和二次烘干装置7 设置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方便热风管道、水蒸气管道和余热管道的铺设,方便施工、减少厂房内管道铺设,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一次涂布装置4和二次涂布装置6同样设置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方便浆料储罐内的浆料在节约动力装置的前提下及时输送至浆料使用装置内,并且能够方便浆料的回收再利用。

如图2所示,所述放卷装置1包括放卷架10,放卷架10的顶部设有放卷轴 11,放卷轴11一侧套装的放卷齿轮12与第一磁粉制动器13中的磁粉制动器齿轮14相啮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磁粉制动器齿轮14能够保证放卷架10中的基材缓慢、均匀且有张力的情况下向后续工段移动。

如图3所示,所述电晕装置3包括电晕机控制柜30,电晕机控制柜30与电晕箱31内部的电晕辊32相连,电晕箱31为顶部开口的箱体,电晕箱31两侧分别设有一组电晕箱支架33,一组电晕箱支架33之间设有电晕箱支架转棍34,电晕箱31的内中部设有电晕辊32,电晕箱31底部的一侧设有带臭氧引风机35 的引风管道;由于通过上述设备的布局使厂房内的空间可以达到原涂布机厂房的二分之一,由于厂房过小,因此使用电晕装置3后产生的臭氧不能及时排出,人体吸入过量的臭氧对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因此通过设置电晕箱31防止臭氧扩散,通过臭氧引风机35将产生的臭氧由引风管道排出厂房,从而保证了现场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如图4所示,所述一次涂布装置4包括一次涂布辊40,一次涂布辊40的外侧设有挤压辊41,一次涂布辊40和挤压辊41的底部设有一次涂布浆料槽42,一次涂布浆料槽42的一侧通过带一次液压泵43的管道与浆料储罐44相连;所述一次涂布装置4的顶部设有一次集风罩45,一次集风罩45的顶部通过一次排气管道与总排风管道46相连;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次涂布装置4内设有一次涂布辊40和挤压辊41,通过调节挤压辊41与一次涂布辊40之间的距离来控制基材的涂布量,由于是一次涂布,因此通过挤压辊41能够降低浆料的涂覆厚度,并且加强浆料涂覆在基材表面的附着力,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强度和质量;一次涂布辊40的底部设在一次涂布浆料槽42的内部,使一次涂布浆料槽42内的浆料的高度不低于一次涂布辊40底部的高度,保证基材能够充分的附着在基材的表面;通过设置一次集风罩45能够将浆料中的异味及有害气体及时排出。

如图4、5所示,所述一次集风罩45的顶部设置有二次涂布装置6,二次涂布装置6包括二次涂布辊60,二次涂布辊60的外侧设有涂布刮刀61,二次涂布辊60的底部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二次涂布浆料槽62,涂布刮刀61底部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补料槽63,浆料储罐44通过带二次液压泵65的管道与二次涂布浆料槽62的一侧相连,补料槽63的一侧通过补料管道64与一次涂布浆料槽42 相连;二次涂布装置6的顶部设有二次集风罩66,二次集风罩66的顶部通过二次排气管道与总排风管道46相连;所述总排风管道46上设有排风管道引风机 4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二次涂布装置6中包括二次涂布辊60和涂布刮刀61,由于经过一次涂布、一次烘干及二次传输辊9自然冷却其表面附着力加强,通过涂布刮刀61能够将多余的浆料去掉,并通过补料槽63和补料管道64进入一次涂布浆料槽42内重复利用,涂布刮刀61去掉多余的浆料,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避免浆料进入二次烘干装置7中;另外,二次涂布装置6的顶部设有二次集风罩66,二次集风罩66能够及时将浆料中的异味及有害气体由厂房内排出。

如图6、8所示,所述一次烘干装置5包括若干个串联设置的一次烘干箱体50,一次烘干箱体50的内底部设有至少两个耐热辊51,一次烘干箱体50的中部设有一次布风板52,一次烘干箱体50顶部的一侧设有一次热风进口,布风板52 的另一侧顶部设有一次余热出风口和一次水蒸气出口,一次热风进口通过一次热风管道53和总热风管道54与热风加热装置55的热风出口相连,一次余热出风口通过一次余热管道56和总余热管道57与热风加热装置55的补气口相连,一次水蒸气出口通过一次水蒸气管道58和总水蒸气管道59与室外大气相连通;一次热风管道53上设有第一阀门530,一次余热管道56上设有第二阀门560,一次水蒸气管道58上设有第三阀门58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次烘干装置5 中所述若干个一次烘干箱体50,若干个一次烘干箱体50串联并相连通,一次烘干装置5的两端设有进口和出口,一次涂布后的产品由进口进入进行烘干,并由出口出一次烘干装置5;一次烘干装置5的前端、中端和末端均设有温度传感器,上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探测一次烘干装置5内部的温度,一次烘干装置5的前端高于一次烘干装置5中端的温度,一次烘干装置5中端的温度高于一次烘干装置5末端的温度,一次烘干装置5内温度可通过第一阀门530进行调节,当需要温度较高时,可调大第一阀门530的开度,当需要温度较低时,可调小第一阀门530的开度;水蒸气管道主要用于将烘干时产生的水蒸气排出,余热管道主要目的是对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避免热源浪费并提高热风加热装置55 的加热效率,并降低其工作负荷;热风加热装置55可采用电加热、煤加热或天然气加热的锅炉或热风炉。

如图7、8所示,所述二次烘干装置7包括若干个串联设置的二次烘干箱体70,二次烘干箱体70的内底部设有至少两个耐热传动辊71,二次烘干箱体70的中部设有二次布风板72,二次烘干箱体70顶部的一侧设有二次热风进口,二次布风板72的另一侧顶部设有二次余热出风口和二次水蒸气出口,二次热风进口通过二次热风管道73与总热风管道54相连,二次余热出风口通过二次余热管道74和总余热管道57相连,二次水蒸气出口通过二次水蒸气管道75与总水蒸气管道59相连;总热风管道54上设有第一引风机540,总余热管道57上设有第二引风机570,总水蒸气管道59上设有第三引风机590,二次热风管道73上设有第四阀门730,二次余热管道74上设有第五阀门740,二次水蒸气管道75上设有第六阀门75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二次烘干装置7中所述若干个二次烘干箱体70,若干个二次烘干箱体70串联并相连通,二次烘干装置7的两端设有进口和出口,二次涂布后的产品由进口进入进行烘干,并由出口出二次烘干装置7;二次烘干装置7的前端、中端和末端均设有温度传感器,上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探测二次烘干装置7内部的温度,二次烘干装置7的前端高于二次烘干装置7 中端的温度,二次烘干装置7中端的温度高于二次烘干装置7末端的温度,二次烘干装置7内温度可通过第四阀门730进行调节,当需要温度较高时,可调大第四阀门730的开度,当需要温度较低时,可调小第四阀门730的开度;水蒸汽管道主要用于将烘干时产生的水蒸气排出,余热管道主要目的是对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避免热源浪费并提高热风加热装置55的加热效率,并降低其工作负荷;热风加热装置55可采用电加热、煤加热或天然气加热的锅炉或热风炉。上述的一次烘干装置5和二次烘干装置7内的温度调节方便、更换维修快捷、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

如图6、7、9所示,所述一次烘干箱体50和二次烘干箱体70均为烘干箱体,烘干箱体内壁上设有保温层76,烘干箱体的外侧设有检修门77;一次布风板52 和二次布风板72均为布风板,布风板的四周卡装在烘干箱体的内中部,布风板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口79,所述的出风口79为长条状,出风口79的两侧通过斜坡状挡板78与布风板相连;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保温层76能够有效防止箱体内的热量流失,检修门77的设置能够方便观察箱体内部的状况并对耐热传动辊及布风板快速维护和更换。通过设置布风板能够减少烘干区域的面积,提高烘干效率,使烘干腔内的温度快速且均匀的提升,从而达到良好的烘干效果,通过均匀设置长条状出风口79,能够使基材均匀升温并烘干,避免基材的局部温度过高,后期影响产品的品质。

如图1所示,所述一次烘干装置5的末端和若干个二次传输辊9的前端之间设有若干个大直径舒展辊90,大直径舒展辊90为三个,第一大直径舒展辊设置在一次烘干装置5的末端,第二大直径舒展辊和第三大直径舒展辊设置在若干个二次传输辊9的前端,第二大直径舒展辊和第三大直径舒展呈斜坡状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舒展辊区别于以往的双小直径舒展辊(双小直径舒展辊为两个一组的舒展辊,直径为50毫米~80毫米),从而到达降低装置内部阻力,减少动力装置使用的目的,且通过多次实验证明,使用大直径舒展辊能够增大基材与其之间的接触面积,拉紧基材,从而避免发生基材打折或打卷的现象。

如图10~15所示,所述收卷装置2包括动力装置20、末次传输架21和收卷架22,所述动力装置20包括动力装置安装板200,动力装置安装板200的一侧设有电机201,动力装置安装板200的另一侧设有第一从动轴202,动力装置安装板200的中部设有第二从动轴203,电机201的主轴上套装有第一皮带轮204,第一从动轴202的两端分别套装有第一大皮带轮205和第二皮带轮206,第二从动轴203的两端分别套装有第二大皮带轮207和第三皮带轮208,第二大皮带轮 207的内侧套装有第四皮带轮209,第一皮带轮204和第一大皮带轮205之间设有第一皮带,第二皮带轮206与第二大皮带轮207之间设有第二皮带,第三皮带轮208与末次传输架21中的末次皮带轮210之间设有第三皮带,第四皮带轮 209与收卷架22中的收卷皮带轮220之间设有第四皮带;所述第一从动轴202 的高度大于电机201主轴的高度,第二从动轴203的高度大于第一从动轴202 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电机201能够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装置提供牵引力,具有使用维修方便,结构简单,动力足,避免动力装置过多造成现场工作人员误碰的状况发生。本实用新型的电机201底部设置有电机座,第一从动轴 202和第二从动轴203的底部分别设有与动力装置安装板200相连的从动轴支架,从动轴支架顶部通过轴承座与第一从动轴202和第二从动轴203外部套装的轴承相连。

如图12、13所示,末次传输架21包括底架,底架顶部的两侧设有竖杆211,两个竖杆211的顶部之间设有第一末次传输辊212,第一末次传输辊212的下部设有支撑横梁213,支撑横梁213上安装有除静电装置214,除静电装置214的下部设有第三末次传输辊215,其中一个竖杆211上安装有纠偏装置216,底架前部的两侧之间安装有末次从动轴217,末次从动轴217的外部套装有第二末次传输辊218,末次从动轴217的外端套装有末次皮带轮210,第二末次传输辊218 的内侧设有安装在底架上的涂布压辊219;通过设置末次传输架能够达到防止产品跑偏、消除静电和为前部的装置提供牵引力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除静电装置214和纠偏装置216可在市场上直接购置,其结构不再赘述。

如图14所示,所述收卷架22包括设在顶部的横杆221,横杆221上安装有收卷辊安装架222,收卷辊安装架222上安装有收卷辊223,收卷辊223的外侧设有收卷齿轮224,收卷齿轮224与第二磁粉制动器225上的齿轮226相啮合,第二磁粉制动器225的外侧安装有收卷轴227,收卷轴227上套装有收卷皮带轮 22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磁粉制动器225能够达到使基材缓慢、均匀且有张力的情况下进行收卷的目的,优选地,收卷辊安装架222上设有收卷辊固定装置,能够将收卷辊223由收卷辊安装架222上取下和固定收卷辊223,使收卷辊223上的收卷齿轮224与齿轮226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的一次传输辊8和二次传输辊9的直径为100毫米,大直径舒展辊90的直径为150~200毫米。所述的出风口29与耐热辊51为同向且平行方向设置。所述的出风口29与耐热传动辊71为同向且平行方向设置。

如图15所示,所述横杆22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收卷辊安装架222,收卷辊安装架222上分别安装有收卷辊223,收卷辊223的外侧分别设有收卷齿轮224,其中一个收卷齿轮224与第二磁粉制动器225上的齿轮226相啮合,第二磁粉制动器225和齿轮226之间的主轴上套装有第一收卷传动皮带轮229,第二磁粉制动器225的外侧安装有收卷轴227,收卷轴227上套装有收卷皮带轮220,其中另一个收卷齿轮224与二次收卷传动装置228中的二次收卷齿轮2280相啮合,二次收卷传动装置228包括安装在收卷架22上的二次收卷轴2281,二次收卷轴 2281上依次套装有第二收卷传动皮带轮2282和二次收卷齿轮2280,第二收卷传动皮带轮2282和收卷皮带轮220之间通过皮带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能够达到在前部各装置不停机的前提下更换收卷辊223,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优选地,收卷辊安装架222上设有收卷辊固定装置,能够将收卷辊223由收卷辊安装架222上取下和固定收卷辊223,使收卷辊223上的收卷齿轮224与齿轮 226相啮合。另外,收卷辊安装架222与收卷辊223之间具体的连接方式为:收卷辊223的两侧套装有轴承,轴承的外圈外侧与收卷辊固定装置相连;其余传输辊、传动辊和舒展辊的连接方式与上述连接方式类似,均是两端套装轴承,轴承与固定装置或轴承座相连,其结构为常规技术,因此不再赘述。所述一次烘干装置5和二次烘干装置7的前端、中端和末端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能够实现实时监测一次烘干装置5和二次烘干装置7内部温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材放置在放卷轴11中进行放卷,基材穿过电晕箱支架转棍34 的顶部、电晕辊32的底部、若干个一次传输辊8的顶部、一次涂布辊40和挤压辊41之间、一次烘干箱体50内耐热辊51的顶部、若干个大直径舒展辊90 的外侧、若干个二次传输辊9的顶部、二次涂布辊60和涂布刮刀61之间、二次烘干箱体70中耐热传动辊71的顶部、第一末次传输辊212的顶部、第二末次传输辊218的底部、第三末次传输辊215的顶部和收卷辊223的外侧。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大降低涂布机设备的投资成本,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节省占地面积50%左右,降低投资成本30%左右,且操作简单、降低人工使用成本,符合国家相关的节能减排政策;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用电设备如电晕装置3、各引风机等相关设备均与电源直接相连,其相关连接方式及电路布图等不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不再赘述。

上文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变更和改造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