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废气处理装置的喷漆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0765发布日期:2018-07-20 18:13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漆房,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废气处理装置的喷漆房。



背景技术:

一些物质进入大气会对人类和生态平衡产生不良影响,这些物质被称为污染物。引起大气污染的物质,按来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来自自然界本身产生,例如火山爆发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灰烬等;另一类来自人类活动,其中包括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

随着“大气十条”政策出台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废气污染治理备受关注。从步骤上来看,治理大气污染的有2个途径,阻断污染物的产生和对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处理排放。

喷漆操作过程中产生大量低浓度、大风量、常温的漆雾及苯物质的废气。由于有机废气收集比较困难,若不处理不仅污染环境,更危害喷漆操作人员身体健康。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用于活动喷漆房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且使用效果良好的带有废气处理装置的喷漆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有废气处理装置的喷漆房,包括沿水平方向单边敞口的屋体,其中所述屋体远离开口的一端设有出气孔,在屋体靠近出气孔的一侧设有安装板,在安装板上设有通孔,在通孔外围的安装板上沿水平方向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由若干过滤单元组成,相邻过滤单元之间通过连接结构相互连接;所述出气孔通过管路与吸附装置连接,所述吸附装置通过管路与引风机连接,所述引风机出风口连接有排放管;所述吸附装置内部沿长度方向形成间隔分布的三层纵向吸附结构。

上述的一种带有废气处理装置的喷漆房中,所述吸附装置由箱体、设在箱体两端且相互配合的进气孔和出气孔、设在箱体侧壁上的进人孔、设在箱体内的支架以及设在支架上的若干蜂窝活性炭组成,所述支架由沿箱体长度方向间隔设在箱体内的三个支撑组件组成,吸附结构由支撑组件以及设在对应支撑组件上的蜂窝活性炭构成;靠近进气孔的支撑组件与进气孔之间的间距为0.45-0.55m。

上述的一种带有废气处理装置的喷漆房中,所述支撑组件由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竖板以及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横板组成,两个竖板和两个横板配合形成井字形结构。

上述的一种带有废气处理装置的喷漆房中,在通孔下侧的安装板上沿水平方向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安装板朝向开口一侧的侧壁上;各过滤单元沿水平方向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过滤单元由过滤框架、夹设在过滤框架内的过滤纸以及分别设在过滤框架左右两侧的插接部和插槽部组成,所述插槽部上设有与插接部相适应的插槽,相邻的两个过滤单元上的插槽部和插接部配合形成连接结构;各过滤框架的高度大于通孔的高度。

上述的一种带有废气处理装置的喷漆房中,在插接部与插槽部相对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密封条;过滤框架与安装板接触部设有第二密封条。

上述的一种带有废气处理装置的喷漆房中,所述过滤装置有两个且两个过滤装置呈一上一下并排设置,位于下侧的过滤装置下端与屋体内底面之间的间距为1.5-2m。

上述的一种带有废气处理装置的喷漆房中,所述排放管末端与地面的距离为15-20m。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过滤装置将喷漆房中的漆雾和废气进行初步过滤,过滤单元之间采用连接结构连接,保证连接效果的同时,还方便拆卸、安装,方便后期的更换、维护;通过吸附装置的三层结构,对废气进一步进行吸附,将废气中含量较少的杂质进行吸收,吸收后达到排放标准的空气从排放管处排出;吸附装置的结构提高对有机废气的处理效果,避免有机废气处理不完全直接排放导致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D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附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附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附装置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屋体1、安装板2、通孔2a、安装槽2b、过滤装置3、吸附装置4、箱体4a、进气孔4b、进人孔4c、支架4d、蜂窝活性炭4e、竖板4f、横板4g、出气孔4h、引风机5、排放管6、过滤框架7、过滤纸8、插接部9、插槽部10、第一密封条11、第二密封条12。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废气处理装置的喷漆房,包括沿水平方向单边敞口的屋体1,所述屋体1远离开口的一端设有出气孔,在屋体1靠近出气孔的一侧设有安装板2,在安装板2上设有通孔2a,在通孔2a下侧的安装板1上沿水平方向设有安装槽2b,所述安装槽2b位于安装板2朝向开口一侧的侧壁上。在通孔2a外围的安装板2上沿水平方向设有过滤装置3,所述过滤装置3由若干过滤单元组成,相邻过滤单元之间通过连接结构相互连接。

各过滤单元沿水平方向设置在安装槽2b内;所述过滤单元由过滤框架7、夹设在过滤框架7内的过滤纸8以及分别设在过滤框架7左右两侧的插接部9和插槽部10组成,本实施例中,过滤纸8采用百褶过滤纸。需要说明的是,过滤框架7的方位描述是参照图2所示的方位描述,该方位描述只是为了更清楚地描述实施方式,并非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绝对方位,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述插槽部10上设有与插接部9相适应的插槽,相邻的两个过滤单元上的插槽部10和插接部9配合形成连接结构;各过滤框架7的高度大于通孔2a的高度。在插接部9与插槽部10相对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密封条11;过滤框架7与安装板2接触部设有第二密封条12,具体的,第二密封条12设置在过滤框架7与通孔2a相对的端面上,安装好过滤框架7时,第二密封条12夹在通孔2a外围的安装板2与过滤框架7之间。采用这种结构,相邻的过滤单元通过相互配合的插槽部10和插接部9连接,安装方便、快捷,方便维护,第一、二密封条11,12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3有两个且两个过滤装置3呈一上一下并排设置,位于下侧的过滤装置3下端与屋体1内底面之间的间距为1.5-2m。

同时,所述出气孔通过管路与吸附装置4连接,所述吸附装置4通过管路与引风机5连接,所述引风机5出风口连接有排放管6,优选的,所述排放管6末端与地面的距离为15-20m,达到高空排放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吸附装置4内部沿长度方向形成间隔分布的三层纵向吸附结构。所述吸附装置4由箱体4a、设在箱体4a两端且相互配合的进气孔4b和出气孔、设在箱体4a侧壁上的进人孔4c、设在箱体4a内的支架4d以及设在支架4d上的若干蜂窝活性炭4e组成,蜂窝活性炭4e的大小规格根据实际吸附装置的大小进行适当调整,使吸附面积最大化。进人孔4c的个数优选为2个,方便检修、更换、降低劳动强度。所述支架4d由沿箱体4a长度方向间隔设在箱体4a内的三个支撑组件组成,吸附结构由支撑组件以及设在对应支撑组件上的蜂窝活性炭4e构成;靠近进气孔4b的支撑组件与进气孔4b之间的间距为0.45-0.55m,进气孔4b与最靠近的第一个吸附结构之间形成0.45-0.55m的布风通道,使进气布风更加均匀,减小进风对中部活性炭的正面冲击,降低内部过滤风速。

所述支撑组件由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竖板4f以及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横板4g组成,两个竖板4f和两个横板4g配合形成井字形结构。采用这种结构,蜂窝活性炭均匀安放在支撑组件上,提高活性炭的吸附面积,同时还能方便对部分区域的蜂窝活性炭4e进行更换,降低维护的成本。

工作时,在引风机5的作用下,喷漆房内的过滤装置3处形成负压,喷漆房内的漆雾和废气穿过过滤装置3沿管路依序进入吸附装置4和排放管6,在过滤装置3和吸附装置4的过滤、吸附作用下,废气达到排放标准后从排放管排入高空。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