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闭合橡胶管生产的防粘接喷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0312发布日期:2018-08-28 23:27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非闭合橡胶管生产的防粘接喷粉装置。



背景技术:

橡胶管具有回弹力强,耐压缩、耐油、耐冲压、耐酸碱、耐磨、难燃、耐电压等性能,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由于橡胶管具备绝缘性能,因此也常被应用在电缆上。对已经架设好的电缆,要增加传统的闭合式橡胶管上去达到绝缘效果,需要将电缆一一拆除后套接,工作量大,且安装麻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展开,也可闭合的橡胶管,直接展开后将电缆包覆在内实现外加绝缘,避免鸟类等停留在无绝缘的电缆上触电。生产非闭合包覆式的橡胶管,需要在橡胶管挤压成型时防止粘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非闭合包覆式橡胶管在生产过程中粘接的喷粉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非闭合橡胶管生产的防粘接喷粉装置,包括储粉箱10,扬粉装置40、气体输送装置70、模具进气口81和模具出气口82,所述的储粉箱10底部存储有1000-2000目的细粉,所述的扬粉装置40伸入储粉箱10内部,所述的气体输送装置70与储粉箱10连接,气体输送装置70经过储粉箱10输出的气体连接模具进气口81,模具进气口81与模具出气口82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储粉箱10设置有与之密封连接上盖11,所述的上盖11上固定有扬粉装置40。

进一步的,所述的扬粉装置40底部连接有扇叶41,扬粉装置40通过皮带30与电机20连接,所述的电机20连接有控制器21,所述的控制器21控制电机20的输出功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盖11上设置有气体输入孔50和气体输出孔60,所述的气体输送装置70与气体输入孔50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模具80,所述的模具进气口81和模具出气口82均设置在模具80上,模具80上还设置有橡胶挤出口83,所述的橡胶挤出口83为非闭合的环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的模具出气口82设置有多个,多个模具输出口82均匀分布的设置在橡胶挤压出口83非闭合环形状的间隙内,所述的气体输出孔60与模具进气口81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防橡胶管粘接的喷粉装置,该装置通过气流带动细粉运动,进入到非闭合环形状橡胶挤出口的间隙内,使橡胶管可能粘接部分的间隙内充斥着细粉隔层,避免橡胶管粘接,达到生产要求,同时也不会影响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储粉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橡胶管粘接的喷粉装置,包括储粉箱10,扬粉装置40、气体输送装置70、模具进气口81和模具出气口82,所述的储粉箱10底部存储有1000-2000目的细粉,所述的扬粉装置40伸入储粉箱10内部,所述的气体输送装置70与储粉箱10连接,气体输送装置70经过储粉箱10输出的气体连接模具进气口81,模具进气口81与模具出气口82连通。储粉箱10底部存储有1000-2000目的细粉,细粉占据储粉箱10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扬粉装置40将细粉扬起,使储粉箱10上部充斥部分细粉。气体输送装置70往储粉箱10内输入空气,同时再将空气带出进入到模具进气口81内,模具进气口81与模具出气口82连通,使带有细粉的空气从模具出气口82喷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含有细粉的空气隔层,可防止橡胶在生产过程中粘接。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储粉箱10设置有与之密封连接上盖11,所述的上盖11上固定有扬粉装置40。所述的扬粉装置40底部连接有扇叶41,扬粉装置40通过皮带30与电机20连接,所述的电机20连接有控制器21,所述的控制器21控制电机20的输出功率。控制器21控制电机20的输出功率,从而决定扬粉装置40的旋转速率,达到控制扇叶41运转速率的目的。可方便的控制扬粉装置40扬起的细粉在空气中的含量。

实施例3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盖11上设置有气体输入孔50和气体输出孔60,所述的气体输送装置70与气体输入孔50连通。还包括模具80,所述的模具进气口81和模具出气口82均设置在模具80上,模具80上还设置有橡胶挤出口83,所述的橡胶挤出口83为非闭合的环形状。所述的模具出气口82设置有多个,多个模具输出口82均匀分布的设置在橡胶挤压出口83非闭合环形状的间隙内,所述的气体输出孔60与模具进气口81连通。模具出气口82均匀分布的设置在橡胶挤压出口83非闭合环形状的间隙内,气体输送装置70将带有细粉的空气从模具出气口82内喷出,从而使非闭合环形状的橡胶挤压出口83间隙之间形成细粉隔层,防止橡胶粘接。达到生产目的。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对以上各构件所做的变形、替换等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