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流动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5190发布日期:2018-08-28 22:54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混合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流动混合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混合机的搅拌装置由于料的阻力,经常容易使得料卡阻搅拌装置,使得料的混合不能顺利进行;其次,现有混合机的保温效果较差,在低温工作下,容易使得温度迅速散发,对混合料的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并且现有混合机的温度探头不能准确的检测料的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流动混合机,能够更高效检测料的温度,并对筒体实现有效的保温;同时,对搅拌装置实现改进,提高混合料的速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速流动混合机,其中,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左端面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右端面连接,所述第二部分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高度;

电机装置,所述电机装置固定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上端面;所述电机装置的输出轴的下端贯穿至所述第一部分内;

筒体,所述筒体通过环形安装座固定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上端面;

上盖,所述上盖设置于所述筒体上;所述上盖的上端面的前侧设置闷板,所述上盖的上端面的后侧设置排气口;所述上盖的上端面的左侧设置第一主落料口,所述上盖的上端面的右侧设置第二主落料口;

两刀闸阀,两所述刀闸阀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落料口和所述第二主落料口;

高混用反吹过滤器,所述高混用反吹过滤器的下端通过连接布袋连接所述排气口;

四旋柄压紧装置,四所述旋柄压紧装置圆周阵列设置于所述上盖的外缘;

气动举升装置,所述气动举升装置的上端通过三角形安装板固定于所述上盖的右侧,所述气动举升装置的中部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外侧面的右侧,所述气动举升装置的下端安装于所述第二部分;

上盖用气缸手动阀,所述上盖用气缸手动阀设置于所述上盖的前右侧;

两第一限位开关,两所述第一限位开关设置于所述上盖的边缘,并且位于所述气动举升装置的两侧;

四第二限位开关,每两所述第二限位开关设置于一所述刀闸阀;

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旋转轴贯穿所述筒体的底板和所述第二部分;

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输出轴和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中空结构内;

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后侧。

上述一种高速流动混合机,其中,所述筒体包括壁体和底板;所述壁体包括外层结构、中层结构和内层结构;所述外层结构和所述中层结构均为圆筒结构,所述内层结构的外侧面上部为圆筒形,所述内层结构的外侧面下部向内凹并形成一底面;同时,所述内层结构的内凹的部分的斜率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底面位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外层结构和中层结构的下端均连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外层结构、所述中层结构和所述内层结构的上端均连接于环形盖板。

上述一种高速流动混合机,其中,所述卸料装置包括缸体、第一气缸装置、卸料管路和吹扫装置;所述缸体的一端贯通至所述筒体内,所述缸体的另一端设置所述第一气缸装置,所述第一气缸装置的伸缩轴贯穿至所述缸体内,并且所述伸缩轴连接塞体,所述塞体设置于所述缸体内;所述缸体的下端面连通所述卸料管路;所述吹扫装置设置于所述缸体的上端面。

上述一种高速流动混合机,其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上桨叶、下桨叶和所述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上部设置所述上桨叶,所述旋转轴的下部设置所述下桨叶。

上述一种高速流动混合机,其中,所述气动举升装置包括第二气缸装置、抬升轴、第一套部、第二套部和限位杆;所述第二气缸装置的下端铰接连接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第二部分,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筒体的右侧;所述第二气缸装置的伸缩轴固定连接所述抬升轴的下端;所述抬升轴贯穿所述第一套部和所述第二套部,所述第一套部位于所述第二套部的下方;所述第二套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形安装板;所述第一套部的外侧面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限位杆的上部通过两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第二套部的外侧面。

上述一种高速流动混合机,其中,包括:媒体入口和媒体出口;所述媒体入口连接加热单元和冷却单元,所述媒体入口设置于所述环形安装座的外侧面,并且所述媒体入口贯穿至所述中层结构与所述内层结构之间;所述媒体出口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外侧面的左侧,并且所述媒体出口贯穿至所述中层结构与所述内层结构之间。

上述一种高速流动混合机,其中,包括:料悬浮辅助装置,所述料悬浮辅助装置包括喷气装置和颗粒检测装置;所述喷气装置设置于气封和排出口,以避免粉体的掉落和积留,所述颗粒检测装置沿所述内层结构的高度方向均布设置,以检测所述内层结构的内部的粉体残余量。

上述一种高速流动混合机,其中,包括:控制盘,所述控制盘控制所述加热单元、所述冷却单元、所述第一限位开关、所述第二限位开关、所述温度探头、所述电机装置、所述料悬浮辅助装置、所述第一气缸装置和所述第二气缸装置。

上述一种高速流动混合机,其中,所述三角形安装板包括三角形面板和肋板;所述三角形面板的中线上设置所述肋板;所述三角形面板的底边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套部的侧面。

上述一种高速流动混合机,其中,包括:添加材口和导向板,所述添加材口设置于所述上盖,所述添加材口位于所述闷板的左侧,并且所述添加材口位于所述第一主落料口的前侧;所述导向板设置于所述上盖,所述导向板位于所述闷板的右侧,并且所述导向板位于所述第二主落料口的前侧,同时,所述导向板的下端贯穿至所述上盖的下方,所述导向板上安装温度探头。

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温度探头设置在导向板上,使得温度能够更准确的被温度探头检测。

2、本发明设置的搅拌装置,由于设置下桨叶和上桨叶,可将筒体内的料更快速的进行混合。

3、本发明的壁体的三层结构使得筒体的保温效果更好,并且内层结构和中层结构之间可放置媒体。

4、本发明设置料悬浮辅助装置辅助下桨叶对料的悬浮,避免料在筒体的沉积使得造粒不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高速流动混合机的底座的仰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高速流动混合机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高速流动混合机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a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高速流动混合机的筒体和卸料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高速流动混合机的的半剖的立体图。

附图中:1、底座;11、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121、第二矩形体;122、半圆柱体;14、卸料装置;141、缸体;142、第一气缸装置;1421、伸缩轴;1422、塞体;143、卸料管路;144、吹扫装置;15、温度探头;16、添加材口;17、导向板;2、电机装置;3、筒体;31、环形安装座;32、壁体;321、外层结构;322、中层结构;323、内层结构;324、环形盖板;33、底板;4、上盖;4’、侧旋后的上盖;41、闷板;42、排气口;43、第一主落料口;44、第二主落料口;45、刀闸阀;46、上盖用气缸手动阀;47、第一限位开关;48、第二限位开关;5、高混用反吹过滤器;6、旋柄压紧装置;7、气动举升装置;71、第二气缸装置;711、安装座;72、抬升轴;73、第一套部;731、支架;74、第二套部;75、限位杆;751、固定座;76、三角形安装板;761、三角形面板;762、肋板;8、搅拌装置;81、上桨叶;82、下桨叶;83、旋转轴;91、媒体入口;92、媒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高速流动混合机的底座的仰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高速流动混合机的俯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高速流动混合机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a的放大图;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高速流动混合机的的筒体和卸料装置的侧视图。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高速流动混合机的的半剖的立体图。

图2中的上盖4’的位置是上盖4侧旋打开后的位置。图5中的温度探头15在筒体3内。

请参见图1至图6所示,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高速流动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底座1为中空结构;底座1包括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第一部分11为第一矩形体,第二部分12包括第二矩形体121和半圆柱体122;半圆柱体122的右端面和第二矩形体121的左端面相连接;第一部分11的左端面与第二部分12的右端面连接;第二部分12的高度大于第一部分11的高度。

电机装置2,电机装置2固定于第一部分11的上端面;电机装置2的输出轴的下端贯穿至第一部分11内。

筒体3,筒体3通过环形安装座31固定于第二部分12的上端面。

上盖4,上盖4设置于筒体3上;上盖4的上端面的前侧设置闷板41,上盖4的上端面的后侧设置排气口42;上盖4的上端面的左侧设置第一主落料口43,上盖4的上端面的右侧设置第二主落料口44。

两个刀闸阀45,两个刀闸阀45分别设置于第一主落料口43和第二主落料口44。

高混用反吹过滤器5,高混用反吹过滤器5的下端通过连接布袋连接排气口42。

四个旋柄压紧装置6,四个旋柄压紧装置6圆周阵列设置于上盖4的外缘。

气动举升装置7,气动举升装置7的上端通过三角形安装板76固定于上盖4的右侧,气动举升装置7的中部通过支架731安装于筒体3的外侧面的右侧,气动举升装置7的下端安装于第二部分12。

上盖用气缸手动阀46,上盖用气缸手动阀46设置于上盖4的前右侧;

两个第一限位开关47,两个第一限位开关47设置于上盖4的边缘,并且位于气动举升装置7的两侧;

四个第二限位开关48,每两个第二限位开关48设置于一个刀闸阀45。

搅拌装置8,搅拌装置8的旋转轴83贯穿筒体3的底板33和第二部分12。

传动装置(图中未示出),传动装置分别与输出轴和旋转轴83连接;传动装置设置于中空结构内。

卸料装置14,卸料装置14设置于筒体3的后侧。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筒体3包括壁体32和底板33;壁体32包括外层结构321、中层结构322和内层结构323;外层结构321和中层结构322均为圆筒结构,内层结构323的外侧面上部为圆筒形,内层结构323的外侧面下部向内凹并形成一底面;同时,内层结构323的内凹的部分的斜率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底面位于底板33的上方;外层结构321和中层结构322的下端均连接于底板33上,外层结构321、中层结构322和内层结构323的上端均连接于环形盖板324。外层结构321可采用保温材料,使得筒体3的保温性能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卸料装置14包括缸体141、第一气缸装置142、卸料管路143和吹扫装置144;缸体141的一端贯通至筒体3内,缸体141的另一端设置第一气缸装置142,第一气缸装置142的伸缩轴1421贯穿至缸体141内,并且伸缩轴1421连接塞体1422,塞体1422设置于缸体141内;缸体141的下端面连通卸料管路143;吹扫装置144设置于缸体141的上端面。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搅拌装置8包括上桨叶81、下桨叶82和旋转轴83;旋转轴83的上部设置上桨叶81,旋转轴83的下部设置下桨叶82。下桨叶82可将料悬浮起,上桨叶81可将悬浮的料进行处理,如造粒和快速混合。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气动举升装置7包括第二气缸装置71、抬升轴72、第一套部73、第二套部74和限位杆75;第二气缸装置71的下端铰接连接安装座711,安装座711安装于第二部分12,安装座711位于筒体3的右侧;第二气缸装置71的伸缩轴711固定连接抬升轴72的下端;抬升轴72贯穿第一套部73和第二套部74,第一套部73位于第二套部74的下方;第二套部74的侧面固定连接三角形安装板76;第一套部73的外侧面滑动连接于支架731;限位杆75的上部通过两固定座751固定于第二套部74的外侧面。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包括:媒体入口91和媒体出口92;媒体入口91连接加热单元(图中未示出)和冷却单元(图中未示出),媒体入口91设置于环形安装座31的外侧面,并且媒体入口91贯穿至中层结构322与内层结构323之间;媒体出口92设置于筒体3的外侧面的左侧,并且媒体出口92贯穿至中层结构322与内层结构323之间。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包括:添加材口16和导向板17,添加材口16设置于上盖4,添加材口16位于闷板41的左侧,并且添加材口16位于第一主落料口43的前侧;导向板17设置于上盖4,导向板17位于闷板41的右侧,并且导向板17位于第二主落料口44的前侧,同时,导向板17的下端贯穿至上盖4的下方,导向板17安装温度探头15。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包括:料悬浮辅助装置,料悬浮辅助装置包括喷气装置和颗粒检测装置;喷气装置设置于气封和排出口,位于气封处的喷气装置为了让旋转轴83保持正压,防止粉体掉落损坏电机装置2。位于排出口的喷气装置为了防止粉体积留在下料口的门上,避免引起关闭后的不密封。颗粒检测装置沿内层结构323的高度方向均布设置,颗粒检测装置可检测不同高度的料的密度,以检测得出内层结构323的内部的粉体残余量。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包括:控制盘(图中未示出),控制盘控制加热单元、冷却单元、第一限位开关47、第二限位开关48、料悬浮辅助装置、温度探头15、电机装置2、第一气缸装置142和第二气缸装置71。通过控制盘实现对筒体的温度控制、以及自动卸料、自动打开上盖、自动悬浮料和自动搅拌。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三角形安装板76包括三角形面板761和肋板762;三角形面板761的中线上设置肋板762;三角形面板761的底边固定连接于第二套部74的侧面。

本发明除上述实施例外,还具有如下使用方法:

首先刀闸阀45将第一主落料口43和第二主落料口44打开(或者打开上盖4),从而使得主要的料进入筒体3;通过添加材口16对筒体3内添加其余料。

其次,电机装置2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搅拌装置8旋转,使得进入筒体3内的料进行高速混合;同时通过设置在导向板17的温度探头15对内部温度监控,通过媒体入口91对筒体3内的温度进行调节。具体的,当需要冷却时后,由冷却单元提供媒体(油或水),当需要加热时,由加热单元提供媒体;当媒体在中层结构322和内层结构232之间过多或需要排出时,会由媒体出口92进行排出。此时,筒体3内多余的气体会从上盖4的排气口42排气,排气口42连接高混用反吹过滤器5。

最后,筒体3内完成混料后,通过卸料装置14进行卸料。具体的,第一气缸装置142将塞体1422打开,使得混合完成的料由筒体3至缸体141.再经由缸体141至卸料管路143处进行卸料。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