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加料的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3196发布日期:2018-10-26 18:0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粉碎机配套系统,尤其是一种一种自动加料的粉碎机。



背景技术:

粉碎机是将大尺寸的固体原料粉碎至要求尺寸的机械。粉碎机由粗碎、细碎、风力输送等装置组成,以高速撞击的形式达到粉碎机之目的。粉碎机工作时需均匀连续向内部投入物料,现有的方式一般是采用各种形式的加料机,由人工控制和掌握加料速度及加料量,其加料速度和加料量始终处于忽多忽少的不均匀状态,不易稳定维持设备内部的恒定的气粉浓度,且人员的劳动强度较高。粉碎机的内壁均为密闭结构,目前国内尚没有能够确认粉碎机内部颗粒浓度的专用设备,对于对于粉碎机内部加料工作,全凭操作工人的个人经验,其稳定性差且无法使设备内的颗粒浓度保持最优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自动加料的粉碎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其结构包括粉碎机本体、加料口、超声波传感器、控制开关、气缸以及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固定连接在加料口的上方,矩形框架顶部设有进料口,矩形框架底部横向设有导轨,气缸通过导轨固定在矩形框架的内部,气缸的一端设有通料槽,通料槽位于矩形框架的内部,通料槽内部从上往下交叉分布若干挡板,控制开关连接在气缸的另一端,超声波传感器连接在粉碎机本体内壁的顶部,超声波传感器可以控制控制开关的开和关。

进一步的上述挡板和通料槽内部的连接方式为铰链。

进一步的上述通料槽顶部设有上开口,通料槽底部设有下开口,上开口的大小和进料口相对应,下开口的大小和加料口相对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加料的粉碎机,超声波传感器的设计可以根据粉碎机内部投入料的多少来自动控制控制开关的开和关,而气缸一端通料槽的设计不仅方便了透入料的进入粉碎机,同时通料槽内部挡板的设计可以起到缓冲投入料的下落,避免粉碎机内部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结构包括粉碎机本体1、加料口2、超声波传感器3、控制开关4、气缸5以及矩形框架6,矩形框架6固定连接在加料口2的上方,矩形框架6顶部设有进料口7,矩形框架6底部横向设有导轨8,气缸5通过导轨8固定在矩形框架6的内部,气缸5的一端设有通料槽9,通料槽9位于矩形框架6的内部,通料槽9内部从上往下交叉分布若干挡板10,控制开关4连接在气缸5的另一端,超声波传感器3连接在粉碎机本体1内壁的顶部,超声波传感器可以控制控制控制开关开和关。

其中上述挡板10和通料槽9内部的连接方式为铰链,当投入料从通料槽9通过时,挡板10起到缓冲的作用,当停止投入料的投入时,挡板10恢复原状。

其中上述通料槽9顶部设有上开口11,通料槽9底部设有下开口12,上开口11的大小和进料口7相对应,下开口12的大小和加料口2相对应。上开口11和进料口7大小对应,可以使投入料顺利从进料口7进入通料槽9,下开口12和加料口2的大小对应。可以使投入料顺利从通料槽9进入粉碎机本体1的内部。

本发明在使用时,从进料口7投入需要粉碎的材料,需要粉碎的材料进入通料槽9,此时通料槽9内部的挡板10起到缓冲的作用,需要粉碎的材料缓慢进入粉碎机本体1内部,当需要粉碎的材料达到一定量时,超声波传感器2检测到,自动传输信号至控制开关4,控制其关闭,气缸5在导轨8上向右滑动,气缸5挡住进料口7,需要粉碎的材料停止投入;当粉碎机本体1内部的需要粉碎的材料逐渐减少时,超声波传感器2检查到,自动传输信号至控制开关4,控制其打开,气缸5在导轨8上向左滑动,直到上开口11和进料口7对应,停止滑动,此时需要粉碎的材料继续按照上述步骤投入至粉碎机本体1内部。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加料的粉碎机,其结构包括:包括粉碎机本体、加料口、超声波传感器、控制开关、气缸以及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固定连接在加料口的上方,矩形框架顶部设有进料口,矩形框架底部横向设有导轨,气缸通过导轨固定在矩形框架的内部,气缸的一端设有通料槽,通料槽位于矩形框架的内部,通料槽内部从上往下交叉分布若干挡板,控制开关连接在气缸的另一端,超声波传感器连接在粉碎机本体内壁的顶部,本发明结构合理,可以根据粉碎机内部投入料的量自动调节进料口的开和关,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纪东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如皋市昌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02
技术公布日:2018.10.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