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异丙胺插层和分层的Ti3C2原位合成TiO2@Ti3C2的方法及产物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48445发布日期:2019-01-28 14:00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利用异丙胺插层和分层的Ti3C2原位合成TiO2@Ti3C2的方法及产物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ti3c2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异丙胺插层和分层的ti3c2原位合成tio2@ti3c2的方法及产物。



背景技术:

自从2004年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烯从石墨中被成功剥离出来,由于其十分良好的各种性能,石墨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也因此引起了人们对二维纳米材料的研究热潮。

2011年,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university)的yurygogotsi教授和michelw.barsoum教授等人合作发现了一种新型二维结构纳米材料-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或碳氮化物,它和石墨烯具有相似的层状结构,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强大的电荷存储能力,在li电池方面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纳米二氧化钛由于其优良的光化学性质,如:光化学稳定性,热化学稳定性,良好的分散性和耐候性,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功能纤维、塑料、涂料、油漆等领域,在环境污染修复过程中,还可以被用来当作光催化剂降解污染物,然而二氧化钛由于自身的结构缺陷(电子空穴容易复合)导致其催化性能大大降低。许多学者采用了许多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如:贵金属离子参杂,非金属离子参杂,光敏化等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ti3c2中本身含有钛元素,很多学者尝试发现,ti3c2具有的催化性能很差,但是经过氧化反应可以将表面的钛氧化成二氧化钛,获得一种新的纳米材料tio2@ti3c2,由于ti3c2的费米能级比二氧化钛更负,而禁带宽度比二氧化钛小,在受到相应波长的光照时,可作为空穴的受体,大大降低了电子空穴的复合,催化性能得到大大提高。

目前,大多选用直接合成获得的块状mxene-ti3c2通过水热法或者热处理制得tio2@ti3c2,直接通过常用的刻蚀剂hf、nh4hf2以及hcl和lif的混合液获得的ti3c2层间距较小,最终影响tio2@ti3c2的催化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异丙胺插层和分层的ti3c2原位合成tio2@ti3c2的方法,利用异丙胺和超声处理提高了mxene-ti3c2的层间距,为生成的tio2提供了更多的附着位点,进一步提高其催化性能。

一种利用异丙胺插层和分层的ti3c2原位合成tio2@ti3c2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ti3alc2-max相陶瓷粉末分散在hf溶液中进行刻蚀,得到mxene-ti3c2;

2)将mxene-ti3c2分散在异丙胺与水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异丙胺插层,得到异丙胺插层的ti3c2;

3)将异丙胺插层的ti3c2分散在水中,在氩气气氛下超声处理,干燥后得到异丙胺插层和分层的ti3c2;

4)异丙胺插层和分层的ti3c2在氧气条件下进行原位氧化,即得tio2@ti3c2。

本发明中利用异丙胺和超声处理提高了mxene-ti3c2的层间距,为生成的tio2提供了更多的附着位点,然后利用异丙胺插层和分层的ti3c2进行原位氧化制备tio2@ti3c2,在原位氧化过程中无需添加任何化学药剂,可以大大提高tio2@ti3c2的纯度和结晶度,更有利于对污染物的催化降解。

本发明所述步骤1)中hf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0~55%。作为优选,所述hf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8~50%。

本发明所述步骤2)中mxene-ti3c2、异丙胺与水的投料比为1g:15~30ml:70~90ml。作为优选,所述mxene-ti3c2、异丙胺与水的投料比为1g:18~22ml:78~82ml。

本发明所述步骤2)中插层反应时间为16~20h。

本发明所述步骤3)中超声处理的频率为40~50hz,功率为80~100%,超声时的温度为5~12℃,时间为2~4h。

本发明所述步骤4)中原位氧化包括:将异丙胺插层和分层的ti3c2放入管式马弗炉中,在氧气条件下进行程序升温氧化反应,反应完成后得tio2@ti3c2。

本发明所述氧气的通入速率为50~150毫升/分钟。作为优选,所述氧气的通入速率为90~110毫升/分钟。

本发明所述程序升温为升温速率3~6℃/分钟,保持的温度为300~400℃,时间为1~3h。作为优选,保持的温度为350~37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tio2@ti3c2。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中利用异丙胺和超声辅助制备异丙胺插层和分层的mxene-ti3c2,提高了mxene-ti3c2的层间距,为生成的tio2提供了更多的附着位点。

(2)本发明中利用原位氧化,无需添加任何化学药剂,可以大大提高tio2@ti3c2的纯度和结晶度,更有利于对污染物的催化降解。

附图说明

图1为利用异丙胺插层和分层ti3c2与块状mxene-ti3c2的xrd图;

图2为对比例1~6制备的粉末的xrd图;

图3为对比例1~6制备的粉末的xrd局部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1~6制备的粉末的xrd图;

图5为实施例1~6制备的粉末的xrd局部放大图;

图6为块状mxene-ti3c2的fesem图;

图7为异丙胺插层和分层的ti3c2的fesem图;

图8为对比例1制备的粉末的fesem图;

图9为对比例2制备的粉末的fesem图;

图10为对比例3制备的粉末的fesem图;

图11为对比例4制备的粉末的fesem图;

图12为对比例5制备的粉末的fesem图;

图13为对比例6制备的粉末的fesem图;

图14为实施例1制备的粉末的fesem图;

图15为实施例2制备的粉末的fesem图;

图16为实施例3制备的粉末的fesem图;

图17为实施例4制备的粉末的fesem图;

图18为实施例5制备的粉末的fesem图;

图19为实施例6制备的粉末的fesem图;

图20为对比例1~6制备的粉末对亚甲基蓝的降解动力学图;

图21为实施例1~6制备的粉末对亚甲基蓝的降解动力学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1)15gti3alc2-max相陶瓷粉末缓慢地加入到300ml质量浓度为49%的hf溶液中,在磁力搅拌器中50℃的油浴条件下反应36h;

2)反应结束后,把所得溶液在3000rpm的转速下离心5min,倒出上清液,并用去离子水清洗沉淀物,震荡摇匀后再用相同条件离心,重复6次。测得最后上清液的ph在5~6之间,再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物,震荡后离心,保持相同的转速和离心时间重复两次,离心后将所得溶液抽滤得到沉淀,将所得沉淀在60℃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得到mxene-ti3c2材料;

3)将步骤2)得到的mxene-ti3c2材料、异丙胺和去离子水按照投料比为1g:20ml:80ml混合,在室温条件下磁力搅拌反应18h,反应完成后离心洗涤两次,得到固体沉淀;

4)将步骤3)得到的固体沉淀溶解在300ml去离子水中,在氩气保护下低温超声3h,温度设置为10℃,频率为45hz,功率为100%。超声完成后,将所得溶液均匀的倒入玻璃的培养皿中,在60℃条件下真空干燥36h,得到异丙胺插层和分层的ti3c2材料(ipa-ti3c2);

5)将步骤4)得到的异丙胺插层和分层的ti3c2称取0.2g均匀的分散在石英舟里面,通入氧气的流量为100毫升/分钟,升温程序控制为初始温度25℃,通过调节升温时间控制升温速率为5℃/分钟,最终保持的温度为300℃,持续1h,程序结束后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待温度降到室温时取出样品,得到tio2@ti3c2材料。

实施例2

制备过程参考实施例1中的过程,不同之处在于,步骤5)中最终保持的温度为320℃,持续1h,程序结束后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待温度降到室温时取出样品,得到tio2@ti3c2材料。

实施例3

制备过程参考实施例1中的过程,不同之处在于,步骤5)中最终保持的温度为340℃,持续1h,程序结束后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待温度降到室温时取出样品,得到tio2@ti3c2材料。

实施例4

制备过程参考实施例1中的过程,不同之处在于,步骤5)中最终保持的温度为360℃,持续1h,程序结束后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待温度降到室温时取出样品,得到tio2@ti3c2材料。

实施例5

制备过程参考实施例1中的过程,不同之处在于,步骤5)中最终保持的温度为380℃,持续1h,程序结束后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待温度降到室温时取出样品,得到tio2@ti3c2材料。

实施例6

制备过程参考实施例1中的过程,不同之处在于,步骤5)中最终保持的温度为400℃,持续1h,程序结束后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待温度降到室温时取出样品,得到tio2@ti3c2材料。

对比例1

1)15gti3alc2-max相陶瓷粉末缓慢地加入到300ml质量浓度为49%的hf溶液中,在磁力搅拌器中50℃的油浴条件下反应36h;

2)反应结束后,把所得溶液在3000rpm的转速下离心5min,倒出上清液,并用去离子水清洗沉淀物,震荡摇匀后再用相同条件离心,重复6次。测得最后上清液的ph在5~6之间,再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物,震荡后离心,保持相同的转速和离心时间重复两次,离心后将所得溶液抽滤得到沉淀,将所得沉淀在60℃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得到mxene-ti3c2材料;

3)将步骤2)得到的块状mxene-ti3c2称取0.2g均匀的分散在石英舟里面,通入氧气的流量为100毫升/分钟,升温程序控制为初始温度25℃,通过调节升温时间控制升温速率为5℃/分钟,最终保持的温度为300℃,持续1h,程序结束后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待温度降到室温时取出样品,得到tio2@ti3c2材料。

对比例2

制备过程参考对比例1中的过程,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中最终保持的温度为320℃,持续1h。

对比例3

制备过程参考对比例1中的过程,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中最终保持的温度为340℃,持续1h。

对比例4

制备过程参考对比例1中的过程,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中最终保持的温度为360℃,持续1h。

对比例5

制备过程参考对比例1中的过程,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中最终保持的温度为380℃,持续1h。

对比例6

制备过程参考对比例1中的过程,不同之处在于,步骤3)中最终保持的温度为400℃,持续1h。

表征实验

(1)针对实施例和对比例进行xrd表征

如图1所示分别为:实施例4中利用异丙胺(ipa)插层和分层的ti3c2,对比例4中未插层和分层的块状mxene-ti3c2。

可知利用异丙胺插层和分层的ti3c2,主峰的位置对应的角度变小,说明分层后的ti3c2层间距变大,层间距和晶格常数参数的比较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4和对比例4中间产物的层间距和晶格常数参数的比较

如图2所示,比较ti3c2(对比例4制备的块状mxene-ti3c2),锐钛矿tio2,金红石tio2以及对比例1~6制备的材料粉末的xrd图,可知随着温度的上升,样品中二氧化钛的含量增加,ti3c2的含量减少,当温度高于360℃之后,锐钛矿和金红石同时产生,温度越高,产生金红石增多。

如放大图图3所示,超过360℃时,ti3c2峰全部消失,说明此时粉末中只有二氧化钛存在。

如图4所示,比较异丙胺分层和插层的ti3c2与实施例1~6制备的粉末的xrd图,可知在所选温度范围内,只产生锐钛矿,并没有金红石产生。

通过图5的放大图发现,在所选温度范围内,还存在ti3c2的峰,说明此时ti3c2与二氧化钛共存。

总结,利用异丙胺插层和分层的ti3c2比块状mxene-ti3c2具有更大的层间距,同时对ti3c2的结构也产生了改变。异丙胺分层和插层的ti3c2所选温度范围内只有锐钛矿产生。而块状mxene-ti3c2超过360℃时,锐钛矿和金红石同时产生,ti3c2峰却已经全部消失,只有二氧化钛存在。

(2)针对实施例和对比例进行fesem表征

如图6~7所示,图6(对比例4中间产物)中显示块状mxene-ti3c2层间距比较小且层数较多;图7(实施例4中间产物)中显示异丙胺插层和分层ti3c2有部分卷曲,层数减少。

如图8~13所示,图8(对比例1产物)中显示块状ti3c2在300℃条件下几乎没怎么被氧化,层状结构明显;图9(对比例2产物)中显示320℃条件下,有少量二氧化钛生成;图10(对比例3产物)中显示在340℃条件下,在ti3c2表面有明显的二氧化钛生成;图11(对比例4产物)中显示在360℃条件下,ti3c2表面几乎都是二氧化钛,层状结构不是很明显;图12(对比例5产物)显示温度升到380℃时,ti3c2的层状结构已经完全破坏,且二氧化钛颗粒的直径明显变大,发现有金红石生成;图13(对比例6产物)显示在400℃条件下,二氧化钛颗粒进一步变大。

如图14~19所示,图14(实施例1产物)中显示用异丙胺插层和分层的ti3c2在300℃条件下氧化有少量二氧化钛生成,ti3c2层状结构依旧明显;图15(实施例2产物)中显示在320℃条件下,二氧化钛含量大大增加,ti3c2层状结构不明显;图16(实施例3产物)中显示在340℃条件下,温度上升,二氧化钛颗粒变大;图17(实施例4产物)中显示在360℃条件下,二氧化钛含量继续增加,但是ti3c2层状结构依旧存在;图18(实施例5产物)中显示在380℃条件下ti3c2层状结构慢慢消失;图19(实施例6产物)中显示ti3c2层状结构已经完全消失。

(3)针对实施例和对比例进行亚甲基蓝的光催化能力测试

向50ml浓度为20毫克/升的亚甲基蓝溶液中加入10mg催化剂,在黑暗条件下磁力搅拌1h,达到吸附平衡,然后打开光源(紫外灯,功率为500w,含有365nm的滤光片),每10分钟取一次样品,离心后测上清液亚甲基蓝浓度,绘制光催化降解动力学曲线。

如图20所示,对比例1~6制备的产物进行亚甲基蓝的光催化能力测试,对于用块状mxene-ti3c2合成的tio2@ti3c2,随着温度的上升,tio2@ti3c2的催化能力呈现倒“v”型,在360℃时催化效果最好。

如图21所示,实施例1~6制备的产物进行亚甲基蓝的光催化能力测试,利用异丙胺分层的ti3c2合成的tio2@ti3c2,随着温度的上升,tio2@ti3c2的催化能力先上升,后下降,在360℃时催化效果最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