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状物料输送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6306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状物料输送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状物料混合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状物料输送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除渣剂主要用于铸造中铁水、钢水溶液的除渣和保温,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不同原材料成分的配比和混合,过去常常采用人工混料,但是除渣剂的原材料密度较大,而且粉尘也较大,采用人工配料不仅费时费力,配比不准确,而且现场作业环境差,也不利于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的粉状物料输送混合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粉状物料输送混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粉状物料输送混合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下方设有原料支架的原料罐,所述原料罐的下方设有配料漏斗,所述配料漏斗的下方设有皮带输送机,所述原料罐的底部设有安装有粉体蝶阀且端部伸入所述配料漏斗的第一下料口,所述配料漏斗的侧面与连接在所述原料支架上的配料支撑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输送机的上方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配料漏斗的下方设有伸入所述防护罩内的第二下料口,所述皮带输送机的一侧依次设有直线提升机和物料混合装置。

优选的,所述原料罐是上方为圆形、下方为锥形的罐体,所述配料漏斗的上端盖有环形盖板,所述第一下料口和所述第二下料口均为圆筒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粉体蝶阀为电动阀门。

优选的,所述皮带输送机包括皮带支架,所述皮带支架的两侧设有牵引输送皮带的头部驱动滚筒和尾部滚筒,所述皮带支架为两个对向设置的槽钢,所述皮带支架的下方设有支腿,所述皮带支架的上方设有承托输送皮带上侧的上托辊、下方设有承托输送皮带下侧的下托辊,所述防护罩为门字形结构,所述防护罩的两侧固定在所述皮带支架的侧面,所述防护罩的上方设有供所述第二下料口伸入的进料口。

优选的,所述直线提升机包括提升机主体,所述提升机主体的左侧下方设有位于所述头部驱动滚筒右下方的提升机入口,所述提升机主体的下方设有提升机支架,所述提升机主体的右侧上方设有提升机出口。

优选的,所述物料混合装置包括内部设有螺旋叶片的搅拌筒,所述搅拌筒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搅拌筒包括中部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一端为向外凸起的进料端、另一端为锥形的出料端,所述搅拌筒的一侧设有位于所述提升机出口下方的进料漏斗,所述进料漏斗的下方设有固定在底座上的漏斗支架,所述进料漏斗的尾部向内侧弯折且伸入所述进料端,所述筒体的侧面设有靠近两端的环形的摩擦带,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筒体两侧的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底座上,所述转轴上固定有与所述摩擦带接触的摩擦轮,其中一个所述转轴连接有搅拌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粉状物料输送混合装置,通过粉体蝶阀的开关量可以控制下料的速度,便于控制不同原料的比例;采用配料漏斗,能够对第一下料口出来的原料进行缓冲,避免直接落到输送皮带上对输送皮带造成冲击;配料漏斗的上端盖有环形盖板且皮带输送机采用防护罩,一定程度上避免扬尘;设置直线提升机,方便物料进入物料混合装置,提升机主体采用封闭式的壳体,将物料从提升机入口提升到提升机出口,物料从提升机出口进入到进料漏斗,然后进入搅拌筒进行混合搅拌,搅拌筒采用滚筒常规的摩擦驱动,利用摩擦轮使搅拌筒转动对物料进行混合,进料漏斗用漏斗支架进行固定,物料从进料端进入搅拌筒,经过搅拌混合后从出料端放出,能够连续不断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原料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皮带输送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直线提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物料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原料罐、11.第一下料口、12.粉体蝶阀、13.配料漏斗、131.第二下料口、14.原料支架、15.配料支撑、2.皮带输送机、21.头部驱动滚筒、22.尾部滚筒、23.输送皮带、24.皮带支架、25.支腿、26.防护罩、261.进料口、27.上托辊、28.下托辊、3.直线提升机、31.提升机主体、32.提升机入口、33.提升机出口、34.提升机支架、4.物料混合装置、41.搅拌筒、411.筒体、412.进料端、413.出料端、414.摩擦带、42.进料漏斗、43.底座、431.漏斗支架、44.搅拌电机、45.转轴、46.摩擦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5:

一种粉状物料输送混合装置,如图1-5,包括至少两个下方设有原料支架14的原料罐1,所述原料罐1的下方设有配料漏斗13,所述配料漏斗13的下方设有皮带输送机2,所述原料罐1的底部设有安装有粉体蝶阀12且端部伸入所述配料漏斗13的第一下料口11,所述配料漏斗13的侧面与连接在所述原料支架14上的配料支撑15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输送机2的上方安装有防护罩26,所述配料漏斗13的下方设有伸入所述防护罩26内的第二下料口131,所述皮带输送机2的一侧依次设有直线提升机3和物料混合装置4,所述原料罐1是上方为圆形、下方为锥形的罐体,所述配料漏斗13的上端盖有环形盖板,所述第一下料口11和所述第二下料口131均为圆筒形结构,所述粉体蝶阀12为电动阀门,所述皮带输送机2包括皮带支架24,所述皮带支架24的两侧设有牵引输送皮带23的头部驱动滚筒21和尾部滚筒22,所述皮带支架24为两个对向设置的槽钢,所述皮带支架24的下方设有支腿25,所述皮带支架24的上方设有承托输送皮带23上侧的上托辊27、下方设有承托输送皮带23下侧的下托辊28,所述防护罩26为门字形结构,所述防护罩26的两侧固定在所述皮带支架24的侧面,所述防护罩26的上方设有供所述第二下料口131伸入的进料口261,所述直线提升机3包括提升机主体31,所述提升机主体31的左侧下方设有位于所述头部驱动滚筒21右下方的提升机入口32,所述提升机主体31的下方设有提升机支架34,所述提升机主体31的右侧上方设有提升机出口33,所述物料混合装置4包括内部设有螺旋叶片的搅拌筒41,所述搅拌筒41的下方设有底座43,所述搅拌筒41包括中部的筒体411,所述筒体411的一端为向外凸起的进料端412、另一端为锥形的出料端413,所述搅拌筒41的一侧设有位于所述提升机出口33下方的进料漏斗42,所述进料漏斗42的下方设有固定在底座43上的漏斗支架431,所述进料漏斗42的尾部向内侧弯折且伸入所述进料端412,所述筒体411的侧面设有靠近两端的环形的摩擦带414,所述底座43上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筒体411两侧的转轴45,所述转轴45通过轴承安装在底座43上,所述转轴45上固定有与所述摩擦带414接触的摩擦轮46,其中一个所述转轴45连接有搅拌电机44。

本实用新型的粉状物料输送混合装置,通过粉体蝶阀12的开关量可以控制下料的速度,便于控制不同原料的比例,采用电动粉体蝶阀12能够更加方便的控制下料速度;采用配料漏斗13,能够对第一下料口11出来的原料进行缓冲,避免直接落到输送皮带23上对输送皮带23造成冲击;配料漏斗13的上端盖有环形盖板且皮带输送机2采用防护罩26,一定程度上避免扬尘;设置直线提升机3,提升机主体31采用封闭式的壳体,将物料从提升机入口32提升到提升机出口33,物料从提升机出口33进入到进料漏斗42,然后进入搅拌筒41进行混合搅拌,搅拌筒41采用滚筒常规的摩擦驱动,利用摩擦轮46使搅拌筒41转动对物料进行混合,进料漏斗42用漏斗支架431进行固定,物料从进料端412进入搅拌筒41,经过搅拌混合后从出料端413放出,能够连续不断的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