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燃烧尾气净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6046发布日期:2018-10-12 22:35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垃圾燃烧尾气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如果能够有效的资源整合利用,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政府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垃圾资源的处理问题。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未来我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将大幅增加。

由于垃圾中富含一定量的有机质,因此目前较为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为燃烧,但是垃圾中成分复杂,燃烧处理产生的尾气中富含硫化物、污染粉尘等众多污染物,直接排放势必会对空气造成较大的污染。为了降低垃圾燃烧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一般采用高大的烟囱配合喷淋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对土建要求较高,而且治标不治本,尾气中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是硫化物)仍然会被排入空气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燃烧尾气净化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去除垃圾燃烧尾气中的污染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垃圾燃烧尾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点是:包依次相连的水壁管急冷装置、喷干粉脱硫装置、喷活性炭吸污装置、引风机、布袋除尘装置、活性炭吸收塔和喷碱水脱硫装置;所述喷干粉脱硫装置、喷活性炭吸污装置和喷碱水脱硫装置均包括分隔为左右两个下部连通的腔室的主塔,主塔左右两个腔室顶部分别设有尾气进口和尾气出口;喷干粉脱硫装置、喷活性炭吸污装置和喷碱水脱硫装置的主塔内分别设有用于干粉喷头、活性炭喷头和碱水喷头。

上述的垃圾燃烧尾气净化处理装置中,所述主塔的左右两个腔室内均设置有左右错落设置的下倾折流板,主塔底部设有回收槽。

前述的垃圾燃烧尾气净化处理装置中,所述活性炭吸收塔内设置有多层筛板,每层筛板上设置有活性炭层;其中最底层的活性炭层下方设有连接至布袋除尘装置出风口的进风管,最上层的活性炭层上方设有连接至喷碱水脱硫装置进风口的出风管。

前述的垃圾燃烧尾气净化处理装置中,所述水壁管急冷装置包括分隔为左右两个下端连通的腔室的筒体,两个腔室上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且筒体侧壁上设有水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首先利用水壁管急冷装置对尾气中的水汽和焦油进行冷凝去除,使其进入喷干粉脱硫装置、喷活性炭吸污装置进行进一步的干法脱硫和活性炭吸附时效率更高,且提高了吸附材料的寿命,最后在尾气排出前设置了塔式的多层活性炭吸收和湿法脱硫,使得排出的尾气洁净度更高。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处理效率高、风阻小,设备无需大型土建的支持,便于安装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水壁管急冷装置,2-喷干粉脱硫装置,3-喷活性炭吸污装置,4-引风机,5-布袋除尘装置,6-活性炭吸收塔,7-喷碱水脱硫装置,31-主塔,32-下倾折流板,33-回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垃圾燃烧尾气净化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依次相连的水壁管急冷装置1、喷干粉脱硫装置2、喷活性炭吸污装置3、引风机4、布袋除尘装置5、活性炭吸收塔6和喷碱水脱硫装置7;所述喷干粉脱硫装置2、喷活性炭吸污装置3和喷碱水脱硫装置7均包括分隔为左右两个下部连通的腔室的主塔31,主塔31左右两个腔室顶部分别设有尾气进口和尾气出口;喷干粉脱硫装置2、喷活性炭吸污装置3和喷碱水脱硫装置7的主塔31内分别设有用于干粉喷头、活性炭喷头和碱水喷头。所述主塔31的左右两个腔室内均设置有左右错落设置的下倾折流板32,主塔31底部设有回收槽33。所述活性炭吸收塔6内设置有多层筛板,每层筛板上设置有活性炭层;其中最底层的活性炭层下方设有连接至布袋除尘装置5出风口的进风管,最上层的活性炭层上方设有连接至喷碱水脱硫装置7进风口的出风管。所述水壁管急冷装置1包括分隔为左右两个下端连通的腔室的筒体,两个腔室上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且筒体侧壁上设有水壁管,筒体底部设有收集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垃圾燃烧尾气输入水壁管急冷装置1,去除水汽和焦油类物质,然后进入喷干粉脱硫装置2,喷干粉脱硫装置2向输入的尾气喷洒干粉(生石灰)进行干法脱硫,然后进入喷活性炭吸污装置3以喷洒活性炭粉末的方式吸收尾气中的小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然后在引风机4的带动下尾气进入布袋除尘装置5,去除干粉和活性炭粉末,然后进入活性炭吸收塔6进行进一步的吸附,最后进入喷碱水脱硫装置7进行湿法脱硫以最大限度去除尾气中的硫化物。本实用新型中喷干粉脱硫装置2、喷活性炭吸污装置3和喷碱水脱硫装置7使用相同的塔式结构,能够使尾气在塔内具有较高的行程,以便充分发挥净化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