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裹粉加工的中转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2907发布日期:2018-11-30 20:0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裹粉加工的中转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裹粉加工的中转桶。



背景技术:

裹粉是一种预配粉,它是以面粉或淀粉为主料,向其中加入增稠剂、调味料、着色剂等添加剂混合而成的,其主要作用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使用裹粉先将肉类或蔬菜裹上,然后油炸,可以赋予油炸品不同的风味,保持其原有风味不流失,同时也可保持制品其中的水分,避免将肉或蔬菜炸焦。

裹粉在生产加工过中会需要将合成裹粉的原料进行混合搅拌,故而有了中转桶,各种原料在中转桶内并且和水混合。传统中转桶的结构复杂,在对其桶内的混合物搅拌过程中容易出现桶体变形、桶壁粘黏混合的状况而且对混合物的搅拌也不均匀,导致裹粉成品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桶体结构强度大、不沾,对混合物混合能力强的用于裹粉加工的中转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裹粉加工的中转桶,包括桶体,桶体上插有进料管和出料管,桶体上设有盖体,盖体包括固定板及和固定板活动连接的活动板,固定板上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接有伸入桶体内的搅拌器,所述桶体包括外筒体及内筒体,内筒体的内壁上涂有不沾膜,内筒体内壁上设有若干道环形凹槽,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设有若干加强套圈,加强套圈包括均布于外筒体上的4个左半圈及均布于内筒体上的4个右半圈,相邻的一左半圈和一右半圈相互抵触且抵触端铆接;

搅拌器包括传动轴及搅拌架,搅拌架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圈架及第二圈架,第一圈架和第二圈架中心通过中心轴连接,中心轴的周壁上均布有四块刷板,其中对称设置的两块刷板的安装方向相反,刷板呈扇形状,刷板上开设有若干导流孔,导流孔呈蜂窝状排布且构成有两组导流组,第一圈架包括环圈及置于环圈中心的圆盘,环圈的外壁上设有和环形凹槽滑动连接的环形凸圈,圆盘外壁和环圈的内壁之间均布有三块支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桶体设置呈双筒型,大大提供了中转桶的结构强度,在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设置了多个加强套圈,通过加强套圈进一步对内筒体支撑,当内筒体在受搅拌器的运动过程中,左半圈和右半圈会相互挤压,左半圈和右半圈会产生极强的弹性缓压能力,进而保证了中转桶的结构稳定性。内筒体上的不沾膜的设置杜绝了混合物粘黏在内壁上。

由于混合物为浆液状态,为了提高对混合浆液的搅拌均匀,故而将传统的搅拌架进行改造。本搅拌架通过设置两个圈架和内筒体实现了接触,在电机驱动搅拌架转动时,第一圈架和第二圈架上的环形凸圈会在环形凹槽内滑动,防止了由于传动轴过长使得搅拌架出现晃动的情况,进而大大提高了对混合物的搅拌均匀度,提高了成品质量。

用于搅拌混合浆液的板刷采用扇形结构,在和混合浆液的接触过程中受浆液流动时产生的摩擦系数较大,进而提高了搅拌架的转速。再是在刷板上开设导流孔,使得浆液能流通,降低刷板的负载荷力。而且导流孔呈蜂窝状排布,进一步提高了刷板的结构强度。

将对称设置的两块刷板的安装方向设置为相反状态,能大大提高对混合浆液的搅拌力度,提高混合浆液的混合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壁向内凹陷且呈弧形状,相邻的两块支撑板之间构成有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缺口的设置用于混合浆液的流通,而且将支撑板的侧壁设置为弧形状,降低混合浆液对其造成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半圈和右半圈均呈弧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结构具有极强的抗压及抗扭的能力,故而将左半圈和右半圈设置为弧形状,提高了了左半圈和右半圈的抗压能力,进而提高了桶体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强套圈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具体结构:包括桶体,桶体上插有进料管和出料管,桶体上设有盖体,盖体包括固定板及和固定板活动连接的活动板,固定板上设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上接有伸入桶体内的搅拌器,所述桶体包括外筒体1及内筒体2,内筒体2的内壁上涂有不沾膜,内筒体2内壁上设有若干道环形凹槽,外筒体1和内筒体2之间设有若干加强套圈6,加强套圈6包括均布于外筒体1上的4个左半圈61及均布于内筒体2上的4个右半圈62,相邻的一左半圈61和一右半圈62相互抵触且抵触端铆接。

搅拌器包括传动轴41及搅拌架5,搅拌架5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圈架51及第二圈架52,第一圈架51和第二圈架52中心通过中心轴5a连接,中心轴5a的周壁上均布有四块刷板5b,其中对称设置的两块刷板5b的安装方向相反,刷板5b呈扇形状,刷板5b上开设有若干导流孔50,导流孔50呈蜂窝状排布且构成有两组导流组。

第一圈架51包括环圈502及置于环圈502中心的圆盘501,环圈502的外壁上设有和环形凹槽滑动连接的环形凸圈53,圆盘501外壁和环圈502的内壁之间均布有三块支撑板5c。

将桶体设置呈双筒型,大大提供了中转桶的结构强度,在内筒体2和外筒体1之间设置了多个加强套圈6,通过加强套圈6进一步对内筒体2支撑,当内筒体2在受搅拌器的运动过程中,左半圈61和右半圈62会相互挤压,左半圈61和右半圈62会产生极强的弹性缓压能力,进而保证了中转桶的结构稳定性。

由于混合物为浆液状态,为了提高对混合浆液的搅拌均匀,故而将传统的搅拌架5进行改造。本搅拌架5通过设置两个圈架和内筒体2实现了接触,在电机驱动搅拌架5转动时,第一圈架51和第二圈架52上的环形凸圈53会在环形凹槽内滑动,防止了由于传动轴41过长使得搅拌架5出现晃动的情况,进而大大提高了对混合物的搅拌均匀度,提高了成品质量。

用于搅拌混合浆液的板刷采用扇形结构,在和混合浆液的接触过程中受浆液流动时产生的摩擦系数较大,进而提高了搅拌架5的转速。再是在刷板5b上开设导流孔50,使得浆液能流通,降低刷板5b的负载荷力。而且导流孔50呈蜂窝状排布,进一步提高了刷板5b的结构强度。

将对称设置的两块刷板5b的安装方向设置为相反状态,能大大提高对混合浆液的搅拌力度,提高混合浆液的混合效果。

支撑板5c的两侧壁向内凹陷且呈弧形状,相邻的两块支撑板5c之间构成有缺口500。缺口500的设置用于混合浆液的流通,而且将支撑板5c的侧壁设置为弧形状,降低混合浆液对其造成的压力。

左半圈61和右半圈62均呈弧形状。弧形结构具有极强的抗压及抗扭的能力,故而将左半圈61和右半圈62设置为弧形状,提高了了左半圈61和右半圈62的抗压能力,进而提高了桶体的结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