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1071发布日期:2019-02-19 19:23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地表水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表水过滤领域,具体涉及地表水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化的生产过程中或者在雨水天气中,都会存在有污水排放的问题,而污水排放怎么处理,成为人们及政府关心的问题,在大力提倡环保的今天,污水排放的处理及如何循环利用的课题不仅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污水排放的处理的不当,对于人们的生活用水也会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对生活污水大都进行人工处理后再排放,但是人工处理费时费力,当生活污水量多时处理效果不佳,不能够对污水排放进行循环利用,故现在急需一种污水过滤处理装置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其目的在于公开地表水过滤系统,建立地表水过滤系统,是一个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可节约宝贵水资源的好方法,本系统具有占地面积小、建设周期短、无动力及简单易操作等一系列的优点。

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地表水过滤系统的技术方案是:

地表水过滤系统,包括第一滤池、第二滤池、第一进水管道、第二进水管道、第一出水管道、第二出水管道、第一放空管、第二放空管及反冲洗管道,所述第一滤池与所述第二滤池内均设有两层滤料,且所述滤料之间设有滤网,所述第一滤池与所述第二滤池并排设置,所述第一进水管道与所述第二进水管道均与渠道相连接,所述反冲洗管道设有阀门I与阀门J,所述反冲洗管道通过所述阀门I与所述第一进水管道相连接,所述反冲洗管道通过所述阀门J与所述第二进水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道设有阀门A与阀门B,所述第二进水管道设有阀门C与阀门D,所述第一进水管道通过所述阀门A与所述第一滤池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道通过所述阀门C与所述第二滤池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道通过所述阀门B与供水管相连,所述第二进水管道通过所述阀门D与所述供水管相连,所述第一出水管道设有阀门E与阀门F,所述第二出水管道设有阀门G与阀门H,所述第一滤池通过所述阀门F与所述供水管相连,所述第二滤池通过所述阀门G与所述供水管相连,所述第一滤池通过所述阀门E与所述第一放空管相连,所述第二滤池通过所述阀门H与所述第二放空管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水管道与第二进水管道的进水口处均设有细格栅,且所述细格栅的栅条的宽度为1.5mm、相邻的栅条的间距为1.5mm,能够初步过滤掉水中的颗粒杂质。

进一步的,所有所述管道的规格为DN500,对水流的通过有一个较好的疏通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两层滤料均由石英砂组成,所述两层滤料均由石英砂组成,所述两层滤料中的上面一层为小石英砂,所述小石英砂的粒径为32-40mm,所述两层滤料中的下面一层为大石英砂,所述大石英砂的粒径为50-60mm,所述滤网的孔径为20-50mm,能够对水中的杂质进行充分的过滤。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的材质为304不锈钢,使其具有耐腐蚀,不易生锈的性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系统结构简单实用,便于实施,可循环利用,利用率高,经处理后的水质清澈、透明、无色、无味、无臭,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Ⅲ类以上地表水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地表水过滤系统的总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N处的剖视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的名称如下:

1、第一进水管道;2、第二进水管道;3、第一滤池;4、第二滤池;5、第一出水管道;6、第二出水管道;7、供水管;8、反冲洗管道;9、第一放空管;10、第二放空管;11、小石英砂;12、滤网;13、大石英砂;14、渠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地表水过滤系统,包括第一滤池3、第二滤池4、第一进水管道1、第二进水管道2、第一出水管道5、第二出水管道6、第一放空管9、第二放空管10及反冲洗管道8,所述第一滤池3与所述第二滤池4内均设有两层滤料,且所述滤料之间设有滤网,所述第一滤池3与所述第二滤池4并排设置且相互无关联,所述第一进水管道1与所述第二进水管道2均与渠道14相连接,所述反冲洗管道8设有阀门I与阀门J,所述反冲洗管道8通过所述阀门I与所述第一进水管道1相连接,所述反冲洗管道8通过所述阀门J与所述第二进水管道2相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道1设有阀门A与阀门B,所述第二进水管道2设有阀门C与阀门D,所述第一进水管道1通过所述阀门A与所述第一滤池3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道2通过所述阀门C与所述第二滤池4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道1通过所述阀门B与供水管7相连,所述第二进水管道2通过所述阀门D与所述供水管7相连,所述第一出水管道5设有阀门E与阀门F,所述第二出水管道6设有阀门G与阀门H,所述第一滤池3通过所述阀门F与所述供水管7相连,所述第二滤池4通过所述阀门G与所述供水管7相连,所述第一滤池3通过所述阀门E与所述第一放空管9相连,所述第二滤池4通过所述阀门H与所述第二放空管10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水管道1与第二进水管道2的进水口处均设有细格栅,且所述细格栅的栅条的宽度为1.5mm、相邻的栅条的间距为1.5mm,能够初步过滤掉水中的颗粒杂质。

进一步的,所有所述管道的规格为DN500,对水流的通过有一个较好的疏通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两层滤料均由石英砂组成,所述两层滤料中的上面一层为小石英砂11,所述小石英砂11的粒径为32-40mm,所述两层滤料中的下面一层为大石英砂13,所述大石英砂13的粒径为50-60mm,所述滤网12的孔径为20-50mm,能够对水中的杂质进行充分的过滤。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12的材质为304不锈钢,使其具有耐腐蚀,不易生锈的性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时,首先,原水通过渠道14入口处的粗格栅进行初步过滤,进入到渠道14;当使用第一滤池进行水质过滤时,打开阀门A和阀门F,关闭阀门B、阀门E和阀门I;当使用第二滤池进行水质过滤时,打开阀门C和阀门G,关闭阀门D、阀门H和阀门J。原水通过渠道14进入第一进水管道1或者第二进水管道2的进水口处的细格栅,进行第二次初步过滤,再经过第一进水管道1或者第二进水管道2进入到第一滤池3或者第二滤池4中;进入到第一滤池3或者第二滤池4中的水先通过小石英砂11滤料,再通过大石英砂13滤料,可有效过滤净化水质。经过第一滤池3或者第二滤池4的滤料净化的水通过第一出水管道5或者第二出水管道6进入供水管7再接至主管供给用户;当滤料需要清洗时,例如当清洗第二滤池4中的滤料时,开启阀门C、阀门H、阀门J,关闭阀门D和阀门G,反冲洗管道8外接加压泵进行反冲洗;当清洗第一滤池3中的滤料时,开启阀门I、阀门A、阀门E,关闭阀门B和阀门F,反冲洗管道8外接加压泵进行反冲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处理水质效果明显,是一个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可节约宝贵的水资源,结构简单实用,便于实施,可循环利用,利用率高,经处理后的水质清澈、透明、无色、无味、无臭,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Ⅲ类以上地表水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