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7623发布日期:2019-05-07 21:49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过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滤器。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中,对乳液的过滤多采用筐式和滤袋式,无论是筐式过滤器还是滤袋式过滤器,他们在清洗滤渣时,必须将筐式滤网或滤袋拿出到外部清洗,费时费力。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239919A,公开日2013年08月14日,公开了一种过滤器,从其附图中可以看到其滤网位于筒体的中部,当液体从进油口进入后,距离滤网较远,过滤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并未提到滤网与筒体之间具体是如何进行连接,因此无法得知滤网损坏如何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上下通透的筒式过滤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过滤器,包括筒盖、筒体和筒形滤网,所述筒盖和筒体通过环形螺栓Ⅰ紧固连接;所述筒体的左上侧设有进料口,右下侧设有出料口;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进料口、出料口和排污口上均设有阀门;所述筒体内壁上下固定设有环形托,所述环形托包括上环形托和下环形托,所述下环形托上设有密封环;所述筒形滤网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通过环形螺栓Ⅱ与上环形托连接;所述筒形滤网上部通过固定圈与上环形托可拆卸连接,下部通过密封环与下环形托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筒盖和筒体通过4根环形螺栓Ⅰ紧固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筒形滤网与筒体内壁之间的距离为筒体直径的0.08~0.12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圈通过8根环形螺栓Ⅱ与上环形托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滤网为上下通透的筒形滤网,过滤后的液体经由出料口排出,而滤渣沉降到筒体的底部,可由底部的排污口排出,与筐式或者滤袋式相比,在发现堵塞不畅时,不需要每次将筒盖打开进行清理,只需停止给料,滤渣会自动沉降至底部排污口,放出滤渣后继续给料过滤,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而当需要更换滤网时,将筒形滤网从环形托上拆卸下来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筒形滤网与上环形托和下环形托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筒盖,2环形螺栓Ⅰ,3筒体,4筒形滤网,5环形托,501上环形托,502下环形托,503密封环,6环形螺栓Ⅱ,7进料口,8出料口,9排污口,10固定圈,11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2所示,一种过滤器,包括筒盖1、筒体3和筒形滤网4,所述筒盖1和筒体3通过4根环形螺栓Ⅰ2紧固连接;所述筒体3的左上侧设有进料口7,右下侧设有出料口8;所述筒体3的底部设有排污口9;所述进料口7、出料口8和排污口9上均设有阀门11;所述筒体3内壁上下固定设有环形托5,所述环形托5包括上环形托501和下环形托502,所述下环形托502上设有密封环503;所述筒形滤网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圈10,所述固定圈10通过8根环形螺栓Ⅱ6与上环形托501连接;所述筒形滤网4上部通过固定圈10与上环形托501可拆卸连接,下部通过密封环503与下环形托502可拆卸连接;筒形滤网4与筒体3内壁之间的距离为筒体直径的十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进行过滤时,乳液从进料口7进入筒体3内部,经过筒形滤网4进行过滤,滤渣沉积到筒体3的底部,而过滤后的乳液从出料口8排出;而当发现堵塞不畅时,只需停止给料,滤渣会自动沉降至底部排污口9,打开阀门11放出滤渣后再继续给料过滤即可。

筒形滤网4的更换过程如下:当筒形滤网4损坏后,只需打开筒盖1,将环形螺栓Ⅱ6拧开,从上部将筒形滤网4和固定圈10一起拿出来即可,将筒形滤网4从固定圈10上取下,换上新的筒形滤网4,然后将筒形滤网4下端放到下环形托502的密封环503,上端通过8根环形螺栓Ⅱ6将固定圈10与上环形托501进行紧固,即可完成筒形滤网4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