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3245发布日期:2019-06-22 00:58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点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机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点胶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点胶机多数采用丝杆进行移动,通过电机带动丝杆转动,再进一步驱使点胶机的点胶机构移动到所需位置,这样的传动方式是利用了丝杆上的螺纹和点胶机构对应的螺纹连接部分,类似的,传统点胶机也有采用齿轮齿条结构的传动方式。但不管是以上哪种类型,由于点胶机高速工作时须要来回进行移动,因此传动件之间的摩擦非常剧烈,随着时间累计,就会对丝杆的螺牙或齿轮的齿面造成磨损,使点胶机在工作中产生抖动,影响喷胶的精度,而且整机的使用寿命也会收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改善传动件之间摩擦而产生磨损,导致整机的工作精度和寿命降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直线电机的点胶机。所述点胶机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点胶机,包括:机架、安装于所述机架的支撑机构、位于所述支撑机构之间的点胶机构、以及用以驱动所述点胶机构活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含:

第一直线电机和第二直线电机,分别与所述支撑机构固定连接且左右相对平行设置,第一直线电机具有能够前后滑动的第一滑动机构,第二直线电机具有能够前后滑动的第二滑动机构,且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及第二滑动机构能够同步前后滑动;

第三直线电机,其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和所述第二滑动机构上,且具有能够相对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和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左右滑动的第三滑动机构;所述点胶机构配置于所述第三滑动机构上。

所述支撑机构为一对支撑组件,分别为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和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呈前后布置;所述第一支撑件呈U型,其U型两侧开设有安装孔,通过用于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呈U型,其U型两侧开设有安装孔,用于与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包括第一定子、第一动子、第一基板、一对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一对第一滑块以及与所述一对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定子安装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一对第一导轨分别配置在所述第一定子两侧,且所述一对第一滑块分别配置在所述一对第一导轨上,并可以沿着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进行滑动;所述第一动子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并可随着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一定子的延伸方向平行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包括第二定子、第二动子、第二基板、一对第二导轨以及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一对第二滑块以及与所述一对第二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定子安装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一对第二导轨分别配置在所述第二定子两侧,且所述第二滑块配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并可以沿着所述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进行滑动;所述第二动子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并可随着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二定子的延伸方向平行移动。

所述第三直线电机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直线电机包括第三定子、第三动子、第三基板、一对第三导轨以及所述第三滑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三滑动机构包括一对第三滑块以及与所述一对第三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定子安装在所述第三基板上,所述一对第三导轨分别配置在所述第三定子两侧,且所述一对第三滑块配置在所述一对第三导轨上,并可以沿着所述第三导轨的延伸方向进行滑动;所述一对第三动子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连接件上,并可随着所述第三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三定子的延伸方向平行移动。

所述第三基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线电机上配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动机构滑动连接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的数目至少为一个;所述第二直线电机上配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动机构滑动连接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的数目至少为一个;所述第三直线电机上配置有与所述第三滑动机构滑动连接的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的数目至少为一个。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第一、第二直线电机替代传统点胶机中采用的丝杆螺母传动的方式,避免了传统布置中丝杆和螺母之间的螺牙磨损进而造成点胶机构运行不平稳,精度下降,甚至影响整体点胶机的使用寿命。而且通过平行导轨将点胶机构布置在所述第一、第二直线电机之间,使点胶机构可以在所述第一、第二直线电机之间进行快速地前后平移,相比传统的丝杆螺母传动的方式,这样的设计方式使整体运行时的摩擦很低、工作速度快、效率高。

2)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改进了与所述第一、第二直线电机相连接的支撑机构,在一般点胶机中,支撑机构一般为四个独立的支撑块或支撑轴承,分别用于支撑两侧的丝杆,由于支撑块数目多,不容易控制装配的精度,当其中一个支撑块或支撑轴承错位时,则会造成两侧丝杆不平行进而导致点胶机构的运行不畅以及丝杆磨损。在改进后,支撑机构为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将原来位于丝杆两端同侧的支撑块或支撑轴承改进成一体的U型支撑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和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呈前后布置,相比于先前的支撑机构更容易控制装配的精度,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点胶机的立体图;

图2是所述点胶机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所述点胶机的爆炸图;

图4是所述点胶机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其中,附图内数字指代的具体部件如下:

A机架;

1第一直线电机;11第一定子;12第一动子;13第一基板;14第一导轨;15第一滑块;16第一连接件;

2第二直线电机;21第二定子;22第二动子;23第二基板;24第二导轨;25第二滑块;26第二连接件;

3第三直线电机;31第三定子;32第三动子;33第三基板;34第三导轨;35第三滑块;36第一连接件;

4点胶机构;41驱动电机;42喷胶头部

5支撑机构;51第一支撑件;52第二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4,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需要注意的是,所参考的附图以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使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点胶机,其采用的是直线电机。

直线电机可以认为是旋转电机在结构方面的一种变形,它可以看作是一台旋转电机沿其径向剖开,然后拉平演变而成。随着自动控制技术和微型计算机的高速发展,对各类自动控制系统的定位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旋转电机再加上一套变换机构组成的直线运动驱动装置,已经远不能满足现代控制系统的要求,为此,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发展和应用直线电机,使得直线电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直线电机与旋转电机相比,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构简单,由于直线电机不需要把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的附加装置,因而使得系统本身的结构大为简化,重量和体积大大地下降;二是定位精度高,在需要直线运动的地方,直线电机可以实现直接传动,因而可以消除中间环节所带来的各种定位误差,故定位精度高,如采用微机控制,则还可以大大地提高整个系统的定位精度;三是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随动性好。直线电机容易做到其动子用磁悬浮支撑,因而使得动子和定子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气隙而不接触,这就消除了定、动子间的接触摩擦阻力,因而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灵敏度、快速性和随动性;四是工作安全可靠、寿命长。直线电机可以实现无接触传递力,机械摩擦损耗几乎为零,所以故障少,免维修,因而工作安全可靠、寿命长。

具体的,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如下:

一种点胶机包括机架A、安装于所述机架的支撑机构5、位于所述支撑机构5之间的点胶机构4、以及用以驱动所述点胶机构4活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含了第一直线电机1、第二直线电机2和第三直线电机3。其中,第一直线电机1、第二直线电机2分别与所述支撑机构4通过螺栓和螺纹孔配合进行固定连接且左右相对平行设置,第一直线电机1具有能够前后滑动的第一滑动机构,第二直线电机2具有能够前后滑动的第二滑动机构,且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及第二滑动机构能够同步前后滑动;第三直线电机3,其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和所述第二滑动机构上,且具有能够相对所述第一直线电机1和所述第二直线电机2左右滑动的第三滑动机构;所述点胶机构4配置于所述第三滑动机构上。即第一直线电机1和第二直线电机2控制所述点胶机构4的前后方向的运动,第三直线电机3控制所述点胶机构4的左右方向的运动。

更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包括第一定子11、第一动子12、第一基板13、一对第一导轨14和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一对第一滑块15以及与所述一对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6。所述第一定子11安装在所述第一基板13上,所述一对第一导轨14分别配置在所述第一定子11两侧,且所述一对第一滑块15分别配置在所述一对第一导轨14上,并可以沿着所述第一导轨14的延伸方向进行滑动。所述第一动子12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6上,并可随着所述第一连接件16相对所述第一定子11的延伸方向平行移动。

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包括第二定子21、第二动子22、第二基板23、一对第二导轨24以及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一对第二滑块25以及与所述一对第二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件26。所述第二定子21安装在所述第二基板23上,所述一对第二导轨24分别配置在所述第二定子21两侧,且所述第二滑块25配置在所述第二导轨24上,并可以沿着所述第二导轨24的延伸方向进行滑动;所述第二动子22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6上,并可随着所述第二连接件26相对所述第二定子21的延伸方向平行移动。

所述第三直线电机包括第三定子31、第三动子32、第三基板33、一对第三导轨34以及所述第三滑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三滑动机构包括一对第三滑块35以及与所述一对第三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件36。所述第三定子31安装在所述第三基板33上,所述一对第三导轨34分别配置在所述第三定子31两侧,且所述一对第三滑块35配置在所述一对第三导轨34上,并可以沿着所述第三导轨34的延伸方向进行滑动;所述一对第三动子32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连接件36上,并可随着所述第三连接件36相对所述第三定子32的延伸方向平行移动。

所述第三基板3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6、所述第二连接件26通过螺纹孔和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用于控制所述直线电机和点胶机构的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配置于所述机架A的内部,所述点胶机构上配置有驱动电机,可以控制所述点胶机构进行上下活动,根据上述的第一、第二及第三电机的作用,点胶机构可以在前后、左右、上下三个方向上进行三轴联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第一、第二直线电机替代传统点胶机中采用的丝杆螺母传动的方式,避免了传统布置中丝杆和螺母之间的螺牙磨损进而造成点胶机构运行不平稳,精度下降,甚至影响整体点胶机的使用寿命。而且通过平行导轨将点胶机构布置在所述第一、第二直线电机之间,使点胶机构可以在所述第一、第二直线电机之间进行快速地前后平移,相比传统的丝杆螺母传动的方式,这样的设计方式使整体运行时的摩擦很低、工作速度快、效率高。

为了更好的适应直线电机的运行方式,作为进一步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机构5为一对支撑组件,分别为第一支撑件51、第二支撑件52,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1和所述第二直线电机2呈前后布置。所述第一支撑件51呈U型,其U型两侧开设有安装孔,通过用于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52呈U型,其U型两侧开设有安装孔,用于与所述第二直线电机2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改进了与所述第一、第二直线电机相连接的支撑机构,在一般点胶机中,支撑机构一般为四个独立的支撑块或支撑轴承,分别用于支撑两侧的丝杆,由于支撑块数目多,不容易控制装配的精度,当其中一个支撑块或支撑轴承错位时,则会造成两侧丝杆不平行进而导致点胶机构的运行不畅以及丝杆磨损。在改进后,支撑机构为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将原来位于丝杆两端同侧的支撑块或支撑轴承改进成一体的U型支撑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和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呈前后布置,相比于先前的支撑机构更容易控制装配的精度,稳定性更好。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电机上配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动机构滑动连接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的数目可以为一个,所述第二直线电机上配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动机构滑动连接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的数目可以为一个,所述第三直线电机上配置有与所述第三滑动机构滑动连接的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的数目可以为一个。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