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用包衣预混剂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7989发布日期:2019-09-12 10:20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用包衣预混剂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用包衣预混剂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包衣预混剂是一种新型的预混辅料,是药用辅料的一种,在药物的成分中不起到药效的作用,而是一种辅助材料;其是在粉末、颗粒、丸剂或片剂等药芯外表面包覆稳定的高分子薄膜材料,薄膜包衣有利于掩盖药物的布料气味,可用于制备控释、缓释制剂,同时还可起到防潮、避光、隔绝空气等作用从而提高产品稳定性的作用;与传统的糖衣相比,薄膜包衣技术具有生产周期短、用料少等特点;薄膜包衣技术的应用越越广泛,之所以叫做预混剂,是因为薄膜包衣都是用多种不同的单体药用辅料根据不同的成分比例物理混合而成,因此,混合设备是生产薄膜包衣预混剂的必备设备。

为保证薄膜包衣预混剂混合的均匀性,通常采用高速搅拌混合,且搅拌时间延长,因此在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高,容易影响混合剂品质。

传统的混合机进料口与混合机的侧壁垂直进料,当进料量大的时候,物料会在短时间内直接掉落到混合机的中部或底部,导致混合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用包衣预混剂混合装置,达到短时间内将预混剂混合均匀的效果。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药用包衣预混剂混合装置,包括混料筒,所述混料筒包括圆柱形的筒体、位于所述筒体顶部的进料口以及位于所述筒体侧壁底部的出料口,所述筒体内部侧壁通过弧形连接结构与所述筒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进料口下方设有与所述筒体顶部固定连接的空心短管,所述空心短管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锥形的进料板,所述进料板上设有通料孔,所述筒体内部设有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

所述第一搅拌轴穿过所述空心短管内部,且所述第一搅拌轴底端延伸至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圆周外壁连接于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的叶片长度从上至下逐渐增长;

所述第二搅拌轴上设有叶片端部呈弧形的混合叶片以及位于所述混合叶片上方的弧形叶片,并在所述第二搅拌轴顶端设置螺母护罩,所述混合叶片位于所述筒体底部上方,且所述混合叶片底部与所述筒体底部平行,所述混合叶片的弧形端部轮廓与所述弧形连接结构的轮廓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板与垂直向下方向的夹角在60-90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轴上设置2-4组弧形搅拌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轴与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二搅拌轴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叶片的叶片长度大于所述弧形叶片的叶片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进料时物料经过带有通料孔的进料板、叶片逐渐增长的搅拌叶的多层阻挡与缓冲,使物料不会直接掉落到混料筒的中部或底部,达到缓冲物料下落时间和下落冲力的目的,增加物料在混合机内部的碰撞几率,从而提高物料的混合效果,再经过第二搅拌轴上的双层混合搅拌,将落在筒体底部的物料提升,能快速达到混合均匀的效果,且采用混料筒弧形底部设计与弧形搅拌叶配合使用,避免了尖角、拐角等混合死角,使物料混合更均匀,物料混合时间大幅度缩短,有效保障预混料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混合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弧形混合叶片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筒体;2-进料口;3-出料口;4-第一搅拌轴;5-第二搅拌轴; 6-空心短管;11-弧形连接结构;41-搅拌叶;51-混合叶片;52-弧形叶片;53- 螺母护罩;61-进料板;611-通料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一种药用包衣预混剂混合装置,包括混料筒,所述混料筒包括圆柱形的筒体1、位于所述筒体1顶部的进料口2以及位于所述筒体1侧壁底部的出料口3,所述筒体1内部侧壁通过弧形连接结构11与所述筒体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进料口2下方设有与所述筒体1顶部固定连接的空心短管6,所述空心短管6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锥形的进料板61,所述进料板61上设有通料孔 611,所述筒体1内部设有第一搅拌轴4、第二搅拌轴5;

所述第一搅拌轴4穿过所述空心短管6内部,且所述第一搅拌轴4底端延伸至所述筒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搅拌轴4的圆周外壁连接于有搅拌叶41,所述搅拌叶41的叶片长度从上至下逐渐增长;

所述第二搅拌轴5上设有叶片端部呈弧形的混合叶片51以及位于所述混合叶片51上方的弧形叶片52,并在所述第二搅拌轴5顶端设置螺母护罩53,所述混合叶片51位于所述筒体1底部上方,且所述混合叶片51底部与所述筒体1 底部平行,所述混合叶片51的弧形端部轮廓与所述弧形连接结构11的轮廓相同。

进料时物料经过带有通料孔611的进料板61、叶片逐渐增长的搅拌叶41的多层阻挡与缓冲,使物料不会直接掉落到混料筒的中部或底部,达到缓冲物料下落时间和下落冲力的目的,增加物料在混合机内部的碰撞几率,从而提高物料的混合效果,再经过第二搅拌轴5上混合叶片51以及弧形叶片52的双层搅拌,将落在筒体1底部的物料提升,能快速达到混合均匀的效果,且采用混料筒底部弧形连接结构11的设计与混合叶片51配合使用,避免了尖角、拐角等混合死角,使物料混合更均匀,物料混合时间大幅度缩短,保障预混料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板31与垂直向下方向的夹角在60-90度。达到缓冲物料的效果,同时保障进料顺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轴4上设置2-4组弧形搅拌叶41。提高混合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轴4与所述第二搅拌轴5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二搅拌轴5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1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叶片51的叶片长度大于所述弧形叶片52的叶片长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