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灯产品上色用模具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65026发布日期:2019-10-14 17:37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灯产品上色用模具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车灯产品上色用模具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但是,现有技术中对车灯产品进行上色时,往往采用涂抹或者喷洒的方式对车等产品进行上色,这样可能会使颜料沿着车灯产品或者在颜料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因而会造成颜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灯产品上色用模具,其通过先对车灯产品进行固定,然后从模板的注胶口向车灯产品上注射颜料,这样便可对车灯产品进行上色,通过该种方式对车灯产品进行上色,可以减少颜料的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灯产品上色用模具,包括a10003-a板和a10003-b板,所述a10003-a板包括第一正面、第一反面、两个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以及第三侧面;所述第一正面上设置有第一模仁槽、虎口以及多个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反面设置有流道;两个所述第一侧面上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a10003-b板包括第二正面、第二反面、两个第四侧面、第五侧面以及第六侧面;所述第二正面设置有第二模仁槽、第三定位槽以及多个承压面;所述第二反面设置有第四定位槽;两个所述第四侧面上均设置有方导柱槽以及第四侧面槽;所述第五侧面设置有第五侧面槽;所述第六侧面设置有第六侧面槽以及第五定位槽;a10003-a板和a10003-b板上均还设置有水路沉头、水路孔以及多个螺丝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车灯产品放到第二模仁槽中,然后通过动力装置驱动a10003-a板移动与a10003-b板合并,从而完成对车灯产品的固定;然后从a10003-a板上的注胶口向车灯产品上注射颜料,这样便可对车灯产品进行上色,通过该种方式对车灯产品进行上色,可使车灯产品上的颜料分布的比较均匀;再者,通过第一模仁槽和第二模仁槽将车灯产品限定在模具内,在对产品进行上色时可以减少颜料的浪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灯产品上色用模具的加工工艺,其通过机械加工,将车灯产品上色用模具加工出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灯产品上色用模具的加工工艺,包括a10003-a板和a10003-b板的加工工艺,所述a10003-a板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1.铣磨:精磨第一反面,精铣两个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以及第三侧面;

b1.开二粗:第一正面整体开粗,粗铣出第一模仁槽、虎口以及多个第一定位槽;

c1.钻孔:四面为中,第一反面为零取数;多个水路孔以及多个螺丝孔钻到位;

d1.第一正面精加工:四面为中,第一反面为零取数;流道精加工到位;

e1.侧面加工:四面为中,第一反面为零取数;安装槽以及第二定位槽精加工到位;

f1.攻丝:所有螺丝孔攻丝;

g1.检测:检测所有水路以及加工项目是否合格;

h1.第一正面精加工:四面为中,第一反面为零取数;精加工第一模仁槽、虎口以及多个第一定位槽。

所述a10003-b板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2.铣磨:精磨第二反面,精铣两个第四侧面、第五侧面以及第六侧面;

b2.开二粗:第二正面整体开粗,粗铣出第二模仁槽、第三定位槽以及多个承压面;

c2.钻孔:四面为中,第二反面为零取数;多个水路孔以及多个螺丝孔钻到位;

d2.第二反面精加工:四面为中,第二反面为零取数;第二反面所有水路沉头精加工到位,第四定位槽精加工到位;

e2.侧面加工:四面为中,第二反面为零取数;方导柱槽以及第五定位槽开粗,第四侧面槽、第五侧面槽以及第六侧面槽精加工到位;

f2.攻丝:所有螺丝孔攻丝;

g2.检测/合模:检测所有水路以及加工项目是否合格;合格后钳工上模;

h2.cnc合模加工侧面:将已加工好的a10003-b板与未加工好的a10003-b板背对背合并,精加工方导柱槽以及第五定位槽;

i.拆模:钳工将已加工好的a10003-b板与未加工好的a10003-b板拆开;

j.第二正面精加工:已精加工后的方导柱槽取数,板底为零;精加工第二正面上的第二模仁槽、第三定位槽以及多个承压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加工出a10003-a板和a10003-b板,然后使a10003-b板与a10003-a板合并对车灯产品进行固定,然后从模板的注胶口向车灯产品上注射颜料,这样便可对车灯产品进行上色,通过该种方式对车灯产品进行上色,可以减少颜料的浪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c2中,进行钻孔时,直孔加工深度超过60mm的用深孔钻进行钻孔,小于60mm的直孔由nc进行加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同尺寸的直孔通过与之相适应的钻机进行加工,这样可以提高直孔的加工精度;再者,由数控控制设备对小于60mm的直孔进行加工,这样可以加工速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c2中,用深孔钻对超过60mm的直孔进行加工时,用切削液对钻头进行降温;具体操作过程如下:用离心泵把切削液注入管道中,然后切削液经过阀门从喷嘴流向钻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超过60mm的直孔进行加工时,因为直孔的深度较深,所以不便将直孔内的热量散去,这样可能会造成深孔钻损坏,通过切削液对深孔钻进行降温,一方面便于将切削热散去,另一方面便于将碎屑冲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离心泵的进液口处安装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内安装有滤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滤纸,能够有效地对切削液箱中的碎屑进行过滤,这样可以降低切削液箱中的碎屑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加工面造成损伤的可能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e2中,在对侧面进行加工时,通过水平仪观察加工台的顶壁是否处于水平状态,加工台顶壁若不平整,通过精磨使加工台顶壁处于平整状态,然后通过压缩空气对加工台顶面进行清理,从而能够使第二反面接平;然后通过水平仪观察第二反面是否平整,若不平整通过精磨使第二反面平整光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以第二反面为基准时,尺寸比较精确,这样可以提高对板材的加工精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b2中,在铣第二模仁槽时,铣刀采用对置刀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一枚刀片铣削第二模仁槽一侧时,它后面的那枚刀片则反向切削第二模仁槽另一侧,与用单一宽度刀片加工相比,这种刀片设置方式除了有助于断屑外,还可以加工出更窄的槽,并能提高排屑性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j中,在铣第二模仁槽时,通过切削液对铣刀进行降温;具体操作过程如下:用切削液泵把切削液注入管道中,然后切削液经过阀门从喷嘴流向铣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削液一方面便于对刀具进行降温,另一方面便于将第二模仁槽中的碎屑冲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h2中,在铣方导柱槽时,采用小切深多次走刀的方式对方导柱槽进行铣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导柱槽的槽比较深,在对方导柱槽进行铣削时,切削热不便散失,切削热只能传入刀具之中,这不可避免地会使刀具性能恶化、寿命难以预测;通过采用小切深多次走刀的方式,每次走刀的切深至少为刀具直径的15%-25%,—直至达到要求的槽深,通过这种加工方式有助于防止切削热传入刀具。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车灯产品放到第二模仁槽中,然后通过动力装置驱动a10003-a板移动与a10003-b板合并,从而完成对车灯产品的固定;然后从a10003-a板上的注胶口向车灯产品上注射颜料,这样便可对车灯产品进行上色,通过该种方式对车灯产品进行上色,可使车灯产品上的颜料分布的比较均匀;再者,通过第一模仁槽和第二模仁槽将车灯产品限定在模具内,在对产品进行上色时可以减少颜料的浪费;

2.所述步骤e2中,在对侧面进行加工时,通过水平仪观察加工台的顶壁是否处于水平状态,加工台顶壁若不平整,通过精磨使加工台顶壁处于平整状态,然后通过压缩空气对加工台顶面进行清理,从而能够使第二反面接平;然后通过水平仪观察第二反面是否平整,若不平整通过精磨使第二反面平整光滑;

3.方导柱槽的槽比较深,在对方导柱槽进行铣削时,切削热不便散失,切削热只能传入刀具之中,这不可避免地会使刀具性能恶化、寿命难以预测;通过采用小切深多次走刀的方式,每次走刀的切深至少为刀具直径的15%-25%,—直至达到要求的槽深,通过这种加工方式有助于防止切削热传入刀具。

附图说明

图1为a10003-a板第一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10003-a板第一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a10003-a板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a10003-b板第二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a10003-b板第二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a10003-b板第四侧面和第五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a10003-b板的第六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a10003-a板;11、第一正面;111、第一模仁槽;112、虎口;113、第一定位槽;12、第一反面;121、流道;13、第一侧面;131、安装槽;14、第二侧面;141、第二定位槽;15、第三侧面;2、a10003-b板;21、第二正面;211、第二模仁槽;212、第三定位槽;213、承压面;22、第二反面;221、第四定位槽;23、第四侧面;231、方导柱槽;232、第四侧面槽;24、第五侧面;241、第五侧面槽;25、第六侧面;251、第六侧面槽;252、第五定位槽;26、水路沉头;27、水路孔;28、螺丝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一种车灯产品上色用模具,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a10003-a板1和a10003-b板2,a10003-a板1包括第一正面11、第一反面12、两个第一侧面13、第二侧面14以及第三侧面15;第一正面11上设置有第一模仁槽111、虎口112以及多个第一定位槽113,对应第一定位槽113在113a10003-b板2上设置有定位块(图中未示出);第一反面12设置有流道121;两个第一侧面13上均设置有安装槽131;第二侧面14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141,第二定位槽141用于加工定位;a10003-b板2包括第二正面21、第二反面22、两个第四侧面23、第五侧面24以及第六侧面25;第二正面21设置有第二模仁槽211、第三定位槽212以及多个承压面213,对应第三定位槽212在113a10003-a板1上设置有定位块(图中未示出);第二反面22设置有第四定位槽221,第四定位槽221用于加工定位;两个第四侧面23上均设置有方导柱槽231以及第四侧面槽232,对应方导柱槽231在113a10003-a板1上设置有方导柱(图中未示出);第五侧面24设置有第五侧面槽241;第六侧面25设置有第六侧面槽251以及第五定位槽252,第五定位槽252用于加工定位;a10003-a板1和a10003-b板2上均还设置有水路沉头26、水路孔27以及多个螺丝孔28。

实施例二:一种车灯产品上色用模具的加工工艺,包括a10003-a板1和a10003-b板2的加工工艺,a10003-a板1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1.铣磨:精磨第一反面12,精铣两个第一侧面13、第二侧面14以及第三侧面15;

b1.开二粗:第一正面11整体开粗,粗铣出第一模仁槽111、虎口112以及多个第一定位槽113;

c1.钻孔:四面为中,第一反面12为零取数;多个水路孔27以及多个螺丝孔28钻到位;

d1.第一正面11精加工:四面为中,第一反面12为零取数;流道121精加工到位;

e1.侧面加工:四面为中,第一反面12为零取数;安装槽131以及第二定位槽141精加工到位;

f1.攻丝:所有螺丝孔28攻丝;

g1.检测:检测所有水路以及加工项目是否合格;

h1.第一正面11精加工:四面为中,第一反面12为零取数;精加工第一模仁槽111、虎口112以及多个第一定位槽113。

a10003-b板2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2.铣磨:精磨第二反面22,精铣两个第四侧面23、第五侧面24以及第六侧面25;

b2.开二粗:第二正面21整体开粗,粗铣出第二模仁槽211、第三定位槽212以及多个承压面213;在铣第二模仁槽211时,铣刀采用对置刀片;在铣第二模仁槽211时,通过切削液对铣刀进行降温;具体操作过程如下:用低压切削液泵把切削液注入管道中,然后切削液经过阀门从喷嘴流向铣刀;

c2.钻孔:四面为中,第二反面22为零取数;多个水路孔27以及多个螺丝孔28钻到位;进行钻孔时,直孔加工深度超过60mm的用深孔钻进行钻孔,小于60mm的直孔由加工中心进行加工;用深孔钻对超过60mm的直孔进行加工时,用切削液对钻头进行降温;具体操作过程如下:用低压离心泵把切削液注入管道中,然后切削液经过阀门从喷嘴流向钻头;因孔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所以在离心泵的进液口处安装有过滤器,并且在过滤器内安装有10um的滤纸;

d2.第二反面22精加工:四面为中,第二反面22为零取数;第二反面22所有水路沉头26精加工到位,第四定位槽221精加工到位;

e2.侧面加工:四面为中,第二反面22为零取数;方导柱槽231以及第五定位槽252开粗,第四侧面槽232、第五侧面槽241以及第六侧面槽251精加工到位;在对侧面进行加工时,通过水平仪观察加工台的顶壁是否处于水平状态,加工台顶壁若不平整,通过精磨使加工台顶壁处于平整状态,然后通过压缩空气对加工台顶面进行清理,从而能够使第二反面22接平;然后通过水平仪观察第二反面22是否平整,若不平整通过精磨使第二反面22平整光滑;

f2.攻丝:所有螺丝孔28攻丝;

g.检测/合模:检测所有水路以及加工项目是否合格;合格后钳工上模;

h2.cnc合模加工侧面:将已加工好的a10003-b板2与未加工好的a10003-b板2背对背合并,精加工方导柱槽231以及第五定位槽252;在铣方导柱槽231时,采用小切深多次走刀的方式对方导柱槽231进行铣削;

i.拆模:钳工将已加工好的a10003-b板2与未加工好的a10003-b板2拆开;

j.第二正面21精加工:已精加工后的方导柱槽231取数,板底为零;精加工第二正面21上的第二模仁槽211、第三定位槽212以及多个承压面213。

众所周知定位槽用于定位,往往对应定位槽在与其对应的板材上会设置定位块,因定位块加工工艺比较简单,此处就不再赘述了。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