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丙烯纤维加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7755发布日期:2019-10-13 02:22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丙烯纤维加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丙烯纤维加筋机。



背景技术:

为加强土/水泥体等的抗剪抗压强度,工程上通常会在其中加入聚丙烯纤维,从而提高路基等的整体强度。

但是,实践证明,在加入聚丙烯纤维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纤维团聚现象,而人工将聚丙烯纤维分离并混合在土或水泥中非常耗时耗力,并且纤维难以达到均匀分布。

原因在于人工加筋过程很难保证土或水泥整体持续搅拌并同时匀速匀量混入纤维,这样会导致某一空间中纤维密度过大,从而在搅拌过程中出现纤维团聚现象。团聚现象的产生,会使得土体中出现因纤维团而产生的强度薄弱面,从而影响整体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聚丙烯纤维加筋机,以解决不同长度纤维均匀分布于土或水泥中的难题,解放人力,节约时间与财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聚丙烯纤维加筋机,包括壳体和顶盖,壳体内依次形成有相互连通的打散腔、分散腔和搅拌腔;壳体在打散腔内设置有打散器,打散器包括打散网,打散网受驱动沿竖直轴线转动;分散腔底部固接有分离网,分离网将分散腔和搅拌腔分隔开;壳体在分散腔内设置有分散器,分散器包括分散架;分散架包括主轴以及压板,竖直设置的主轴受驱动而转动,若干压板沿径向均匀固接在主轴下端,且压板底面与分离网上表面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打散腔和限流腔之间设置有隔板,壳体在打散腔的外壁上开有插口,并在打散腔的内壁上开有对称设置的插槽,插槽与插口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相互连通;隔板从插口插入插槽中,使打散腔成为一个封闭空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在打散腔和分散腔之间形成有限流腔,壳体在限流腔内设置有限流器,限流器控制纤维进入分散腔的速度与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限流器包括限流辊;限流辊包括辊体,辊体水平设置并受驱动在壳体内转动,辊体的柱面上均匀设置有沿母线设置的分离板,相邻的分离板间形成有暂存腔;且辊体设置于限流腔的入料口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且上壳和下壳可拆卸固定连接;打散腔和分散腔均位于上壳内,而搅拌腔位于下壳内。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在搅拌腔下侧形成有出料腔,搅拌腔和出料腔之间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包括端板和插板,壳体在外壁上开有开口,并在搅拌腔的内壁上开有对称设置的滑槽,滑槽与开口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相互连通;插板从开口插入搅拌腔中,插板两侧形成有水平延伸的翻边;两翻边分别插入滑槽中,将搅拌腔和出料腔分隔开。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的内壁上附有橡胶层。

进一步的,出料腔的外壁上开有出料口,壳体从出料口插接有抽屉。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腔内设置有双螺旋搅拌器,双螺旋搅拌器的搅拌驱动器安装在壳体外壁上,其搅拌轴水平设置并转动连接在壳体的内壁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聚丙烯纤维加筋机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聚丙烯纤维加筋机,通过打散器的转动,将呈块状聚合的聚丙烯纤维束分解为松散团状聚合形态;拉出隔板,使纤维落入限流腔中。通过改变的限流器旋转速度,控制纤维进入分散腔的速度与数量;通过分散器的旋转,压板与分离网的摩擦、接触,将均匀落在分离网上的成团纤维分离(模仿人工分散纤维过程),并使完全分离的纤维从网眼中落入搅拌腔中。分散好的纤维落入搅拌腔的同时,处在搅拌腔中的土或水泥通过双螺旋搅拌器的旋转与纤维均匀充分搅拌混合。最后将挡板抽出,混合有聚丙烯纤维的土或水泥落入抽屉中,抽出即可直接用于施工。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聚丙烯纤维加筋机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聚丙烯纤维加筋机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下壳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上壳;111、打散腔;112、限流腔;113、分散腔;12、下壳;121、搅拌腔;122、出料腔;2、顶盖;21、打散网;3、隔板;4、限流辊;41、辊体;42、分离板;5、分离网;6、分散架;61、主轴;62、压板;7、挡板;71、端板;72、插板;8、双螺旋搅拌器;9、抽屉。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聚丙烯纤维加筋机,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和顶盖2。

结合图2所示,壳体1内腔由上至下依次形成有相互连通的打散腔111、限流腔112、分散腔113、搅拌腔121和出料腔122。

其中打散腔111和限流腔112之间设置有隔板3。壳体1在打散腔111的外壁上开有插口,并在打散腔111的内壁上开有对称设置的插槽,插槽与插口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相互连通。隔板3从插口插入插槽中,并将打散腔111和限流腔112分隔开,使打散腔111成为一个封闭空间。插槽内还可以设置有滑轨,通过滑轨和隔板3滑移连接,以便于隔板3的拆卸,从而控制打散腔111的开闭。

顶盖2底面安装有打散器,且打散器位于打散腔111内。打散器包括打散网21和打散驱动器,打散网21呈椭圆体状,并转动连接在顶盖2底面;作为打散驱动器的电动机置于顶盖2内,其输出轴竖直贯穿顶盖2底面,并与打散网21一端固接。另外打散网21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打蛋网来替代,便于更换。通过隔板3将打散腔111封闭,并由打散器转动进行打散。

限流腔112的内壁呈漏斗状,壳体1在限流腔112内设置有限流器。限流器包括限流辊4和限流驱动器。限流辊4包括辊体41,辊体41水平设置并和壳体1转动连接,作为限流驱动器的电动机安装在壳体1外壁上,其输出轴贯穿限位流的壁面并与辊体41一端固接,从而限流驱动器驱动辊体41转动。辊体41的柱面上均匀设置有沿母线设置的分离板42,相邻的分离板42间形成有暂存腔。由于辊体41设置于限流腔112的入料口正下方,从而从打散腔111掉落的聚丙烯纤维落入暂存腔中,并随辊体41的转动,暂存腔从暂存腔滑出沿限流腔112的内壁掉入分散腔113中。

分散腔113底部固接有分离网5,水平设置的分离网5将分散腔113和搅拌腔121分隔开。分离网5的网眼宽度为纤维长度的四分之一,以保证分离质量,同时可通过更换不同网眼大小的网来适应不同长度的纤维。壳体1在分离腔中安装有分散器。分散器包括分散架6和分散驱动器。分散架6包括主轴61以及压板62,作为分散驱动器的电动机通过十字支架架设在分散腔113内,其输出轴贯穿十字支架,并与竖直设置的主轴61固接。若干压板62沿径向均匀固接在主轴61下端,且压板62底面与分离网5上表面抵接。这样通过压板62的碾压,将聚丙烯纤维压过分离网5,进入搅拌腔121中。压板62用软质橡胶包裹加粗,并在外部涂有防静电剂,以防与分离网5在摩擦过程中产生静电,影响分散效果。

为了便于更换分离网5,以及向搅拌腔121中加入土或水泥,壳体1包括上壳11和下壳12,且上壳11和下壳12可拆卸固定连接,其中打散腔111、限流腔112和分散腔113均位于上壳11内,而搅拌腔121和出料腔122均位于下壳12内。

搅拌腔121内设置有双螺旋搅拌器8,双螺旋搅拌器8的搅拌驱动器安装在壳体1外壁上,其搅拌轴水平设置并转动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双螺旋搅拌器8采用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在赘述。

结合图3所示,搅拌腔121和出料腔122之间设置有挡板7。挡板7包括端板71和插板72。端板71竖直设置,而插板72沿端板71法向固接在端板71一侧。为了与双螺旋搅拌器8配合,插板72呈半圆状。壳体1在外壁上开有开口,并在搅拌腔121的内壁上开有对称设置的滑槽,滑槽与开口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相互连通。插板72从开口插入搅拌腔121中,插板72两侧形成有水平延伸的翻边;两翻边分别插入滑槽中,将搅拌腔121和出料腔122分隔开,使搅拌腔121成为一个封闭空间。滑槽内还可以设置有滑道,通过滑道和插板72滑移连接,以便于挡板7的拆卸,从而控制搅拌腔121的开闭。另外开口的内壁上附有橡胶层,以防止外漏。

出料腔122的外壁上开有出料口,壳体1从出料口插接有抽屉9。

工作过程如下:打开顶盖2,将聚丙烯纤维置入打散腔111中。然后盖合顶盖2,通过打散器的转动,将呈块状聚合的聚丙烯纤维束分解为松散团状聚合形态;拉出隔板3,使纤维落入限流腔112中。通过改变的限流器旋转速度,控制纤维进入分散腔113的速度与数量;通过分散器的旋转,压板62与分离网5的摩擦、接触,将均匀落在分离网5上的成团纤维分离(模仿人工分散纤维过程),并使完全分离的纤维从网眼中落入搅拌腔121中。分散好的纤维落入搅拌腔121的同时,处在搅拌腔121中的土或水泥通过双螺旋搅拌器8的旋转与纤维均匀充分搅拌混合。最后将挡板7抽出,混合有聚丙烯纤维的土或水泥落入抽屉9中,抽出即可直接用于施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