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法烟气脱硫的脱硫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8946发布日期:2019-11-15 21:58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法烟气脱硫的脱硫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硫塔,特别是指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法烟气脱硫的脱硫塔。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法(cfb)半干法烟气脱硫的工艺是:从各种锅炉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降温至120~180℃左右的烟气,通过预除尘器(也有含尘较低的烟气,可不预除尘)处理后从下部进入脱硫塔,经脱硫塔下部的文丘里管加速后进入塔内循环流化床床体。同时,石灰脱硫剂由气体输送至塔内床体,循环灰由空气斜槽同时加入塔内床体。另外,通过脱硫塔内文丘里出口扩管段设置的喷水装置,往脱硫塔内床体喷入雾化水,降低脱硫反应器内的烟温,使烟温降至高于烟气露点20℃左右,从而使得so2与ca(oh)2的反应转化为可以瞬间完成的离子型反应。高速气流将循环灰、脱硫剂和烟气在文丘里段以上的塔内床体充分混合均匀,生成副产物caso3·1/2h2o,此外还与so3、hf和hcl等酸性污染物反应生成相应的副产物caso4·1/2h2o、caf2、cacl2·ca(oh)2·2h2o等,脱硫后的含尘烟气从脱硫塔顶部排出,进入布袋除尘器,净化达标后的烟气经脱硫增压风机送入烟囱去排放。经布袋除尘器捕集下来的脱硫灰,通过布袋除尘器下的再循环系统,返回脱硫塔继续参加反应,如此循环后,多余的少量脱硫灰渣经仓泵输送至灰库外运。

由于流化床中气固间良好的传热、传质效果,so2、so3、hf和hcl得以有效去除,加上排烟温度始终控制在高于露点温度20℃以上,因此烟气不需要再加热和脱白,同时整个系统也无须任何的防腐处理。

cfb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因其固体吸收剂粒子在塔内停留时间长,与so2、so3、hcl等污染物间的传热传质交换强烈,脱硫效率高等优势,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该工艺在调试阶段和运行过程中,控制不当很容易出现脱硫塔底部大量落灰的塌床事故。一旦发生塌床事故,目前国内普遍的做法是从脱硫塔底部进行排灰处理,但该处理方法的工作量非常之大,不仅需要长时间停止脱硫生产而造成烟气长时间超标排放,而且排放出来的脱硫灰不便重新利用而直排,从而造成脱硫剂的大量浪费和增加脱硫灰的处理难度。

为了避免出现塌床,各环保公司设计人员,从设计上也进行了不少的优化,如为防止入塔的烟气量少于脱硫塔最低的运行烟气量而塌床,而设计了回流烟道和回流阀,以使进塔烟气量达到最低的运行烟气量。另外,从联锁控制上将脱硫塔的床压、烟气温度等参数与旁路烟气挡板门等进行联锁控制。但这些手段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特别是调试过程中,仍然难以从根本上避免和杜绝塌床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出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法烟气脱硫的脱硫塔,以解决cfb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中无法避免出现塌床,而塌床后的脱硫灰和石灰的处理不便,无法再利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法烟气脱硫的脱硫塔,包括脱硫塔本体,所述脱硫塔本体包括上部的直管和下部的锥形灰斗,所述锥形灰斗下端具有出口,锥形灰斗的内侧壁部设有若干喷嘴,所述喷嘴斜向上方设置以将直管中落下的脱硫灰吹回直管中;所述喷嘴通过气管与压缩气体罐连接,所述气管上设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在脱硫塔底部安装的用于喷射压缩气体的喷嘴,能够产生较好的流化效果,使塌下来的脱硫灰快速重新进入脱硫塔的直管形成流化床,再随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和循环灰系统。

作为优选地,所述锥形灰斗中的喷嘴呈层级分布,同一层级的喷嘴中,每个喷嘴所处的高度相同,并间隔分布。

作为优选地,所述锥形灰斗中的喷嘴至少包括上层喷嘴和下层喷嘴,所述上层喷嘴通过上层气管连接压缩气体罐,所述下层喷嘴通过下层气管连接压缩气体罐,且上层气管和下层气管上各自设有阀门。

作为优选地,所述上层喷嘴有4-6个,所述下层喷嘴有4-6个。

作为优选地,所述锥形灰斗为圆锥形灰斗。

作为优选地,所述压缩气体罐为压缩空气罐。

作为优选地,所述锥形灰斗底部设有观察孔。

当烟气脱硫调试和运行过程中因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cfb脱硫塔内的流化床发生塌床事故时,即cfb脱硫塔内处于循环流化状态的脱硫灰失去平衡而部分或全部塌入塔底时,首先停止往cfb脱硫塔内注水、返脱硫灰和添加新石灰,再分别开启上、下层喷嘴,利用cfb脱硫塔内负压较高的条件,逐步由入塔的烟气携带着流化起来的脱硫灰重新进入cfb脱硫塔直管中,再从cfb脱硫塔顶部进入配套的布袋除尘器和返料仓等,通过锥形灰斗底部的观察孔等判断锥形灰斗内的积灰处理完毕后,即可往cfb脱硫塔内喷水、循环返料和新石灰添加,恢复正常烟气脱硫生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cfb烟气脱硫过程中发生塌床事故时,可将塌床下来的脱硫灰进行再利用,并大大缩短事故处理时间,避免繁重的塌床处理作业和扬尘对操作环境的污染,另外,在脱硫塔底锥形灰斗出现堵料时,可用来破拱清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cfb烟气脱硫中脱硫塔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法烟气脱硫的脱硫塔,包括脱硫塔本体1,脱硫塔本体1包括上部的直管11和下部的圆锥形的灰斗12,灰斗12下端具有出口13,灰斗12底部侧壁设有观察孔(图未示出),灰斗12的内侧壁部设有若干喷嘴2,喷嘴2斜向上方设置以将直管11中落下的脱硫灰(石灰)吹回直管11中;

本实施例中,灰斗12中的喷嘴2呈层级分布,具体地,灰斗12中的喷嘴2包括上层喷嘴21和下层喷嘴22,上层喷嘴21通过上层气管23连接压缩空气罐24,下层喷嘴22通过下层气管25连接压缩空气罐24,且上层气管23和下层气管25上各自设有阀门26。

上层喷嘴21和下层喷嘴22各自设有四个,同一层级的喷嘴2中,每个喷嘴2所处的高度相同,并间隔分布。

当发生塌床时,先开启上层气管23上的阀门26,待上层喷嘴21将较上层的脱硫灰等粉体吹走至直管11中后,再开启下层气管25上的阀门26,下层喷嘴22将较下层的脱硫灰等粉体吹走,从而使得灰斗12中的粉体依次被吹走,避免过多脱硫灰导致的压力过大而难以一次性将所有掉落在灰斗12的脱硫灰吹入脱硫塔的直管11形成流化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