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破碎制砂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7744发布日期:2020-09-15 18:20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破碎制砂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碎制砂装置,特别是一种高效破碎制砂机。



背景技术:

根据行业的情况分析,将块状石料碾压成细小砂石的破碎制砂机目前发展趋势良好,在国内外已经变成一个既传统而又崭新的创业领域。我国拥有丰富的山石资源,为人工砂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而随着矿山行业的整合调整,破碎制砂机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发挥出了卓越的优势,但是生产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如破碎制砂设备日趋彰显落后、严重浪费资源等,这些都为砂石行业的进步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所以该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即为制砂机高端化和高效率。目前我国房地产的发展较快,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工程的全面开工,都为今后破碎制砂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破碎制砂机的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其前景一片光明。

现有的破碎制砂机大多由下料斗1、锤体、锤头、转轴4、皮带轮5、衬板6、外筒体7和底座8等部件组成(如1-4、9-11和16所示)。由于破碎制砂机工作时高速旋转,在破碎制砂机旋转体不平衡时,会产生震动和噪声,不仅会缩短破碎制砂机的使用寿命,还会严重影响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严重的还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而现有的破碎制砂机在结构上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1、破碎制砂机的破碎效率低:现有的破碎制砂机衬板上的齿型旋转方向为右旋,与破碎制砂机旋转体的旋转方向一致,不仅不能对块状石料形成有效的剪切,同时还缩短了有效破碎时间。

2、由于衬板的长度与高度之比为1:1,高度与厚度之比为2.4:1,破碎效率低,导致破碎制砂机的破碎效率低。

3、破碎制砂机锤头的结构、安装方式以及破碎制砂机多层锤头与衬板的间距设置不合理:现有破碎制砂机多层锤头与衬板的间距均设置在150mm以上,使得多层锤头与衬板之间不能有效形成剪切效果,进一步导致破碎制砂机的破碎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效破碎制砂机,以解决破碎制砂机破碎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破碎制砂机,包括下料斗、锤体、锤头、转轴、皮带轮、衬板、外筒体和底座;下料斗通过外筒体安装在底座上,转轴通过转轴座安装在外筒体内,皮带轮位于下料斗并安装在转轴上端,锤体安装在转轴上,锤头安装在锤体上,衬板安装在外筒体内壁;破碎机衬板齿型旋转方向为左旋,其齿型旋转角θ为:0<θ≤45°优选θ为:6<θ≤12°。再优选θ为:8<θ≤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破碎机衬板为圆弧形,其圆弧长度与高度之间的比例a为:1.25≤a≤5,优选a为:2≤a≤4,再优选a为:3≤a≤3.5;其高度与厚度之间的比例b为1≤b≤4,优选b为1.5≤b≤3,再优选b为1.8≤b≤2.5;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锤体包括上锤体、中锤体和下锤体,上锤体、中锤体和下锤体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转轴上;锤头包括上锤头、中锤头和下锤头,上锤头、中锤头和下锤头分别安装在上锤体、中锤体和下锤体上。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锤头背面为掏空结构,掏空形状为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每块衬板的齿数为6~9个,即粗破时衬板齿数为6个齿,中破时衬板齿数为7个齿,细破时衬板齿数为8~9个齿。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破碎机锤头的背面为掏空结构,锤头高:宽的比例c为:1.1≤c≤6,宽:厚比例d为1≤d≤2.4,优选方案为高:宽的比例c为:1.5≤c≤4.5,宽:厚比例d为1.5≤d≤2.3,再优选方案为高:宽的比例c为:2.5≤c≤3.5,宽:厚比例d为1.8≤d≤2.2;锤头长度:250~600mm,优选300~450mm,再优选350~400mm;锤头背面掏空形状为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破碎机锤头沿轴向成仰视角斜向安装,仰视角为0<θ≤45°,优选仰视角为6<θ≤12°,优选仰视角为8<θ≤10°。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破碎轮上锤头的个数为5~15个,优选7~10个。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破碎制砂机多层锤头与衬板的间距l≤100mm,多层锤头与衬板的间距从上往下依次递减,即l1>l2>l3。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层锤头与衬板的间距30≤l1≤100mm,中层锤头与衬板的间距20≤l2≤80mm,下层锤头与衬板的间距10≤l3≤60mm。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改变锤体外径的大小以保证多层锤头与衬板的间距从上往下依次递减,即l1>l2>l3。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锤体比中锤体的外径小,中锤体的外径比下锤体小,以保证上锤头与衬板的间距l1为30-100mm,中锤头与衬板的间距l2为20-80mm,下锤头与衬板的间距l3为10-60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是:在衬板背面增加垫板以减少锤头与衬板的间距,即:上层衬板直接装在外筒体上,中层衬板背面加装薄垫板后装在外筒体上,下层衬板背面加装厚垫板后装在外筒体上,以保证上锤头与衬板的间距l1为30-100mm,中锤头与衬板的间距l2为20-80mm,下锤头与衬板的间距l3为10-60mm。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如上设计,与现有的破碎制砂机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破碎制砂机的破碎效率高:破碎制砂机衬板上的齿型旋转方向为左旋,与破碎制砂机旋转体的旋转方向相反,不仅对块状石料形成有效的剪切效果,同时还延长了有效破碎时间,破碎效率高。

2、破碎制砂机锤头的结构、安装方式以及破碎制砂机多层锤头与衬板的间距设置合理:现有破碎制砂机多层锤头与衬板的间距均设置在100mm以内,使得多层锤头与衬板之间形成梯级剪切,进一步提高了破碎制砂机的破碎效率。

以下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破碎制砂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破碎制砂机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5的仰视图;

图8为破碎制砂机锤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9为锤头的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左视图;

图11为图9的右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锤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左视图;

图14为图12的右视图;

图15为图8的锤头现有技术a向视图;

图16为图8的锤头本实用新型a向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上层衬板直接装在圆筒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中层衬板加装薄垫板后装在圆筒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下层衬板加装厚垫板后装在圆筒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一种高效破碎制砂机,包括下料斗1、锤体2、锤头3、转轴4、皮带轮5、衬板6、外筒体7、底座8。下料斗1通过外筒体7安装在底座8上,转轴4通过转轴座安装在外筒体7内,皮带轮5位于下料斗1并安装在转轴4上端,衬板6安装在外筒体7内壁。锤体包括上锤体21、中锤体22、下锤体23,上锤体21、中锤体22、下锤体23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转轴4上;锤头包括上锤头31、中锤头32、下锤头33,上锤头31、中锤头32、下锤头33分别安装在上锤体21、中锤体22、下锤体23上。

如图5-7所示,衬板6为圆弧形,背面为掏空结构63,掏空结构63的形状为长方形;其圆弧长度与高度之间的比例a为4;其高度与厚度之间的比例b为1.5;衬板6的齿62的齿型旋转方向为左旋,其齿型旋转角θ为6。

衬板6的齿62的齿数为6~9个,即粗破时的齿数为6个齿,中破时的齿数为7个齿,细破时的齿数为8~9个齿。

如图12-14所示,锤头3的背面为掏空结构34,锤头3高:宽的比例c为4.5,宽:厚比例d为2.3;锤头3长度:450mm;锤头3背面掏空形状34为长方形。

如图16所示,锤头3沿轴向成仰视角斜向安装,仰视角θ为12°。

如图8所示,锤头3的个数为9个。

如图17所示,上锤体31比中锤体32的外径小,中锤体32的外径比下锤体33小,以保证上锤头31与衬板6的间距l1为30-100mm,中锤头32与衬板6的间距l2为20-80mm,下锤头33与衬板6的间距l3为10-60mm。

实施例2:

一种高效破碎制砂机,衬板6圆弧长度与高度之间的比例a为:2;其高度与厚度之间的比例b为1.5;衬板6的齿62的齿型旋转方向为左旋,齿型旋转角θ为6°。锤头高:宽的比例c为:1.5;宽:厚比例d为1.5;锤头长度:300mm。锤头沿轴向成仰视角斜向安装,仰视角θ为6°;锤头的个数为7个。

如图18所示,上锤体21、中锤体22和下锤体23的外径相同,上层衬板6直接装在外筒体7上,中层衬板6背面加装薄垫板9后装在外筒体7上,下层衬板6背面加装厚垫板10后装在外筒体7上,以保证上锤头31与衬板6的间距l1为30-100mm,中锤头32与衬板6的间距l2为20-80mm,下锤头33与衬板6的间距l3为10-60mm。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