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法乙炔减少沉降池沉淀淤泥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30632发布日期:2020-11-06 13:4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法乙炔减少沉降池沉淀淤泥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乙炔生产装置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干法乙炔减少沉降池沉淀淤泥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内化工生产装置的不断扩大,环境污染也越来越重,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生产的一大难题,干法乙炔生产乙炔气工艺的问世,给众多化工生产企业带了生机,国内大多数涉及到乙炔生产的企业及时用干法生产技术取代了湿法生产技术,随之而来对干法乙炔事故池底部淤泥增多、蓄水量减少、沉降池结垢、堵塞管道的问题急需改进,随之而来对干法乙炔水源循环利用方面的技改,成为又一大挑战。

目前,市场上亟需一种能保护环境,降低消耗,增加蓄水量,减少淤泥沉淀,防止堵塞后系统管道,减少结垢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法乙炔减少沉降池沉淀淤泥的系统,能够降低装置沉降池淤泥和结垢,解决回用水储水量和管道堵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干法乙炔减少沉降池沉淀淤泥的系统,包括乙炔反应器,所述乙炔反应器的底部设有排渣阀,所述乙炔反应器的上部通过管道与渣水泵相连接,所述渣水泵通过管道与沉降池底部相连接,所述乙炔反应器中部通过管道与冷却塔中部相连接,所述冷却塔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渣浆泵,所述渣浆泵通过管道与沉降池相连接,所述沉降池上部通过管道与管道泵相连接,所述管道泵通过管道与溢流水罐相连接,所述沉降池底部通过管道与渣水泵相连接,所述渣水泵通过管道与所述乙炔反应器上部相连接,所述溢流水罐上部通过管道与清水罐相连接,所述溢流水罐底部通过管道与洗涤泵相连接,所述洗涤泵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却塔上部相连接,所述清水罐底部通过管道与注水泵相连接,所述注水泵通过管道与所述乙炔反应器上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沉降池内两侧相互交错设有若干道分隔墙,所述分隔墙将沉降池分割成曲折的输水道,所述输水道的下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所述渣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沉降池内两侧相互交错设有四道分隔墙,所述相邻两道分隔墙末端设有高0.5m宽0.8m的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乙炔发生装置产生的水源进行收集,有效减少收集后沉降池的淤泥,沉降池减少结垢现象,沉降池储水量增多,正常运行时沉降池水源无需外排,系统沉降池沉淀堵塞管道的频次大大降低,检修清理事故池所需的人工也随之大大减少,有效地降低了检修费用。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干法乙炔减少沉降池沉淀淤泥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沉降池结构示意图。

图中:1、乙炔反应器;11、排渣阀;2、冷却塔;21、渣浆泵;3、沉降池;31、渣水泵;32、管道泵;33、分隔墙;34、出水口;4、溢流水罐;5、清水罐;51、注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干法乙炔减少沉降池沉淀淤泥的系统,包括乙炔反应器1,所述乙炔反应器1的底部设有排渣阀11,所述乙炔反应器1的上部通过管道与渣水泵31相连接,所述渣水泵31通过管道与沉降池3底部相连接,所述乙炔反应器1中部通过管道与冷却塔2中部相连接,所述冷却塔2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渣浆泵21,所述渣浆泵21通过管道与沉降池3相连接,所述沉降池3上部通过管道与管道泵32相连接,所述管道泵32通过管道与溢流水罐4相连接,所述沉降池3底部通过管道与渣水泵31相连接,所述渣水泵31通过管道与所述乙炔反应器1上部相连接,所述溢流水罐4上部通过管道与清水罐5相连接,所述溢流水罐4底部通过管道与洗涤泵41相连接,所述洗涤泵41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却塔2上部相连接,所述清水罐5底部通过管道与注水泵51相连接,所述注水泵51通过管道与所述乙炔反应器1上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沉降池3内两侧相互交错设有若干道分隔墙33,

如图2所示,所述沉降池3内两侧相互交错设有四道分隔墙33,所述分隔墙将沉降池3分割成曲折的五道输水道,从上到下依次为1号输水道、2号输水道、3号输水道、4号输水道和5号输水道,所述5号输水道通过管道连接有所述渣水泵31,所述沉降池3高度为2.4m-5.5m,所述沉降池3宽度为4.2m,长度为6m,上述输水道每条宽度为1.2m,长度为4.2m,1号输水道高度为2.4m-2.90m,2号输水道高度为2.90m-3.45m,3号输水道高度为3.45m-4.05m,4号输水道高度为4.05m-4.7m,5号输水道高度为4.7m-5.4m。所述沉降池每组分隔墙末端设置高度为0.5m宽为0.8m出水口34对水流进行导流。

沉降池入口水由高至低的过程中利用沉降池底部结构充分流动,沉降池内的水在流动的过程中有效的避免固物沉淀,明显减少沉降池结垢情况。

在具体使用时,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干法乙炔减少沉降池沉淀淤泥的系统生产乙炔气体时,在乙炔发生器1内产生的乙炔气体由乙炔发生器1中上部排至冷却塔2进行洗涤,冷却塔2内产生的废液通过渣浆泵21排至沉降池3,依次通过沉降池3的输水道,入口水由高至低的过程中利用沉降池底部结构充分流动,沉降池3内的水在流动的过程中有效的避免固物沉淀,有效减少沉降池结垢情况,沉降池5号输水道上层清液通过管道泵32抽入溢流水罐4,溢流水罐4上部通过溢流至清水罐5,清水罐5底部液体通过注水泵51输送至乙炔发生器1循环使用,溢流水罐4底部液体通过洗涤泵41输送至冷却塔2使用,沉降池5号输水道底部通过反应器渣水泵31输送至乙炔发生器1,乙炔发生器1将混合淤泥的液体和电石进行反应,通过乙炔发生器1底部反应器排渣阀11将电石渣排出。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本干法乙炔减少沉降池沉淀淤泥的系统,将冷却塔2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收集,使乙炔发生器1和冷却塔2产生的水源不在沉降池3内产生沉淀淤泥,沉降池3渣水进入乙炔发生器1沉淀物和电石混合反应器底部将电石渣排出,减少沉降池内结垢现象,避免结垢物堵塞管道情况。

系统正常运行时无渣浆水外排,沉降池渣浆聚集结垢的频次大大降低,原系统设置的沉降池在使用过程中实际储水量20%-60%,淤泥量40%-80%。本系统沉降池实际储水量75%-90%,淤泥量小于25%以下,从而检修清理沉降池所需的人工时也随之大大减少,有效地降低了检修费用。

乙炔虽然是无毒的,但是未经净化的工业乙炔中含有h2s、ph3等杂质气体而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国家的排放标准为不大于120mg/m3,溶解在电石渣浆中的乙炔外排至浓缩池时不能被有效回收,且乙炔集聚会引发爆炸,具有安全隐患。因此,干法制乙炔减少沉降池沉淀淤泥的系统改造完成后,无外排渣浆水,沉降池减少沉淀物,沉降池池周边不再散发乙炔气味,有效地改善了现场的操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