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房空气除尘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48793发布日期:2020-09-01 16:39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房空气除尘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除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房空气除尘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药房通风系统一般是换气扇或者是有送风的除尘系统,这样将外界空气经过除尘除湿处理后送入药房内,以去除空气中的水分与杂质,从而净化药房内的空气,保证了药房里的药品整洁,延长了药品的保质期。

现在的除尘除湿装置往往会在进气管内堆积灰尘,不易对进气管内的灰尘进行收集清理,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将除尘除湿装置拆卸下来进行清理,否则进气管内灰尘过多则会影响空气净化效率,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药房空气除尘除湿装置,解决了现在的除尘除湿装置往往会在进气管内堆积灰尘,不易对进气管内的灰尘进行收集清理,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将除尘除湿装置拆卸下来进行清理,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药房空气除尘除湿装置,包括连接管、进风管、风机、电源导线、控制面板、按钮、蜂窝管、干燥剂和集尘装置,所述连接管右端焊接有进风管,所述连接管左端通过螺栓与风机锁紧固定,所述风机后侧固定有电源导线,所述风机顶部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顶部设置有按钮,所述进风管内侧安装有蜂窝管,所述蜂窝管内壁填充有干燥剂,所述风机、电源导线和按钮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集尘装置设置于进风管内侧,所述集尘装置包括集尘网、弹簧槽、第一弹簧、连接槽、集尘框、把手、导轨、连接杆、击锤、握柄、第二弹簧和支撑杆,所述进风管内侧上下两端设置有弹簧槽,所述集尘网上下两端与弹簧槽内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左端与弹簧槽固定连接,并且第一弹簧右端与集尘网固定连接,所述进风管底部右端设置有连接槽,所述集尘框沿连接槽内侧滑动,并且集尘框与连接槽内侧通过磁力连接,所述集尘框底部焊接有把手,所述进风管底部左端设置有导轨,所述连接杆与导轨内侧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顶部焊接有击锤,所述连接杆底部与握柄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右端通过电焊与导轨相固定,所述连接杆通过中部设置的通槽沿支撑杆外表面滑动,所述第二弹簧左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并且第二弹簧右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簧呈常态,且第二弹簧弹力值为1n。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槽内侧设置有磁条,且磁条长度与连接槽宽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击锤长度为四厘米,且击锤锤头处为半圆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呈常态,且第一弹簧弹力值为1n。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和支撑杆呈九十度垂直,且支撑杆长度为八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集尘框表面涂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且集尘框长度为八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与导轨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方向线上,且连接杆表面光滑无毛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簧采用合金弹簧钢材质,可使其耐热性和耐蚀性大大增强,增加了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采用45号钢材质,可使其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大大增强,增加了其使用寿命。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在的除尘除湿装置往往会在进气管内堆积灰尘,不易对进气管内的灰尘进行收集清理,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将除尘除湿装置拆卸下来进行清理,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的问题,通过在进气管内侧设置了集尘装置,通过握持握柄向左移动,使握柄带动连接杆向左移动,使第二弹簧为压缩状态,通过第二弹簧恢复形变的弹力推动连接杆复位,连接杆带动击锤对集尘网进行敲打,使连接杆带动击锤对集尘网反复敲打,将集尘网上粘附的灰尘进行振落,集尘网上振落的灰尘由底部的集尘框进行收集,通过向下拉动把手将集尘框从进风管内部取出,对集尘框内部收集的灰尘进行清理,从而完成对进风管的清理,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除尘除湿装置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集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集尘装置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连接管-1、进风管-2、风机-3、电源导线-4、控制面板-5、按钮-6、蜂窝管-7、干燥剂-71、集尘装置-8、集尘网-81、弹簧槽-82、第一弹簧-83、连接槽-84、集尘框-85、把手-86、导轨-87、连接杆-88、击锤-89、握柄-810、第二弹簧-811、支撑杆-8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药房空气除尘除湿装置:包括连接管1、进风管2、风机3、电源导线4、控制面板5、按钮6、蜂窝管7、干燥剂71和集尘装置8,连接管1右端焊接有进风管2,连接管1左端通过螺栓与风机3锁紧固定,风机3后侧固定有电源导线4,风机3顶部安装有控制面板5,控制面板5顶部设置有按钮6,进风管2内侧安装有蜂窝管7,蜂窝管7内壁填充有干燥剂71,风机3、电源导线4和按钮6均与控制面板5电连接,集尘装置8设置于进风管2内侧,集尘装置8包括集尘网81、弹簧槽82、第一弹簧83、连接槽84、集尘框85、把手86、导轨87、连接杆88、击锤89、握柄810、第二弹簧811和支撑杆812,进风管2内侧上下两端设置有弹簧槽82,集尘网81上下两端与弹簧槽82内侧滑动连接,第一弹簧83左端与弹簧槽82固定连接,并且第一弹簧83右端与集尘网81固定连接,进风管2底部右端设置有连接槽84,集尘框85沿连接槽84内侧滑动,并且集尘框85与连接槽84内侧通过磁力连接,集尘框85底部焊接有把手86,进风管2底部左端设置有导轨87,连接杆88与导轨87内侧滑动连接,连接杆88顶部焊接有击锤89,连接杆88底部与握柄810螺纹连接,支撑杆812右端通过电焊与导轨87相固定,连接杆88通过中部设置的通槽沿支撑杆812外表面滑动,第二弹簧811左端与支撑杆812固定连接,并且第二弹簧811右端与连接杆88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弹簧811呈常态,且第二弹簧811弹力值为1n,利于第二弹簧811带动连接杆88复位。

其中,所述连接槽84内侧设置有磁条,且磁条长度与连接槽84宽度相等,利于连接槽84更稳固的与集尘框85相连接。

其中,所述击锤89长度为四厘米,且击锤89锤头处为半圆状,利于击锤89更好的对集尘网81进行振动。

其中,所述第一弹簧83呈常态,且第一弹簧83弹力值为1n,利于第一弹簧83更好的带动集尘网81复位。

其中,所述连接杆88和支撑杆812呈九十度垂直,且支撑杆812长度为八厘米,利于连接杆88更好的沿支撑杆812表面进行滑动。

其中,所述集尘框85表面涂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且集尘框85长度为八厘米,防止经长时间使用导致集尘框85外表面生锈或被氧化腐蚀。

其中,所述连接杆88与导轨87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方向线上,且连接杆88表面光滑无毛刺,利于连接杆88更好的沿导轨87内侧进行滑动。

其中,所述第二弹簧811采用合金弹簧钢材质,可使其耐热性和耐蚀性大大增强,增加了其使用寿命。

其中,所述支撑杆812采用45号钢材质。

根据上表得知,本案中支撑杆812采用45号钢材质,可使其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大大增强,增加了其使用寿命。

本专利所述的支撑杆812使用的45号钢材质是一种优质碳素结构钢,对应日标s45c,美标:1045,德标c45。其特征是相比普通a3钢,具有更高的强度,抗变形能力。

工作原理:在使用前,首先将除尘除湿装置安装至药房通风槽内,使进风管2朝外,风机3朝药房内侧,以确保除尘除湿装置对药房内空气进行净化;使用时,第一步,通过电源导线4接通外接电源,给除尘除湿装置提供电源;第二步,按下控制面板5前端的按钮6启动除尘除湿装置,风机3通电进行工作,使风机3通过进风管2吸入空气对药房内进行通风,使空气经过集尘网81,并通过蜂窝管7,使蜂窝管7内壁填充的干燥剂71对空气中含有的水分进行吸收,使经过除尘除湿的空气吹入药房内,而灰尘随气流粘附堆积在集尘网81右侧;对集尘装置8进行清理时,握持握柄810向左移动,使握柄810带动连接杆88向左移动,使连接杆88沿导轨87内侧向左滑动,此时第二弹簧811为压缩状态,通过第二弹簧811恢复形变的弹力推动连接杆88复位,连接杆88带动击锤89对集尘网81进行敲打,使连接杆88带动击锤89对集尘网81反复敲打,将集尘网81上粘附的灰尘进行振落,集尘网81上振落的灰尘则由底部的集尘框85进行收集,然后通过向下拉动把手86将集尘框85从进风管2内部取出,对集尘框85内部收集的灰尘进行清理,从而完成对进风管2的清理,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便利。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