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用废弃模具锤击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59011发布日期:2021-04-06 12:08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3D打印用废弃模具锤击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3d打印用废弃模具锤击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现有的模具破碎装置大多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仅通过碾压板上下移动对模具进行碾压破碎,存在破碎不彻底且不均匀、效率低下、操作不便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3d打印用废弃模具锤击破碎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模具破碎效率低、破碎不彻底、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一种破碎效果好的3d打印用废弃模具锤击破碎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用废弃模具锤击破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壳体内并同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同轴固定套接有半齿轮,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框,所述升降框两侧的内侧壁均设有与半齿轮匹配的齿槽并与半齿轮啮合,所述升降框的上端通过支撑弹簧与壳体的内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框的下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破碎球,所述壳体的内底面通过支撑腿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破碎槽,所述转轴通过传动机构与破碎槽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破碎槽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筛孔,所述壳体的下端固定连通有与筛孔对应的排料管。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内侧壁上的蜗杆,所述蜗杆的另一端与转轴同轴固定,所述壳体的内顶面转动连接有与转轴垂直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同轴固定套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所述转动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底面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破碎槽的侧壁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破碎槽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形变囊,所述形变囊呈向上拱起的弧线形设置,所述形变囊的内壁上贴附有永磁片,所述滑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与永磁片对应的磁铁块,所述磁铁块与永磁片之间同极相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3d打印用废弃模具锤击破碎装置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设置破碎球,驱动电机通过转轴带动半齿轮转动,继而带动与之啮合的升降框上下往复移动,推动破碎球对破碎槽内的废弃模具进行往复捶打、破碎,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发明通过设置传动机构,可带动破碎槽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使破碎球周期性锤击至破碎槽内各处,对模具的破碎均匀、彻底,破碎效果更好。

3、本发明通过设置筛孔,破碎槽在水平方向往复移动时,带动废弃模具往复晃动,则破碎完成的较小模具碎片逐渐向破碎槽底部移动,最终由筛孔掉落,并由排料管排出,起到自动筛选和排料的作用,无需人工筛选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4、本发明通过设置永磁片和磁铁块,永磁片跟随破碎槽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则永磁片周期性靠近或远离磁铁块,当永磁片移动至磁铁块正上方时,在斥力作用下,推动形变囊发生形变并向上拱起,当永磁片远离磁铁块时,斥力作用减小甚至消失,则形变囊恢复初始状态,即实现形变囊反复形变拱起,进一步对废弃模具进行挤压破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3d打印用废弃模具锤击破碎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3d打印用废弃模具锤击破碎装置实施例1中升降框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3d打印用废弃模具锤击破碎装置实施例2中破碎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驱动电机;3转轴;4半齿轮;5升降框;6支撑弹簧;7连接杆;8破碎球;9滑轨;10破碎槽;11传动机构;12筛孔;13排料管;14蜗杆;15转动杆;16蜗轮;17凸轮;18传动杆;19形变囊;20永磁片;21磁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3d打印用废弃模具锤击破碎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侧壁上安装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延伸至壳体1内并同轴固定连接有转轴3,转轴3外同轴固定套接有半齿轮4,壳体1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框5,升降框5两侧的内侧壁均设有与半齿轮4匹配的齿槽并与半齿轮4啮合,升降框5的上端通过支撑弹簧6与壳体1的内顶面固定连接,升降框5的下端通过连接杆7固定连接有破碎球8,壳体1的内底面通过支撑腿固定连接有滑轨9,滑轨9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破碎槽10,转轴3通过传动机构11与破碎槽10传动连接。

传动机构11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侧壁上的蜗杆14,蜗杆14的另一端与转轴3同轴固定,壳体1的内顶面转动连接有与转轴3垂直的转动杆15,转动杆15外同轴固定套接有蜗轮16,蜗轮16与蜗杆14啮合,转动杆1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凸轮17,凸轮17的底面转动连接有传动杆18,传动杆18的另一端与破碎槽10的侧壁转动连接。

破碎槽10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筛孔12,壳体1的下端固定连通有与筛孔12对应的排料管13。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驱动电机2通过转轴3带动半齿轮4转动,继而带动与之啮合的升降框5上下往复移动,推动破碎球8对破碎槽10内的废弃模具进行往复捶打、破碎,提高了工作效率。

驱动电机2带动转轴3转动时,蜗杆14同步转动,继而带动与之啮合的蜗轮16转动,蜗轮16通过转动杆15带动凸轮17转动,则通过传动杆18带动破碎槽10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使破碎球8周期性锤击至破碎槽10内各处,对模具的破碎均匀、彻底,破碎效果更好。

破碎槽10在水平方向往复移动时,带动废弃模具往复晃动,则破碎完成的较小模具碎片逐渐向破碎槽10底部移动,最终由筛孔12掉落,并由排料管13排出,起到自动筛选和排料的作用,无需人工筛选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破碎槽1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形变囊19,形变囊19呈向上拱起的弧线形设置,形变囊19的内壁上贴附有永磁片20,滑轨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与永磁片20对应的磁铁块21,磁铁块21与永磁片20之间同极相斥。

在本实施例中,永磁片20跟随破碎槽10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则永磁片20周期性靠近或远离磁铁块21,当永磁片20移动至磁铁块21正上方时,在斥力作用下,推动形变囊19发生形变并向上拱起,当永磁片20远离磁铁块21时,斥力作用减小甚至消失,则形变囊19恢复初始状态,即实现形变囊19反复形变拱起,进一步对废弃模具进行挤压破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3d打印用废弃模具锤击破碎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安装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延伸至壳体(1)内并同轴固定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外同轴固定套接有半齿轮(4),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框(5),所述升降框(5)两侧的内侧壁均设有与半齿轮(4)匹配的齿槽并与半齿轮(4)啮合,所述升降框(5)的上端通过支撑弹簧(6)与壳体(1)的内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框(5)的下端通过连接杆(7)固定连接有破碎球(8),所述壳体(1)的内底面通过支撑腿固定连接有滑轨(9),所述滑轨(9)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破碎槽(10),所述转轴(3)通过传动机构(11)与破碎槽(10)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用废弃模具锤击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槽(10)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筛孔(12),所述壳体(1)的下端固定连通有与筛孔(12)对应的排料管(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用废弃模具锤击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11)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侧壁上的蜗杆(14),所述蜗杆(14)的另一端与转轴(3)同轴固定,所述壳体(1)的内顶面转动连接有与转轴(3)垂直的转动杆(15),所述转动杆(15)外同轴固定套接有蜗轮(16),所述蜗轮(16)与蜗杆(14)啮合,所述转动杆(1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凸轮(17),所述凸轮(17)的底面转动连接有传动杆(18),所述传动杆(18)的另一端与破碎槽(10)的侧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用废弃模具锤击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槽(1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形变囊(19),所述形变囊(19)呈向上拱起的弧线形设置,所述形变囊(19)的内壁上贴附有永磁片(20),所述滑轨(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与永磁片(20)对应的磁铁块(21),所述磁铁块(21)与永磁片(20)之间同极相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3D打印用废弃模具锤击破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壳体内并同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同轴固定套接有半齿轮,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框,所述升降框两侧的内侧壁均设有与半齿轮匹配的齿槽并与半齿轮啮合,所述升降框的上端通过支撑弹簧与壳体的内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框的下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破碎球,所述壳体的内底面通过支撑腿固定连接有滑轨。本发明可通过破碎球对破碎槽内的废弃模具进行往复捶打、破碎,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破碎槽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对模具的破碎均匀、彻底,破碎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钟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