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净化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33545发布日期:2021-05-04 11: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净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1)、过滤池(2)和积污池(3),其中:

蓄水池(1)与积污池(3)之间设有由过滤池(2)的下方穿过并连通二者的进水通道(4);

过滤池(2)与蓄水池(1)之间设有用于将过滤池(2)内液体泵送至蓄水池(1)的泵送机构(5),过滤池(2)的池底设有与进水通道(4)导通的进水口,过滤池(2)的内部设有由其下至上分层布置的过滤层;

进水通道(4)内设有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拉杆(6),拉杆(6)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距布置的前端堵头(7)与后端堵头(8),拉杆(6)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当拉杆(6)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前端堵头(7)位于蓄水池(1)内,后端堵头(8)位于进水口靠近积污池(3)的一侧并对进水通道(4)形成截断,当拉杆(6)处于第二位置时,前端堵头(7)位于进水通道(4)与积污池(3)相接端并对进水通道(4)形成截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净化池,其特征在于,前端堵头(7)包括前端变形部(701)和位于前端变形部(701)中部并与前端变形部(701)固定以形成整体的前端基体部(702),所述前端变形部(701)由弹性橡胶制作且其内部设有前端环腔,且该前端环腔的中心线与前端基体部(702)的中心线重合;拉杆(6)内部设有与该前端环腔连通的前端通气通道,进气管道连接有用于向其内部输送气体的前端供气装置和用于将其内部气体抽出的前端抽气装置;优选地,前端供气装置包括与前端通气通道连接的供气管路和安装在供气管路中的充气泵;优选地,前端抽气装置包括与前端通气通道连接的抽气管路和安装在抽气管路中的抽气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净化池,其特征在于,后端堵头(8)包括后端变形部(801)和位于后端变形部(801)中部并与后端变形部(801)固定以形成整体的后端基体部(802),所述后端变形部(801)由弹性橡胶制作且其内部设有后端环腔,且该后端环腔的中心线与后端基体部(802)的中心线重合;拉杆(6)内部设有与该后端环腔连通的后端通气通道,进气管道连接有用于向其内部输送气体的后端供气装置和用于将其内部气体抽出的后端抽气装置;优选地,后端供气装置包括与后端通气通道连接的供气管路和安装在供气管路中的充气泵;优选地,后端抽气装置包括与后端通气通道连接的抽气管路和安装在抽气管路中的抽气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净化池,其特征在于,前端堵头(7)靠近后端堵头(8)的一侧设有与拉杆(6)固定的刮盘(9),刮盘(9)的轮廓边为锯齿状,且当拉杆(6)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刮盘(9)位于蓄水池(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净化池,其特征在于,刮盘(9)包括同轴的内箍圈与外箍圈、以及连接内箍圈与外箍圈的连接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拉杆(6)上且位于前端堵头(7)与后端堵头(8)之间设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螺旋布置的挂刺(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循环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挂刺(10)的顶部与进水通道(4)的内壁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净化池,其特征在于,进水口包括若干个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循环净化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拉杆(6)在第一位置状态与第二位置状态之间切换的驱动机构(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循环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拉杆(6)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轮齿,驱动机构(11)包括电机和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的齿轮,且该齿轮与拉杆(6)上的轮齿啮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循环净化池,包括:蓄水池、过滤池和积污池,其中:蓄水池与积污池之间设有由过滤池的下方穿过并连通二者的进水通道;过滤池与蓄水池之间设有用于将过滤池内液体泵送至蓄水池的泵送机构,过滤池的池底设有与进水通道导通的进水口;进水通道内设有拉杆,拉杆上设有前端堵头与后端堵头,拉杆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当拉杆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前端堵头位于蓄水池内,后端堵头位于进水口靠近积污池的一侧并对进水通道形成截断,当拉杆处于第二位置时,前端堵头位于进水通道与积污池相接端并对进水通道形成截断。本发明可实现蓄水池的循环净化。

技术研发人员:程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阜阳莱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5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