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28631发布日期:2021-06-11 21:4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腔体(1),包括内流腔(7),用于加速、混合及切割液体ⅰ和气体或液体ⅱ,并形成气液;

导流口(10),用于腔体(1)内输入液体ⅰ;

气液进口(3),用于腔体(1)内输入气体或液体ⅱ;

螺旋轨道(8),置于内流腔(7)内,用于对液体ⅰ和气体或液体ⅱ旋绕加速;

喷口(4),位于所述腔体(1)的中央,用于喷射气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内置一内流腔(7),并通过该内流腔(7)的内流腔壁(5)与腔体(1)之间形成外流腔(6);

所述导流口(10),用于向外流腔(6)内输入液体ⅰ;

所述气液进口(3),用于向内流腔(7)内输入气体或液体ⅱ;

所述液体ⅰ在进入外流腔(6)内进行一次旋绕加速,然后进入到内流腔(7)内后,继续二次加速产生负压,将气液进口(3)进入的气体或液体ⅱ吸入并充分混合、切割,形成气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流腔壁(5)上有多组小孔(9),该小孔(9)是沿着内流腔(7)切线分布,所述小孔(9)有多个纵向列,靠近在喷口(4)的内流腔壁(5)上,每个纵向列小孔(9)的数量为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流腔(7)内底壁的中央安装有螺旋轨道(8),所述螺旋轨道(8)可充满内流腔(7)的腔体,或在腔体的上半部,或下半部,所述螺旋轨道(8)的表面有纹路或凸起或凹槽,所述腔体(1)内底部带有凹槽,所述外流腔(6)、内流腔(7)的腔体内部为光滑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轨道(8)以波浪形(11)上下起伏不断围绕中心轴旋绕,每一片螺旋自行旋绕后与相邻轨道保持一定距离d。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轨道(8)相邻的两片轨道以一定角度上下起伏,类似为锯齿形状(12)不断延伸,围绕中心轴进行旋绕,每一个转折角度在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80度,相邻两片轨道间隙保持一定距离d。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轨道(8)相邻两片轨道围绕腔体中心轴进行旋绕,两片轨道间隙保持一定距离d,间隙中设有挡板(13),挡板(13)为长方形,相对两片轨道的挡板(13)设置方式为交错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流腔(7)与外流腔(6)形状相似,一端的直径与另一端不同或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流腔(7)或外流腔(6)可以是圆柱体,纺锤体,圆锥体,或圆台体。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口(4)设置在腔体(1)顶部的中央,且直径小于内流腔(7)的直径,所述导流口(10)设在腔体(1)上部侧壁,且插装有导流外管(2),所述气液进口(3)为插设在腔体(1)底部侧壁或底部且带入口的管,所述导流外管(2)外接到供给液体ⅰ的源头,所述气液进口(3)连接有可拆卸的水源或气源,所述导流口(10)和气液进口(3)可以设置安装有调节阀门和/或流量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气泡发生领域,尤其为一种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包括:腔体,包括内流腔,用于加速、混合及切割液体Ⅰ和气体或液体Ⅱ,并形成气液混合体;导流口,用于腔体内输入液体Ⅰ;气液进口,用于腔体内输入气体或液体Ⅱ;螺旋轨道,置于腔体内即内流腔内,用于对液体Ⅰ和气体或液体Ⅱ旋绕加速;喷口,位于所述腔体的中央,用于喷射气液。本发明,可以实现气液或液液混合,即两种密度不同的流体进行混合,通过旋绕轨道,可以增加气液混合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气液可以进行多次旋绕充分接触,提高气液混合效率,减少能量损失。

技术研发人员:赵卓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筑鸿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1.06.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