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固体材料Zr-CN的制备与改性方法_4

文档序号:83715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材料Am/Zr-CN表面,同时升温至100°C,保持60min后,降温至75 0C ;
[0199]通入5% CO2-He气体,气体压力为0.2MPa,气体流量为50ml.mirT1,保持lOmin,5% CO2-He气体中的CO2体积百分数为5%,He体积百分数为95% ;
[0200]通入高纯Ar,同时升温至100°C,保持60min。所得Zr-CN的0)2吸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与图2类似。
[0201]与制备例6中Zr-CN固体材料的CO2吸附量相比,该改性材料的吸附量明显增大,介于2.5?4mmol.g 1之间。
[0202]实施例19
[0203]取适量的通过制备例19制备的固体材料Am/Zr-CN,置于AutoChem II 2920的U型管内,通入高纯Ar吹扫固体材料Am/Zr-CN表面,同时升温至100°C,保持60min后,降温至75 0C ;
[0204]通入5% CO2-He气体,气体压力为0.2MPa,气体流量为50ml.mirT1,保持lOmin,5% CO2-He气体中的CO2体积百分数为5%,He体积百分数为95% ;
[0205]通入高纯Ar,同时升温至100°C,保持60min。所得Zr-CN的0)2吸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与图2类似。
[0206]与制备例7中Zr-CN固体材料的CO2吸附量相比,该改性材料的吸附量明显增大,介于2.5?4mmol.g 1之间。
[0207]实施例20
[0208]取适量的通过制备例20制备的固体材料Am/Zr-CN,置于AutoChem II 2920的U型管内,通入高纯Ar吹扫固体材料Am/Zr-CN表面,同时升温至100°C,保持60min后,降温至75 0C ;
[0209]通入5% CO2-He气体,气体压力为0.2MPa,气体流量为50ml.mirT1,保持lOmin,5% CO2-He气体中的CO2体积百分数为5%,He体积百分数为95% ;
[0210]通入高纯Ar,同时升温至100°C,保持60min。所得Zr-CN的0)2吸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与图2类似。
[0211]与制备例8中Zr-CN固体材料的CO2吸附量相比,该改性材料的吸附量明显增大,介于2.5?4mmol.g 1之间。
[0212]实施例21
[0213]取适量的通过制备例21制备的固体材料Am/Zr-CN,置于AutoChem II 2920的U型管内,通入高纯Ar吹扫固体材料Am/Zr-CN表面,同时升温至100°C,保持60min后,降温至75 0C ;
[0214]通入5% CO2-He气体,气体压力为0.2MPa,气体流量为50ml.mirT1,保持lOmin,5% CO2-He气体中的CO2体积百分数为5%,He体积百分数为95% ;
[0215]通入高纯Ar,同时升温至100°C,保持60min。所得Zr-CN的0)2吸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与图2类似。
[0216]与制备例9中Zr-CN固体材料的CO2吸附量相比,该改性材料的吸附量明显增大,介于2.5?4mmol.g 1之间。
[0217]实施例22
[0218]取适量的通过制备例22制备的固体材料Am/Zr-CN,置于AutoChem II 2920的U型管内,通入高纯Ar吹扫固体材料Am/Zr-CN表面,同时升温至100°C,保持60min后,降温至75 0C ;
[0219]通入5% CO2-He气体,气体压力为0.2MPa,气体流量为50ml.mirT1,保持lOmin,5% CO2-He气体中的CO2体积百分数为5%,He体积百分数为95% ;
[0220]通入高纯Ar,同时升温至100°C,保持60min。所得Zr-CN的0)2吸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与图2类似。
[0221]与制备例10中Zr-CN固体材料的CO2吸附量相比,该改性材料的吸附量明显增大,介于2.5?4mmol.g 1之间。
[0222]实施例23
[0223]取适量的通过制备例23制备的固体材料Am/Zr-CN,置于AutoChem II 2920的U型管内,通入高纯Ar吹扫固体材料Am/Zr-CN表面,同时升温至100°C,保持60min后,降温至75 0C ;
[0224]通入5% CO2-He气体,气体压力为0.2MPa,气体流量为50ml.mirT1,保持lOmin,5% CO2-He气体中的CO2体积百分数为5%,He体积百分数为95% ;
[0225]通入高纯Ar,同时升温至100°C,保持60min。所得Zr-CN的0)2吸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与图2类似。
[0226]与制备例11中Zr-CN固体材料的CO2吸附量相比,该改性材料的吸附量明显增大,介于2.5?4mmol.g 1之间。
[0227]实施例24
[0228]取适量的通过制备例24制备的固体材料Am/Zr-CN,置于AutoChem II 2920的U型管内,通入高纯Ar吹扫固体材料Am/Zr-CN表面,同时升温至100°C,保持60min后,降温至75 °C ;
[0229]通入5% CO2-He气体,气体压力为0.2MPa,气体流量为50ml.mirT1,保持lOmin,5% CO2-He气体中的CO2体积百分数为5%,He体积百分数为95% ;
[0230]通入高纯Ar,同时升温至100°C,保持60min。所得Zr-CN的0)2吸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与图2类似。
[0231]与制备例12中Zr-CN固体材料的CO2吸附量相比,该改性材料的吸附量明显增大,介于2.5?4mmol.g 1之间。
[0232]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中所制备材料的优越性,选用以下吸附剂作为对比例。
[0233]比较例I
[0234]40°C时,将80.2g P123溶于2000ml去离子水和400ml浓盐酸中,加入170g正硅酸四乙酯0^05),40°0搅拌1611。停止搅拌,将温度升高至92°C,保持18h,得到白色固体。将所得固体用大量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将干燥后所得固体置于550°C马弗炉中焙烧6h,得到分子筛SBA-15。
[0235]取1g制备的SBA-15溶于150ml甲苯与3.2ml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搅拌lh。加入1ml乙二胺,升温,回流4h,加入甲醇和去离子水,进行蒸馏。蒸馏完毕后,将混合液降温到室温,过滤,将所得固体用异丙醇洗涤后,干燥,制得乙二胺改性的分子筛材料,备用。
[0236]由此乙二胺改性分子筛材料的CO2吸附实验结果得知,温度为25°C,CO2浓度为15%时,吸附量为0.46mmol.g'纯0)2环境中,CO 2压力为latm,温度为295K时,CO 2吸附量约为2mmol.g'
[0237]比较例2
[0238]将15g四异丙醇钛溶于3.41g辛胺中,得澄清液体。在所得的澄清液中加入75ml去离子水,剧烈搅拌,产生沉淀。往所得沉淀中加入0.2603g浓度为37%的HCl溶液,搅拌过夜后,将其置于40°C进行水热处理2天,再将其置于60°C环境中静置2天,最后将其置于80°C环境中静置4天。将所得产物过滤后,将固体产物置于密封容器中置于100°C干燥箱中保持2天,再将其置于120°C干燥箱中放置2天,最后将其置于140°C干燥箱中放置2天。将所得物质利用375ml甲醇与125ml乙醚的混合液进行洗涤,再用500ml甲醇进行洗涤,将所得物质置于150°C干燥箱中保持2天,备用。
[0239]将0.5g 二乙稀三胺溶于1g乙醇中,搅拌30min,加入Ig上述步骤中所制备的物质,80 °C回流2h后,置于80 0C干燥箱中移除溶剂,得固体吸附剂备用。
[0240]由此二乙烯三胺改性固体材料的CO2吸附实验结果得知,温度为75°C,CO 2浓度为10%时,吸附量为2.64mmol.g'
【主权项】
1.一种吸附CO2的固体材料Zr-CN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将金属盐A溶于80ml去离子水,形成溶液Al ; 将金属盐B加入至上述Al溶液中,并于30°C -50°C搅拌3-5h,得第一固体产物; 将第一固体产物用去离子水进行洗涤,至溶液呈中性; 将洗涤后的第一固体产物于30°C -50°C干燥12h-24h后,置于80°C _100°C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h-8h,得Zr-CN固体材料; 其中,所述金属盐A是选自亚铁氰化钾或六氰合铁(III)酸钾; 所述金属盐B是选自硝酸氧锆、硝酸锆、正丙醇锆、异丙醇锆、正丁醇锆、氯化锆或八水合氧氯化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CO2的固体材料Zr-CN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盐A与金属盐B的摩尔比为[0.5?2]:1。
3.一种吸附CO 2的固体材料Zr-CN进行改性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取有机胺C溶于15g有机溶剂中,形成溶液Cl ; 在溶液Cl中加入吸附0)2的Zr-CN固体材料,得浑浊液; 将上述浑浊液在室温下搅拌3h-6h后,置于60°C -80°C干燥箱中,移除溶剂,将所得固体产物置于100°C _130°C干燥箱中,保持3h-6h,得改性材料Am/Zr-CN ; 其中,所述有机胺是选自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或聚乙烯亚胺; 所述有机溶剂是选自甲醇或无水乙醇。
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胺与Zr-CN的质量比是1:[10 ?l]o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附CO2的固体材料Zr-CN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金属盐A溶于8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A1;将金属盐B加入至A1溶液中,并于30℃-50℃搅拌3-5h,得到第一固体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该第一固体产物至中性,将该洗涤后的第一固体产物于30℃-50℃干燥12h-24h后,置于80℃-10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h-8h,得到固体材料Zr-CN。此材料在较低温度和较低CO2压力环境下对CO2具有较好的吸附量。
【IPC分类】B01D53-02, B01J20-22, B01J20-30
【公开号】CN104689791
【申请号】CN201510054479
【发明人】尹双凤, 杨泛明, 刘 英, 陈浪
【申请人】湖南大学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2月3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