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气体过滤用的过滤装置的过滤元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54818阅读:来源:国知局
架。塑料框架固定地与过滤介质体相连接且可以是环绕的密封元件的支架。塑料框架位于过滤介质体的边缘侧或外侧处且因此跟随过滤介质体的外轮廓。
【附图说明】
[0022]另外的优点和适宜的实施方案可由另外的权利要求、【附图说明】和附图得悉。其中:
图1显示了实施为空气过滤器的过滤装置,其带有板形的成U-形的过滤元件,过滤元件限制净化侧的集气室,已净化的气体经由集气室可输送给流出接管以从过滤器壳体中导出;
图2显示了根据图1的过滤装置,其带有在过滤元件上安放的盖元件;
图3以从下面的视图显示了盖元件;
图4显示了穿过过滤元件的边缘区域的剖面;
图5以透视图显示了过滤元件;
图6显示了根据图5中的剖线V1-VI穿过过滤元件的剖面;
图7以透视图显示了插入过滤器壳体中的过滤元件;
图8显示了在带有在集气室中的密封眼(Dichtauge)的实施变体中的过滤元件,其中,密封眼与在过滤元件处的环绕的密封元件相连接;
图9显示了在密封眼的区域中穿过过滤元件的剖面,用于将过滤器壳体与盖元件连接的拉杆(Zuganker)被引导通过密封眼;
图10,11在一实施变体中显示了在框架(其可安放到过滤膜盒上)处的密封柄(Dichtungshenkel)的图示,其中,密封柄包括单独的塑料构件,密封泡沫(Dichtschaum)被喷注到塑料构件处;
图12在一实施变体中显示了在过滤膜盒的相对而置的侧面处的两个密封柄,其中,密封柄与在过滤膜盒处的框架元件一件式地来构造且设有密封材料;
图13显示了类似于图12中的实施方案,然而密封柄的几何结构不同;
图14显示了带有矩形的集气室和两个单过滤器的另一过滤元件,单过滤器分别构造为带有过滤褶皱的过滤膜盒;
图15显示了在另一实施变体中的过滤元件,其带有三角形的集气室;
图16显示了在又一另外的实施变体中的过滤元件,其带有在过滤元件的边缘区域中的矩形的截段和部分圆形的集气室,其中,在集气室与过滤元件的边缘侧之间的余留空间由密封物质填塞。
[0023]在附图中相同的构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图1中示出用于气体过滤的过滤装置1,其可作为空气过滤器用于过滤待输送给车辆的内燃机的燃烧用空气。过滤装置1在过滤器壳体2中具有U-形的过滤元件3,其平面地或板形地来构造,其中,在图1中过滤元件3的处于下部的侧是未净化侧而处于上部的侧是净化侧。根据箭头4经由在过滤器壳体2中的入口 5实现流入,其中,过滤元件3的未净化侧经由过滤器壳体2的支撑肋(StUtzrippe)6与入口 5分离。支撑肋6对于在过滤元件3的上侧或净化侧处的环绕的密封元件7具有支撑功能。密封元件7沿着U-形的外轮廓在过滤元件3的上侧处延伸。支撑肋6允许未净化空气流入至过滤元件3的处于下部的未净化侧,其必要时除了支撑功能还可具有导引流动的功能。
[0025]在过滤元件3的U-形的区域中形成用于已净化的气体的集气室8,该气体从过滤元件3的处于上部的净化侧流入集气室8中。集气室8处于过滤元件3的矩形的外轮廓或包络线内且在三个侧面处由过滤元件3限制。集气室8构造成在边缘侧敞开,在其敞开侧的区域中存在壳体侧的流出接管9,在集气室中收集的已净化的气体经由流出接管根据箭头10被从过滤器壳体中导出。箭头10同时表示流出接管9的纵轴线。流出接管9在其面向集气室8的侧面上具有郁金香形或喇叭形的扩展部(Erweiterung),其确保气体从集气室8中改善地导出。
[0026]除了在过滤元件3处收集在上侧处流出的已净化气体之外,集气室还有使流动平静的功能。由此支持已净化气体根据箭头10经由流出接管9层状流出。
[0027]在过滤元件3的上侧或净化侧上与密封元件7 (其沿着在过滤元件3处的外轮廓环绕)一件式地构造有密封柄11,其桥接集气室8且置于流出接管9的侧面上。
[0028]在图2中示出带有塑料-盖元件12的过滤装置1,盖元件安放到过滤元件3上。在图3中以从下面的视图示出盖元件12,从中可得悉,在盖元件12处模制有环绕的密封框架13,其在装配的位置中置于环绕的密封元件7(图1)上且在过滤元件3的处于上部的净化侧处向外限制净化腔。如由图3另外可得悉的那样,此外在盖元件12的内侧上模制有支撑框架14,其相应于集气室8的矩形的轮廓且在其中引入裂口(Durchbruch) 15,已净化的气体经由裂口从过滤元件的净化侧向内向集气室8方向流动。
[0029]图4显示了穿过带有环绕的密封元件7的过滤元件3的边缘区域的剖示图,密封元件径向密封地起作用且在由塑料构成的过滤器壳体2处通过支撑肋6或由支撑肋6承载的横梁来支撑。在支撑肋6或横梁与过滤元件3之间存在密封唇(Dichtlippe)7a。另外的弯曲的密封唇7b处于支撑肋6或横梁的外侧上。密封唇7b以及密封元件7的处于上部的区段由盖元件12搭接。
[0030]在图5和6中以单个图示显示了过滤元件3。U-形的过滤元件3由三个单个的、分开构造的单过滤器组成,单过滤器实施为过滤膜盒16,17和18,其分别具有折叠的过滤器件(Filtermittel)且平面地或板形地来构造。全部过滤膜盒16,17和18的处于上部的净化侧处于共同的平面中,而处于下部的未净化侧由于过滤膜盒的不同高度处于不同的平面中。这两个处于外面的过滤膜盒16和18形成U-形的边腿,中间的处于之间的过滤膜盒17连接这两个处于外面的过滤膜盒16和18。过滤膜盒16,17和18在三个不同的侧面处限制矩形的集气室。过滤元件3总体上也具有矩形,其中,集气室8位于过滤元件3的矩形的外轮廓或包络线内且构造成在边缘侧敞开。处于外面的第一过滤膜盒16具有比另外两个过滤膜盒17和18 (其构造成同样高)更小的高度。集气室8的长度-沿着侧向的边腿16和18的纵向延伸观察-大约相应于过滤元件3的总长度的一半。
[0031]集气室8在其敞开的侧面处在过滤元件的外轮廓的区域中被密封柄11跨越,密封柄在装配状态中(图7)处于流出接管9的外侧面上。在根据图5至7的实施例中,密封柄11与密封元件7 —件式地构造在过滤元件3的净化侧上。密封元件7和密封柄11被浇铸到过滤元件3处。
[0032]密封柄11在未变形的状态中(图5,6)处于与环绕的密封元件7相同的平面中且凸状向外弯曲,从而密封柄11的实际长度大于集气室8的待桥接的宽度。这使能够将密封柄11如在图7中所示上翻90°且由此三维变形,从而密封柄在过滤器壳体2中贴靠到流出接管9的外罩(Auflenmantel)处。
[0033]相应两个彼此邻接的过滤膜盒16,17或17,18由密封条19或20保持在一起。此夕卜,过滤膜盒16,17,18直接彼此紧邻。环绕的密封元件7也将过滤膜盒16至18保持在一起。
[0034]在横向上、即横向于沿着形成边腿的处于外面的过滤膜盒16和18的纵向延伸的延伸对于过滤膜盒可不一样大。在该实施例中处于外面的第一过滤膜盒16具有比另外两个过滤膜盒17和18 (其在横向上近似等大)更小的横向延伸。
[0035]在图8和9中示出一实施变体,在其中过滤元件3基本上具有与在图5中相同的结构。然而附加地在环绕的密封元件7处模制有密封眼21,其用于容纳拉杆,在密封眼21的区域中经由拉杆可通过旋拧将盖元件12与过滤器壳体2相连接。密封眼21在集气室8中位于面向中间的过滤膜盒7的侧面上且优选地与密封元件7 —件式地实施。拉杆22被从上面插入盖元件12中的凹部中且拧入过滤器壳体2的拱顶(Dom)23中,拱顶从处于下部的过滤器壳体2向上伸且位于集气室8的角区域(Eckbereich)中。密封眼21围绕拱顶23且支撑在拱顶23的环肩(Ringschulter) 24上。密封眼21的处于上部的端侧由盖元件中的凹部轴向加载,拉杆22的头部也贴靠在凹部处。随着拉杆22拧入拱顶23中,轴向施加压力到密封眼21上,使得处于上部的净化腔与处于下部的未净化侧流动密封地分离。
[0036]在图10和11中示出了用于制造环绕的密封元件7的一实施变体。区别于之前的实施例,密封元件7不是被浇铸到过滤元件处,而是根据图10和11将由塑料构成的支架25 (其形成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