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夹套加热的倾角冷凝式清洗残液分离回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92730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夹套加热的倾角冷凝式清洗残液分离回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残液分离回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夹套加热的倾角冷凝式清洗残液分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聚氨酯连续发泡生产中,各种原料按比例由计量栗输入到一个混合头中,经混合头高速搅拌后,将混合液输入定型甬道发泡定型。当发泡过程结束后,需用大量有机溶剂清洗混合头型腔,清洗后所产生的残液既有反应成型的泡沫残渣,还有没反应的各种原料残液,再加上大量溶剂。目前,是将混合残液倒掉,这样既污染环境,又造成有效成份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聚氨酯连续发泡生产结束后,需用大量有机溶剂清洗混合头型腔,清洗后所产生的残液既有反应成型的泡沫残渣,还有没反应的各种原料残液,以及用于清洗的大量有机溶剂,该原料残液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夹套加热的倾角冷凝式清洗残液分离回收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利用夹套加热的倾角冷凝式清洗残液分离回收装置包括蒸汽进管、上盖、罐体、有机溶剂出气管、倾角冷凝器、出水管、冷却水箱、水栗、进水管、有机溶剂回收管、有机溶剂回收罐、夹套、疏水阀和蒸汽出管,夹套套装在罐体的下部和底部,上盖设置在罐体的顶部,罐体的底部设有除渣口,蒸汽进管和蒸汽出管均与夹套的内腔连通,疏水阀与蒸汽出管连接,倾角冷凝器的输入端通过有机溶剂出气管与罐体的内腔连通,倾角冷凝器的输出端通过有机溶剂回收管与有机溶剂回收罐的内腔连通,冷却水箱进水端通过出水管与倾角冷凝器的出水端连通,冷却水箱的出水端通过水栗和进水管与倾角冷凝器的进水端连通。
[000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6]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清洗混合头的残液进行分馏,因为清洗用有机溶剂是残液中沸点最低组份,容易分馏出来。利用夹套将有机溶剂加热分馏,分馏后的有机溶剂可以再次利用,分馏后的未反应的原料原液可以制成再生泡沫粘合剂,残渣焚烧处理,这样即保护了环境,又避免了有效成份浪费。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蒸汽进管1、上盖7、罐体8、有机溶剂出气管9、倾角冷凝器11、出水管13、冷却水箱14、水栗15、进水管16、有机溶剂回收管17、有机溶剂回收罐18、夹套21、疏水阀22和蒸汽出管23,夹套21套装在罐体8的下部和底部,上盖7设置在罐体8的顶部,罐体8的底部设有除渣口 20,蒸汽进管I和蒸汽出管23均与夹套21的内腔连通,疏水阀22与蒸汽出管23连接,倾角冷凝器11的输入端通过有机溶剂出气管9与罐体8的内腔连通,倾角冷凝器11的输出端通过有机溶剂回收管17与有机溶剂回收罐18的内腔连通,冷却水箱14进水端通过出水管13与倾角冷凝器11的出水端连通,冷却水箱14的出水端通过水栗15和进水管16与倾角冷凝器11的进水端连通。
[0009]【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倾角冷凝器11包括冷却罐12和数个冷凝扁管24,数个冷凝扁管24设置在冷却罐12中,数个冷凝扁管24上下依次首尾相接设置,相邻两个冷凝扁管24之间呈一定角度设置。这样设置使得倾角冷凝器11的接触面积大,冷凝效果好。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0]【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相邻两个冷凝扁管24之间夹角为30°?80°。这样设置使得倾角冷凝器11的接触面积大,冷凝效果好。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0011]【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相邻两个冷凝扁管24之间夹角为50°。这样设置使得倾角冷凝器11的接触面积大,冷凝效果好。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0012]【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不同的是它还增加有温度计4、第一压力传感器5和安全阀6,温度计4、第一压力传感器5和安全阀6均安装在罐体8的上部。第一压力传感器5用于检测罐体8内部的压力变化,如遇有超压现象即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立即关闭电磁阀以免造成罐体损坏,保护人身安全。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0013]【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不同的是它还增加有手动球阀2,手动球阀2安装在蒸汽进管I上。手动球阀2的作用是可预先调整所用蒸汽压力,以便控制输入的热量,从而达到使蒸汽温度和清洗残液所需的蒸馏温度大致匹配的效果。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0014]【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不同的是它还增加有电磁阀3,电磁阀3安装在蒸汽进管I上。电磁阀3的作用是当蒸馏过程完成后,或者出现压力异常的时候,控制系统会发出关闭信号,电磁阀3自动关闭,以便进行下一轮操作过程或避免危险发生。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0015]【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七不同的是它还增加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0,第二压力传感器10安装在蒸汽进管I上。第二压力传感器10的作用是检测所用蒸汽的压力变化,如遇有超压现象即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立即关闭电磁阀以免造成夹套损坏,保护人身安全。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七相同。
[0016]【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八不同的是它还增加有罐体支架19,罐体支架19支撑在夹套21的下面。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八相同。
[0017]工作原理:打开上盖7,将清洗后的残液输入罐体8内,蒸汽由蒸汽进管I输入夹套21的内腔中,通过夹套21将罐体8内的残液进行蒸馏,残液中的有机溶剂清洗物质被蒸馏后由有机溶剂出气管9输至倾角冷凝器11中,通过倾角冷凝器11冷凝后输至有机溶剂回收罐18中得到回收并可再次利用。最终剩下的其他组份残液和废渣从除渣口 20排出,废液中未反应的原料原液可以制成再生泡沫粘合剂,剩余残渣焚烧处理。
【主权项】
1.一种利用夹套加热的倾角冷凝式清洗残液分离回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蒸汽进管(1)、上盖(7)、罐体(8)、有机溶剂出气管(9)、倾角冷凝器(11)、出水管(13)、冷却水箱(14)、水栗(15)、进水管(16)、有机溶剂回收管(17)、有机溶剂回收罐(18)、夹套(21)、疏水阀(22)和蒸汽出管(23),其特征在于:夹套(21)套装在罐体(8)的下部和底部,上盖(7)设置在罐体(8)的顶部,罐体(8)的底部设有除渣口(20),蒸汽进管(I)和蒸汽出管(23)均与夹套(21)的内腔连通,疏水阀(22)与蒸汽出管(23)连接,倾角冷凝器(11)的输入端通过有机溶剂出气管(9)与罐体(8)的内腔连通,倾角冷凝器(11)的输出端通过有机溶剂回收管(17)与有机溶剂回收罐(18)的内腔连通,冷却水箱(14)进水端通过出水管(13)与倾角冷凝器(11)的出水端连通,冷却水箱(14)的出水端通过水栗(15)和进水管(16)与倾角冷凝器(11)的进水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夹套加热的倾角冷凝式清洗残液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角冷凝器(11)包括冷却罐(12)和数个冷凝扁管(24),数个冷凝扁管(24)设置在冷却罐(12)中,数个冷凝扁管(24)上下依次首尾相接设置,相邻两个冷凝扁管(24)之间呈一定角度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利用夹套加热的倾角冷凝式清洗残液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冷凝扁管(24)之间夹角为30°?8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利用夹套加热的倾角冷凝式清洗残液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冷凝扁管(24)之间夹角为50°。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一种利用夹套加热的倾角冷凝式清洗残液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温度计(4)、第一压力传感器(5)和安全阀¢),温度计(4)、第一压力传感器(5)和安全阀(6)均安装在罐体(8)的上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利用夹套加热的倾角冷凝式清洗残液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手动球阀(2),手动球阀(2)安装在蒸汽进管(I)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利用夹套加热的倾角冷凝式清洗残液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电磁阀(3),电磁阀(3)安装在蒸汽进管(I)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利用夹套加热的倾角冷凝式清洗残液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10),第二压力传感器(10)安装在蒸汽进管(I)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利用夹套加热的倾角冷凝式清洗残液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罐体支架(19),罐体支架(19)支撑在夹套(21)的下面。
【专利摘要】一种利用夹套加热的倾角冷凝式清洗残液分离回收装置,它涉及一种残液分离回收装置,以解决聚氨酯连续发泡生产结束后,需用大量有机溶剂清洗混合头型腔,清洗后所产生的原料残液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夹套套装在罐体的下部和底部,上盖设置在罐体的顶部,罐体的底部设有除渣口,蒸汽进管和蒸汽出管均与夹套的内腔连通,疏水阀与蒸汽出管连接,倾角冷凝器的输入端通过有机溶剂出气管与罐体的内腔连通,倾角冷凝器的输出端通过有机溶剂回收管与有机溶剂回收罐的内腔连通,冷却水箱进水端通过出水管与倾角冷凝器的出水端连通,冷却水箱的出水端通过水泵和进水管与倾角冷凝器的进水端连通。本实用新型用于聚氨酯发泡生产中清洗残液的分离。
【IPC分类】B01D3/14
【公开号】CN204745709
【申请号】CN201520559620
【发明人】李业光, 唐雪飞, 贾冠群
【申请人】哈尔滨市凯瑞达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