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螺旋式气液分离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92911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新型螺旋式气液分离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具体涉及新型螺旋式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0002]工业废气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尤其对人的眼、鼻和呼吸道有较大的刺激作用,还会对心、肺、肝等内脏及神经系统产生危害,严重时甚至造成急性和慢性中毒,并可致癌。目前废气处理技术已经相对成熟。
[0003]气液分离技术是废气处理技术的分支,目的是将气体与液体颗粒分离,实现除去有害工业废液的目的,从而达到气体排放标准。
[0004]现有的气液分离装置大都结构简单,往往不能将气液有效分离,这样不但会危害人体健康,还会对后续的不耐水的设备造成影响,削减设备正常的使用寿命,因此目前需要一种气液分离效果更彻底的气液分离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气液分离器分离效率低,气液分离不彻底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螺旋式气液分离器,包括圆筒形的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本体内的螺旋管,所述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螺旋管的上端与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螺旋管沿左右方向的侧剖面呈S形,所述本体的左侧内壁上设有第一折流板,所述螺旋管的中部穿装于所述第一折流板,所述本体的右侧内壁上设有第二折流板,所述螺旋管的底部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折流板的顶面上方,所述第一、第二折流板形成迂回状的之字形气流通道。
[0007]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折流板分别与所述本体的右、左侧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隔,所述第一、第二折流板与水平面呈45度角并且分别向右下、左下方倾斜设置。
[0008]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螺旋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螺旋管的走向均匀排列设置。
[0009]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本体内设置有除雾层,所述除雾层与所述本体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除雾层设置于所述螺旋管的上方。
[0010]本实用新型,在本体内气液混合物沿螺旋管的走向从上而下盘旋移动,之后液体通过自身重力作用掉落到本体的下方,气体通过自身的流动性向上移动并且在迂回状之字形通道作用下进一步阻挡气体中的液体,不仅设计结构简单,而且能将气液较为彻底地分离,保护了人体健康,还会维护了后续不耐水的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的说明。
[001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螺旋式气液分离器,包括圆筒形的本体I和设置在本体I内的螺旋管2,本体I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 3,本体I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 4,本体I的底端设置有出液口 5,螺旋管2的上端与进气口 3的管路连接,螺旋管2沿左右方向的侧剖面呈S形,本体I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设有第一折流板6,螺旋管2的中部穿装于第一折流板6 (即可在第一折流板6上打孔并将螺旋管2穿装在孔上),本体I的右侧内壁上固定设有第二折流板7,螺旋管2的底部出口位于第二折流板7的顶面上方,螺旋管2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且通孔沿螺旋管2的走向按实际需要依次均匀排列设置,以利于气体向所需要的方向均匀旋转,使气液因离心作用有效分离。
[0014]第一、第二折流板6、7分别与本体I的右、左侧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隔,第一、第二折流板6、7与水平面呈45度角并且分别向右下、左下方倾斜设置形成迂回状的之字形气流通道。本体I内设置有可允许气体通过并阻止液体通过的除雾层(图1中出气口 4下方的阴影区域即为除雾层),除雾层与本体I的内壁密封连接,除雾层设置于螺旋管2的上方,可进一步除去气体中残留的水雾。
[0015]进气口 3、出气口 4、第一、第二折流板6、7以及出液口 5均与本体I焊接,螺旋管2的上端与进气口 3的管道进行焊接。
[001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
[0017]工业生产的气液混合物首先从进气口 3水平切向进入本体I内,然后沿着螺旋管2的走向从上而下以盘旋状向下移动,此时螺旋管上的通孔均匀分散喷出气流,在气液离心作用不同的原理下,液体通过自身的重力从出液口 5进入到后续的液体储存设备,气体通过自身的特性向上移动,形成气液的初次分离,而后气体在上升过程中,还受到第一、第二折流板6、7的拦截,由于液体的吸附性,可在迂回状之字形通道作用下进一步阻挡和吸附气体中的液体,起到了二次气液分离的作用,之后气液经过除雾层形成三次分离,最后经出气口 4排至气体收集系统,从而实现气液较为彻底的分离。
[0018]本实用新型,在本体内气液混合物沿螺旋管的走向从上而下盘旋移动,之后液体通过自身重力作用掉落到本体的下方,气体通过自身的流动性向上移动并且在迂回状之字形通道作用下进一步阻挡气体中的液体,形成多次气液分离,不仅设计结构简单,而且能将气液较为彻底地分离,保护了人体健康,还会维护了后续不耐水的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O
[0019]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新型螺旋式气液分离器,包括圆筒形的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本体内的螺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螺旋管的上端与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螺旋管沿左右方向的侧剖面呈S形,所述本体的左侧内壁上设有第一折流板,所述螺旋管的中部穿装于所述第一折流板,所述本体的右侧内壁上设有第二折流板,所述螺旋管的底部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折流板的顶面上方,所述第一、第二折流板形成迂回状的之字形气流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螺旋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折流板分别与所述本体的右、左侧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隔,所述第一、第二折流板与水平面呈45度角并且分别向右下、左下方倾斜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螺旋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螺旋管的走向均匀排列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螺旋式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设置有除雾层,所述除雾层与所述本体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除雾层设置于所述螺旋管的上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螺旋式气液分离器,包括圆筒形的本体和设置在本体内的螺旋管,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液口,螺旋管的上端与进气口连接,螺旋管沿左右方向的侧剖面呈S形,本体的左侧内壁上设有第一折流板,螺旋管的中部穿装于第一折流板,本体的右侧内壁上设有第二折流板,螺旋管的底部出口设置于第二折流板的顶面上方,第一、第二折流板形成迂回状的之字形气流通道。本实用新型,在本体内气液混合物在螺旋管和迂回状之字形通道共同作用下进行多次气液分离,不仅设计结构简单,而且能将气液较为彻底地分离,保护了人体健康,还会维护了后续不耐水的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IPC分类】B01D45/08, B01D45/16
【公开号】CN204745890
【申请号】CN201520410796
【发明人】吕昌刚, 王瑞强, 田兆龙, 王志贤, 刘晶
【申请人】青岛路博宏业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