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出液面高度可调的固相萃取仪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85218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出液面高度可调的固相萃取仪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固相萃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出液面高度可调的固相萃取仪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固相萃取技术是一种把液固萃取和液相色谱结合起来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凭借其高效、可靠等优点,已经成为一种样品前处理的有效手段。目前,在科研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固相萃取仪主要有手动、半自动、全自动等三种型号的固相萃取装置。其中,手动固相萃取装置凭借其操作过程简单等优点,目前仍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固相萃取装置。手动固相萃取操作过程由活化、上样、淋洗和洗脱四个步骤构成。传统的手动固相萃取装置液体流出界面的高度是固定的,距离收集瓶较远,溶液导致流出液的飞溅产生交叉污染,同时造成样品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流出液面高度可调的固相萃取仪装置,流出液的界面高度可根据导流管的长度进行调整,尽量降低由于液体飞溅导致的样品损失。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小柱轴、上盖、壳体、抽气孔、多孔支架、收集瓶、导流管;壳体的上部设有上盖,上盖上固定有若干个小柱轴,壳体的内部设有多孔支架,多孔支架上设有若干个收集瓶;所述的收集瓶通过导流管与小柱轴连接,壳体的下部一侧设有抽气孔;所述的导流管为不同长度规格的导流管。
[000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抽气孔与真空栗连接,流出液在导流管的引导下,从多个小柱轴流入收集瓶中,实现固相萃取,流出液的界面高度可根据导流管的长度进行调整。
[0006]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流出液面高度可调的固相萃取仪装置,流出液的界面高度可根据导流管的长度进行调整,尽量降低由于液体飞溅导致的样品损失,且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0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附图标记说明:
[0010]1、小柱轴;2、上盖;3、壳体;4、抽气孔;5、多孔支架;6、收集瓶;7、导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2]参看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小柱轴1、上盖2、壳体
3、抽气孔4、多孔支架5、收集瓶6、导流管7 ;壳体3的上部设有上盖2,上盖2上固定有若干个小柱轴1,壳体3的内部设有多孔支架5,多孔支架5上设有若干个收集瓶6 ;所述的收集瓶6通过导流管7与小柱轴1连接,壳体3的下部一侧设有抽气孔4 ;所述的导流管7为不同长度规格的导流管。
[0013]所述的多孔支架5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0014]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抽气孔4与真空栗连接,流出液在导流管7的引导下,从多个小柱轴1流入收集瓶6中,实现固相萃取,流出液的界面高度可根据导流管的长度进行调整。
[0015]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流出液面高度可调的固相萃取仪装置,流出液的界面高度可根据导流管的长度进行调整,尽量降低由于液体飞溅导致的样品损失,且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0016]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流出液面高度可调的固相萃取仪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小柱轴、上盖、壳体、抽气孔、多孔支架、收集瓶、导流管;壳体的上部设有上盖,上盖上固定有若干个小柱轴,壳体的内部设有多孔支架,多孔支架上设有若干个收集瓶;所述的收集瓶通过导流管与小柱轴连接,壳体的下部一侧设有抽气孔;所述的导流管为不同长度规格的导流管。
【专利摘要】一种流出液面高度可调的固相萃取仪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固相萃取技术领域,它包含小柱轴、上盖、壳体、抽气孔、多孔支架、收集瓶、导流管;壳体的上部设有上盖,上盖上固定有若干个小柱轴,壳体的内部设有多孔支架,多孔支架上设有若干个收集瓶;所述的收集瓶通过导流管与小柱轴连接,壳体的下部一侧设有抽气孔;所述的导流管为不同长度规格的导流管。流出液的界面高度可根据导流管的长度进行调整,尽量降低由于液体飞溅导致的样品损失。
【IPC分类】G01N1/28, B01D15/10
【公开号】CN205095462
【申请号】CN201520601433
【发明人】李晋成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