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射流浮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86046阅读:16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射流浮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有、稀土矿物及非金属矿物浮选的高效射流浮选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向下射流浮选柱,主要由进料装置、喷射装置、下导管、槽体及排出装置等部分构成,矿浆经砂泵加压后以20-25m/s的速度经喷嘴高速射出,形成负压吸入空气,矿浆和空气混合体经下导管进入槽体,有用矿物在短时间内矿化,并被浮选出来,尾矿则经尾矿排出装置排出。虽然目前上述设备由于浮选时间短、处理能力大、能耗低等优点被广泛使用,但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它们存在下述缺点(1)空气分散度较低,下导管周围充气量过大,导致矿浆翻花,影响浮选效率;(2)槽体下部为锥体,仅作排尾矿用,不具有选别的功能,利用率低;(3)较大容积的槽体如1m3以上或处理能力500吨/日以上的设备,需要安装2个以上的下导管,结构较复杂且占用了较多的槽体容积,减少了槽体有效容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运行过程中能保持液面平稳、无翻花现象、结构简单、槽体有效容积大、回收率高的高效射流浮选机。
本实用新型的浮选机与现有射流浮选柱一样,具有进料口、喷射器、喉管、下导管、槽体、支架及排出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槽体呈∪形;在所述下导管出口连接有矿浆分散器,该分散器具有圆台形外壳,其内设置有数块隔板,分散器底部沿外缘开有与上述隔板间隙相贯通的喷浆口。
上述分散器内的隔板呈伞状均匀设置,一般以8-10块为佳,其进口处还设置了锥形导流板,其喷浆口呈鸭嘴状。
上述喷射器喷嘴出口与喉管进口的间距一般控制为15-25mm,下导管的直径比现有同类设备小1/3~1/5为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述优点(1)槽体由于采用∪形结构,底部设置尾矿流槽比现有射流浮选柱体积小、高度低,且矿浆分散器可安装至离底部200mm的部位,大大地增加了浮选槽的有效容积。
(2)由于喷射器喷嘴出口与喉管进口的间距控制为15-25mm之间,形成了较高的真空度,增加了空气吸入量;又由于下导管的直径小于现有的浮选设备,既保证了矿浆和空气在下导管内较好地混合并形成一定数量的矿化泡沫,又保证了矿浆能以较高的速度(3-5m/s)沿矿浆分散器底部的喷浆口射向槽体下部侧壁,并均匀地分散在槽体中,形成较高的空气分散度和平稳的矿浆液面,避免了翻花现象,提高了回收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矿浆分散器正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A-A向剖视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2-喷射器,3-喉管,4-下导管,5-推泡器,6-槽体,7-稳流板,8-矿浆分散器,9-外壳,10-泡沫槽,11-支架,12-尾矿箱,13-尾矿流槽,14-排出口,15-闸板,16-隔板,17-喷浆口,18-锥形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浮选机具有与现有射流浮选柱相同的进料口1,喷射器2、喉管3、下导管4、槽体6、稳流板7及精矿、尾矿、粗粒排出装置,本实施例中,喷射器出口与喉管进口的间距控制为15-25mm,下导管直径比现有同类设备小1/3~1/5为佳;槽体呈∪形,一般可加工成0.5-38m3的系列设备,在下导管4的出口连接有如图3、图4中所示的圆台形分散器8,该分散器具有上下封闭式外壳9,其内呈伞状设置有8-10块隔板16;为更好地分散矿浆,在矿浆进入口还设置有锥形导流板18;分散器底部沿外缘开有与上述隔板间隙相贯通的鸭嘴状喷浆口17;当矿浆经喷射器以25m/s的速度通过喉管射出下导管时,在喷射器中形成负压,吸入空气并与矿浆混合,矿浆空气混合体经分散器以3-5m/s的速度由喷浆口射向槽体下部侧壁,并均匀分布到浮选槽内,经稳流板在槽体上部形成稳定的矿浆液面和较厚的泡沫层。浮选泡沫进入泡沫槽10,尾矿经槽底部的尾矿流槽13进入尾矿箱12排出,尾矿箱上装有循环管与砂泵相连,通过闸板15调节中矿循环量;尾矿流槽下部设有粗粒排出口14,排出粗粒矿物,以避免堵塞。若按1000吨/日同样品位原矿处理能力计,原有同类设备需安装三个下导管,而本实用新型只需采用一个下导管和一个矿浆分散器,且可提高回收率。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射流浮选机,主要具有进料口[1]、喷射器[2]、喉管[3]、下导管[4]、槽体[6]、支架[11]及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6]呈∪形;在所述下导管出口连接有矿浆分散器[8];该分散器具有圆台形外壳[9],其内设置有数块隔板[16],分散器底部沿外缘开有与上述隔板间隙相贯通的喷浆口[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射流浮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浆分散器内隔板呈伞状均匀设置,一般以8-10块为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射流浮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浆分散器的进口处设置锥形导流板[18],其喷浆口[17]呈鸭嘴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射流浮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器出口与喉管进口的间距控制为15-25mm为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射流浮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管的直径比现有同类设备小1/3~1/5为最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选机,该机主要由进料口、喷射器、喉管、下导管、槽体、支架及排出装置构成,在所述下导管出口连接有矿浆分散器;本实用新型槽体呈U形,有效容积大;同时由于采用了矿浆分散器,可使矿浆能以3-5m/s的速度射向槽下内侧壁,并均匀地分散在槽体中,以形成较高的空气分散度和平稳的矿浆液面,避免了现有浮选设备的翻花现象,同时结构简单、回收率高。
文档编号B03D1/16GK2585695SQ0229008
公开日2003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3日
发明者牟联胜 申请人:牟联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