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导流板的高效粉尘分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64929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设有导流板的高效粉尘分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尘分级装置。
背景技术
已有的涡轮式粉尘分级装置如图1所示,其分级机筒体6内未设置任何改变气灰流动方向的导流板,气灰从进灰口沿筒体6圆周切线方向进入后,顺着与叶轮1相同的旋转方向在筒体6中作圆周转动。因气流较平稳,粉尘受到的气流作用力较小,粗细粉尘分离不够彻底,甚至部分粉尘还根本未受到气流的作用就落入了下灰口,造成粉尘分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式,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设有导流板的高效粉尘分级装置,利用叶轮旋转产生的周向旋转气流经导流板变成纵向上下运动的气流,从而使分级效率显著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设有导流板的高效粉尘分级装置有筒体,该筒体中有装在叶轮轴上的叶轮,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筒体内壁位于叶轮圆周外侧部位装有二至三十块导流板。
以下做出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有筒体9,该筒体9中有装在叶轮轴12上的叶轮8,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筒体内壁位于叶轮8圆周外侧部位装有二至三十块导流板7。
所述导流板7与叶轮8的旋转平面所成夹角可以是30°-120°。
还可在对称设置于筒体9两侧的两块导流板7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上轴承固定板13和下轴承固定板14,并在其上对应安装上轴承11和下轴承10,叶轮轴12的上、下两端分别装在所述上轴承11和下轴承10中。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是(参见图2),利用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原理,在筒体内设置了导流板,使叶轮8旋转产生的周向旋转气流在导流板7的作用变成纵向上、下运动的气流(见图2中箭头所表示的气流方向);由此大大提高了粉尘分级效率。
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设有导流板的高效粉尘分级装置,它同已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有1、粉尘分级效率大大提高在纵向上下运动的气流作用下,粉尘全面受到了气体动力和重力等多种力的综合作用,粗细得到了较彻底的分离,分级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2、增强了筒体9的结构强度筒体9内侧增加了导流板7后,筒体结构强度明显增强;这样筒体的壁壳钢板厚度可以减小,进一步降低成本,减轻重量;3、叶轮8转速降低因气流作用增强,气流力太大反而会造成部分较粗的粉尘也会被当作细灰选出,所以现在叶轮8的转速只需要原来的70%,这样就减轻了传动部件的磨损,降低了动力消耗,同时也就可以进一步降低动力和传动机构的规格,降低成本;4、叶轮上轴承11和下轴承10有了固定位置过去的涡轮式粉尘分级装置(图1)的叶轮1采取的是悬臂轴2,这种极不理想的方式,很大原因就是其叶轮轴承不好安装固定。现在导流板的提出,使叶轮的上、下轴承的安装位置有了着落。
5、所述轴承固定板的辅助作用增加了上轴承固定板13和下轴承固定板14后,对筒体9内的气流运动方向和筒体9本身的结构强度也有了进一步的辅助加强作用。


图1是已有技术的粉尘分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叶轮,2-叶轮轴,3、4-轴承,5-联轴器, 6-筒体, 7-导流板,8-叶轮,9-筒体, 10-下轴承,11-上轴承, 12-叶轮轴, 13-上轴承固定板,14-下轴承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图2和上述结构的高效粉尘分级装置,为40T/H粉尘分级机,在筒体9内侧安装与叶轮8旋转平面成90°且在筒体圆周均匀分布的四块导流板7。
权利要求1.一种设有导流板的高效粉尘分级装置,有筒体(9),该筒体(9)中有装在叶轮轴(12)上的叶轮(8),其特征是,所述筒体内壁位于叶轮(8)圆周外侧部位装有二至三十块导流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设有导流板的高效粉尘分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流板(7)与叶轮(8)的旋转平面所成夹角为30°-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设有导流板的高效粉尘分级装置,其特征是,在对称设置于筒体(9)两侧的两块导流板(7)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上轴承固定板(13)和下轴承固定板(14),并在其上对应安装上轴承(11)和下轴承(10),叶轮轴(12)的上、下两端分别装在所述上轴承(11)和下轴承(10)中。
专利摘要一种设有导流板的高效粉尘分级装置,有筒体9,该筒体9中有装在叶轮轴12上的叶轮8,所述筒体内壁位于叶轮8圆周外侧部位装有二至三十块导流板7。本装置提高了粉尘分级效率,增强了筒体结构强度、降低了动力消耗。
文档编号B07B7/083GK2829917SQ20052005181
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31日
发明者郑德明 申请人:郑德明, 王志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