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合除尘排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8352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整合除尘排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整合除尘排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谷物加工过程中,微小的尘埃容混杂在谷物颗粒间,影响谷物加工品质。现有技 术中对谷物进行除尘的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设有一圆柱腔11,在圆柱腔11的上部的腔 壁上有一排气管12,所述排气管12连接一排气用的送风机(图中未示),在圆柱腔11的下 部的腔壁上设有一进料管13,圆柱腔11的下端设有圆锥腔14,谷物从漏斗15进入进料管 13,该谷物与从空气压力输送管16吸入的空气一起通过进料管13进入圆柱腔11,借助于圆 柱腔11内的上升气流,混杂在谷物中的微小尘埃被导向排气管12,与空气一起排出,而谷 物颗粒借助于回旋气流产生的与壁面的摩擦阻力滞留在一定区域内,然后由于自重而下落 到圆锥腔14中。现有技术中的除尘装置的缺陷是,只进行一次分离步骤,除尘效果不好,很 难满足优良品质谷物的加工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合除尘排料装置,该装置结合气流旋场和静电技术对 谷进行多次分离,除尘效果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合除尘排料装置,包括气流旋场 除尘器和静电除尘器,所述气流旋场除尘器通过密封输送通道与静电除尘器连接。上述整合除尘排料装置,其中,所述气流旋场除尘器包括除尘部件和设置在除尘 部件底端的回转阀;所述除尘部件包括圆柱腔和设置在圆柱腔底端的圆锥腔,所述圆锥腔 的底端设有一圆筒,所述圆柱腔的下部设有一次空气导入装置,所述圆筒的上部设有一二 次空气导入装置,所述二次空气导入装置与送风用的送风机连接;所述回转阀与圆筒的底 端连接。上述整合除尘排料装置,其中,所述一次空气导入装置包括空气入口管、稳定器和 转盘;所述空气入口管从圆柱腔的腔外延伸进圆柱腔的腔内,所述稳定器设置于圆柱腔腔 内的中央,所述转盘设置在稳定器的顶端;所述稳定器包括底端和底端上的凸缘,该稳定器 的底端处于空气入口管的顶端与底端的中心处;所述转盘包括支架、转台和多个叶片;所 述支架设置在稳定器的凸缘的顶端,通过支架实现转盘与稳定器的连接,所述转台设置在 支架的顶端,该转台的中央设有一轴孔,该轴孔套接在支架上,使转台能绕支架旋转,所述 多个叶片分别设置于转台的外边缘,转台绕支架旋转时带动叶片绕支架旋转。上述整合除尘排料装置,其中,所述二次空气导入装置设置在圆锥腔与圆筒的连 接处;所述二次空气导入装置包括空气进口管和斜面,所述空气进口管从圆柱腔的腔外延 伸进圆柱腔的腔内,所述斜面为圆锥腔的延伸部,该斜面的顶端与圆锥腔的底端连接,其底 端与空气进口管的底部连接;所述斜面上设有多个孔,二次空气由空气进口管进入,通过斜 面上的孔向上吹。
上述整合除尘排料装置,其中,所述静电除尘器包括静电除尘部件和收集部件,所 述收集部件设置在静电除尘部件的下方,所述静电除尘部件的顶端设有进料口,所述收集 部件的底部设有出料口。上述整合除尘排料装置,其中,所述静电除尘部件的腔体内设有多个静电除尘管, 在所述静电除尘管的上、下两端各设有一绝缘隔板;在所述绝缘隔板的下方设有一托盘,所 述托盘的边缘与静电除尘部件的腔体紧密接触;所述托盘的底部通过轴承与转轴连接,转 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静电除尘部件的腔体上;所述转轴与电机连接,在电机的驱动 下,转轴带动托盘紧贴静电除尘部件的腔体作光滑转动;所述静电除尘部件下端的腔壁上 设有多个下料口,所述下料口设置在托盘的上方、紧靠托盘,所述下料口的底端与托盘的上 表面处在同一平面上。上述整合除尘排料装置,其中,所述收集部件为圆柱腔体,由外包住静电除尘部件 的下端,所述收集部件的顶端略高于静电除尘部件的下料口,且连接在静电除尘部件的外 表面上,将静电除尘部件的下料口包在腔内。上述整合除尘排料装置,其中,所述静电除尘管包括正极收集管、入口管和出口 管;所述正极收集管为中空圆柱体,其圆柱面由金属材料制成,而其上端面和下端面有绝缘 材料制成;所述入口管和出口管为圆柱筒,由绝缘材料制成,分别设置于正极收集管的两 端;所述入口管和出口管与正极收集管的接触面为绝缘筛网;所述正极收集管内设有一负 极电丝,所述负极电丝在两端由绝缘材料包裹,分别沿正极收集管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与外 部电源连接;所述入口管的直径等于出口管的直径,而且入口管和出口管的直径都小于正 极收集管的直径。上述整合除尘排料装置,其中,所述静电除尘管紧密排布在静电除尘部件的腔体 内。上述整合除尘排料装置,其中,所述绝缘隔板,其上设有多个孔,所述孔的直径与 入口管的直径相等,所述绝缘隔板通过孔与正极收集管相互连通。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整合除尘排料装置结合气流旋场和静电技术对谷进行多次分离,除尘效果好。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除尘装置。图2是本发明整合除尘排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整合除尘排料装置中气流旋场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整合除尘排料装置中除尘部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整合除尘排料装置中一次空气导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整合除尘排料装置中转台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整合除尘排料装置中二次空气导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整合除尘排料装置中回转阀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整合除尘排料装置中静电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整合除尘排料装置中静电除尘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整合除尘排料装置中绝缘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见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参见图2,一种整合除尘排料装置,包括气流旋场除尘器1和静电除尘器2,所述气 流旋场除尘器1通过密封输送通道3与静电除尘器2连接。参见图3,所述气流旋场除尘器1包括除尘部件123和回转阀124,所述回转阀124 设在除尘部件123的底端,与除尘部件123连接。参见图4,所述除尘部件123包括一圆柱腔11、一圆锥腔14和一圆筒17 ;所述圆柱腔11为顶端封闭,底端开口,所述圆锥腔14与圆柱腔11的底端相连;
所述圆锥腔14为顶端开口,底端开口,且该圆锥腔14顶端的开口的直径大于该圆 锥腔14底端的开口的直径,该圆锥腔14顶端的开口与圆柱腔11底端的开口相贯通;所述圆筒17为顶端开口,底端开口,该圆筒17顶端的开口与圆锥腔14底端的开 口相贯通;所述圆柱腔11上端的腔壁上设有排气管12,所述排气管12与排气用的送风机 (图中未示)连接;所述圆柱腔11中部的腔壁上设有进料管13,所述圆柱腔11的下部设有一次空气 导入装置18 ;所述圆筒17的上部设有一二次空气导入装置19,所述二次空气导入装置19连接 送风用的送风机(图中未示)。所述进料管13由横管110和斜管111组成,所述横管110与斜管111连接,所述 横管110水平设置,从圆柱腔11的腔外延伸进圆柱腔11的腔内,所述斜管111与横管110 延伸进圆柱腔11腔内的一端连接,该斜管111略向上倾斜,与水平面成一夹角。参见图5,所述一次空气导入装置18包括空气入口管112、稳定器113和转盘114 ; 所述空气入口管112从圆柱腔11的腔外延伸进圆柱腔11的腔内,所述稳定器113设置于 圆柱腔11腔内的中央,该稳定器113的底端处于空气入口管112的顶端与底端的中心处, 设所述圆柱腔11的直径为D,所述稳定器113的底部的直径d为0. 4 0. 6D,所述稳定器 113上部的凸缘115有助于微小尘埃被吹上去,所述转盘114设置在稳定器113的顶端,与 稳定器113的凸缘115连接。参见图6,所述转盘114包括支架116、转台118和多个叶片117,所述支架116设 置在稳定器113的凸缘115的顶端,通过支架116实现转盘114与稳定器113的连接,所述 转台118设置在支架的顶端,该转台118的中央设有一轴孔119,该轴孔119套接在支架116 上,使转台118可绕支架116旋转,所述多个叶片117分别设置于转台118的外边缘,转台 118绕支架116旋转时带动叶片117绕支架116旋转。参见图7,所述二次空气导入装置19设置在圆锥腔14与圆筒17的连接处,包括空 气进口管120和斜面121,所述空气进口管120从圆柱腔11的腔外延伸进圆柱腔11的腔 内,所述斜面121为圆锥腔14的延伸部,该斜面121的顶端与圆锥腔14的底端连接,其底 端与空气进口管120的底部连接,所述斜面121上设有多个孔122,二次空气由空气进口管 120进入,通过斜面121上的孔122向上吹。参见图8,所述回转阀124包括入料口 125、壳体126、多个转子127和下料口 128,
6所述入料口 125设置在壳体126的顶端,所述下料口 128设置在壳体126的底端,所述转子 126设置在壳体126内;所述入料口 125与圆筒17的底端连接。所述壳体126由内壳层129和外壳层130组成,所述外壳层130的顶端和底端均 设有开口,所述外壳层130顶端的开口与入料口 125连接;所述内壳层129的顶端131与外 壳层130顶端的开口相对应,所述内壳层129的底端132与外壳层130底端的的开口相对 应,所述内壳层129的顶端131和底端132上均设有多个孔133,用于下料。所述多个转子127设置于壳体126的内壳层129内,该多个转子127以内壳层129 的中心为出发点呈放射状,且多个转子127均与内壳层129的内壁密封紧贴,所述多个转子 127绕内壳层129的中心旋转。所述回转阀124在旋转过程中始终保持整个除尘装置的良好密封性。参见图9,所述静电除尘器2包括静电除尘部件21和收集部件22,所述收集部件 22设置在静电除尘部件21的下方,所述静电除尘部件21的顶端设有进料口 23,所述收集 部件22的底部设有出料口 24,所述静电除尘部件21的下端设有多个下料口 27,所述下料 口 27与收集部件22连接,可将谷物从静电除尘部件21排出至收集部件22。所述静电除尘部件21的腔体内设有多个静电除尘管26,在所述静电除尘管26的 上、下两端各设有一绝缘隔板25。在所述绝缘隔板25的下方设有一托盘28,所述托盘28的边缘与静电除尘部件21 的腔体紧密接触。所述托盘28的底部通过轴承29与转轴211连接,转轴211的另一端通过轴承29 固定在静电除尘部件21的腔体上。所述转轴211与电机210连接,在电机210的驱动下, 转轴211带动托盘28紧贴静电除尘部件21的腔体作光滑转动。所述静电除尘部件21下端的腔壁上设有多个下料口 27,所述下料口 27设置在托 盘28的上方、紧靠托盘28,所述下料口 27的底端与托盘28的上表面处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收集部件22为圆柱腔体,由外包住静电除尘部件21的下端,所述收集部件22 的顶端略高于静电除尘部件21的下料口 27,且连接在静电除尘部件21的外表面上,将静电 除尘部件21的下料口 27包在腔内。参见图10,所示为静电除尘管26,包括正极收集管261、入口管262和出口管263。所述正极收集管261为中空圆柱体,其圆柱面266由金属材料制成,而其上端面和 下端面有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入口管262和出口管263为圆柱筒,由绝缘材料制成,分别设置于正极收集管 261的两端,所述入口管262的直径等于出口管263的直径,而且入口管262和出口管263 的直径都小于正极收集管261的直径。所述入口管262和出口管263与正极收集管261的接触面为绝缘筛网265。所述正极收集管261内设有一负极电丝264,所述负极电丝264在两端由绝缘材料 267包裹,分别沿正极收集管6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静电除尘管26紧密排布在静电除尘部件21的腔体内。参见图11,所示为绝缘隔板25,其上设有多个孔251,所述孔251的直径与入口管 262的直径相等,所述绝缘隔板25通过孔251与正极收集管261相互连通。本发明整合除尘排料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谷物被一次空气导入装置18送出,谷物115下落,而尘埃116的大部分被一次空 气导入装置18吹出的回旋式气流吸上去,并从排气管12中排出,而谷物115由于自重下落 到圆锥腔15中,完成了第一次除尘步骤;下落到圆锥腔15中的谷物115遇到从二次空气导入装置111吹进来的气流,尘埃 16被吹上圆柱腔11,随着圆柱腔11内的回旋气流送出圆柱腔11,完成了第二次除尘步骤;所述谷物115通过圆筒19落入回转阀110,借助于回转阀110的旋转连续地被排
出o所述一次空气导入装置与二次空气导入装置的通风量(每分钟)之比为4 1 3 1为宜。从回转阀110中排出的谷物沿密封输送通道3输送到静电除尘器2,从静电除尘器 2的进料口 23进入静电除尘部件21,穿过静电除尘管26上方的绝缘隔板25上的孔251进 入正极收集管261,在静电作用下,尘埃向正极收集管261的圆柱面266运动,吸附在正极收 集管261的圆柱面266上,而谷物通过正极收集管261,从静电除尘管26下方的绝缘隔板 225上的孔251落下,落下的谷物随着托盘28 —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由静电除尘部 件21的下料口 27排出,进入收集部件22,最后通过收集部件22的出料口 24排出本发明装 置外。
权利要求
一种整合除尘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流旋场除尘器(1)和静电除尘器(2),所述气流旋场除尘器(1)通过密封输送通道(3)与静电除尘器(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除尘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旋场除尘器(1)包 括除尘部件(123)和设置在除尘部件(123)底端的回转阀(124);所述除尘部件(123)包 括圆柱腔(11)和设置在圆柱腔(11)底端的圆锥腔(14),所述圆锥腔(14)的底端设有一圆 筒(17),所述圆柱腔(11)的下部设有一次空气导入装置(18),所述圆筒(17)的上部设有 一二次空气导入装置(19),所述二次空气导入装置(19)与送风用的送风机连接;所述回转 阀(124)与圆筒(17)的底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合除尘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空气导入装置(18) 包括空气入口管(112)、稳定器(113)和转盘(114);所述空气入口管(112)从圆柱腔(11) 的腔外延伸进圆柱腔(11)的腔内,所述稳定器(113)设置于圆柱腔(11)腔内的中央,所 述转盘(114)设置在稳定器(113)的顶端;所述稳定器(113)包括底端和底端上的凸缘 (115),该稳定器(113)的底端处于空气入口管(112)的顶端与底端的中心处;所述转盘 (114)包括支架(116)、转台(118)和多个叶片(117);所述支架(116)设置在稳定器(113) 的凸缘(115)的顶端,通过支架(116)实现转盘(114)与稳定器(113)的连接,所述转台 (118)设置在支架的顶端,该转台(118)的中央设有一轴孔(119),该轴孔(119)套接在支 架(116)上,使转台(118)能绕支架(116)旋转,所述多个叶片(117)分别设置于转台(118) 的外边缘,转台(118)绕支架(116)旋转时带动叶片(117)绕支架(116)旋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合除尘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空气导入装置(19) 设置在圆锥腔(14)与圆筒(17)的连接处;所述二次空气导入装置(19)包括空气进口管 (120)和斜面(121),所述空气进口管(120)从圆柱腔(11)的腔外延伸进圆柱腔(11)的腔 内,所述斜面(121)为圆锥腔(14)的延伸部,该斜面(121)的顶端与圆锥腔(14)的底端连 接,其底端与空气进口管(120)的底部连接;所述斜面(121)上设有多个孔(122),二次空 气由空气进口管(120)进入,通过斜面(121)上的孔(122)向上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除尘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除尘器(2)包括静 电除尘部件(21)和收集部件(22),所述收集部件(22)设置在静电除尘部件(21)的下方, 所述静电除尘部件(21)的顶端设有进料口(23),所述收集部件(22)的底部设有出料口 (2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合除尘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除尘部件(21)的 腔体内设有多个静电除尘管(26),在所述静电除尘管(26)的上、下两端各设有一绝缘隔 板(25);在所述绝缘隔板(25)的下方设有一托盘(28),所述托盘(28)的边缘与静电除尘 部件(21)的腔体紧密接触;所述托盘(28)的底部通过轴承(29)与转轴(211)连接,转轴 (211)的另一端通过轴承(29)固定在静电除尘部件(21)的腔体上;所述转轴(211)与电 机(210)连接,在电机(210)的驱动下,转轴(211)带动托盘(28)紧贴静电除尘部件(21) 的腔体作光滑转动;所述静电除尘部件(21)下端的腔壁上设有多个下料口(27),所述下料 口(27)设置在托盘(28)的上方、紧靠托盘(28),所述下料口(27)的底端与托盘(28)的上 表面处在同一平面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合除尘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部件(22)为圆柱腔 体,由外包住静电除尘部件(21)的下端,所述收集部件(22)的顶端略高于静电除尘部件(21)的下料口(27),且连接在静电除尘部件(21)的外表面上,将静电除尘部件(21)的下 料口(27)包在腔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合除尘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除尘管(26)包括正 极收集管(261)、入口管(262)和出口管(263);所述正极收集管(261)为中空圆柱体,其圆 柱面(266)由金属材料制成,而其上端面和下端面有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入口管(262)和 出口管(263)为圆柱筒,由绝缘材料制成,分别设置于正极收集管(261)的两端;所述入口 管(262)和出口管(263)与正极收集管(261)的接触面为绝缘筛网(265);所述正极收集 管(261)内设有一负极电(264),所述负极电丝(264)在两端由绝缘材料(267)包裹,分别 沿正极收集管(26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入口管(262)的直径等于出 口管(263)的直径,而且入口管(262)和出口管(263)的直径都小于正极收集管(261)的 直径。
9.如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整合除尘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除尘管(26)紧 密排布在静电除尘部件(21)的腔体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整合除尘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隔板(25),其上设 有多个孔(251),所述孔(251)的直径与入口管(262)的直径相等,所述绝缘隔板(25)通过 孔(251)与正极收集管(261)相互连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合除尘排料装置,包括气流旋场除尘器和静电除尘器,所述气流旋场除尘器通过密封输送通道与静电除尘器连接;所述气流旋场除尘器包括一次空气导入装置和二次空气导入装置;所述静电除尘器包括静电除尘部件和收集部件,所述收集部件设置在静电除尘部件的下方,所述静电除尘部件的顶端设有进料口,所述收集部件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本发明整合除尘排料装置结合气流旋场和静电技术对谷进行多次分离,除尘效果好。
文档编号B07B7/01GK101850336SQ200910048819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3日
发明者刘 英 申请人:上海亦晨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