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盖后续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6336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组合盖后续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产品检测装置,具体涉及ー种组合盖后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聚丙烯组合盖是输液包装的重要部件之一,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的包装形式,是输液包装的发展趋势;其所用设备、模具、组装、后续处理装置,从最初的国外进ロ到近几年的全部国产化,发展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后续产品的处理是影响产品质量及提高产量的关键,现有的组合盖后续处理装置エ序繁杂,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的组合盖后续处理 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ー种组合盖后续处理装置,包括传送带,其特征是所述传送带沿传输方向依次设有不合格识别剔除装置和微粒纤维去除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盖后续处理装置,是在传送带的运行过程中分别设有不合格识别剔除装置和微粒纤维去除装置;分别用于将不合格的产品剔除和微粒纤维去除。该组合盖后续处理装置,所述不合格识别剔除装置的检测部件为质量传感器,执行部件为设置在传送带ー侧的带电磁阀控制的风枪,在风枪的对面设有废品出口,用于输出不合格产品;风枪上的电磁阀与质量传感器电连接,该产品检测是通过质量传感器来测量组合盖的重量,然后将信号传递给电磁阀,电磁阀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控制风枪动作;所述微粒纤维去除装置由设置在传送带上方沿传送带前进方向依次设置的离子棒和离子风机组成,通过离子棒将组合盖带的静电去除,然后通过离子风机将微粒纤维去除。本实用新型组合盖后续处理装置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集组盖后的不合格识别剔除和微粒纤维去除于一体,一体化的设计使产品流程大大缩短,效率提高60%以上,节约人员30%,使成本大大降低,还有效的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质量传感器,2、传送带,3、废品出口,4、风枪,5、电磁阀,6、离子棒,7、离子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ー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传送带2,其特征是所述传送带2沿传输方向依次设有不合格识别剔除装置和微粒纤维去除装置;所述不合格识别剔除装置的检测部件为质量传感器1,执行部件为设置在传送带2 —侧的带电磁阀5控制的风枪4,在风枪的对面设有废品出ロ 3,风枪4上的电磁阀5与质量传感器I电连接;所述微粒纤维去除装置由设置在传送带上方沿传送带前进方向依次设置的离子棒6和离子风机7组成。 工作时质量传感器I检测路过的每个组合盖,并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电磁阀5,电磁阀5根据接收到的质量传感器I的信号,来控制风枪4的,当有不合格品吋,电磁阀5根据接收到的质量传感器I的信号启动风枪4动作,将不合格品顶出传送带进入废品出口3,合格品产品继续在传送带上运行经过离子棒6后去除静电,然后经过离子风机7去除微粒。
权利要求1.ー种组合盖后续处理装置,包括传送带(2),其特征是所述传送带(2)沿传输方向依次设有不合格识别剔除装置和微粒纤维去除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盖后续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不合格识别剔除装置的检测部件为质量传感器(1),执行部件为设置在传送带(2) —侧的带电磁阀(5)控制的风枪(4),在风枪的对面设有废品出口,风枪(4)上的电磁阀(5)与质量传感器(I)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盖后续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微粒纤维去除装置由设置在传送带上方沿传送带前进方向依次设置的离子棒(6)和离子风机(7)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产品后续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组合盖后续处理装置。该组合盖后续处理装置,包括传送带,其特征是所述传送带沿传输方向依次设有不合格识别剔除装置和微粒纤维去除装置。本实用新型组合盖后续处理装置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集组盖后的不合格识别剔除和微粒纤维去除于一体,一体化的设计使产品流程大大缩短,效率提高60%以上,节约人员30%,使成本大大降低,还有效的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
文档编号B07C5/28GK202655255SQ201220336279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
发明者谭秀钢, 钟永涛, 孙兆根 申请人:淄博市华元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