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湿式电除尘器入口的气流均布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1190阅读:8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湿式电除尘器入口的气流均布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环保领域,尤其涉及湿法脱硫+湿式电除尘器的烟气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火电厂超低排放技术受到大力推崇,其中作为末端烟气治理的利器——湿式电除尘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通常实施方案中,蜂巢式湿式电除尘安装在湿法脱硫塔顶部,在一些工程项目中,电除尘器与脱硫塔两种设备由于设备的管径尺寸存在差异,进行连接时会存在锥形变径通路,会导致流通的气流分布不均,从而影响下游湿式电除尘器的稳定运行。因此如何实现有效的气流均布是保证湿式电除尘器稳定运行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在锥形变径处提供一种新型的气流均布装置,以实现湿式电除尘器的稳定、高效运行,达到超低排放要求。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湿式电除尘器入口的气流均布组合装置,安装布置于脱硫塔出口和湿式电除尘器入口之间圆锥形变径处,包括下部的导流叶片和上部的整流格栅板,其特征在于:变径入口处安装多组倾斜导流叶片调节变径内气流均匀分布;变径出口处安装的整流格栅板改变经导流叶片均布后的气流走向。

进一步地,导流叶片底部至变径侧边壁水平距离与所处水平面变径直径的比值等于导流叶片顶部至变径侧边壁水平距离与所处水平面变径直径的比值,保证脱硫塔出口的导流面积和湿式电除尘器入口的投影面积比例一定。

进一步地,导流叶片底部在变径的直径方向上,采用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地,导流叶片底部在变径的直径方向上,在中心区域采用较小间距,在外周区域采用较大间距;或者根据变径角度不同,中心区域也有可采用较大间距或者去掉部分导流板。

进一步地,导流板顺气流方向的高度大概为变径高度的20%~30%。

进一步地,导流板采用卡槽的方式安装,卡槽带有一定的角度。

进一步地,整流格栅板可减小/增大开孔率;整流格栅板的开孔率按从中心到外周分段区域性变化。

进一步地,整流格栅板包括网格状格栅板或孔板。

进一步地,整流格栅板中设置有加强梁结构,整流格栅板可作为设备维修平台。

进一步地,变径内部断面在横向和纵向均布置导流叶片,相互之间正交。

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前端的格栅形式的气流均布板块能有效将脱硫塔出口的气流稳定地导向到四周,避免出现中间流速和四周流速差异、气流严重不均的现象;并且,导流板带有一定角度,避免积灰出现;末端格栅板再次均布气流,同时还可作为检修平台,节约空间,保证湿式电除尘器稳定、高效运行,使烟气达到超低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变径截面图

图3为导流板角度设计分析图

图4为多组正交导流板结构布置图

图5为多组正交导流板结构另一种布置图

图中1喷淋系统,2出口烟道,3拉紧装置,4楼梯平台,5整流格栅,6脱硫分界面,7气流均布装置上边沿等高线,8气流均布装置,9锥形变径,10脱硫塔,11静电旋流除尘除雾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所示例的是从发电厂脱硫塔塔径φ13米出口到湿式电除尘器入口φ17.5米的圆锥形变径。为了实现在圆锥形变径内流过的气流均匀分布,在变径内设计安装相应气流均布装置,其中包括下部安装的多组导流板和上部整流格栅。其中导流板的倾斜角度设计是关键,叶片向四周导向,不同的角度引导气流往不同的方向运动,进而改变位于下游的湿式电除尘器入口断面的气流均匀性。图3是导流板角度设计原理图。图中a为第一个导流叶片底部与侧边壁的距离,A为脱硫塔出口的直径,b为第一导流叶片顶部假想一直延长到湿式电除尘器入口位置时与侧边壁的距离,B为湿式电除尘器入口的直径。根据a/A=b/B来设计计算第一导流叶片的倾斜角度,这样脱硫塔出口的导流面积和湿式电除尘器入口的投影面积比例一定,从而保证导流板能够将底部出口气量均衡的导入到上游入口断面,使上游湿式电除尘器入口界面的进气流速均匀;对于多组导流叶片,采用与第一导流叶片相同的计算方式,计算相应导流叶片的倾斜角度。如图1中所示,三组导流叶片的角度分别为70度、79度、88度。

导流叶片在脱硫塔出口的直径方向上,可采用等间距设置;考虑到在变径内气流的流动特性,其中中间区域和外周区域流速不同;其中的中间流速快、四周流速低,可以优选地相应在中心区域采用较小间距,在外周区域采用较大间距。导流叶片间距的变化可从中心到外周分为2-3个阶梯变化间距值,如分三个区域则分别取不同间距值1m、1.5m、2m。

导流板的数量要根据变径的角度和整体结构而定,原则是尽量少;

导流板沿气流方向的高度大概为变径高度的20%~30%,从而保证气流的导向正常;

导流板采用卡槽的方式安装,卡槽带有一定的角度,这种安装方法简便,且能保证安装精度;

导流板的高度大于700mm时,建议板上加筋防止结构变形。

变径上部末端设置的整流格栅板将经过导流板后沿一定倾斜角度运动的气流进一步引导成为垂直向上运动的气流,使气流能够更加均匀稳定的进入到湿式电除尘器内部。如果格栅板底部出现局部高速分布不均的情况,可以通过减小/增大开孔率,通过调节阻力实现均流地效果。整流板的开孔率同样也可考虑气流实际平面分布情况,按从中心到外周分段区域性变化,优选地相应在中心区域采用较小开孔率,在外周区域采用较大开孔率。开孔率为30%~50%

并且格栅板包括网格状格栅板,也包括孔板。整流格栅板中设置有必要的加强梁结构,在进行维护作业时,整流格栅板可作为维修平台应用。

整体的运行环境为酸性,因此,还要对该套气流均布装置考虑防腐,采用涂玻璃鳞片的方式进行防腐。

图4为另外一种形式的导流板布置图,即在脱硫塔出口断面横向和纵向均可布置导流板,相互之间正交,进一步提高气流均布效果,可以根据实际工程中烟气的出口形式和分布状况自行选择。其中的中间部位导流板间距小,可应用于中间风速大的工况。

图5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导流板布置图,其中的中间部位导流板间距大或者去掉部分导流板,可应用于中间风速小的工况,可以根据实际工程中烟气的出口形式和分布状况自行选择。

本实用新型里面提到的导流板数量和间距仅是根据此工程的建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并不仅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针对此种变径形式的导流板和格栅板的组合气流分布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组合方式并不仅限于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