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环分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9185发布日期:2018-09-28 19:1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旋压缩机的零部件分选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耐磨环分选机。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的消耗和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措施和政策,降低碳排放是我国的重要举措。在这个大背景下,电动汽车成为我国研究和发展的主要方向。电动汽车和普通的内燃机汽车相比,具有巨大的优势,具有噪音低,无污染及节约石油等特点,成为新一代的节能环保的交通公具之一,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所以电动汽车压缩机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作为涡旋压缩机的一个重要部件,耐磨环的内径和外径数据是选取的重点。传统的分选方式是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固定,在通过千分表进行手工检测,按检测数据分选;该方式费时费力,测量精度差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环分选机,该耐磨环分选机具有检测数据准确、分选效率高的优势,可适用于批量化分选。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耐磨环分选机,包括机架,以及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上料机构、内径检测机构、外径检测机构和下料机构,以及用于在上料机构、内径检测机构、外径检测机构和下料机构之间转移工件的机械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机构包括横向移动副,以及设置在横向移动副上的纵向升降副,以及设置在纵向升降副上若干组夹装副;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移动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上的多个料盒,多个料盒沿基座移动方向依次并排设置;

所述内径检测机构包括内径检测架,以及设置在内径检测架上的纵向气缸,以及设置在纵向气缸输出端上的内径检测器,以及设置在内径检测器下方机架上的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的上端部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径向相对的第一抓取口;所述纵向气缸带动内径检测器纵向移动,内径检测器的检测端能够伸入第一定位槽内,内径检测器的检测端上设有两个径向背对设置的第一位移检测端;所述外径检测机构包括外径检测架,以及设置在外径检测架上的横向气缸,以及设置在横向气缸上的外径检测器,以及设置在外径检测器下方机架上的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的上端部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侧壁上开设有检测口和两个第二抓取口,两个第二抓取口径向相对;所述横向气缸带动外径检测器横向移动,外径检测器的端部设有第二位移检测端,第二位移检测端指向检测口。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移动副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水平滑轨,以及移动设置在水平滑轨上的滑板,以及驱动所述滑板的第一气缸;所述纵向升降副包括通过套管连接在滑板上方的升降板,以及驱动所述升降板纵向移动的第二气缸;所述三组夹装副分别设置在升降板的中部和两端部,夹装副包括夹装气缸,以及设置在夹装气缸输出端上的两条夹装臂,两条夹装臂相对移动,两条夹装臂之间构成夹装口。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基座包括架设在机架上的光轴组,以及移动设置在光轴组上的移动基板,以及驱动移动基板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丝杆组件连接移动基板。

作为优选,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轨道,以及设置在上料轨道起始端上的振动盘,以及设置在上料轨道末端部上的工件抬升组件;所述工件抬升组件包括工件抬升气缸,以及设置在工件抬升气缸输出端上的工件定位柱;所述工件抬升气缸的输出端竖直朝上,上料轨道的末端部上设有垂直于上料轨道的抬升通道,工件定位柱活动设置在抬升通道内。

作为优选,所述工件定位柱、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处于同一直线;工件定位柱、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等轴心距设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耐磨环分选机,该耐磨环分选机包括上料机构、内径检测机构、外径检测机构、下料机构和机械手机构,其中上料机构用于将耐磨环呈一定规律输送备用,机械手机构可夹持耐磨环在上料机构、内径检测机构、外径检测机构和下料机构之间输送;内径检测机构可对耐磨环的内径进行测量,外径检测机构可对耐磨环的外径进行测量,内径检测机构和外径检测机构的检测数据与系统的预设数据进行比对,从而控制下料机构中的移动基座移动,而机械手机构可按固定路径送料即可实现分选。该耐磨环分选机采用上述方案,具有检测数据准确、分选效率高的优势,可适用于批量化分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的一种耐磨环分选机,包括机架1,以及依次设置在机架1上的上料机构2、内径检测机构3、外径检测机构4和下料机构5,以及用于在上料机构2、内径检测机构3、外径检测机构4和下料机构5之间转移工件的机械手机构6。

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上料轨道21,以及设置在上料轨道21起始端上的振动盘22,以及设置在上料轨道21末端部上的工件抬升组件。所述工件抬升组件包括工件抬升气缸23,以及设置在工件抬升气缸23输出端上的工件定位柱24。所述工件抬升气缸23的输出端竖直朝上,上料轨道21的末端部上设有垂直于上料轨道21的抬升通道,工件定位柱24活动设置在抬升通道内。上料时,耐磨环在振动盘22的振动下进入上料轨道21并沿上料轨道21前行,达到上料轨道21末端后,由工件抬升组件将最末端的耐磨环抬起,供机械手机构6夹持运输。

所述内径检测机构3包括内径检测架31,以及设置在内径检测架31上的纵向气缸32,以及设置在纵向气缸32输出端上的内径检测器33,以及设置在内径检测器33下方机架1上的第一定位柱34。所述第一定位柱34的上端部设有第一定位槽35,第一定位槽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径向相对的第一抓取口36。所述纵向气缸32带动内径检测器33纵向移动,内径检测器33的检测端能够伸入第一定位槽内,内径检测器33的检测端上设有两个径向背对设置的第一位移检测端。内径检测时,工件定位在第一定位柱34上,纵向气缸32驱动内径检测器33下行,内径检测器33的检测端伸入耐磨环的环体通孔内,两个第一位移检测端径向向外移动直至与耐磨环内侧壁相抵,此时可得到耐磨环的内径数据。而后,纵向气缸32驱动内径检测器33上行退出,机械手机构6抓取耐磨环进入下一工位,此处的第一抓取口便于机械手机构6夹持运输。

所述外径检测机构4包括外径检测架41,以及设置在外径检测架41上的横向气缸42,以及设置在横向气缸42上的外径检测器43,以及设置在外径检测器43下方机架1上的第二定位柱44。所述第二定位柱44的上端部设有第二定位槽45,第二定位槽45侧壁上开设有检测口46和两个第二抓取口47,两个第二抓取口47径向相对。所述横向气缸42带动外径检测器43横向移动,外径检测器43的端部设有第二位移检测端,第二位移检测端指向检测口46。外径检测时,工件定位在第二定位柱44上,横向气缸42驱动外径检测器43前行,外径检测器43的第二位移检测端穿过检测口46与耐磨环外侧壁面相抵,此时得到第二位移检测端的位移数据,系统中还预设的检测口46径向对面的第二定位槽45内侧壁与第二位移检测端之间的原始距离数据;两个数据通过系统自动计算即可得到耐磨环的外径数据。而后,横向气缸42驱动外径检测器43后行退出,机械手机构6抓取耐磨环进入下一工位,此处的第二抓取口47便于机械手机构6夹持运输。

上述上料机构2、内径检测机构3和外径检测机构4中,所述工件定位柱24、第一定位柱34和第二定位柱44处于同一直线。工件定位柱24、第一定位柱34和第二定位柱44等轴心距设置。

所述下料机构5包括移动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上的多个料盒51,多个料盒沿基座移动方向依次并排设置。所述移动基座包括架设在机架1上的光轴组52,以及移动设置在光轴组52上的移动基板53,以及驱动移动基板53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丝杆组件连接移动基板53。在下料时,需系统将内径检测机构3和外径检测机构4的检测数据与系统的预设数据进行比对,从而控制下料机构5中的移动基座移动,使特定的料盒承接耐磨环,此时机械手机构6可按固定路径送料即可实现分选。

所述机械手机构6包括横向移动副,以及设置在横向移动副上的纵向升降副,以及设置在纵向升降副上若干组夹装副。所述横向移动副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水平滑轨,以及移动设置在水平滑轨上的滑板62,以及驱动所述滑板62的第一气缸63。所述纵向升降副包括通过套管连接在滑板62上方的升降板64,以及驱动所述升降板64纵向移动的第二气缸65。所述三组夹装副分别设置在升降板64的中部和两端部,夹装副包括夹装气缸66,以及设置在夹装气缸66输出端上的两条夹装臂67,两条夹装臂67相对移动,两条夹装臂67之间构成夹装口。该机械手机构6中,横向移动副是用于控制在上料机构2、内径检测机构3、外径检测机构4、下料机构5之间的移动;纵向升降副是用于控制将耐磨环由工位取出或放入工位;夹装副是用于控制夹持或松开工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耐磨环分选机,该耐磨环分选机包括上料机构2、内径检测机构3、外径检测机构4、下料机构5和机械手机构6,其中上料机构2用于将耐磨环呈一定规律输送备用,机械手机构6可夹持耐磨环在上料机构2、内径检测机构3、外径检测机构4和下料机构5之间输送。内径检测机构3可对耐磨环的内径进行测量,外径检测机构4可对耐磨环的外径进行测量,内径检测机构3和外径检测机构4的检测数据与系统的预设数据进行比对,从而控制下料机构5中的移动基座移动,而机械手机构6可按固定路径送料即可实现分选。该耐磨环分选机采用上述方案,具有检测数据准确、分选效率高的优势,可适用于批量化分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