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浆离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6140发布日期:2018-08-17 18:50阅读:12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豆浆离心机。



背景技术:

在豆奶、豆浆等制品饮料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先将大豆研磨后制得大豆浆料,大豆浆料再去渣后得到浆液。

现有的大豆浆料去渣离心机可参照公告号为CN203955371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大豆浆料去渣离心机,包括主机、驱动装置、转轴、转鼓、滤网、进料管、排渣口以及排料口,驱动装置设在主机内驱动转轴转动,转鼓和滤网安装在转轴上能够随转轴一同转动,大豆浆料经滤网的离心筛选,使浆料液固分离,得到需要的液态浆汁,固态的豆渣从排渣口排出。为了使进料管喷射的浆料较为均匀,进料管伸入分离仓的端部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分流孔。

在使用这种离心机时,浆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较为分散地分布在滤网上,然而,当浆料的流速较慢时,浆料沿底部的分流孔流出,分散效果较小,浆料的流速较快时,浆料沿周向的分流孔流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浆料的喷射,影响分离的效率且容易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豆浆离心机,其优点是在使用这种豆浆离心机时,大豆浆料在滤网上的分布较为均匀,使得大豆浆料的液固分离较为彻底,分离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豆浆离心机,包括固定设置的分离装置以及设在分离装置一侧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机架、设在第一机架内的电机以及受控于电机的转轴,所述转轴伸至分离装置内;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二机架以及安装在第二机架上的分离仓,分离仓内设有转鼓,转鼓呈圆锥形且放置方式为卧式,转鼓内侧固定连接有滤网,转鼓和滤网固定安装在转轴上,分离仓内设有进料管,所述滤网上的与进料管的相对位置安装有圆锥状的反射件,所述反射件的锥尖朝向进料管设置并部分伸入进料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反射件并使进料管与反射件相对设置,使得大豆浆料自进料管进入离心机后,喷至反射件上经反射件的反射,大豆浆料在滤网上的分布较为均匀,使得大豆浆料的液固分离较为彻底,分离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鼓内径较小一端通过键连接在转轴上,所述反射件的锥尖处设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和反射件将滤网和转鼓锁紧在转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鼓和滤网能够随转轴的转动而转动,安装方式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离仓底端与滤网相对的位置,分离仓底端的滤网上豆渣落下位置设有排渣口,排液口和排渣口处分别固定连接有排液管和排渣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分离装置分离后的浆汁和豆渣能够分别通过排液管和排渣管进行卸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离仓的开口处铰接有门盖,门盖中部开有进料口,所述进料管穿设在进料口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分离仓内部封闭,豆浆能够较好的进行分离,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门盖的外侧设有与内径与进料口直径大小相等的安装筒,所述安装筒沿径向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处设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螺纹连接在安装筒上且抵在进料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料管可拆卸地连接在门盖上,使得装置模块化,便于维护和修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门盖上固定设有中转仓,所述中转仓的底部开有输料口,所述进料管为弯管,进料管伸入分离仓一端的另一端通过输料口密封连接在中转仓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中转仓,输送至分离装置的浆料的流速得以缓冲,使离心分离机较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管的弯折部为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锁紧螺栓,能够调节进料管与反射件的距离而控制浆料经反射件反射至滤网上的均匀程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反射件并使进料管与反射件相对设置,使得大豆浆料自进料管进入离心机后,喷至反射件上经反射件的反射,大豆浆料在滤网上的分布较为均匀,使得大豆浆料的液固分离较为彻底,分离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豆浆离心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体现分离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体现转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体现反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分离装置;11、第二机架;12、分离仓;13、排液管;14、排渣管;15、转鼓;16、滤网;17、进料管;171、软管;18、门盖;181、安装筒;182、锁紧螺栓;2、驱动装置;21、第一机架;22、转轴;3、反射件;31、安装螺栓;4、中转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 “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结合图1和图2,一种豆浆离心机,包括固定设置的分离装置1以及设在分离装置1一侧的驱动装置2,驱动装置2包括第一机架21、设在第一机架21内的电机(未示出)以及受控于电机的转轴22,转轴22伸至分离装置1内;分离装置1受控于驱动装置2对进入分离装置1的大豆浆料进行固液分离。分离装置1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二机架11以及固定安装在第二机架上的分离仓12,分离仓12底端开有排液口和排渣口,排液口和排渣口处分别固定连接有排液管13和排渣管14,分别用于对分离后的液汁和豆渣进行出料。

结合图3和图4,分离仓12内设有转鼓15,转鼓15呈圆锥形且放置方式为卧式,转鼓15内侧设有滤网16,转鼓15上开有漏孔,转鼓15通过键连接在转轴22上,排液口开在分离仓12底端与滤网16相对的位置,排渣口设在分离仓12底端的滤网16上豆渣落下位置,通过转轴22带动转鼓15和滤网16转动,大豆浆液在离心作用下,浆汁从滤网16经转鼓15分离并经排液管13进行出料,豆渣沿滤网15落下并经排渣管14出料。

结合图2和图4,分离仓12内还设有进料管17,滤网16上的与进料管17的相对位置安装有圆锥状的反射件3,反射件3的锥尖朝向进料管17设置并部分伸至进料管17。转鼓15内径较小一端通过键连接在转轴22上,反射件3的锥尖处设有安装螺栓31,安装螺栓31和反射件3一起将滤网16和转鼓15锁紧在转轴22上。大豆浆料自进料管17进入离心机后,喷至反射件3上经反射件3的反射,大豆浆料在滤网16上的分布较为均匀,使得大豆浆料的液固分离较为彻底,分离效果较好。

结合图4和图5,分离仓12的开口处铰接有门盖18,门盖18中部开有进料口,进料管17穿设在进料口内。门盖18的外侧设有与进料口直径大小相等的安装筒181,安装筒181沿径向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处设有锁紧螺栓182,锁紧螺栓182螺纹连接在安装筒181上且抵在进料管17上。

回看图1,为了缓冲输送至分离装置1的浆料的流速,门盖18外侧固定连接有中转仓4,中转仓4的底部开有输料口,进料管17为弯管,进料管17伸入分离仓12一端的另一端通过输料口密封连接在中转仓4的底部。进料管17的弯折部为软管,使得能够通过调节进料管17与反射件3之间的距离而控制浆料经反射件3反射至滤网16上的均匀程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