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分拣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0838363发布日期:2020-05-22 17:10阅读:870来源:国知局
智能分拣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物品分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分拣系统及智能分拣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快递行业的迅猛发展,托寄物数量呈爆发式增长,托寄物发送的包装规格和种类需求也越来越多,托寄物越来越多,按照区域分拣成为快递公司的重中之重。但是,现有的分拣受限于其数据、物品规则等,在托寄物分拣分类方面有很多不足之处:

第一、分拣需要人工识别地址,根据记忆分类整理,对人力成本要求高,误差大,耗时长;

第二、使用固定的分拣计划,缺乏灵活性,某片区域的件量过多或过少的时候,会存在工作量分配不均匀,件量过多的区域可能存在滞留;

第三、单人分拣,不支持多人分拣,协同不方便;

第四、分拣柜格口区分不够明确,不够细致,容易出现错投。

尤其针对小型的分拣场所,比如快递营业网点或者中转仓库,大型自动化分拣设备无法投入使用,上述问题更为凸显。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分拣方法。该分拣方法基于ar技术可以实现小型场所的快速智能分拣。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分拣系统,该分拣系统基于ar技术可以实现小型场所的快速智能分拣。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分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地址信息与派件区域的对应关系库;

配置分拣格口,建立派件区域与分拣格口的对应关系库;

识别待分拣快件的运单信息并获取地址信息,根据地址信息与派件区域的对应关系库,以及派件区域与分拣格口的对应关系库,确定待分拣快件对应的分拣格口并在ar终端设备中显示。

优选地,基于ar终端设备识别待分拣快件的运单信息。

优选地,ar终端设备显示待分拣快件对应的分拣格口,同时给出路线指引。

优选地,ar终端设备显示待分拣快件对应的分拣格口,同时显示对应的投递路径。

优选地,ar终端设备显示待分拣快件对应的分拣格口,同时给出该格口是否已满的提示信息。

优选地,当分拣物投递至错误格口时,ar终端设备给出错投提示信息。

优选地,基于历史分拣数据信息,建立地址信息与派件区域的对应关系库。

优选地,基于bls整合件量信息和/或派件难易度,构建最终派件区域,将最终的派件区域与格口对应,建立派件区域与分拣格口的对应关系库。

优选地,当识别待分拣快件的运单信息并获取地址信息后,无法识别地址信息与派件区域的对应关系时,增加新的地址信息与派件区域的对应关系标记,并将该标记信息保存到地址信息与派件区域的对应关系库中。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分拣系统,所述智能分拣系统包括:

关系库生成单元,生成地址信息与派件区域的对应关系库、以及建生成派件区域与分拣格口的对应关系库;

信息识别单元,识别待分拣快件的运单信息并获取地址信息;

信息转换单元,基于信息识别单元获取的地址信息,根据地址信息与派件区域的对应关系库,以及派件区域与分拣格口的对应关系库,确定待分拣快件对应的分拣格口;

ar显示单元,将待分拣快件对应的分拣格口在ar终端设备中显示。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智能分拣方法和系统,针对小型分拣场所设计,简易灵活,在例如快递营业网点或者中转仓库等大型自动的分拣设备无法投入使用时,能够一定程度替代自动分拣设备,提高分拣效率和准确率。

本发明的智能分拣方法和系统,基于ar终端设备实现运单信息的快速采集,解决了因为无法快速识别快件地址,导致的网点分拣慢,或者引入大型分拣设备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智能分拣方法和系统,通过利用已有信息构建数据库,有效解决了运单信息无法前置导致的错分问题。

本发明的智能分拣方法和系统,具有ar终端设备的室内导航的功能,实现了格口分拣和格口错投警告,并且解决了分拣格口太相近,不方便区分和寻找,容易出现错投的问题。

本发明的智能分拣方法和系统,基于已有信息,通过运算提前预测当天件量信息,以快速安排人员,提高分拣效率。

本发明的智能分拣方法和系统,通过多维度正负反馈来纠偏和更新数据库,以保证派件区域和格口对应关系的准确性,避免真实场景和运算模型出现偏差。

本发明的智能分拣方法和系统,ar终端设备能够识别格口是否已满仓,并可给出提示信息,避免无效分拣操作。

本发明的智能分拣方法和系统,ar终端设备的识别和处理功能可以共享,实现多人并行工作,避免重复多余操作,解决单人操作分拣的低效问题。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中的智能分拣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中的建立派件区域和分拣格口对应关系库的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中的基于ar终端设备识别并处理运单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中的基于ar终端设备进行导航及待分拣物投递的方法流程图。

图5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中的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和纠偏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在这些附图中,对于相同或者相当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标号。以下仅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下述内容。

实施方式一

本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分拣方法。

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中的智能分拣方法流程图。

如图1所示,所述智能分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建立前置数据库。

首先,在实际的分拣作业开始前,需要根据以往的运单地址派件数据信息,建立两个数据库,一个是地址信息与派件区域的对应关系库,另外一个是派件区域与分拣格口的对应关系库,以为后期的识别和处理运单信息做准备。

地址信息与派件区域的对应关系库,将以往的地址信息和派件区域信息进行录入和关联。根据实际的需求,需要不断进行新地址的脱敏录入、更新,以保证地址信息与派件区域的对应关系库的实效性和准确性。

派件区域和分拣格口对应关系库的建立,需要以地址信息与派件区域的对应关系库为基础。

图2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中的建立派件区域和分拣格口对应关系库的方法流程图。

如图2所示,派件区域和格口对应关系数据库的建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动态更新地址数据信息库。

步骤s1-2,调取无关地址数据信息。具体地,比如定时获取地址信息库中最近一个月的用户无关地址信息件量数据,作为分析的基础。

步骤s1-3,基于步骤s1-2调取的数据,对地址派件的难易度进行分类。具体地,比如根据数据记录情况结合实际,根据派件人员个人画像,收件人员个人画像,天气,交通,环境、件量等综合分析计算得出各个地址的派件难易度,并分0-9十个级别。比如一个派件地址,派件人员画像0.9、收件人员画像0.9、天气0.5、交通0.8、环境0.6、件量0.7、再和历史因子0.9,通过高斯、傅里叶运算,最终得出难易度级别为7。

步骤s1-4基于前述的数据库信息采用算法预测实际的件量信息。

步骤s1-5,基于步骤s1-3获得的地址派件难易度归类,以及步骤s1-4预测的件量信息,基于lbs(locationbasedservice基于移动位置服务)并采用地理围栏技术将以上信息整合,构建最终派件区域。

步骤s1-6,将最终派件区域与分拣格口进行对应关联,建立派件区域和分拣格口对应关系数据库。

另外,派件区域和分拣格口的对应关系,也可以将其图像化,展示在导航地图中。

步骤s2,识别运单信息并对所识别的信息进行处理,并给出运单信息所对应的格口信息,该格口信息显示在ar终端设备中。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基于ar终端设备识别待分拣快件的运单信息。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的识别设备对运单信息进行识别。

图3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中的基于ar终端设备识别并处理运单信息的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基于ar终端设备识别并采集待分拣物的运单信息。

其中,ar终端设备或者其他识别设备识别运单信息的方法包括如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基于条码识别系统识别运单上的条形码,基于条码识别系统识别运单上的二维码、三维码,以及基于ocr文字识别系统识别运单文字。该三种方法可以择一采用,也可以同时采用以提高识别精度。

其中ar终端设备为可穿戴的ar设备,优选ar眼镜。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任何可行的方式通过ar终端设备识别和采集运单信息,比如通过人工的方式,比如在待分拣物运输的过程中通过自动扫描的方式。

多个ar终端设备可由多人同时操作,获取的信息可以多人共享,以实现多人并行工作,避免重复多余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个具体的实例中,在室内环境进行分拣的情况下,仓库人员带上ar眼镜,在仓库中走动一圈,扫过多个货物上面的运单后,利用ar眼睛进行信息的识别和采集。针对不同的货物,可以选择的识别和采集方式包括识别运单条形码、识别运单二维码/三维码或者ocr识别运单上的地址、电话、收寄件人等文字信息。

步骤s2-2,根据所采集的运单信息,调取地址信息数据,以生成有效运单地址。

具体地,将采集到的运单信息,归类处理,采用大数据算法,配合前置的地址信息数据,快速得出真实地址。

步骤s2-3,根据有效运单地址,调取派件区域和分拣格口对应关系库,将运单地址转换为对应的分拣格口信息。

具体地,根据有效地址,查询该地址和区域格口对应关系,运算出该地址所对应的货物的格口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个具体的实例中,该步骤通过ar终端设备的后台服务器运算得出。仓库人员通过佩戴ar眼镜,在ar眼镜视野中,货物上方标记出其对应格口信息,方便后续分类输出。多人通过ar眼镜共享已识别的格口标记,避免重复标记,并行操作以提效,解决单人操作分拣的低效问题。

本实施方式的分拣方法,基于ar系统实现运单信息的快速采集,解决了因为无法快速识别快件地址,导致的网点分拣慢,或者引入大型分拣设备成本高的问题。并且通过利用已有信息构建数据库,有效解决了运单信息无法前置导致的错分问题。

步骤s3,ar终端设备给出路径指引及导航。

根据步骤s2给出的格口信息,ar给出路径指引规划,进行待分拣物的投递。

图4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中的基于ar终端设备进行导航及分拣物投递的方法流程图。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ar终端设备根据步骤s2得出的对应的格口信息,基于lbs运算出待分拣物到达相应格口的路径,并给出路径指引。

进一步地,ar终端设备同时显示对应的投递路径。

步骤s3-2,当ar终端设备导航到相应格口后,将待分拣物投入指定格口。待分拣物投入格口的方式可以任意选择,可以选择由分拣装置进行自动投入,也可以选择人工投入。投入到指定格口后,格口内的货物数量进行实时更新并通知取货人。

进一步地,当分拣物投递至错误的格口,格口会发出警示信息,提示投递错误。

本实施方式的分拣方法,具有ar室内导航的功能,实现了格口分拣和格口错投警告,并且解决了分拣格口太相近,不方便区分和寻找,容易出现错投的问题。

步骤s3-3,在ar终端设备进行导航时,可以同步判断对应格口是否已满并给出提示。如果检测到格口已满,则控制格口将货物自动装包打包,并通知取货。

本实施方式的分拣方法,ar终端设备能够识别格口是否已满仓,并可给出提示信息,避免无效分拣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个具体的实例中,分拣人员戴着ar眼镜,识别货物运单信息,ar眼镜基于lbs运算出货物到达格口的路径,并给予线路指引和/或显示对应的投递路径,ar眼镜导航到指定格口后分拣人员投递货物进入格口。当投递错误格口的时候,格口红灯闪亮以警示。同时,ar眼镜能够同步判断分拣格口是否已满,对于已满格口,自动装包打包,并通知取货。

本发明的智能分拣方法,ar的识别和处理功能可以共享,实现多人并行工作,避免重复多余操作,解决单人操作分拣的低效问题。

步骤s4,当分拣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出现真实场景和运算模型出现偏差的情况,此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分拣前、分拣中或者分拣后等任意需要的场合,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和纠偏。

图5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中的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和纠偏的方法流程图。

如图5所示,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和纠偏的步骤包括:

步骤s4-1,根据实际情况,收集新运单地址派件数据信息,对新地址脱敏,用以更新地址信息与派件区域的对应关系库。

步骤s4-2,检测和调控派件区域流量。

上述“派件区域流量”,是指一段时间内,某派件区域的平均派件数量。

在地址信息与派件区域的对应关系库更新的同时,可以同步更新派件区域和格口对应关系数据库。首先,需要对派件区域的流量进行检测和调控。检测和调控的内容包括:当天的实际件量、派件完成量以及大件货物信息等。

例如,根据当前实际件量数据来控制派件区域的流量情况,对于件量增多明显的区域,适当的拆分或增加人员,以扩大出口流量。

例如,监控各个派件区域人员派送完成度,以形成负反馈动态调整派件区域流量。

例如,监控大件货物,根据采集到的货物体积重量信息调控,针对大体积大重量的货物,开辟特殊处理通道,以避免其阻塞正常的流量。

步骤s4-3和步骤s4-4,根据派件区域流量调控结果,整理相应信息,以正反馈或负反馈的方式动态调整派件区域和格口对应关系,以动态更新派件区域和分拣格口对应关系库。

另外,当识别待分拣快件的运单信息并获取地址信息后,无法识别地址信息与派件区域的对应关系时,增加新的地址信息与派件区域的对应关系标记,并将该标记信息保存到地址信息与派件区域的对应关系库中。

本实施方式的智能分拣方法,通过多维度正负反馈来纠偏和更新数据库,以保证派件区域和分拣格口对应关系的准确性,避免真实场景和运算模型出现偏差。

本实施方式的基于ar的智能分拣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类物品包裹的快速分拣,有效解决现有分拣技术的不足之处。

实施方式二

一种智能分拣系统,所述智能分拣系统包括:

关系库生成单元,生成地址信息与派件区域的对应关系库、以及建生成派件区域与分拣格口的对应关系库;

信息识别单元,识别待分拣快件的运单信息并获取地址信息;

信息转换单元,基于信息识别单元获取的地址信息,根据地址信息与派件区域的对应关系库,以及派件区域与分拣格口的对应关系库,确定待分拣快件对应的分拣格口;

ar显示单元,将待分拣快件对应的分拣格口在ar终端设备中显示。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分拣系统还包括:路径指引单元,根据对应的格口信息,基于ar终端设备运算出待分拣物到达对应格口的路径,并给出路径指引和/或显示对应的投递路径,进行待分拣物的投递。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分拣系统还包括:数据库纠偏单元,用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数据库生成单元生成的数据库进行更新和纠偏。

其中,ar终端设备为可穿戴的ar设备,优选ar眼镜。多个ar终端设备可由多人同时操作,获取的信息可以多人共享。

本实施方式的智能分拣系统,能够按照实施方式一所述的智能分拣方法进行智能分拣,具体的智能分拣过程见实施方式一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在做重复说明。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