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滤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7831发布日期:2019-03-22 20:39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润滑油滤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润滑油滤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的润滑油中一般都掺杂有灰尘、铁屑和水分等杂质,严重影响了润滑油的使用效果,而市场上的润滑油滤清装置普遍只能去除灰尘,却不能去除铁屑和水分等杂质,导致去除杂质的效果不好,依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效果,因此,设计一种润滑油滤清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油滤清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润滑油滤清装置,包括主箱体、进油槽、第一滤板、半凹球体、滤瓶、滤口、金属滤油板、第一导线、开关、电源、第二导线、开关外壳、第三导线、漏斗、加热瓶、出气管、加热电阻、第一漏油管、冷却槽外筒、冷却槽内筒、第二漏油管、第二滤板和把手,所述主箱体顶端设置有进油槽,所述进油槽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滤板,所述进油槽底端插入到半凹球体中,所述半凹球体底部焊接有滤瓶,所述滤瓶上开设有滤口,所述主箱体内部焊接有金属滤油板,所述金属滤油板上缠绕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两端连接在开关上,所述开关焊接在开关外壳上,所述开关通过第二导线与电源连接,所述金属滤油板底部设置有第二滤板,所述第二滤板一端焊接有把手,所述第二滤板底部设置有漏斗,所述漏斗焊接在主箱体内壁,所述漏斗底端与加热瓶连接,所述加热瓶顶端两侧各开设有一个出气管,所述加热瓶底部中心处焊接有加热电阻,所述加热电阻和开关通过第三导线连接,所述加热瓶底部开设有第一漏油管,所述第一漏油管接入到冷却槽内筒中,所述冷却槽内筒外设置有冷却槽外筒,所述冷却槽内筒底部开设有第二漏油管,所述第二漏油管穿过冷却槽外筒和主箱体。

进一步的,所述主箱体侧面开设有嵌入孔,所述第二滤板穿插到主箱体中。

进一步的,所述主箱体上开设有箱体出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漏油管和第二漏油管底部均设置有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槽外筒和冷却槽内筒之间放置有冷却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加热瓶加热电阻消除润滑油中的水分,润滑油通过漏斗流入到加热瓶中,在加热电阻加热时,润滑油中的水分蒸发并从出气管中溢出,水蒸气进入主箱体并从箱体出气孔排到主箱体外部,从而消除润滑油中的水分。

2、通过缠有第一导线的金属滤油板消除铁屑,打开开关,缠绕在金属滤油板第一导线通电,使得金属滤油板带有磁性,润滑油透过滤口流到金属滤油板上,金属滤油板将润滑油中的铁屑等杂质吸住,因此,起到了过滤润滑油中铁屑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箱体;2、进油槽;3、第一滤板;4、半凹球体;5、滤瓶;6、滤口;7、金属滤油板;8、第一导线;9、开关;10、电源;11、第二导线;12、开关外壳;13、第三导线;14、漏斗;15、加热瓶;16、出气管;17、加热电阻;18、第一漏油管;19、冷却槽外筒;20、冷却槽内筒;21、第二漏油管;22、第二滤板;2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润滑油滤清装置,包括主箱体1、进油槽2、第一滤板3、半凹球体4、滤瓶5、滤口6、金属滤油板7、第一导线8、开关9、电源10、第二导线11、开关外壳12、第三导线13、漏斗14、加热瓶15、出气管16、加热电阻17、第一漏油管18、冷却槽外筒19、冷却槽内筒20、第二漏油管21、第二滤板22和把手23,主箱体1上开设有箱体出气孔,主箱体1侧面开设有嵌入孔,主箱体1顶端设置有进油槽2,进油槽2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滤板3,进油槽2底端插入到半凹球体4中,半凹球体4底部焊接有滤瓶5,滤瓶5上开设有滤口6,主箱体1内部焊接有金属滤油板7,金属滤油板7上缠绕有第一导线8,第一导线8两端连接在开关9上,开关9焊接在开关外壳12上,开关9通过第二导线11与电源10连接,金属滤油板7底部设置有第二滤板22,第二滤板22一端焊接有把手23,第二滤板22底部设置有漏斗14,漏斗14焊接在主箱体1内壁,漏斗14底端与加热瓶15连接,加热瓶15顶端两边各开设有一个出气管16,加热瓶15底部中心处焊接有加热电阻17,加热电阻17和开关9通过第三导线13连接,加热瓶15底部开设有第一漏油管18,第一漏油管18接入到冷却槽内筒20中,冷却槽内筒20外设置有冷却槽外筒19,冷却槽内筒20底部开设有第二漏油管21,第二漏油管21穿过冷却槽外筒19和主箱体1,第一漏油管18和第二漏油管21底部均设置有开关9;使用时,抓住把手23,将第二滤板22插到主箱体1中,开关9通过第二导线11连接电源10,开关9焊接在开关外壳12上,打开开关9,缠绕在金属滤油板7上的第一导线8通电,使得金属滤油板7带有磁性,第三导线13连接开关9和加热电阻17,使得加热电阻17进行加热,将润滑油倒进进油槽2中,润滑油通过第一滤板3进入到半凹球体4中,润滑油流入到滤瓶5中,接着润滑油透过滤口6流到金属滤油板7上,金属滤油板7将润滑油中的铁屑等杂质吸住,润滑油继续流到第二滤板22上,第二滤板22将剩下的灰尘等杂质基本过滤,随后,润滑油通过漏斗14流入到加热瓶15中,在加热电阻17加热时,润滑油中的水分蒸发并从出气管16中溢出,水蒸气进入主箱体1并从箱体出气孔排到主箱体1外部,从而消除润滑油中的水分,把加热瓶15底部的开关9打开,润滑油通过第一漏油管18流到冷却槽内筒20中,放置在冷却槽外筒19和冷却槽内筒20之间的冷却液对润滑油进行降温,打开冷却槽内筒20底部的开关9,润滑油通过第二漏油管21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