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废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6066发布日期:2019-06-26 01:54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磨削废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螺旋管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磨削废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螺旋管是发动机中重要的零部件,螺旋管制造过程中需要经过打磨工序,螺旋管打磨后,打磨的废屑会与冷却液混合流向废液槽,废屑可被磁铁吸附,且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在废液中,废屑与冷却液不好分离。

因此,我司技术人员专门设计了一款磨削废液分离装置,以便于将磨削废液中且具有磁性的废屑提取出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提取具有磁性废屑的废液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磨削废液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料槽、第二料槽和第三料槽,所述的第一料槽侧壁设有进水口,所述的第二料槽位于第一料槽下方,所述的第一料槽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上设有橡胶材质的水槽盖,所述的第三料槽位于第一料槽右下方且与第一料槽通过料板连接,所述的第一料槽中还设有转动的第一辊子和转动的第二辊子,所述的第一辊子表面光滑且具有磁性,所述的第二辊子表面覆有具有吸水能力的材料,所述的第一辊子与第二辊子之间预留缝隙,所述的料板倾斜设置,所述的料板分别与第一料槽、第三料槽固定连接,且料板的上端边沿紧贴第一辊子表面,料板下端位于第三料槽内,所述的第一辊子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述的第二辊子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述的第一辊子、第二辊子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连接,实现第一辊子、第二辊子的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辊子设于第一辊子的左上方,且所述的第二辊子紧贴第一辊子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辊子、第二辊子均呈圆柱状,所述的第一辊子直径大于第二辊子直径,所述的第一辊子紧贴第一料槽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开发成本低,可将废液中的废屑与冷却液进行分离。简单来说,废液从进水口流入第一料槽中,转动的第一辊子将废屑吸附到表面,废屑随着第一辊子转动与第二辊子接触,通过第二辊子外表面包覆的材料将废屑上的水吸干,然后通过料板的上端边沿,将附着在第一辊子外表面的废屑给刮下来,废屑最终落入第三料槽,最后打开第一料槽的水槽盖,分离后的冷却液流入第二水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磨削废液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料槽1、第二料槽2和第三料槽3,第一料槽1侧壁设有进水口4,第二料槽2位于第一料槽1下方,第一料槽1底部设有出水口8,出水口8上设有橡胶材质的水槽盖,第三料槽3位于第一料槽1右下方且与第一料槽1通过料板5连接,第一料槽1中还设有转动的第一辊子6和转动的第二辊子7,第一辊子6表面光滑且具有磁性,第二辊子7表面覆有具有吸水能力的材料,第一辊子6与第二辊子7之间预留缝隙,料板5倾斜设置,料板5分别与第一料槽1、第三料槽3固定连接,且料板5的上端边沿紧贴第一辊子6表面,料板5下端位于第三料槽3内,第一辊子6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二辊子7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还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辊子6、第二辊子7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连接,实现第一辊子6、第二辊子7的转动。

第二辊子7设于第一辊子6的左上方,且第二辊子7紧贴第一辊子6设置。

第一辊子6、第二辊子7均呈圆柱状,第一辊子6直径大于第二辊子7直径,第一辊子6紧贴第一料槽1底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