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压式血液快速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8061发布日期:2019-08-07 02:20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压式血液快速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压式血液快速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血清是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液体,血液凝固的本质是血浆内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解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呈细丝状,互相交织成网,网罗大量血细胞,形成凝胶状的血块。在血液检测过程中,常常需要对血液进行离心分离处理,而目前现有的离心机在医院中使用往往都是大型的电动离心机,造价高,结构复杂,且不易携带,如果用人工的方法进行血液的分离,又浪费了医护人员的时间,也耽误病人的医治,所以急需一种方便携带,且造价便宜,操作简单的离心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防止血液溅洒且凝固分离血清效率高的手压式血液快速分离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压式血液快速分离装置,包括握杆、设置在握杆下端的管体,圆柱体握杆内部铰接有长条状压杆,压杆自由端连接有连杆,连杆自由端抵持有齿轮,齿轮下端啮合有固定在握杆上的第二锥齿,第二锥齿啮合有固定在握杆内部的第一锥齿,第一锥齿下端设置有置于管体内的搅动棒,搅动棒底部安装有可拆卸的塑料分离针,管体顶部设置有橡胶塞,橡胶塞一侧设有上宽下窄的梯形血液入口,橡胶塞对称一侧设有上宽下窄的梯形血液出口,梯形血液入口及梯形血液出口内分别插设有封口盖。

进一步,第二锥齿为双面锥齿,齿轮的外齿轮与第二锥齿的背面相啮合,第二锥齿的正面锥齿与第一锥齿相啮合。

进一步,第二锥齿的齿数小于齿轮的齿数,第一锥齿的直径小于第二锥齿的直径。

进一步,握杆上设有限位结构,压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最小运动限位出和最大运动限位处。

进一步,连杆靠近压杆一侧设有弹簧限位杆,弹簧限位杆上套有弹簧。

进一步,连杆呈“L”型,“L”型的弯折部抵持于内棘轮。

进一步,橡胶塞上部设有密封挡块,密封挡块内穿搅动棒。

进一步,搅动棒配合安装在第一锥齿底部,第一锥齿做旋转运动将带动搅动棒做相同的运动。

进一步,封口盖设有拉绳。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压杆,带动所述连杆来回往复运动,利用棘轮间歇运动原理,将来回运动转化为所述齿轮的圆周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锥齿的加速转动,直径大的第二锥齿轮再带动直径小的第一锥齿轮的加速转动,实现了转动的多次加速,从而带动搅动棒的选装,实现了简单的半自动传动,简单的操作节省了医护人员的时间与体力的同时。

进一步,有益效果:所述搅动棒在第二锥齿的带动下的旋转,所述安装在搅动棒底部的多个分离针将进行对血液的快速分离,能更快的达到血液分离的目的。

进一步,有益效果:所述密封挡块与所述橡胶塞配合,防止了在检验过程中的血液溅出情况。

进一步,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有所述梯形血液进出口,防止了检验过程中血液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简单的结构,简便的操作,医护人员在检验分离血液的过程中,能更快、更省力的实现血液分离快速分离的目的,并且通过管体的顶部结构,能更好的保护血液样品,预防了血液溅出与血液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压式血液快速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压式血液快速分离装置中管体上部握杆内部的机械传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握杆1、压杆101、齿轮102、第二锥齿103、第一锥齿104、连杆105、弹簧限位杆106、搅动棒2、分离针3、管体4、橡胶塞5、梯形血液入口6、梯形血液出口7、封口盖8、拉绳9、密封挡块10。

如图1所示的手压式血液快速分离装置,包括上端的握杆1和设置在握杆1下端的管体4,管体4的顶部设有橡胶塞5,橡胶塞5与它上面的密封挡块10内穿设有搅动棒2,搅动棒2上端与第一锥齿104相连接,搅动棒2底部设有分离针3,橡胶塞5一侧设有上宽下窄的梯形血液入口6,橡胶塞5对称的一侧设有上宽下窄的梯形血液出口7,梯形血液入口6及梯形血液出口7分别插设有封口盖8,封口盖8顶部连接设有拉绳9。使用时,通过拉绳9拉开梯形血液入口6的封口盖8,将血液样本注入管体4,扣上封口盖8,因为封口盖8及梯形血液入口6均是上宽下窄,所以可以用力下压封口盖8,可密封严实,在完成血清分离后,可通过拉绳9拉开梯形血液出口7的盖子,可从其将血液样本取出。橡胶塞5可防止血液样本溅出,同时设置于橡胶塞5上部的密封挡块10可在装置进行搅拌时,防止用力过猛而是搅动棒2破坏管体4,对搅动棒2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

如图2所示,握杆1内部的压杆101可转动地连接于圆柱体握杆1上的限位结构,压杆101自由端通过限位结构连接有连杆105,限位结构中还包括弹簧限位杆106,弹簧限位杆106上套有弹簧,“L”型连杆105的弯折部抵持在所述齿轮102的内棘轮上,齿轮102的外齿轮102啮合在第二锥齿103的背锥齿面上,第二锥齿103的正锥齿面啮合第一锥齿104,第一锥齿104下端接有搅动棒2,第二锥齿103的齿数小于齿轮102的齿数,第一锥齿104的直径小于第二锥齿103的直径,使用时,通过手指来回按压压杆101,带动连杆105来回往复运动,利用棘轮间歇运动原理,将来回运动转化为齿轮102的圆周运动,从而带动第二锥齿103的加速转动,直径大的第二锥齿103再带动直径小的第一锥齿104的加速转动,实现再次加速,从而带动搅动棒2的持续转动,通过压杆101所连接的限位结构,保证压杆101运动在一定范围内,而通过弹簧限位杆106的旋转,保证了连杆105与所连接的压杆101在推动内棘轮之后能恢复至推动前的状态。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