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甩筒的防偏重稳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2845发布日期:2019-11-25 22:44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甩筒的防偏重稳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筛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甩筒的防偏重稳定结构。



背景技术:

筛选的方式较多样,有一种是利用离心力将物体进行筛选的的装置,例如甩筒,是利用筒的转动,将桶内的物体通过格网甩出去。

基于上述描述,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现有的甩筒在筛选时,由于筒内的物体的分布不够均匀,进而使得甩筒发生偏重,会导致甩筒在低速时与外壳之间发生碰撞,进而影响使用,因此本设计针对于上述问题,设计出一款结构合理的,及功能性好的甩筒的防偏重稳定结构,以提高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甩筒的防偏重稳定结构,以解决筒内的物体的分布不够均匀,进而使得甩筒发生偏重,会导致甩筒在低速时与外壳之间发生碰撞,进而影响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甩筒的防偏重稳定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甩筒的防偏重稳定结构,该甩筒的防偏重稳定结构包括壳体和皮带轮;所述包括壳体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皮带轮,所述壳体内壁上方以及下方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磁极圈和受电圈;

所述皮带轮上方一体化设置有联动盘,所述联动盘顶部四周固定连接有支撑伸缩杆,所述支撑伸缩杆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筛筒。

进一步的,所述筛筒上沿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电磁圈,以筛筒中心点为圆心均匀分布在筛筒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盘上方中部一体化设置有凹槽,所述筛筒外部底部一体化设置有嵌接头,所述凹槽与嵌接头位置呈对应设置,且嵌接头呈球状,凹槽呈“臼”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内壁嵌入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刷。

进一步的,所述嵌接头外部一体化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内部嵌入设置有受电弓,每个所述定位杆活动连接在定位槽内部,且每个定位槽与定位杆的数量呈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受电弓与电刷之间接触,受电圈呈环状,与外界电源之间电性连接,且电刷的另一侧滑动连接在受电圈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圈位于磁极圈的上方,每个受电弓对应一个电磁圈,且受电弓与电磁圈之间呈串联。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圈和磁极圈为同性磁极。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伸缩杆数量为若干个,以凹槽的中心点为圆心均匀分布在联动盘四周。

进一步的,所述受电圈与外界电源之间线性连接。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有凹槽与嵌接头位置呈对应设置,且嵌接头呈球状,凹槽呈“臼”形状,使得嵌接头可以在凹槽内部进行滑动,进而当筛筒任何方向受力不均匀时,筛筒均可进行一定角度的倾斜,使得筛筒在受力时更加灵活;

2.通过设有定位杆内部嵌入设置有受电弓,每个所述定位杆活动连接在定位槽内部,且每个定位槽与定位杆的数量呈对应设置,嵌接头可以在凹槽内部进行滑动,进而当筛筒任何方向受力不均匀时,筛筒均可进行一定角度的倾斜,该侧的定位杆与定位槽之间嵌接深度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受电弓与电刷之间接触的深度发生变化,更方便对电磁圈的限流量进行调节;

3.通过设有电磁圈和磁极圈为同性磁极,利用同级磁极之间的斥力,使得筛筒的位置摆正,进而解决筛筒的偏重问题,避免了壳体与筛筒之间的摩擦,进而使得装置稳定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凹槽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联动盘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圈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壳体,2-筛筒,3-联动盘,4-皮带轮,101-磁极圈,102-受电圈,201-电磁圈,202-嵌接头,301-支撑伸缩杆,302-凹槽,2021-定位杆,2022-受电弓,3021-定位槽,3022-电刷。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甩筒的防偏重稳定结构,该甩筒的防偏重稳定结构包括壳体1和皮带轮4;包括壳体1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皮带轮4,壳体1内壁上方以及下方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磁极圈101和受电圈102;

皮带轮4上方一体化设置有联动盘3,联动盘3顶部四周固定连接有支撑伸缩杆301,支撑伸缩杆301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筛筒2。

其中,筛筒2上沿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电磁圈201,以筛筒2中心点为圆心均匀分布在筛筒2外侧,电磁圈201可以通过受电弓2022传来的电流产生出单向磁场。

其中,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联动盘3上方中部一体化设置有凹槽302,筛筒2外部底部一体化设置有嵌接头202,凹槽302与嵌接头202位置呈对应设置,且嵌接头202呈球状,凹槽302呈“臼”形状,此设置使得嵌接头202可以在凹槽302内部进行滑动,进而当筛筒2任何方向受力不均匀时,筛筒2均可进行一定角度的倾斜。

其中,如附图3至附图4所示:凹槽302内壁嵌入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槽3021,定位槽3021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刷3022。

其中,如附图4所示:嵌接头202外部一体化设置有定位杆2021,定位杆2021内部嵌入设置有受电弓2022,每个定位杆2021活动连接在定位槽3021内部,且每个定位槽3021与定位杆2021的数量呈对应设置,定位杆2021可以在皮带轮4的带动作用下带动筛筒2进行转动。

其中,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受电弓2022与电刷3022之间接触,受电圈102呈环状,与外界电源之间电性连接,且电刷3022的另一侧滑动连接在受电圈102内部,皮带轮4的带动作用下带动筛筒2进行转动时,环形的受电圈102可以将电流导入到电刷3022处。

其中,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电磁圈201位于磁极圈101的上方,每个受电弓2022对应一个电磁圈201,且受电弓2022与电磁圈201之间呈串联,当筛筒2一侧偏重发生倾斜时,该侧的定位杆2021与定位槽3021之间嵌接深度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受电弓2022与电刷3022之间接触的深度发生变化,增加了该侧电磁圈201的电流量,进而使得该侧电磁圈201发出更强的磁场,利用同级磁极之间的斥力,使得筛筒2的位置摆正,进而解决筛筒2的偏重问题。

其中,电磁圈201和磁极圈101为同性磁极。

其中,支撑伸缩杆301数量为若干个,以凹槽302的中心点为圆心均匀分布在联动盘3四周,支撑伸缩杆301可以支撑筛筒2在常态下的位置,同时还可以缓解小量的侧倾压力。

其中,受电圈102与外界电源之间线性连接。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保证装置功能的完整性,接着,受电圈102与外界电源之间线性连接,通过电机带动皮带轮4进行转动,支撑伸缩杆301数量为若干个,以凹槽302的中心点为圆心均匀分布在联动盘3四周,嵌接头202呈球状,凹槽302呈“臼”形状,支撑伸缩杆301可以支撑筛筒2在常态下的位置,每个定位槽3021与定位杆2021的数量呈对应设置,定位杆2021可以在皮带轮4的带动作用下带动筛筒2进行转动,当筛筒2任何方向受力不均匀时,嵌接头202可以在凹槽302内部进行滑动,筛筒2均可进行一定角度的倾斜,同时,该侧的定位杆2021与定位槽3021之间嵌接深度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受电弓2022与电刷3022之间接触的深度发生变化,增加了该侧电磁圈201的电流量,进而使得该侧电磁圈201发出更强的磁场,利用同级磁极之间的斥力,使得筛筒2的位置摆正,进而解决筛筒2的偏重问题。

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