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润滑油再生旋风进料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77768发布日期:2021-07-30 13:27阅读:87来源:国知局
废润滑油再生旋风进料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润滑油再生技术领域,具体为废润滑油再生旋风进料器。



背景技术:

滑油、润滑脂统而言之,为「润滑剂」之一种。而所谓润滑剂,简单地说,就是介于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具有减少两个物体因接触而产生摩擦的功能者。润滑油是一种技术密集型产品,是复杂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而其真正使用性能又是复杂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的综合效应。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殊理化性能和模拟台架试验,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润滑油在初期劣化过程中仅仅出现了少量的酸性或极少的沉淀及部分水分,而其主要性质功能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此时仅仅通过物理方法如沉降、过滤、离心分离和水洗等处理即可满足需要。现有的废润滑油再生旋风进料器在使用时,废润滑油分离效率较慢,且无法精准的控制其离心罐内部的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废润滑油再生旋风进料器,用来解决废润滑油分离效率较慢,且无法精准的控制其离心罐内部的温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进料外壳,所述进料外壳的内部镶嵌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进料外壳的侧壁贯穿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电控阀门,所述隔板远离电动机的一侧设置有离心罐,所述离心罐的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离心罐的内部底板镶嵌有加热器,所述离心罐的上半面的侧壁贯穿设置有出液口,所述进料外壳的顶部中心处贯穿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外壳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板的外表面尺寸与进料外壳的下半面的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隔板镶嵌于进料外壳的内部,所述隔板将进料外壳的内部分隔为存储区与动力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动机位于进料外壳的动力区,且底部与固定板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贯穿延伸至进料外壳的存储区,且与离心罐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与控制面板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料管的一端贯穿延伸至进料外壳内部的存储区的内部,所述出料管凸出进料外壳的一端贯穿设置有电控阀门,所述电控阀门与控制面板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器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液口的数量有若干组,且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于离心罐的侧壁,所述出液口贯穿设置于离心罐的外表面,所述离心罐的材质为保温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料管的一侧贯穿延伸至进料外壳的存储区,且位于离心罐的开口正上方,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凸出进料外壳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法兰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废润滑油再生旋风进料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在使用时,通过进料管将废润滑油注入到离心罐中,然后通过控制面板打开加热器,加热器开始工作,将离心罐内的废润滑油加热,从而提高了润滑油之间的分子活动能力,方便了润滑油与杂质的分离;其离心罐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开始检测其温度,并将其信号反馈到控制面板中,若其温度低于设定值下限,控制面板继续控制加热器加热,当温度高于设定值上限时,则控制加热器停止工作,使其离心罐内部的温度始终保持在合适的区间,当废润滑油在离心罐内加热完成后,通过控制面板打开电动机,电动机从而带动离心罐转动,这样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离心罐内部的润滑油被从出液口甩到进料外壳的存储区中,此时再通过控制面板打开电控阀门,润滑油从出料管流出,这样即提高了废润滑油的分离效率,又保证了其温度保持在合适的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离心罐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外壳;2、隔板;3、固定板;4、电动机;5、出料管;6、电控阀门;7、离心罐;8、温度传感器;9、加热器;10、出液口;11、进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施方案中:包括进料外壳1,进料外壳1的内部镶嵌有隔板2,隔板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3,固定板3靠近隔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4,其型号为y112m-2,进料外壳1的侧壁贯穿设置有出料管5,出料管5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电控阀门6,其型号为fcd-270b,隔板2远离电动机4的一侧设置有离心罐7,离心罐7的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8,其型号为ds18b20,离心罐7的内部底板镶嵌有加热器9,其型号为tmbrnu214,离心罐7的上半面的侧壁贯穿设置有出液口10,进料外壳1的顶部中心处贯穿设置有进料管11,进料外壳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

本实施例中,隔板2的外表面尺寸与进料外壳1的下半面的内径尺寸相匹配,隔板2镶嵌于进料外壳1的内部,隔板2将进料外壳1的内部分隔为存储区与动力区,保证其润滑油不会流入到电动机4上;电动机4位于进料外壳1的动力区,且底部与固定板3的中心处固定连接,电动机4的输出端贯穿延伸至进料外壳1的存储区,且与离心罐7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电动机4与控制面板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控制面板控制电动机4的转动,从而带动离心罐7旋转;出料管5的一端贯穿延伸至进料外壳1内部的存储区的内部,出料管5凸出进料外壳1的一端贯穿设置有电控阀门6,电控阀门6与控制面板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控制面板控制电控阀门6的运行;温度传感器8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加热器9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8将温度信号反馈到控制面板中,从而来控制加热器9的运行;出液口10的数量有若干组,且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于离心罐7的侧壁,出液口10贯穿设置于离心罐7的外表面,离心罐7的材质为保温材料,离心罐7通过离心力将润滑油从出液口10中甩出;进料管11的一侧贯穿延伸至进料外壳1的存储区,且位于离心罐7的开口正上方,进料管11的另一端凸出进料外壳1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法兰接头,通过进料管11将废润滑油输送到离心罐7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通过进料管11将废润滑油注入到离心罐7中,然后通过控制面板打开加热器9,加热器9开始工作,将离心罐7内的废润滑油加热,从而提高了润滑油之间的分子活动能力,方便了润滑油与杂质的分离;其离心罐7内部的温度传感器8开始检测其温度,并将其信号反馈到控制面板中,若其温度低于设定值下限,控制面板继续控制加热器9加热,当温度高于设定值上限时,则控制加热器9停止工作,使其离心罐7内部的温度始终保持在合适的区间,当废润滑油在离心罐7内加热完成后,通过控制面板打开电动机4,电动机4从而带动离心罐7转动,这样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离心罐7内部的润滑油被从出液口10甩到进料外壳1的存储区中,此时再通过控制面板打开电控阀门6,润滑油从出料管5流出,这样即提高了废润滑油的分离效率,又保证了其温度保持在合适的区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