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座、集尘组件、空气净化装置及空调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68737阅读:来源:国知局
言之,第一集尘部件110和第二集尘部件120均形成为筒状,第二集尘部件120外套在第一集尘部件110上。第一集尘部件110上具有第一叶片113,第二集尘部件120上具有第二叶片123,第一叶片113与第二叶片123交错分布。如图1所示,集尘组件100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与高压电源连接,高压电源的高电位端与第一集尘部件110和第二集尘部件120中的一个电连接,高压电源的低电位端与另一个电连接。例如,第一集尘部件110上可以设有用于与电源连接的第一电连接件(图未示出),第二集尘部件120上可以设有与电源连接的第二电连接件(图未示出),第二电连接件可以与第一电连接件相对设置。高电位端与第一电连接件电连接,低电位端与第二电连接件电连接,高电位端与第一集尘部件110电连接,低电位端与第二集尘部件120电连接。通电后,间隔开的第一集尘部件110和第二集尘部件120上任意相对的两个面之间可以形成高压直流电场,例如,第一叶片113与与其相邻的第二叶片123之间可以形成高压直流电场。由此,可以简化集尘组件100的结构,提高除尘效率
[0058]需要说明的是,高压直流电场使空气中的气体分子电离,产生大量电子和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两极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碰到气流中的粉尘颗粒和细菌使其荷电,荷电颗粒在电场力作用下与气流分向相反的极板做运动。在电场作用下,空气中的自由离子要向两极移动,电压愈高、电场强度愈高,离子的运动速度愈快。由于离子的运动,极间形成了电流。开始时,空气中的自由离子少,电流较少。电压升高到一定数值后,放电极附近的离子获得了较高的能量和速度,它们撞击空气中的中性原子时,中性原子会分解成正、负离子,这种现象称为空气电离。空气电离后产生连锁反应,使得在极间运动的离子数大大增加,表现为极间的电流(称之为电晕电流)急剧增加,由此,空气成了导体,高强电压捕获细菌以及尘埃颗粒,达到杀灭细菌以及吸附尘埃的目的。
[0059]底座140可以用于支撑第一集尘部件110和第二集尘部件120,底座140卡接在第一集尘部件110和第二集尘部件120上。由此,利用底座140可以有效地将第一集尘部件110和第二集尘部件120间隔开,从而提高了集尘组件100的工作稳定性,保证了集尘组件100的安全系数和除尘效果。
[006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集尘组件100的底座140,通过利用底座140可以有效地将第一集尘部件I1和第二集尘部件120间隔开,从而提高了集尘组件100的工作稳定性,保证了集尘组件100的安全系数和除尘效果。
[0061]如图2、以及图25-图2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底座140可以包括:底座本体部141以及至少一个底座卡合部142。其中,每个底座卡合部142沿第一集尘部件110的径向向外(如图26所示的径向外侧)延伸,每个底座卡合部142包括两个子卡合部143,两个子卡合部143沿第一集尘部件110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且两个子卡合部143之间的间隙被构造成适于卡接至少一片第二叶片123的第一底座卡合槽144,每个子卡合部143上设有开口朝向第一集尘部件110中心的第二底座卡合槽145以卡接第一叶片113。由此,可以提高底座140与第一集尘部件110和第二集尘部件12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可靠性。同时,也可以简化底座140的结构,节约生产成本。
[0062]如图25-图27所示,底座140可以形成为环形,每个所底座卡合部142沿底座本体部141的径向向外(如图26所示的径向外侧)延伸,至少一个底座卡合部142沿环形底座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两个子卡合部143也沿底座本体部141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由此,可以进一步简化底座140的结构,节约生产成本。
[0063]下面参照图1-图27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尘组件100。
[0064]如图1-图2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尘组件100,包括:第一集尘部件
110、第二集尘部件120以及如上所述的底座140。
[0065]具体而言,如图1-图4以及图9、图10所示,第一集尘部件110可以包括第一上圈111、与第一上圈111相对的第一下圈112、多片连接在第一上圈111和第一下圈112之间的第一叶片113。换言之,在第一叶片113的长度方向上,第一叶片113可以沿上下方向(如图1-图4以及图9、图10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第一上圈111设在第一叶片113的上端,第一下圈112设在第一叶片113的下端,即第一集尘部件110形成为筒状。其中,多片第一叶片113沿第一上圈111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且在第一叶片113的宽度方向上,第一叶片113沿第一上圈111的径向延伸,由此气流可以在第一叶片113的导引下沿第一上圈111的径向方向穿过第一叶片113后,进入到集尘组件100内部或从集尘组件100内流出,第一集尘部件110具有适于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中的其中一个电连接。
[0066]第二集尘部件120与第一集尘部件110间隔布置,且第二集尘部件120外套在第一集尘部件110上,第二集尘部件120可以包括第二上圈121、与第二上圈121相对的第二下圈122、多片连接在第二上圈121和第二下圈122之间的第二叶片123。换言之,在第二叶片123的长度方向上,第二叶片123可以沿上下方向(如图1-图4以及图14、图15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第二上圈121设在第二叶片123的上端,第二下圈122设在第二叶片123的下端,即第二集尘部件120可以呈筒状。其中,多个第二叶片123沿第二上圈121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在第二叶片123的宽度方向上,第二叶片123沿第二上圈121的径向延伸,由此气流可以在第二叶片123的导引下沿第二上圈121的径向方向穿过第二叶片123后,进入到集尘组件100内部或从集尘组件100内流出。第二集尘部件120具有适于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中的另一个电连接。多个第一叶片113与多个第二叶片123交错分布,由此可以增加第一集尘部件110和第二集尘部件120的相对的面积,从而增加了高压直流电场的面积,进而提高了集尘组件100的工作效率。
[0067]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集尘部件110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时,第二集尘部件120与电源的负极连接;当第一集尘部件110与电源的负极连接时,第二集尘部件120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如图3所示,第一集尘部件110和第二集尘部件120均可以呈筒状,集尘组件100大致呈筒状,当筒状的集尘组件100在通电后,气流沿径向方向进入到集尘组件100的内部,再从集尘组件100的两端或一端流出,例如,如图3所示,气流沿如图3中箭头al所示的方向进入到集尘组件100内,再沿着如图3所示的箭头a2所示的方向流出。当然,气流还可以从集尘组件100的两端或一端流入,再沿集尘组件100的径向方向流出,例如,如图3所示,气流可以沿如图3中箭头a2所示的反方向进入到集尘组件100内,再沿如图3中箭头al所示的反方向流出。气流在流经集尘组件100的过程中,流经集尘组件100内形成的高压直流电场,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气流中的灰尘被吸附在集尘组件100上,从而可以使集尘组件100起到净化除尘的作用。
[0068]第二叶片123卡接在底座140的第一底座卡合槽144内,第一叶片113卡接在底座140的第二底座卡合槽145内。由此,利用底座140的第一底座卡合槽144、第二底座卡合槽145可以有效地将第一集尘部件110和第二集尘部件120间隔开,从而提高了集尘组件100的工作稳定性,保证了集尘组件100的安全系数和除尘效果。
[006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尘组件100,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底座,提高了集尘组件100的除尘效率以及工作稳定性、可靠性。
[0070]如图1-图2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集尘部件110上的任意一个面与第二集尘部件120上任意一个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mm。可以理解的是,在集尘组件100上,第一上圈111的外周壁与第二上圈121的内周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mm,第一下圈112的外周壁与第二下圈122的内周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_,每个第一叶片113与与其第一叶片113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mm。由此,可以有效地防止集尘组件100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空气被击穿、放电或短路的现象,从而提高了集尘组件100的工作稳定性,保证了集尘组件100的安全系数和除尘效果。进一步地,每个第一叶片113与与其相邻的第二叶片123之间的距离为2-40mm。如图5-图6所示,第一叶片113与与其相邻的第二叶片123之间的距离为T,则T满足:2彡T彡40mm。由此,不但可以保证集尘组件100的工作稳定性、安全系数和除尘效果,还可以使集尘组件100的结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