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结焦生物质燃气发生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07691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结焦生物质燃气发生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防止因炉渣结焦而堵塞助燃气体通道的防结焦生物质燃气发生炉。
背景技术
改善日常能源结构,提高热效率,减少能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是对新能源及其热工设备的基本要求。生物质气化生产可燃气体技术是近年来利用初级能源(秸杆、稻壳、碎木屑等)生产低污染、高热值的“高级”能源的新技术。生物质燃气发生炉是该技术的核心热工设备。现行的生物质燃气发生炉其主体结构基本为内衬耐火材料的(圆柱形)燃烧室,下方设有多孔的布风板,作为助燃气体的通道和灰渣清理通道。由于生物质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易于结焦,常常会堵塞布风板上的通风孔,影响燃烧室的燃烧环境,导致发生炉热效率降低。为此本设计人经过潜心研究,研制开发出了一种能够防止因炉渣结焦而堵塞助燃气体通道的防结焦生物质燃气发生炉。
三、发明创造内容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能够防止因炉渣结焦而堵塞助燃气体通道的防结焦生物质燃气发生炉。
2、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即将现行的发生炉燃烧室下方的多孔布风板改为漏斗状布风装置。布风装置中设有环形空气分配室,其一侧设有进风口,底部设有炉渣辅助出口,漏斗状导向布风板下部深入到空气分配室底部,导向布风板底部进风通道与炉渣辅助出口同轴相通,导向布风板底沿与空气分配室的底部形成通风夹缝。
3、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布风装置为大进风口漏斗状结构,使得含焦质的炉渣很容易被清除,不会堵塞进风孔道,并利用炉渣的自然通透性改善燃烧室的燃烧性能,提高热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附图所示。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半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之主体结构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炉体中部为燃烧室6,上部设有生物燃气出气口7,下部设有炉门5和进料口8,炉体的底部设有布风装置。布风装置中设有环形空气分配室4,其一侧设有进风口2,底部设有炉渣辅助出口1,漏斗状导向布风板3下部深入到空气分配室4底部,导向布风板3底部进风通道与炉渣辅助出口1同轴相通。
导向布风板3底沿与空气分配室4的底部形成通风夹缝。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由于在某一宏观区域生物质炉渣的空气通透性几乎是均匀的,燃烧室下部的炉渣就起到了传统布风板的作用。因此,取消原来的多孔布风板并不影响助燃气在燃烧室内部的流动性,采用大进风通道的导向布风板,助燃气体沿导向布风板底部的圆形进风通道由下往上吹入燃烧室,使得既容易落渣又不会结焦而导致进风口的堵塞。
进风口、空气分配室、导向布风板、辅助炉渣出口相互之间特殊的结构配置,使得由进风口吹入的空气首先选择向下流动,在向下受阻后反向进入燃烧室。因此,需要发生燃气时,关闭辅助炉渣出口;而需要除渣时,则开启炉渣出口,在重力及鼓风形成的压力双重作用下,可以充分地排出炉底可能的炉渣或结块,防止结焦,确保发生炉可以长时间连续工作。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制作简便。可以对现有的传统结构的生物质燃气发生炉进行改造;免维护期延长,克服了以往因清理结焦需要停炉的弊端,有效地提高了生物质燃气发生炉的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防结焦生物质燃气发生炉,炉体中部为燃烧室(6),上部设有生物燃气出气口(7),下部设有炉门(5)和进料口(8),炉体的底部设有布风装置,其特征是布风装置中设有环形空气分配室(4),其一侧设有进风口(2),底部设有炉渣辅助出口(1),漏斗状导向布风板(3)下部深入到空气分配室(4)底部,导向布风板(3)底部进风通道与炉渣辅助出口(1)同轴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结焦生物质燃气发生炉,其特征是导向布风板(3)底沿与空气分配室(4)的底部形成通风夹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结焦生物质燃气发生炉,炉体的底部设有布风装置。其中设有环形空气分配室(4),之一侧设有进风口(2),底部设有炉渣辅助出口(1),漏斗状导向布风板(3)下部深入到空气分配室(4)底部,导向布风板(3)底部进风通道与炉渣辅助出口(1)同轴相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防止结焦而造成的堵塞,延长了发生炉的免维护期,有效地提高了生物质燃气发生炉的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C10B53/02GK2556202SQ02222848
公开日2003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4日
发明者沈彦宏, 谭名强 申请人:沈彦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