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分解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445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秸杆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秸秆分解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现在在农业生产中产生大量的秸秆,传统的秸秆主要采用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既污染空气,又得不到有效的利益。秸秆分解是其一种有效的运用,目前正在大力推广中,秸秆分解是将秸秆经烘干或晒干、粉碎,然后在制炭设备中,经干燥、干馏、冷却等工序,将松散的秸秆制成木炭的过程。秸秆分解过程中,秸秆捆经上料装置输送到输送装置,再经输送装置送入风干装置,风干装置需要将秸秆捆有序的送入,才能较好对秸秆进行预烘干,从达分解的目的。风干后的秸秆捆需要通过一推进装置将秸杆捆推入分解炉中,秸秆捆在进入分解炉前需要将秸秆捆的空气排除,因此需要对秸秆捆进行有效压缩,让压缩后的秸秆捆有序的落入分解炉内,且推进的速度不可控,排除空气的秸秆捆需要对其点火进行分解,分解后的秸秆炭需要快速冷却,目前采用的冷却方式是自然冷却,这种冷却方式不适用于连续分解的工艺。

中国专利号为201420667038.X,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分解与冷却净化一体化装置,包括支架、热源和设置在支架上的分解筒,分解筒的上部具有进料口,热源用于加热分解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筒和过滤筒,冷却筒通过排烟管与分解筒连通,通过气管与过滤筒连通,冷却筒的内部设有多根冷却管,冷却筒上设有与所述冷却管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筒的下部设有焦油出口,过滤筒与排气管连通,过滤筒中装有过滤物。上述专利的多根冷却管设置在冷却筒内,虽然能够冷却,其存在如下不足,其一是冷却效果较差,其二,由于多根冷却管设置在筒内,分解后的炭粉的排出不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秸秆分解冷却装置,该装置既能加快对分解的秸秆炭进行冷却,而且使秸秆炭能实现连续的冷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秸秆分解冷却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部为炭粉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双层壳体,双层壳体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设有隔板,所述隔板沿壳体的圆周方向呈螺旋形设置,所隔板将空腔分隔成螺旋形冷却通道, 壳体的外层设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冷却介质入口、冷却介质出口与冷却通道相连通。

所述炭粉通道内设有冷却管。

所述的冷却管在炭粉通道的为三层,且错位排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壳体为双层壳体,双层壳体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设有隔板,所述隔板沿壳体的圆周方向呈螺旋形设置,所隔板将空腔分隔成螺旋形冷却通道, 壳体的外层设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冷却介质入口、冷却介质出口与冷却通道相连通。分解后的高温炭粉经过该冷却装置时,由于在壳体之间的冷却通道内通入了冷却介质(如冷却水、油或空气),该冷却介质在冷却通道内快速流动,使炭粉快速降温,且能够使炭粉在通过内连续降温以达到工艺要求。

2、本实用新型炭粉通道内设有冷却管,冷却管在炭粉通道的径向上三层错位排列,即不仅在冷却装置的壳体上实施流动冷却介质进行冷却,同时在炭粉通道内加装冷却管,且采用三层错位排列,进一步降低炭粉的温度和提高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壳体,2、冷却介质入口,3、冷却介质出口,4、冷却通道,5、隔板,6、冷却管。7、炭粉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秸秆分解冷却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为圆筒形,壳体内部为炭粉通道7,壳体1的一端接秸秆分解加热装置,壳体1的另一端为冷却后的炭或炭粉的出口,壳体1为双层壳体结构,包括外壳体与内壳体,双层壳体1之间的间隙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设有隔板5,(该隔板5可为圆柱形或成凸肋状),所述隔板5沿壳体1的圆周方向呈螺旋形设置,所隔板5将空腔分隔成螺旋形冷却通道4, 壳体1的外壳体设有冷却介质入口2和冷却介质出口3,所述冷却介质入口2、冷却介质出口3与冷却通道4相连通,高温的炭或炭粉经过冷却装置时,冷却介质(这里的冷却介质可以是冷却水、没或气体),从介质入口2进入冷却通道4内,并在螺旋形的冷却通道4不断对内壳体冷却,从而对炭粉进行冷却,由于冷却介质连续不断的在冷却通道4内流动,因此可对分解后的高温炭进行连续的冷却。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降低炭粉的冷却效果,在炭粉通道内设有冷却管6,冷却管6在炭粉通道7的径向上布置三层,且错位排列,冷却介质通过冷却管的入口进入,从其出口排出,使炭粉经过炭粉通道7内与冷却管6接触,快速降低分解后炭粉的温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