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焦炉上升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9526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高温焦炉上升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焦化工艺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耐高温焦炉上升管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对炼焦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资源进行高效回收是降低焦炉能耗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焦化厂的主要方向。调查得出,从碳化室经上升管逸出的650℃~750℃荒煤气带出热占焦炉总热量36%。为了冷却高温的荒煤气必须喷洒大量70℃~75℃循环氨水,高温荒煤气因循环氨水的大量蒸发而被冷却至82℃~85℃,再经初冷器冷却至22℃~35℃,荒煤气带出热量被白白浪费。

目前关于荒煤气回收国内外都在做一些尝试,如用导热油夹套管、热管、锅炉、半导体温差发电和水套管等技术,但是由于荒煤气热物性特点以及焦炉生产的安全性问题,关于荒煤气的余热回收一直进展不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高温焦炉上升管换热器。它可以在400-900℃的高温下长期运行,能够消除周期性热应力破坏,且有效防止内壁结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内筒套在外筒内,内、外筒的两端分别固定上、下烟道法兰,内、外筒之间的环形空腔内有螺旋换热管,螺旋换热管的进、出口穿出所述的外筒分别与下汇流集箱、上汇流集箱密封相通,内筒内为烟道,所述的螺旋换热管有多条。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1)、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控制水的流量来控制换热量,从而保证荒煤气温度下降值在结焦温度之上,有效抑制壁面结焦,另一方面,内筒壁面附着的耐高温导热层,光滑抗腐蚀,可有效防止结焦物附着;(2)、水汽换热在内外套筒之间的封闭空间内,保证水汽不会渗透至碳化室;(3)、通过采用耐高温、防腐蚀纳米材料,以及对换热器套管内部结构设计与的合理排列最大程度的获取换热效果,并且降低了环境温度,增加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内筒4套在外筒5内,内、外筒4、5的两端分别固定上、下烟道法兰1、8,内、外筒4、5之间的环形空腔内有螺旋换热管6,螺旋换热管6的进、出口穿出所述的外筒5分别与下汇流集箱7、上汇流集箱2密封相通,内筒4内为烟道10,所述的螺旋换热管6有多条。

所述的上、下烟道法兰1、8上分别有上、下传感器孔,上、下传感器孔内分别固定有上、下温度传感器11、9,上、下温度传感器11、9的探头进入内筒4的烟道10内。根据测量的温度差调节管道内水流量,控制换热量,保证上端荒煤气温度在结焦温度之上。

所述的上、下温度传感器11、9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所述内筒4的内壁上涂刷有耐高温、防腐蚀纳米导热材料层,内筒4的外壁上涂刷有耐高温纳米超导热材料层。

所述外筒5的中部有膨胀节3。

所述外筒5的上下两端壁上有多个通气小孔12。减小气体膨胀产生的热应力。

所述外筒5的外壁上有上、下加固圈13、14。

所述外筒5的内壁上涂刷有耐高温纳米绝热材料层。

换热过程为:循环水从下汇流集箱7进入换热管组6内,从下向上流动,吸收高温荒煤气传递的热量,产生的汽水混合物,从上汇流集箱2流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