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润滑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26363阅读:1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合成润滑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有特定结构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化合物为基油的合成润滑油。此外,还涉及使用了这种合成润滑油的冷冻机工质组合物。进而,本发明还涉及可用作制备极性油、有机溶剂、润滑剂、合成润滑油、冷冻机油等,或作为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极性油、合成润滑油、冷冻机油等的中间体的环状缩醛类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换油间隔的延长、节能需求、或机械装置的高性能化、小型化等,要求润滑油具备的性能也变得更加苛刻,尤其是对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优异的润滑油有强烈需求。此外,氟利昂引起的臭氧层破坏,二氧化碳、甲烷气体引起的全球变暖,废气中二氧化硫或NOx引起的森林破坏,化学物质泄漏引起的土壤、湖泊污染等,这样一些全球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日益紧迫,在润滑油方面也要求有相应对策。为了满足提高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的要求,已开发了聚亚烷基二醇等醚类或脂肪族二酯或受阻酯等酯类,并用于机油、工质,滑脂基油、齿轮油、压延油、精密机械油等。然而,聚亚烷基二醇等醚类由于与历来使用的矿物油相比极性太高,因而有①吸湿性大、②不溶解历来使用的添加剂等缺点。作为与这种聚亚烷基二醇相比极性不太高的醚,有特公平1-29240号公报所述的从烷基卤和多醇合成的醚,但所生成的醚中残留微量卤素,有使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恶化的可能性。此外,在酯方面,也有会水解生成羧酸而腐蚀金属这样的问题,或由于对金属的吸附性优异而使摩擦系数降低这样的长处,但反过来也有损害油性改进剂或极压剂等的效果这样的缺点。因此,需要这样的极性不太高、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优异、不会因水解等而产生羧酸、吸湿性低的合成润滑油。另一方面,从全球环境的观点来看,为了保护臭氧层,冷藏库或汽车空调器中使用的二氯二氟甲烷(CFC-12)在使用上受到法律限制,1995年底决定禁止使用。随后,房间空调器等中使用的氯二氟甲烷(HCFC-22)的使用也有法律限制。因此,作为这种CFC-12或HCFC-22的代用品,开发了不破坏臭氧层的氢氟烃,例如,1,1,1,2-四氟乙烷(HFC-134a)或二氟甲烷(HFC-32)或五氟乙烷(HFC-125)。但是,由于氢氟烃的极性比CFC-12或HCFC-22高,因而如果使用先有技术上一般使用的萘系矿物油或聚-α-烯烃、烷基苯等润滑油作为冷冻机油,则这些润滑油与氢氟烃的兼容性差,在低温下会发生两层分离。如果发生两层分离,则油回流恶化,并在作为热交换器的冷凝器或蒸发器附近附着一层厚油膜而妨碍传热,而且成为润滑不良或启动时引起发泡等重要缺点的原因。因此,先有技术的冷冻机油不能用来作为这些新制冷剂氛围下的冷冻机油。因而需要与氢氟烃兼容性好的润滑油。而且,就润滑性而言,在CFC-12或HCFC-22中,也会发生部分分解而生成氯化氢,这种氯化氢与摩擦表面反应形成氯化物皮膜,有改善润滑性这样的效果。然而,由于在不含有氯原子的氢氟烃中不能期待这样的效果,因而在与氢氟烃一起使用的冷冻机油中需要润滑性比先有技术产品更加优异的润滑油。此外,作为与氢氟烃一起使用的冷冻机油,还必须在与氢氟烃共存下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进而,在电冰箱或房间空调器等压缩式冷冻机中,由于存在着绝缘材料或漆包线等用于马达中的有机材料,因而作为由氢氟烃和冷冻机油组成的工质,必须对这些有机材料不产生不良影响,其电绝缘性也必须是良好的。作为可以与氢氟烃如1,1,1,2-四氟乙烷(HFC-134a)共用的冷冻机油,在美国专利第4,755,316号说明书(特表平2-502385号公报)或特开平3-14894号公报(欧洲专利第377122号)、特开平2-182780号公报(WO90/05172号)等中公开了聚亚烷基二醇类化合物。聚亚烷基二醇类化合物由于极性比萘类矿物油高,因而与HFC-134a的低温相溶性确实是良好的。然而,如美国专利第4,755,316号说明书中所述,聚亚烷基二醇类化合物有当温度上升时反而发生两相分离这样的问题。而且,对于聚亚烷基二醇类化合物来说,除此之外还有几个问题。其一是电绝缘性差这样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不能用于马达内藏于压缩机内的电冰箱用冷冻机或空调用冷冻机中。因此,有人提出这类化合物可用于没有这样一种忧虑的汽车空调用途。另一个问题是吸湿性大。聚亚烷基二醇类化合物中的水分会使HFC-134a共存下的热稳定性恶化,或者使PET薄膜等有机材料发生水解。通过减少每单位重量的醚键数目,可以改善电绝缘性和减少吸湿性,但与氢氟烃的相溶性恶化。因此,聚亚烷基二醇这样的醚类化合物不能同时兼备与氢氟烃的相溶性和电绝缘性、吸湿性的特性。为了改善这样一些电绝缘性、吸湿性等的聚亚烷基二醇类化合物的问题,已开发了酯类化合物或碳酸酯类化合物。例如,作为能与1,1,1,2-四氟乙烷(HFC-134a)共用的冷冻机油,美国专利第4,851,144号说明书(特开平2-276894号公报)或特开平2-158693号公报中公开了聚亚烷基二醇化合物与酯油的混合油,特表平3-505602号公报(WO90/12849号)、特开平3-128991号公报、特开平3-128992号公报、特开平3-88892号公报、特开平3-179091号公报中公开了酯油。此外,特开平2-132178号公报、特开平3-149295号公报、欧洲专利第421,298号说明书中公开了碳酸酯油。酯类化合物或碳酸酯类化合物与氢氟烃的相溶性优异,在氢氟烃共存下的热稳定性也是优异的。与聚亚烷基二醇类化合物相比,电绝缘性是极其优异的,而且吸温性也是颇低的。然而,与CFC-12-矿物油体系先有技术工质相比,在氢氟烃-酯油体系或氢氟烃-碳酸酯油体系中氟利昂和油的极性都提高了,也容易含水。因此,酯会发生水解而生成羧酸,所生成的羧酸会腐蚀金属,因而有引起磨耗的问题。此外,碳酸酯油会发生水解而生成非凝缩性二氧化碳,因而也会产生使制冷能力下降这样的问题。特别是,由于房间空调器的制冷剂灌装通常是在现场进行的,这一点与在工厂进行灌装的电冰箱的情况不同,因而几乎不可能防止水分的混入,使得氢氟烃-酯油体系或氢氟烃-碳酸酯油体系在房间空调器中的可靠性令人担心。此外,作为能改善聚亚烷基二醇的电绝缘性问题的聚醚化合物,WO93/24435号公报中公开了聚乙烯醚类化合物。这种聚乙烯醚类化合物是通过使乙烯醚类单体聚合、加氢得到的,据公开,这种化合物与氢氟烃的相溶性良好,在电绝缘性方面也是良好。然而,聚乙烯醚类化合物是用聚合法合成的,生成物有分子量分布色散,因而一部分高分子量物质有可能成为毛细管堵塞的原因,而且有可能使其与氢氟烃的相溶性恶化。此外,其后处理方法繁杂,又在原料中使用了不稳定的乙烯醚类单体,因而很难说一定能达到高收率。尤其在低聚合度的情况下(聚合度6左右)有收率下降这样的缺点。而且,乙烯醚类单体因结构而异,有时难以得到原料,因而变得价格高昂。另一方面,特开平4-320498号公报、特开平6-57243号公报描述了在冷冻机工质中使用环状缩酮、环状缩醛的实例。前者描述了从一元醇或二元醇与酮或醛得到的缩酮或缩醛用于配制酯类或聚亚烷基二醇类合成润滑油,后者是分子内含有缩酮或缩醛基的、甘油、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的酯或碳酸酯衍生物。前者的缩醛、缩酮有分子量小、沸点、闪点低这样的缺点,后者的缩醛、缩酮由于制备时经历两个以上步骤因而有价格高昂这样的缺点,而且其中一些有难以达到高纯度的缺点。此外,后者作为缩醛、缩酮具体公开的化合物,分子内含有2个以上醚键,因而有不能充分提高电绝缘性这样的问题。这样,迄今为止开发的氢氟烃-聚亚烷基二醇体系有吸湿性、电绝缘性方面的问题,氢氟烃-酯体系、氢氟烃-碳酸酯体系有耐水解性方面的问题,而且,任何一个体系与先有的CFC-12-矿物油体系相比,都有容易含水、引起热稳定性下降或有机材料恶化、金属腐蚀或磨耗等问题,作为冷冻机工质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此外,聚乙烯醚类化合物由于具有分子量分布而含有一部分高分子量化合物,这有使相溶性降低的缺点,而且由于原料种类受限制,也有增大成本这样的缺点。进而,迄今为止报告的缩酮或缩醛都有分子量低、价格高这样的缺点。可是,以往的环状缩醛主要用丙酮作为酮,多数情况下用来作为糖或多醇合成领域的保护基。最近,从甲醛和乙二醇合成的1,3-二氧戊环已作为有机溶剂上市。另一方面,作为从山梨糖醇和苯甲醛合成的环状缩醛,二亚苄基山梨糖醇已知是一种凝胶化剂,而从不饱和醛和山梨糖醇合成的环状缩醛则用来作为一种聚合物原料。此外,从山梨糖醇和丙酮、甲醛、乙醛或丁醛合成的环状缩醛类是已知的,但有比这更长的直链或支链的环状缩醛则是未知的。而且,从山梨糖醇和异丁醛合成的环状缩醛也是未知的。就环状缩醛类的用途而言,除以上所述的有机溶剂或油墨、涂料等的溶剂或添加剂以及凝胶化剂、聚合物原料外,还知道可用作吸收式冷冻机的吸收剂(特开昭59-25892号公报)、冷冻机油的脱水剂(特开平4-320498号公报、特开平6-57243号公报)等。迄今为止,一直是为了保护六元醇如山梨糖醇或甘露糖醇这样一些化合物或进行结构鉴定才合成其与丙酮的环状缩酮的,但这种环状缩酮具有高熔点,难以用于极性油、合成润滑油或冷冻机油这样一些要求在室温附近呈液体性状的用途。尽管烷基链上有不饱和键的环状缩酮具有较低熔点这样的特征,但也有稳定性较差这样的缺点。此外,具有苯基等芳香环的环状缩酮有发生凝胶化这样的特征,不适合于极性油、合成润滑油或冷冻机油等用途。另一方面,使用乙二醇等元数少的醇合成的环状缩醛类粘度较低,也不适合于合成润滑油或冷冻机油这样的用途。发明公开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优异、不因水解等而产生羧酸、吸湿性低而且廉价的合成润滑油,或者提供与氢氟烃的相溶性、电绝缘性、吸湿性等性能优异、不因水解等而产生羧酸而且廉价的冷冻机工质用组合物。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特别适合于合成润滑油或冷冻机油这样一些用途的新型环状缩醛类。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用简单方法以高收率得到这种新型环状缩醛类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者等人为解决上述课题而反复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注意到具有不产生羧酸或二氧化碳的结构的醚类化合物,发现有特定结构的缩酮或缩醛化合物具有极高的电绝缘性,并成功地使之兼备先有醚类化合物不能兼备的与氢氟烃的相溶性和电绝缘性、吸湿性,终于完成本发明。即,本发明的要点涉及(1)合成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含有从一种以上(包括一种,下同)4元以上~10元以下(包括4元和10元,下同)、元数为偶数的多元醇与一种以上通式(I)所示羰基化合物或其活泼衍生物缩酮或缩醛得到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1~18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R2表示1~18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或者R1和R2合在一起表示2~36个碳原子的亚烷基;(2)合成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含有从一种以上4元以上~8元以下、元数为偶数的多元醇与一种以上通式(II)所示羰基化合物或其活泼衍生物缩酮或缩醛得到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式中R3表示氢原子或1~12个碳原子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R4表示1~12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或者R3和R4合在一起表示2~13个碳原子的亚烷基,R3和R4的合计碳原子数是1~13个;(3)上述(1)或(2)所述的合成润滑油,其中多元醇不具有醚键;(4)上述(1)或(2)所述的合成润滑油,其中多元醇具有一个醚键;(5)上述(3)或(4)所述的合成润滑油,其中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含有1,3-二氧戊环结构和/或1,3-二噁烷结构;(6)上述(3)~(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合成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含有从4元或6元、4~25个碳原子的饱和脂族醇与一种以上通式(II)所示羰基化合物或其活泼衍生物缩酮或缩醛得到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7)合成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含有一种以上式(IIIa)、(IIIb)、(IVa)或(IVb)所示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式中R3表示氢原子或1~12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R4表示1~12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或者R3和R4合在一起表示2~13个碳原子的亚烷基,R3和R4的合计碳原子数是1~13个;(8)合成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含有一种以上式(V)或(VI)所示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式中R3表示氢原子或1~12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R4表示1~12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或者R3和R4合在一起表示2~13个碳原子的亚烷基,R3和R4的合计碳原子数是1~13个;(9)冷冻机工质组合物,其中包括含有上述(2)~(8)中任何一项所述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的冷冻机油和氢氟烃;(10)上述(9)所述冷冻机工质组合物,其中以氢氟烃/冷冻机油=50/1~1/20(重量比)含有氢氟烃和冷冻机油;(11)以下通式(i)或(ii)所示的环状缩醛类,式中R5表示氢原子,在这种情况下,R6表示3个碳原子的支链烷基,或4~21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者R5表示1~21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在这种情况下,R6表示2~21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12)上述(11)所述的环状缩醛类,其中R5是氢原子而R6是3个碳原子的支链烷基或4~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者R5是1~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而R6是2~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13)上述(11)所述的环状缩醛类,其中R5是氢原子而R6是3~12个碳原子的支链烷基,或者R5是1~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而R6是2~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14)上述(11)~(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环状缩醛类,其中6元醇残基是从山梨糖醇衍生的;(15)通式(i)或(ii)所示的上述(11)所述环状缩醛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式(iii)所示的六元醇与通式(iv)所示的羰基化合物或其活泼衍生物(缩酮或缩醛)在酸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式中R5表示氢原子,在这种情况下,R6表示3个碳原子的支链烷基,或4~21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者R5表示1~21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在这种情况下,R6表示2~21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16)上述(1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6元醇是山梨糖醇。发明的最佳实施形态本发明包括涉及含有特定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的合成润滑油以及冷冻机工质组合物,和涉及这些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中有特定结构的新型化合物。本说明书中,为方便起见,称前者为第一发明、后者为第二发明,以下分别说明各发明。首先说明第一发明。第一发明中使用的多元醇是4~10元、元数为偶数的多元醇。在多元醇的元数为奇数的情况下,必然残存未反应的羟基而使粘度增大,因而不好。而且,在用于冷冻机工质中的情况下,如果残存羟基,则与氢氟烃的相溶性恶化,因而不好。通过使未反应羟基发生烷基化反应来形成醚结构,可以改善粘度或与氢氟烃的相溶性,但由于在制备过程中反应步骤增加,因而不好。而且,因此而难以得到高纯度的产品。具体地说,有赤藓醇、二聚甘油、阿拉伯糖、核糖、山梨糖醇、甘露糖醇、半乳糖醇、艾杜糖醇、塔罗糖醇、蒜糖醇、4,7-二氧杂癸烷-1,2,9,10-四醇、5-甲基-4,7-二氧杂癸烷-1,2,9,10-四醇、4,7,10-三氧杂十三烷-1,2,12,13-四醇、1,6-二甲氧基己烷-2,3,4,5-四醇、3,4-二乙氧基己烷-1,2,5,6-四醇等多元醇,或季戊四醇、二聚三(羟甲基)乙烷、二聚三(羟甲基)丙烷、二聚季戊四醇、三聚季戊四醇、2,9-二乙基-2,9-二(羟甲基)-4,7-二氧杂癸烷-1,10-二醇、2,12-二乙基-2,12-二(羟甲基)-5,8-二甲基-4,7,10-三氧杂十三烷-1,13-二醇等受阻醇。其中,4,7-二氧杂癸烷-1,2,9,10-四醇、5-甲基-4,7-二氧杂癸烷-1,2,9,10-四醇、4,7,10-三氧杂十三烷-1,2,12,13-四醇、1,6-二甲氧基己烷-2,3,4,5-四醇、3,4-二乙氧基己烷-1,2,5,6-四醇、2,9-二乙基-2,9-二(羟甲基)-4,7-二氧杂癸烷-1,10-二醇、2,12-二乙基-2,12-二(羟甲基)-5,8-二甲基-4,7,10-三氧杂十三烷-1,13-二醇这样一些具有2个以上醚键的多元醇;由于工业上不容易得到而且制备过程中需要许多步骤,因而成本高,所以不好。第一发明中使用的多元醇的元数是4元、6元、8元或10元,但较好的是4元、6元或8元,更好的是4元或6元。如果大于10元,则所得到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的粘度会太高。而如果小于4元,则分子量太低,从而使沸点、闪点偏低,因而不好。第一发明中使用的多元醇有4~25个碳原子、较好有4~20个碳原子。若超过25个碳原子,则所得到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的粘度会太高。而若少于4个碳原子,则分子量会太低,从而使沸点、闪点偏低,因而不好。此外,第一发明中使用的多元醇是饱和脂族醇。如果有不饱和键,则由于热稳定性恶化而不好。进而,第一发明中使用的多元醇,如果从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这样的观点来看,则最好是分子内不具有醚键。而即使具有醚键,较好的也是一个醚键。如果有两个以上,则由于电绝缘性恶化,因而在第一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用于电绝缘油或冷冻机工质等中的情况下是不好的。分子内不具有醚键的多元醇的具体实例是赤藓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半乳糖醇、艾杜糖醇、塔罗糖醇、蒜糖醇、季戊四醇等,有一个醚键的多元醇的具体实例是二聚甘油、二聚三(羟甲基)丙烷、二聚三(羟甲基)乙烷等。而且,在第一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用于冷冻机工质中的情况下,多元醇的元数较好的是4元、6元或8元,更好的是4元或6元。若多元醇的元数大于8元,则粘度会太高,而且与氢氟烃的相溶性会恶化。而如果多元醇的元数小于4元,则分子量太低,从而使沸点、闪点偏低,因而不好。此外,碳原子数较好的是4~20个、更好的是4~15个、尤其好的是4~10个。若碳原子数大于20个,则与氢氟烃的相溶性恶化,因而不好。而若碳原子数少于4个,则分子量会太低,从而使沸点、闪点偏低,也不好。而且,在使用季戊四醇这样对称性高的醇的情况下,所得到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的熔点偏高,因而,不宜作为冷冻机工质用途。第一发明中使用的羰基化合物是通式(I)所示的酮或醛。通式(I)所示酮或醛的碳原子数是2~37个、较好的是2~25个、更好的是2~17个。碳原子数若超过37个,则所得到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的粘度会太高,因而不好。R1表示氢原子或1~18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较好的是表示氢原子或1~12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更好的是表示氢原子或1~8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R2表示1~18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较好的是表示1~12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更好的是表示1~8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或者,R1和R2合在一起表示2~36个碳原子、较好的是2~24个碳原子、更好的是2~16个碳原子的亚烷基。而且,R1和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1或R2的碳原子数若超过18个,则所得到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的粘度会太高,因而不好。而且,R1和R2合在一起形成的亚烷基的碳原子数若超过36个,则所得到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的粘度会太高而不好。具体地说,作为R1和R2是烷基的酮,可以列举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丙基酮、二乙基酮、甲基·异丙基酮、甲基·丁基酮、乙基·丙基酮、甲基·仲丁基酮、甲基·异丁基酮、乙基·异丙基酮、甲基·叔丁基酮、甲基·戊基酮、乙基·丁基酮、二异丙基酮、甲基·异戊基酮、二丙基酮、异丙基·丙基酮、甲基·新戊基酮、乙基·叔丁基酮、甲基·己基酮、乙基·戊基酮、6-甲基-2-庚酮、4-甲基-3-庚酮、2-甲基-3-庚酮、5-甲基-3-庚酮、甲基·环己基酮、甲基·庚基酮、乙基·己基酮、二丁基酮、二异丁基酮、甲基·辛基酮、甲基·壬基酮、二戊基酮、甲基·癸基酮、甲基·十一烷基酮、二己基酮、5-(2′,2′,5′-三甲基环己基)-2-戊酮、6,10-二甲基-2-十一(烷)酮、甲基·十三烷基酮、二庚基酮、甲基·十四烷基酮、二辛基酮、甲基·十五烷基酮、二异辛基酮、甲基·十六烷基酮、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二壬基酮、甲基·十七烷基酮、甲基·十八烷基酮、二癸基酮等。此外,作为R1和R2合在一起形成亚烷基的酮,可以列举环丙酮、环丁酮、环戊酮、环己酮、2-甲基环戊酮、3-甲基环戊酮、2-甲基环己酮、3-甲基环己酮、4-甲基环己酮、环庚酮、2,4-二甲基环己酮、2,6-二甲基环己酮、环辛酮、2-乙基环己酮、3-乙基环己酮、4-乙基环己酮、3,5,5-三甲基环己酮、2-叔丁基环己酮、4-叔丁基环己酮、2-异丙基-4-甲基环己酮、环癸酮、环十二烷酮等。进而,作为R1是氢原子的醛,可以列举乙醛、丙醛、丁醛、异丁醛、戊醛、异戊醛、2-甲基丁醛、己醛、2-甲基戊醛、3-甲基戊醛、4-甲基戊醛、2-乙基丁醛、2,3-二甲基丁醛、3,3-二甲基丁醛、环戊基乙醛、庚醛、2-甲基己醛、3-甲基己醛、4-甲基己醛、5-甲基己醛、2-乙基戊醛、环己基乙醛、辛醛、2-甲基庚醛、2-乙基己醛、2-丙基戊醛、2,4,4-三甲基戊醛、壬醛、3,5,5-三甲基己醛、癸醛、异癸醛、3,7-二甲基辛醛、2-异丙基-5-甲基己醛、十一(烷)醛、十二(烷)醛、十三(烷)醛、异十三(烷)醛、十六(烷)醛、异十八(烷)醛、十八(烷)醛、2-甲基十八(烷)醛等。而在第一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用于冷冻机工质用基油中的情况下,通式(I)中较好的是通式(II)所示的酮或醛。通式(II)所示酮或醛的碳原子数是2~25个、较好的是2~17个、更好的是2~11个。碳原子数若超过25个,则所得到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与氢氟烃的相溶性恶化,因而不好。R3表示氢原子或1~12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较好的是氢原子或1~8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更好的是氢原子或1~5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R4表示1~12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较好的是1~8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更好的是1~5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或者,R3和R4合在一起表示2~13个碳原子的亚烷基较好的是4~1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更好的是4~5个碳原子的亚烷基。R3和R4的合计碳原子数是1~13个,较好的是1~10个、更好的是1~5个。R3或R4的碳原子数若超过12个,则所得到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与氢氟烃的相溶性恶化,因而不好。此外,R3和R4合在一起形成的亚烷基的碳原子数若超过13个,则所得到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与氢氟烃的相溶性恶化,因而不好。而且,R3和R4的合计碳原子数若超过13个,则所得到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与氢氟烃的相溶性恶化,因而不好。进而,从所得到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与氢氟烃的相溶性来看,R3、R4的烷基与其具有直链结构不如具有支链或环状结构,而且R3和R4合在一起,与其形成亚烷基不如不形成。第一发明中使用的通式(I)、(II)所示的酮,可以容易地通过脂肪酸高温脱羧二聚反应或烯烃催化氧化反应(Wacker法)或仲醇氧化脱氢或环烷烃氧化等得到。在Wacker法的情况下,所得到的酮可以通过精馏分离精制成纯品。而第一发明中使用的通式(I)、(II)所示的醛,可以容易地通过诸如脂肪醇脱氢反应、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羰基合成法)、脂肪酰氯的Rosenmund还原或脂肪酸直接加氢得到。在羰基合成法的情况下,生成直链醛和支链醛,但两者都可以通过精馏分离精制成纯品。此外,作为第一发明中使用的羰基化合物的活泼衍生物,有从以上所述酮、醛与1~6个碳原子的低级醇通过酸催化容易合成的缩酮、缩醛。作为1~6个碳原子的低级醇的具体实例,可以列举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叔丁醇、戊醇、异戊醇、新戊醇、1-甲基丁醇、1,1-二甲基丙醇、1-乙基丙醇、己醇、异己醇、2-乙基丁醇、1-甲基戊醇、1,3-二甲基丁醇、1-乙基丁醇等。第一发明的环状缩酮、环状缩醛可以按以下所述方法得到。多元醇与上述酮的反应是缩酮化反应,这个反应是用对甲苯磺酸、甲磺酸、硫酸等酸催化剂作为催化剂进行的,相对于多元醇而言,催化剂用量是0.1~10%(摩尔)、较好的是1.0~7.0%(摩尔)、更好的是1.0~5.0%(摩尔)。这个反应不用溶剂,或在二甲苯、甲苯、苯、辛烷、异辛烷、庚烷、己烷、环己烷、戊烷、石油英(ligroin)、石油醚等惰性溶剂中或其混合溶液中,因所使用酮的沸点而异,在40~130℃、较好在60~100℃的温度进行,较好是边进行边除去生成的水。因情况而异,有时在减压下进行反应也是有效的。若温度比这低,则反应不能进行;而若比这高,则会发生着色强烈的副反应,因而也不好。可以在通氮气条件下、氮气氛围下和干燥空气氛围下等任何一种条件下进行。反应时间因各种条件而异,通常较好的是5~200小时。所得到的环状缩酮中和后进行过滤、洗涤等前处理,然后,可以通过白土处理、结晶、蒸发等操作进行精制。此外,多元醇与上述醛的反应是缩醛化反应,这个反应是使用对甲苯磺酸、甲磺酸、硫酸等酸催化剂作为催化剂进行的,相对于多元醇而言,催化剂用量为0.01~5.0%(摩尔)、更好的是0.1~2.0%(摩尔)。这种方法不用溶剂,或在二甲苯、甲苯、苯、辛烷、异辛烷、庚烷、己烷、环己烷、戊烷、丁烷、石油英、石油醚等惰性溶剂或其混合溶剂中,因所使用醛的沸点而异,在20~130℃、较好在40~100℃的温度进行,较好的是边进行边除去生成的水。因情况而异,有时在减压下进行反应也是有效的。若温度低,则反应不能进行;而若温度高,则发生着色强烈的副反应。此外,也可以在通氮条件下、氮气氛围下和干燥空气氛围下等任何一种条件下进行。反应时间因各种条件而异,通常较好的是1~30小时。所得到的环状缩醛中和后进行过滤、洗涤等前处理,然后可以用白土处理、结晶、蒸馏等操作精制。此外,多元醇与酮的活泼衍生物缩酮的反应是转缩酮化反应(transketalization),这个反应是使用对甲苯磺酸、甲磺酸、硫酸等酸催化剂作为催化剂进行的,相对于多元醇而言,催化剂用量是0.1~10%(摩尔)、较好的是1.0~7.0%(摩尔)、更好的是1.0~5.0%(摩尔)。这个反应不用溶剂,或在二甲苯、甲苯、苯、辛烷、异辛烷、庚烷、己烷、环己烷、戊烷、石油英、石油醚等惰性溶剂中或其混合溶剂中,因所使用的缩酮和所生成的低级醇的沸点而异,在40~150℃、较好在70~130℃的温度进行,较好是边进行边除去生成的低级醇。因情况而异,有时在减压下进行反应也是有效的。若温度比这低,则反应不能进行;若比这高,则会发生着色强烈的副反应,因而不好。此外,也可以在通氮条件下、氮气氛围下和干燥空气氛围下等任何一种条件下进行。反应时间因各种条件而异,通常较好的是5~200小时。得到的环状缩酮中和后进行过滤、洗涤等前处理,然后可以用白土处理、结晶、蒸馏等操作精制。此外,多元醇与醛的活泼衍生物缩醛的反应是转缩醛化反应(transacetalization),这个反应是用对甲苯磺酸、甲磺酸、硫酸等酸催化剂作为催化剂进行的,相对于多元醇而言,催化剂用量是0.01~5.0%(摩尔)、较好的是0.1~2.0%(摩尔)。这种方法不用溶剂,或在二甲苯、甲苯、苯、辛烷、异辛烷、庚烷、己烷、环己烷、戊烷、丁烷、石油英、石油醚等惰性溶剂或其混合溶剂中,因所使用的缩醛和所生成的低级醇的沸点而异,在20~150℃、较好在50~130℃的温度进行,较好的是边进行边除去生成的低级醇。因情况而异,有时在减压下进行反应也是有效的。若温度低,则反应不能进行,而若温度高,则会发生着色强烈的副反应。此外,也可以在通氮条件下、氮气氛围下和干燥空气氛围下等任何一种条件下进行。反应时间因各种条件而异,通常较好的是1~30小时。得到的环状缩醛中和后进行过滤、洗涤等前处理,然后可以用白土处理、结晶、蒸馏等操作精制。与多元醇反应的酮或酮的活泼衍生物缩酮或者醛或醛的活泼衍生物缩醛(以下简称羰基化合物)的比率,是每1摩尔多元醇A/2摩尔羰基化合物(A是多元醇的元数)。为提高反应速度,也可以采用以比A/2摩尔过剩的羰基化合物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再除去过剩的羰基化合物的方法。第一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可以使一种以上的多元醇,与一种以上的酮或酮的活泼衍生物缩酮或者醛或醛的活泼衍生物缩醛反应来获得。此外,单独得到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也可以混合起来使用。例如,从1摩尔山梨糖醇和3摩尔甲基·乙基酮得到的环状缩酮(40℃粘度63.1mm2/s)以及从1摩尔二聚甘油和2摩尔甲基·乙基酮得到的环状缩酮(40℃粘度7.69mm2/s)可以分别合成,然后将两者混合,调整到所希望的粘度。作为具体实例,从1摩尔山梨糖醇和3摩尔甲基·乙基酮得到的1摩尔环状缩酮与从1摩尔二聚甘油和2摩尔甲基·乙基酮得到的1摩尔环状缩酮混合,可以得到VG22润滑油。或者,使1摩尔山梨糖醇和1摩尔二聚甘油与5摩尔甲基·乙基酮反应,可以得到上述混合物。此外,使1摩尔山梨糖醇与两种酮或醛,例如2摩尔3,5,5-三甲基己醛、1摩尔甲基·乙基酮反应,也可以得到第一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而且,所得到的环状缩酮、环状缩醛中存在的未反应的羟基越少越好,这样的未反应羟基以平均值计,相对于原料多元醇的羟基数而言,要在20%以下、较好在10%以下,更好的是在5%以下、尤其好的是在3%以下。若有超过20%的未反应羟基残存,则粘度会太高,沸点或闪点也会太低,因而不好。在这种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用于冷冻机工质的基油中的情况下,未反应羟基尤其是越少越好,要在10%以下、较好在5%以下、更好的是在3%以下、尤其好的是在2%以下、最好是在1%以下。若有超过10%的未反应羟基残存,则与氢氟烃的相溶性或电绝缘性会恶化,因而不好。此外,在第一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用于电绝缘油或冷冻机工质的基油中的情况下,多元醇不具有醚键的结构者,其电绝缘性较高,因而较好。因此,从山梨糖醇、甘露糖醇、半乳糖醇、艾杜糖醇、塔罗糖醇、蒜糖醇等六元醇或赤藓醇等多元醇得到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比从二聚甘油或二聚三(羟甲基)丙烷等具有一个醚键的醇得到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好。进而,在第一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用于电绝缘油或冷冻机工质的基油中的情况下,含有1,3-二氧戊环结构和/或1,3-二噁烷结构者,由于电绝缘性高,因而较好。而且,其中尤其含有1,3-二氧戊环结构者是特别好的。因此,较好采用赤藓醇、二聚甘油、山梨糖醇、甘露糖醇、半乳糖醇、艾杜糖醇、塔罗糖醇、蒜糖醇等在邻位上有羟基的醇。而且,在使用山梨糖醇、甘露糖醇、半乳糖醇、艾杜糖醇、塔罗糖醇、蒜糖醇等六元醇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式IIIa和式IIIb所示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但具有3个1,3-二氧戊环结构的式IIIa化合物因其电绝缘性高而较好。而在使用赤藓醇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式IVa或式IVb所示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但具有2个1,3-二氧戊环结构的式IVa化合物因其电绝缘性高而较好。山梨糖醇、甘露糖醇、半乳糖醇、艾杜糖醇、塔罗糖醇、蒜糖醇等六元醇或赤藓醇若与酮或缩酮反应,则容易生成式IIIa、式IVa的环状缩酮,而若与醛或缩醛反应,则容易生成式IIIb、式IVb的环状缩醛。因此,对于这些醇,较好的是使用酮或缩酮进行反应。再者,在第一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用于冷冻机工质的基油中的情况下,多元醇的元数为偶数者中,式(III)所示从六元醇得到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或式(IV)~(VI)所示从赤藓醇、二聚甘油、二聚三(羟甲基)丙烷等四元醇得到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从与氢氟烃的相溶性或电绝缘性、熔点、粘度等各种物理性质取得平衡的观点来看,是特别好的。即使同样是四元醇,式(VIIa)或式(VIIb)所示从对称性良好的季戊四醇得到的环状缩酮因其在室温下均呈固体状,因而也不好。在式(III)~(VI)所示的化合物中,较好的是有1,3-二氧戊环结构的(IIIa)、(IIIb)、(IVa)、(V)所示化合物,其中尤以只具有1,3-二氧戊环结构的(IIIa)、(IVa)、(V)所示的化合物为好,其中更好的是多元醇部分不具有醚键的(IIIa)、(IVa)所示的化合物。第一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的熔点较好在10℃以下、更好的是在-10℃以下、特别好的是在-30℃以下。像(VIIa)、(VIIb)这样熔点超过10℃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虽然单独作为润滑油使用时不好,但可以通过与熔点低的第一发明的其它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或其它润滑油混合并限制其添加量来使用。第一发明中使用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其100℃的粘度较好在1mm2/s以上~100mm2/s以下,更好的是在1mm2/s以上~50mm2/s以下,尤其好的是在1mm2/s以上~30mm2/s以下。此外,在第一发明中使用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用于冷冻机工质的基油中的情况下,与氢氟烃的两相分离温度越低越好,希望在10℃以下、较好在0℃以下、更好的是在-10℃以下,尤其好的是在-30℃以下。第一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可以与其它润滑油混合使用。作为其它润滑油,可以列举矿物油或聚丁烯、聚-α-烯烃、烷基苯等烃类合成油,脂肪族双酯或新戊基多醇酯、聚亚烷基二醇、聚苯基醚、碳酸酯、磷酸酯、硅酸酯、硅油、全氟聚醚等,具体实例可参阅新版《润滑的物理化学》(幸书房)或《润滑油的基础与应用》(Corona公司)等。第一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与其它润滑油的混合比率,理想的是混合润滑油中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的含量在0.1%(重量)以上,较好在1.0%(重量)以上,更好的是在5.0%(重量),特别好的是在10%(重量)以上。若含量低于0.1%(重量),则提高润滑性的效果或防止酯或碳酸酯等水解的效果不能充分发挥。而且,在第一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用于冷冻机工质的基油中的情况下,混合的其它润滑油以与氢氟烃的相溶性优异者为好,较好的是新戊基多醇酯或聚亚烷基二醇、碳酸酯等。然而,在第一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与氢氟烃的相溶性十分优异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两相分离温度不超过10℃的范围内与诸如在两相分离温度在-30℃以下,较好在-50℃以下的情况下与氢氟烃的相溶性不良的润滑油例如烷基苯或矿物油混合。第一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由于与氢氟烃的相溶性优异、电绝缘性也优异,因而可以作为与氢氟烃的混合物用于冷冻机工质中。而且,由于电绝缘性优异,因而可以用于电绝缘油中。此外,由于分子内有环结构,因而可以用于牵引油(tractionoils)中。进而,由于润滑性或耐热性优异,因而可以用于机油或涡轮机油、齿轮油、液压油、轴承油、金属加工油、压缩机油、滑脂基油等中。再者,由于润滑性优异,因而可以用作低硫轻油添加剂。而且,由于分子内还含有许多氧原子,因而也可以用作辛烷值增效剂(octanevaluebooster)这样的燃料油添加剂。在第一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用于冷冻机工质中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冷冻机工质组合物中氢氟烃与本发明中使用的含有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的冷冻机油的混合比率,通常是氢氟烃/冷冻机油=50/1~1/20(重量比)、较好的是10/1~1/5(重量比)。氢氟烃的比率若高于氢氟烃/冷冻机油=50/1,则氢氟烃-冷冻机油混合溶液的粘度会下降,从而有使润滑性恶化的可能性,因而不好。而氢氟烃的比率若低于氢氟烃/冷冻机油=1/20,则有冷冻能力不足的可能性,因而也不好。第一发明中可以使用的氢氟烃,系指二氟甲烷(HFC-32)、1,1-二氟乙烷(HFC-152a)、1,1,1-三氟乙烷(HFC-143a)、1,1,1,2-四氟乙烷(HFC-134a)、1,1,2,2-四氟乙烷(HFC-134)、五氟乙烷(HFC-125)等,尤其好的是1,1,1,2-四氟乙烷、二氟甲烷、五氟乙烷、1,1,1-三氟乙烷。这些氢氟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或3种以上氢氟烃混合使用。第一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中,必要时也可以添加通常使用的抗氧剂、极压剂、油性改进剂、消泡剂、洗涤剂分散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防锈剂、抗乳化剂等润滑油添加剂。例如,可作为抗氧剂使用的,有2,6-二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甲苯苯酚、4,4′-亚甲基二(2,6-二叔丁基苯酚)等苯酚类抗氧剂,或P,P-二辛基苯基胺、一辛基二苯基胺、吩噻嗪、3,7-二辛基吩噻嗪、苯基-1-萘胺、苯基-2-萘胺、烷基苯基-1-萘胺、烷基苯基-2-萘胺等胺类抗氧剂,或烷基二硫化物、硫代二丙酸酯、苯并噻唑等硫类抗氧剂,或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二芳基二硫代磷酸锌等。其添加量,相对于含有第一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的润滑油而言,是0.05~2.0%(重量)。可作为极压剂、油性改进剂使用的,的诸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二芳基二硫代磷酸锌等锌化合物,或硫代二丙酸酯、二烷基硫醚、二苄基硫醚、二烷基多硫化物、烷基硫醇、二苯并噻吩、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等硫化合物,磷酸三芳酯或亚磷酸三芳酯、亚磷酸三烷酯或磷酸三烷酯等磷化合物,氯代石蜡烃等氯化合物,二硫代氨基甲酸钼、二硫代磷酸钼、二硫化钼等钼化合物,全氟烷基聚醚、三氟氯乙烯聚合物、氟化石墨等氟化合物,脂肪酸改性聚硅氧烷等硅化合物,石墨等。其添加量,相对于含有第一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的润滑油而言,是0.05~10%(重量)。可作为消泡剂使用的,有二甲基聚硅氧烷等硅油或硅酸二乙酯等有机硅酸酯类等。其添加量,相对于含有第一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的润滑油而言,是0.0005~1%(重量)。可作为洗涤剂分散剂使用的,有磺酸盐、酚盐、水杨酸盐、磷酸盐、聚丁烯基琥珀酰亚胺、聚丁烯基琥珀酸酯等。其添加量,相对于含有第一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的润滑油而言,是0.05~10%(重量)。在第一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用于冷冻机工质中的情况下,作为添加剂,可添加用于保护金属表面的苯并三唑和/或苯并三唑衍生物,也可添加用于提高润滑性的磷酸三芳酯和/或亚磷酸三芳酯,还可添加用于提高热稳定性的、有捕获自由基能力的苯酚类化合物或有螯合能力的金属钝化剂等。可用于第一发明的磷酸三芳酯或亚磷酸三芳酯,有18~70个碳原子,更好的是有18~50个碳原子。具体地说,可以列举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羟苯酯)、磷酸三(二甲苯酯)、磷酸(羟苯酯)·二苯酯、磷酸(二甲苯酯)·二苯酯、磷酸三(三溴苯酯)、磷酸三(二溴苯酯)、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酯)、磷酸三(壬基苯酯)等磷酸三芳酯、或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羟苯酯)、亚磷酸三(二甲苯酯)、亚磷酸(羟苯酯)·二苯酯、亚磷酸(二甲苯酯)·二苯酯、亚磷酸三(2,4-叔丁基苯酯)、亚磷酸三(壬基苯酯)、亚磷酸三(三溴苯酯)、亚磷酸三(二溴苯酯)等亚磷酸三芳酯,较好的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羟苯酯)、磷酸三(二甲苯酯)、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酯)、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羟苯酯)、亚磷酸三(二甲苯酯)、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酯)。磷酸三芳酯和/或亚磷酸三芳酯的添加量,相对于含有第一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的润滑油而言,通常是0.1~5.0%(重量)。较好的是0.5~2.0%(重量)。可用于第一发明的苯并三唑和/或苯并三唑衍生物的添加量,相对于含有本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的润滑油而言,通常是0.001~0.1%(重量)、较好的是0.003~0.03%(重量)。而且,可用于本发明的苯并三唑、苯并三唑衍生物有6~50个碳原子,较好的是有6~30个碳原子。具体地说,可以列举苯并三唑、5-甲基-1H苯并三唑、1-(二辛基氨基甲基)苯并三唑、1-(二辛基氨基甲基)-5-甲基苯并三唑、2-(5′-甲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α,α-二甲基苄基)苯基]-2H-苯并三唑、2-(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3′-叔丁基-5′-甲基-2′-羟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5′-二叔戊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5′-叔丁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3″,4″,5″,6″-四氢邻苯二甲酰亚胺基甲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等,较好的是苯并三唑、5-甲基-1H-苯并三唑等。可用于第一发明的金属钝化剂的添加量,相对于含有本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的润滑油而言,通常是0.001~2.0%(重量)、较好的是0.003~0.5%(重量)。可用于本发明的金属钝化剂较好的是有螯合能力的,而且有5~50个碳原子、较好有5~20个碳原子。具体地说,可以列举N,N′-二亚水杨基-1,2-二氨基乙烷、N,N′-二亚水杨基-1,2-二氨基丙烷、N-亚水杨基-N′-二甲基-1,2-二氨基乙烷、N,N′-二亚水杨基肼、N,N′-二(α,5-二甲基亚水杨基)-1,2-二氨基乙烷、N,N′-二(α,5-二甲基亚水杨基)-1,3-丙二胺、N,N′-二(α,5-二甲基亚水杨基)-1,6-己二胺、N,N′-二(α,5-二甲基亚水杨基)-1,10-癸二胺、N,N′-二(α,5-二甲基亚水杨基)亚乙基四胺、水杨醛肟、2-羟基-5-甲基乙酰苯肟、乙酰丙酮、乙酰乙酸乙酯、乙酰乙酸-2-乙基己酯、丙二酸二甲酯、丙二酸二乙酯、丙二酸2-乙基己酯、氨茴酸、次氮基三乙酸、二羟基乙基甘氨酸、羟基乙基乙二胺三乙酸,羟基乙基亚胺基二乙酸、乙二胺、3-巯基-1,2-丙二醇、茜素、醌茜、巯基苯并噻唑等,较好的是N,N′-二亚水杨基-1,2-二氨基乙烷、N,N′-二亚水杨基-1,2-二氨基丙烷、乙酰丙酮、乙酰乙酸乙酯、茜素、醌茜等。可用于第一发明的、有自由基捕获能力的苯酚类化合物的添加量,相对于含有本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的润滑油而言,通常是0.05~2.0%(重量)、较好的是0.05~0.5%(重量)。可用于本发明的苯酚类化合物有6~100个碳原子、较好的是有10~80个碳原子。具体地说,可以列举2,6-二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4,4′-亚甲基二(2,6-二叔丁基苯酚)、4′,4-偏亚丁基二(3-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二(4-乙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二(4-甲基-6-叔丁基苯酚)、4,4′-偏亚异丙基二苯酚、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2,2′-二羟基-3,3′-二(α-甲基环己基)-5,5′-二甲基-二苯基甲烷、2,2′-偏亚异丁基二(4,6-二甲基苯酚)、二[3,3-二(4′-羟基-3′-叔丁基苯基)丁酸乙二醇酯、2,6-二(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酚、1,1′-二(4-羟基苯基)环己烷、2,5-二叔戊基氢醌、2,5-二叔丁基氢醌、1,4-二羟基蒽醌、3-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2,4-二苯甲酰间苯二酚、4-叔丁基儿茶酚、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2-羟基-4-甲氧基苯酰苯、2,4-二羟基苯酰苯、2,2′-二羟基-4-甲氧基苯酰苯、2,4,5-三羟基苯酰苯、α-生育酚、对苯二甲酸二[2-(2-羟基-5-甲基-3-叔丁基苄基)-4-甲基-6-叔丁基苯酯]、三甘醇二[3-(3-叔丁基-5-甲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酚)丙酸酯]、3,9-二[2-(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等,较好的是2,6-二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4,4′-亚甲基二(2,6-二叔丁基苯酚)、4,4′-偏亚丁基二(3-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二(4-乙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二(4-甲基-6-叔丁基苯酚)、4,4′-偏亚异丙基二苯酚、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2,6-二(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酚、对苯二甲酸二[2-(2-羟基-5-甲基-3-叔丁基苄基)-4-甲基-6-叔丁基苯酯]、三甘醇二[3-(3-叔丁基-5-甲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等。此外,也可以添加有机锡化合物、硼化合物等能使氟利昂制冷剂稳定的添加剂。其添加量,相对于含有第一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的润滑油而言,是0.001~10%(重量)。以下说明第二发明。第一发明的环状缩酮和环状缩醛中,式(IIIa)、式(IIIb)所示的化合物是新型化合物,以下以涉及包含这些化合物的环状缩醛类(通式(i)或(ii)所示的化合物)的发明作为第二发明加以说明。在第二发明中,把第一发明所述的环状缩酮、环状缩醛总称为“环状缩醛类”。式中R5表示氢原子,在这种情况下,R6表示3个碳原子的支链烷基或4~21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者R5表示1~21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在这种情况下,R6表示2~21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在通式(i)或(ii)所示的化合物中,作为能给出六元醇残基的六元醇,具体地可列举如下所示的六元醇。即,用己糖还原得到的己糖醇,如山梨糖醇、甘露糖醇、半乳糖醇、艾杜糖醇、塔罗糖醇、蒜糖醇等。其中,从可得性或价格的观点来看,最好的是山梨糖醇。通式(i)或(ii)中,在R5为氢原子的情况下,R6是3个碳原子的支链烷基,或者4~21个碳原子的支链或支链烷基,较好的是3个碳原子的支链饱和烷基或4~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饱和烷基,更好的是3~12个碳原子的支链饱和烷基。R6所示的3个碳原子支链烷基,具体地是指异丙基。而作为4~21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具体地可列举如下。即,作为直链烷基,可以列举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十一烷基、十三烷基、十五烷基、十七烷基、十九烷基、二十一烷基等。作为α-甲基支链的烷基,可以列举1-甲基丙基、1-甲基丁基、1-甲基戊基、1-甲基己基、1-甲基庚基、1-甲基辛基、1-甲基壬基、1-甲基癸基、1-甲基十一烷基、1-甲基十八烷基等。作为α-支链的烷基,可以列举1-乙基丙基、1-乙基丁基、1-乙基戊基、1-丙基丁基、1-乙基己基、1-丙基戊基、1-乙基庚基、1-丙基己基、1-丁基戊基、1-戊基己基、1-己基庚基、1-辛基壬基、1-己基十一烷基、1-癸基十一烷基等。作为存在着α-支链和一个以上除α-支链以外的支链的α-多支链烷基,可以列举1,2-二甲基丙基、1,2-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1-乙基-2-甲基丙基、二异丙基甲基、1,4-二甲基戊基、1-异丙基丁基、1,3,3-三甲基丁基、1,5-二甲基己基、1-乙基-2-甲基戊基、1-丁基-2-甲基丙基、1-乙基-3-甲基戊基、二异丁基甲基、1,5,9-三甲基癸基等。作为β-支链烷基,可以列举2-甲基丙基、2-甲基丁基、2-甲基戊基、2-乙基丁基、2-甲基己基、2-乙基戊基、2-甲基庚基、2-乙基己基、2-丙基戊基等。作为存在着β-支链和一个以上除α-支链和β-支链以外的支链的β-多支链烷基,可以列举2,3-二甲基丁基、2,4,4-三甲基戊基、2-异丙基-5-甲基己基等。作为存在着一个以上除α-支链和β-支链以外的支链的其它支链烷基,可以列举3-甲基丁基、3-甲基戊基、4-甲基戊基、3,3-二甲基丁基、3-甲基己基、4-甲基己基、5-甲基己基、3,5,5-三甲基己基、异癸基、3,7-二甲基辛基、异十七烷基等。作为α-位上不存在氢原子且α-位上有三级碳原子的烷基,可以列举1,1-二甲基乙基、1-甲基环丙基、1,1-二甲基丙基、1-甲基环丁基、1,1-二甲基丁基、1,1,2-三甲基丙基、1-甲基环戊基、1,1-二甲基戊基、1-甲基-1-乙基丁基、1,1-二乙基丙基、1,1-二乙基丁基等。作为β-位上不存在氢原子且β-位上有三级碳原子的烷基,可以列举2,2-二甲基丙基、2,2-二甲基丁基、1,2,2-三甲基丙基、1-乙基-2,2-二甲基丙基、2,2-二甲基戊基、2,3-二甲基-2-异丙基丁基等。作为α-位、β-位上都不存在氢原子且α-位、β-位上都有三级碳原子的烷基,可以列举1,1,2,2-四甲基丙基、1,1,2,2-四甲基丁基、1,1,2,2-四甲基己基等。此外,在通式(i)或(ii)中,在R5是1~21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情况下,R6是2~21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更好的是,R5是1~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饱和烷基,而且在这种情况下,R6较好的是2~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饱和烷基。在上述情况下,作为R5所示1~21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具体地说,除上述4~21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具体例外,还可以列举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因此,作为R6所示2~21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具体地说,除上述4~21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具体例外,还可以列举乙基、丙基、异丙基。作为如上的通式(i)或(ii)所示环状缩醛类,可以列举如下的具体实例(化合物名称和结构式),但不限于这些。(1)1.2∶3.4∶5.6-三-O-(2-甲基偏亚丙基)山梨糖醇(2)1.3∶2.4∶5.6-三-O-(2-甲基偏亚丙基)山梨糖醇(3)1.2∶3.4∶5.6-三-O-(3,5,5-三甲基偏亚己基)山梨糖醇(4)1.3∶2.4∶5.6-三-O-(3,5,5-三甲基偏亚己基)山梨糖醇(5)1.2∶3.4∶5.6-三-O-(1-甲基偏亚丙基)山梨糖醇(6)1.3∶2.4∶5.6-三-O-(1-甲基偏亚丙基)山梨糖醇(7)1.2∶3.4∶5.6-三-O-(1,3-二甲基偏亚丁基)山梨糖醇(8)1.3∶2.4∶5.6-三-O-(1,3-二甲基偏亚丁基)山梨糖醇(9)1.2∶3.4∶5.6-三-O-(偏亚己基)山梨糖醇(10)1.3∶2.4∶5.6-三-O-(偏亚己基)山梨糖醇(11)1.2∶3.4∶5.6-三-O-(偏亚异十八烷基)山梨糖醇(12)1.3∶2.4∶5.6-三-O-(偏亚异十八烷基)山梨糖醇(13)1.2∶3.4∶5.6-三-O-(2-乙基偏亚己基)山梨糖醇(14)1.3∶2.4∶5.6-三-O-(2-乙基偏亚己基)山梨糖醇(15)1.2∶3.4∶5.6-三-O-(1-十七烷基偏亚十八烷基)山梨糖醇(16)1.3∶2.4∶5.6-三-O-(1-十七烷基偏亚十八烷基)山梨糖醇(17)1.2∶3.4∶5.6-三-O-(1-甲基偏亚丙基)甘露糖醇(18)1.3∶2.4∶5.6-三-O-(1-甲基偏亚丙基)甘露糖醇以上环状缩醛类可以用第二发明的制备方法适当地制备,但不限于此。此外,第二发明的环状缩醛类既可用作极性油、有机溶剂、润滑剂、合成润滑油、冷冻机油,也可用作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极性油、合成润滑油、冷冻机油等的制备中间体。以下说明第二发明的环状缩醛类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酸催化剂存在下使六元醇与羰基化合物(酮或醛)或其活泼衍生物(缩酮或缩醛)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反应式如下所示。式中R5和R6表示与上述相同的含义;而且,R7表示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即,用酸催化剂,使式(iii)所示的山梨糖醇或甘露糖醇等六元醇与通式(iv)所示的酮或醛等羰基化合物或其活泼衍生物发生脱水反应或脱醇反应,得到通式(i)或(ii)的环状缩醛类。在用酮的情况下,主要得到通式(i);而在用醛的情况下,可以得到通式(I)和(ii)的混合物。在醛中有α-支链烷基者,通式(i)的含量较多。而若进行短时间反应,则通式(ii)的含量增多。作为可以使用的六元醇,可列举上述式(iii)所示的那些,具体地说,可以列举用己糖还原得到的己糖醇,即山梨糖醇、甘露糖醇、半乳糖醇、艾杜糖醇、塔罗糖醇、蒜糖醇等。其中,从可得性或价格的观点来看,山梨糖醇是最好的。在第二发明的方法中可以使用的羰基化合物有酮或醛,其中的酮可容易地借助于脂肪酸高温脱羧二聚反应或烯烃催化氧化反应(Wacker法)或二级醇氧化、脱氢或环烷烃氧化等方法得到。在Wacker法的情况下,所得到的酮有分布,但可利用精馏法分离精制成纯品。酮的具体实例可以列举如下,但不一定限于这些。例如,作为甲基·烷基酮,可以列举甲基·乙基酮、甲基·丙基酮、甲基·丁基酮、甲基·戊基酮、甲基·己基酮、甲基·庚基酮、甲基·辛基酮、甲基·壬基酮、甲基·十一烷基酮、甲基·十七烷基酮等。作为二烷基酮,可以列举二乙基酮、乙基·丙基酮、乙基·丁基酮、二丙基酮、乙基·戊基酮、乙基·己基酮、二丁基酮、二戊基酮、二己基酮、二(十一烷基)酮、二(十七烷基)酮等。作为多支链酮,可以列举甲基·异丙基酮、甲基·仲丁基酮、甲基·异丁基酮、乙基·异丙基酮、甲基·叔丁基酮、二异丙基酮、甲基·异戊基酮、异丙基·丙基酮、甲基·新戊基酮、乙基·叔丁基酮、6-甲基-2-庚酮、4-甲基-3-庚酮、2-甲基-3-庚酮、5-甲基-3-庚酮、二异丁基酮、6,10-二甲基-2-十一烷酮等。此外,可以使用的醛,可容易地借助于诸如脂肪醇脱氢反应、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羰基合成法)、脂肪酰氯的Rosenmund还原或脂肪酸直接加氢等方法得到。在羰基合成法的情况下,会生成直链醛和支链醛,但可以用精馏法分离精制成纯品。各该烷基醛的具体实例可以列举如下,但不一定限于这些。例如,作为直链烷基醛,可以列举戊醛、己醛、庚醛、辛醛、癸醛、十二(烷)醛、十四(烷)醛、十八(烷)醛、山萮醛等。作为α-支链烷基醛,可以列举异丁醛、2-甲基丁醛、2-甲基戊醛、2-乙基丁醛、2-甲基己醛、2-乙基戊醛、2-甲基庚醛、2-乙基己醛、2-丙基戊醛等。作为除α-支链上的α-支链外还存在一个以上支链的α-多支链烷基,可以列举2,3-二甲基丁醛、2,4,4-三甲基戊醛、2-异丙基-5-甲基己醛等。作为存在着一个以上除α-支链外的支链的其它支链烷基醛,可以列举异戊醛、3-甲基戊醛、4-甲基戊醛、3,3-二甲基丁醛、3-甲基己醛、4-甲基己醛、5-甲基己醛、3,5,5-三甲基己醛、异癸醛、3,7-二甲基辛醛、异十八(烷)醛等。此外,作为在第二发明中可以使用的羰基化合物的活泼衍生物,是利用酸催化剂可容易地从以上所述酮、醛与1~6个碳原子的低级醇合成的通式(iv′)所示缩酮和缩醛。作为能给出R7残基的、1~6个碳原子的低级醇的具体实例,可以列举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叔丁醇、戊醇、异戊醇、新戊醇、1-甲基丁醇、1,1-二甲基丙醇、1-乙基丙醇、己醇、异己醇、2-乙基丁醇、1-甲基戊醇、1,3-二甲基丁醇、1-乙基丁醇等。在第二发明中,式(iii)所示六元醇与酮的反应是缩酮化反应,酮与式(iii)所示六元醇的摩尔比是1.5~15、较好的是2.7~7.5。这个反应是用对甲苯磺酸、甲磺酸、硫酸等酸催化剂作为催化剂进行的,相对于式(iii)所示六元醇而言,催化剂用量是0.1~10%(摩尔)、较好的是1.0~5%(摩尔)。这个反应不用溶剂,或在二甲苯、甲苯、苯、辛烷、异辛烷、庚烷、己烷、环己烷、戊烷、石油英、石油醚等惰性溶剂中或其混合溶剂中,因所使用酮的沸点而异,在30~130℃、较好在60~100℃的温度进行,较好的是边进行边除去生成的水。如果温度在这些范围内,则有利于反应进行,这是由于有减少因副反应而引起的着色的倾向。此外,也可以在通氮条件下、氮气氛围下和干燥空气氛围下等任何一种条件下进行。反应时间因各种条件而异,通常较好的是5~200小时。所得到的环状缩酮(i)或(ii)中和之后进行过滤、洗涤等前处理,然后可以用吸附处理、结晶、蒸馏等操作精制。此外,式(iii)所示六元醇与醛的反应是缩醛化反应,醛与式(iii)所示六元醇的摩尔比是1.5~6、较好的是2.7~3.8。这个反应使用对甲苯磺酸、甲磺酸、硫酸等酸催化剂作为催化剂进行,相对于式(iii)所示六元醇而言,催化剂用量是0.01~5%(摩尔)、较好的是0.1~2%(摩尔)。这个反应不用溶剂,或在二甲苯、甲苯、苯、辛烷、异辛烷、庚烷、己烷、环己烷、戊烷、丁烷、石油英、石油醚等惰性溶剂或其混合溶剂中,因所使用醛的沸点而异,在20~130℃、较好在40~100℃的温度进行,较好的是边进行边除去生成的水。如果温度在这些范围内,则有利于反应进行,这是由于有减少因副反应而引起的着色的趋势。而且也可以在通氮条件下、氮气氛围下和干燥空气氛围下等任何一种条件下进行。反应时间因各种条件而异,通常较好的是1~30小时。所得到的环状缩醛(i)或(ii)中和之后进行过滤、洗涤等前处理,然后可以用吸附处理、结晶、蒸馏等操作精制。此外,式(iii)所示六元醇与酮的活泼衍生物缩酮(iv′)的反应是转缩酮化反应,缩酮(iv′)与式(iii)所示六元醇的摩尔比是1.5~15、较好的是2.7~7.5。这个反应使用对甲苯磺酸、甲磺酸、硫酸等酸催化剂作为催化剂进行,相对于式(iii)所示六元醇而言,催化剂用量是0.1~10%(摩尔)、较好的是1.0~5%(摩尔)。这个反应不用溶剂,或在二甲苯、甲苯、苯、辛烷、异辛烷、庚烷、己烷、环己烷、戊烷、石油英、石油醚等惰性溶剂中或其混合溶剂中,因所使用的缩酮(iv′)和所生成的低级醇的沸点而异,在40~150℃、较好在70~130℃的温度进行,较好的是边进行边除去所生成的低级醇。如果温度在这些范围内,则有利于反应进行,这是由于有减少因副反应而引起着色的趋势。此外,也可以在通氮条件下、氮气氛围下和干燥空气氛围下等任何一种条件下进行。反应时间因各种条件而异,通常较好的是5~200小时。得到的环状缩酮(i)或(ii)中和之后进行过滤、洗涤等前处理,然后可以用吸附处理、结晶、蒸馏等操作精制。进而,式(iii)所示六元醇与醛的活泼衍生物缩醛(iv′)的反应是转缩醛化反应,缩醛(iv′)与式(iii)所示六元醇的摩尔比是1.5~6、较好的是2.7~3.8。这个反应使用对甲苯磺酸、甲磺酸、硫酸等酸催化剂作为催化剂进行,相对于式(iii)所示六元醇而言,催化剂用量是0.01~5%(摩尔)、较好是0.1~2%(摩尔)。这个反应不用溶剂,或在二甲苯、甲苯、苯、辛烷、异辛烷、庚烷、己烷、环己烷、戊烷、丁烷、石油英、石油醚等惰性溶剂或其混合溶剂中,因所使用的缩醛(iv′)和所生成的低级醇的沸点而异,在20~150℃、较好在50~130℃的温度进行,较好的是边进行边除去所生成的低级醇。如果温度在这些范围内,则有利于反应进行,这是由于有减少因副反应而引起着色的趋势。此外,也可以在通氮条件下、氮气氛围下和干燥空气氛围下等任何一种条件下进行。反应时间因各种条件而异,通常较好的是1~30小时。所得到的环状缩醛(i)或(ii)中和之后进行过滤、洗涤等前处理,然后可以用吸附处理、结晶、蒸馏等操作精制。按照第二发明的制备方法,在如前所述使用醛的情况下,可以得到通式(i)和(ii)的混合物,但作为使两者分离的方法,可以用通常的有机化合物分离精制手段进行,例如,可以用精馏、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分步结晶法、制备型HPLC(液体色谱法)、制备型气相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然而,两者由于物理性质等近似,因而可以不将两者分离,而原样作为合成润滑油、冷冻机油等使用。按照第二发明的制备方法,能以比简单方法更高的收率得到上述的环状缩醛类。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制备例、实施例、合成例和试验例,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例的任何限制。要注意的是,制备例和实施例是第一发明所涉及的,而合成例和试验例则是第二发明所涉及的。制备例1在3升4口烧瓶上安装搅拌器、温度计、通氮管和带冷凝器的脱水管。向所述烧瓶中添加D-山梨糖醇336.8g(1.85mol)、甲基·乙基酮800.0g(11.1mol)、对甲苯磺酸-水合物17.6g(0.092mol)和己烷200ml。在氮气氛围下,在常压于69~79℃进行8小时反应,将水蒸出。反应结束后,冷却到60℃,添加碳酸钠19.6g(0.185mol,对甲苯磺酸的2倍当量)进行中和,在60℃搅拌30分钟。加水200g,在60℃搅拌30分钟,静置分层。除去下层后,用饱和食盐水200g洗涤,用旋转蒸发器在减压下除去己烷和过剩的甲基·乙基酮。进一步减压蒸馏,得到环状缩酮A1(羟基值12.9mgKOH/g,气相色谱法纯度97.3%)。然后,一部分环状缩酮A1进一步用柱色谱法精制,得到环状缩酮A2(羟基值0.0mgKOH/g,气相色谱法纯度99.8%)。制备例2在3升4口烧瓶上安装搅拌器、温度计、氯化钙管和带有冷凝器的脱水管。向所述烧瓶中添加D-山梨糖醇450.0g(2.47mol)、异丁醛588.0g(8.15mol)、对甲苯磺酸-水合物4.7g(0.025mol)和沸点30~60℃的石油醚400ml。在干燥空气氛围下,在常压于40~65℃进行15小时反应,将水蒸出。反应结束后,冷却至60℃,添加碳酸钠5.24g(0.049mol,对甲苯磺酸的2倍当量)进行中和,在60℃搅拌30分钟。加水100g,在60℃搅拌30分钟,静置分层。除去下层后,用饱和食盐水100g洗涤,用旋转蒸发器在减压下除去石油醚和过剩的异丁醛,进一步减压蒸馏,得到环状缩醛B(羟基值6.0mgKOH/g,气相色谱法纯度99.0%)。制备例3在3升4口烧瓶上安装搅拌器、温度计、氯化钙管、带有冷凝器的脱水管。向所述烧瓶中加入D-山梨糖醇450.0g(2.47mol)、正丁醛588.0g(8.15mol)、对甲苯磺酸-水合物4.7g(0.025mol)和己烷400ml。在干燥空气氛围下,在常压于62~83℃进行5小时反应,将水蒸出。反应结束后,冷却至60℃,添加碳酸钠5.24g(0.049mol,对甲苯磺酸的2倍当量)进行中和,在60℃搅拌30分钟。加水100g,在60℃搅拌30分钟,静置分层。除去下层后,用饱和食盐水100g洗涤,用旋转蒸发器在减压下除去己烷和过剩的正丁醛,进一步减压蒸馏,得到环状缩醛C1(羟基值13.1mgKOH/g,气相色谱法纯度97.8%)。然后,一部分环状缩醛C1进一步用柱色谱法精制,得到环状缩醛C2(羟基值4.1mgKOH/g,气相色谱法纯度99.3%)。制备例4在3升4口烧瓶上安装搅拌器、温度计、氯化钙管、带冷凝器的脱水管。向所述烧瓶中加入D-山梨糖醇363.8g(2.00mol)、甲基·异丁基酮1200g(12.0mol)、对甲苯磺酸-水合物18.99g(0.100mol)和己烷300ml。在干燥空气氛围下,在常压于93~98℃进行23小时反应,将水蒸出。反应结束后,冷却至60℃,添加碳酸钠21.16g(0.200mol,对甲苯磺酸的2倍当量)进行中和,在60℃搅拌30分钟。加水200g,在60℃搅拌30分钟,静置分层。除去下层后,用饱和食盐水200g洗涤,用旋转蒸发器在减压下除去己烷和过剩的甲基·异丁基酮,进一步用减压蒸馏法除去低沸点成分。得到的粗缩酮657.6g通过活性白土进行过滤,得到环状缩酮D1(羟基值34.3mgKOH/g,气相色谱法纯度93.1%)。一部分环状缩酮D1进一步用柱色谱法精制,得到环状缩酮D2(羟基值0.0mgKOH/g,气相色谱法纯度99.6%)。制备例5在3升4口烧瓶上安装搅拌器、温度计、氯化钙管、带冷凝器的脱水管。向所述烧瓶中加入D-山梨糖醇170.8g(0.937mol)、3,5,5-三甲基己醛400.0g(2.81mol)、对甲苯磺酸-水合物1.78g(0.0094mol)和己烷400ml。在干燥空气氛围下,在常压于79~81℃进行8小时反应,将水蒸出。反应结束后,冷却至70℃,添加碳酸钠1.99g(0.019mol,对甲苯磺酸的2倍当量)进行中和,在70℃搅拌30分钟。加水100g,在60℃搅拌30分钟,静置分层。除去下层后,用饱和食盐水100g洗涤,用旋转蒸发器在减压下除去己烷,进一步用减压蒸馏法除去低沸点成分。向得到的粗缩醛500.9g中添加己烷500ml,通过活性白土进行过滤,然后用旋转蒸发器在减压下除去己烷,得到环状缩醛E(羟基值27.2mgKOH/g,气相色谱法纯度93.2%)。制备例6在1升4口烧瓶上安装搅拌器、温度计、通氮管和带有冷凝器的脱水管。向所述烧瓶中加入二聚甘油166.0g(1.00mol)、甲基·乙基酮288.0g(4.00mol)、对甲苯磺酸-水合物3.80g(0.020mol)和己烷100ml。在氮气氛围下,在常压于66~81℃进行15小时反应,将水蒸出。反应结束后,冷却到60℃,添加碳酸钠4.24g(0.040mol,对甲苯磺酸的2倍当量)进行中和,在60℃搅拌30分钟。加水100g,在60℃搅拌30分钟,静置分层。除去下层后,用水100g洗涤,用旋转蒸发器在减压下除去己烷和过剩的甲基·乙基酮,进一步用减压蒸馏法除去低沸点成分。向所得到的粗缩酮223.0g中添加活性氧化铝0.6g,在50℃搅拌30分钟。进行过滤后,得到环状缩酮F1(羟基值15.7mgKOH/g,气相色谱法纯度96.7%)。然后,一部分环状缩酮F1进一步用柱色谱法精制,得到环状缩酮F2(羟基值0.0mgKOH/g,气相色谱法纯度99.7%)。制备例7在1升4口烧瓶上安装搅拌器、温度计、通氮管和带冷凝器的脱水管。向所述烧瓶中加入二聚甘油100.0g(0.602mol)、甲基·异丁基酮180.8g(1.81mol)、对甲苯磺酸-水合物2.29g(0.012mol)和甲苯300ml。在氮气氛围下,在常压于110~119℃进行55小时反应,将水蒸出。反应结束后,冷却到60℃,添加碳酸钠2.54g(0.024mol,对甲苯磺酸的2倍当量)进行中和,在60℃搅拌30分钟。加水100g,在60℃搅拌30分钟,静置分层。除去下层后,用饱和食盐水50g洗涤,用旋转蒸发器在减压下除去甲苯和过剩的甲基·异丁基酮,进一步进行减压蒸馏,得到环状缩酮G1(羟基值26.2mgKOH/g,气相色谱法纯度95.1%)。然后,一部分环状缩酮G1进一步用柱色谱法精制,得到环状缩酮G2(羟基值1.6mgKOH/g,气相色谱法纯度99.5%)。制备例8在3升4口烧瓶上安装搅拌器、温度计、氯化钙管和带冷凝器的脱水管。向所述烧瓶中加入二聚甘油332.4g(2.00mol)、二异丁基酮853.4g(6.00mol)、对甲苯磺酸-水合物7.61g(0.040mol)和己烷500ml。在干燥空气气流下,在常压于96~97℃进行123小时反应,将水蒸出。反应结束后,冷却到60℃,添加碳酸钠8.48g(0.080mol,对甲苯磺酸的2倍当量)进行中和,在60℃搅拌30分钟。加水100g,在60℃搅拌30分钟,静置分层。除去下层后,用饱和食盐水100g洗涤,用旋转蒸发器在减压下除去己烷,进一步减压蒸馏除去二异丁基酮。向所得到的粗缩酮666.7g中添加己烷400ml,通过活性白土进行过滤,然后用旋转蒸发器在减压下除去己烷,得到环状缩酮H(羟基值4.0mgKOH/g,气相色谱法纯度98.0%)。制备例9在1升4口烧瓶上安装搅拌器、温度计、通氮管和带冷凝器的脱水管。向所述烧瓶中加入二聚甘油166.0g(1.00mol)、3,5,5-三甲基己醛289.7g(2.04mol)、对甲苯磺酸-水合物1.90g(0.010mol)和己烷150ml。在氮气流下,在常压于75~92℃进行8小时反应,将水蒸出。反应结束后,冷却到60℃,添加碳酸钠2.12g(0.020mol,对甲苯磺酸的2倍当量)进行中和,在60℃搅拌30分钟。加水100g,在60℃搅拌30分钟,静置分层。除去下层后,用饱和食盐水100g洗涤,用旋转蒸发器在减压下除去己烷,进一步用减压蒸馏法除去低沸点成分。向所得到粗缩醛405.5g中添加活性氧化铝1.2g,在50℃搅拌30分钟。进行过滤后,得到环状缩醛I1(羟基值23.1mgKOH/g,气相色谱法纯度94.3%)。然后,一部分环状缩醛I1进一步用柱色谱法精制,得到环状缩醛I2(羟基值2.7mgKOH/g,气相色谱法纯度99.1%)。制备例10在1升4口烧瓶上安装搅拌器、温度计、通氮管和带冷凝器的脱水管。向所述烧瓶中加入二聚甘油100.0g(0.602mol)、6-十一烷酮205.g(1.20mol)、对甲苯磺酸-水合物2.29g(0.012mol)和甲苯300ml。在氮气流下,在常压于122~124℃进行48小时反应,将水蒸出。反应结束后,冷却至60℃,添加碳酸钠2.54g(0.024mol,对甲苯磺酸的2倍当量)进行中和,在60℃搅拌30分钟。加水100g,在60℃搅拌30分钟,静置分层。除去下层后,用饱和食盐水50g洗涤,用旋转蒸发器在减压下除去甲苯,进一步进行减压蒸馏,得到环状缩酮J1(羟基值13.2mgKOH/g,气相色谱法纯度96.5%)。然后,一部分环状缩酮J1进一步用柱色谱法精制,得到环状缩酮J2(羟基值0.9mgKOH/g,气相色谱法纯度99.0%)。制备例11在1升4口烧瓶上安装搅拌器、温度计、通氮管和带冷凝器的脱水管。向所述烧瓶中加入内消旋赤藓醇122.0g(1.00mol)、甲基·乙基酮288.0g(4.00mol)、对甲苯磺酸-水合物3.80g(0.020mol)和己烷100ml。在氮气氛围下,在常压于63~78℃进行15小时反应,将水蒸出。反应结束后,冷却至60℃,添加碳酸钠4.24g(0.040mol,对甲苯磺酸的2倍当量)进行中和,在60℃搅拌30分钟。加水100g,在60℃搅拌30分钟,静置分层。除去下层后,用水100g洗涤,用旋转蒸发器在减压下除去己烷和过剩的甲基·乙基酮,进一步进行减压蒸馏,得到环状缩酮K(羟基值1.0mgKOH/g,气相色谱法纯度99.4%)。制备例12在3升4口烧瓶上安装搅拌器、温度计、氯化钙管和带冷凝器的脱水管。向所述烧瓶中加入内消旋赤藓醇270.0g(2.21mol)、3,5,5-三甲基己醛629.0g(4.42mol)、对甲苯磺酸-水合物4.21g(0.022mol)和己烷600ml。在干燥空气氛围下,在常压于76~83℃进行7小时反应,将水蒸出。反应结束后,冷却至60℃,添加碳酸钠4.68g(0.040mol,对甲苯磺酸的2倍当量)进行中和,在60℃搅拌30分钟。加水100g,在60℃搅拌30分钟,静置分层。除去下层后,用饱和食盐水100g洗涤,用旋转蒸发器在减压下除去己烷,进一步用减压蒸馏法除去低沸点成分。向所得到的粗缩醛781.8g中添加己烷400ml,通过活性白土进行过滤,然后用旋转蒸发器在减压下除去己烷,得到环状缩醛L1(羟基值20.2mgKOH/g,气相色谱法纯度95.3%)。然后,一部分环状缩醛L1进一步用柱色谱法精制,得到环状缩醛L2(羟基值5.1mgKOH/g,气相色谱法纯度98.0%)。制备例13在3升4口烧瓶上安装搅拌器、温度计、通氮管和带冷凝器的脱水管。向所述烧瓶中加入D-甘露糖醇336.8g(1.85mol)、甲基·乙基酮800.0g(11.1mol)、对甲苯磺酸-水合物17.6g(0.092mol)和己烷200ml。在氮气氛围下,在常压于68~76℃进行10小时反应,将水蒸出。反应结束后,冷却至60℃,添加碳酸钠19.6g(0.185mol,对甲苯磺酸的2倍当量)进行中和,在60℃搅拌30分钟。加水200g,在60℃搅拌30分钟,静置分层。除去下层后,用饱和食盐水200g洗涤,用旋转蒸发器在减压下除去己烷和过剩的甲基·乙基酮。进一步减压蒸馏,用柱色谱法精制,得到环状缩酮M(羟基值0.2mgKOH/g,气相色谱法纯度99.6%)。制备例14在3升4口烧瓶上安装搅拌器、温度计、和带冷凝器的脱水管。向所述烧瓶中加入三(羟甲基)丙烷500g(3.73mol)、2,2-二甲氧基丙烷777g(7.46mol)和对甲苯磺酸-水合物14.17g(0.075mol)。在氮气氛围下,在常压于60~70℃进行2小时反应,将甲醇蒸出。反应结束后,进行与制备例13同样的后处理,进一步进行减压蒸馏,得到1,3-二氧杂-5-乙基-2,2-二甲基-5-环己基甲醇(Na)584.9g(收率90%,羟基值322.6mgKOH/g)。在2升4口烧瓶上安装搅拌器、温度计、冷凝器和滴液漏斗,进行氮气置换。向所述烧瓶中加入氢化钠(含量60%,油状)20.0g(0.5mol)、1,2-二甲氧基乙烷450ml和二甲基亚砜150ml。在氮气氛围下,在室温,用15分钟时间滴加上述得到的化合物(Na)87.1g(0.5mol),进一步搅拌1小时,随后用30分钟时间添加乙二醇二对甲苯磺酸酯(东京化成公司制)粉末77.0g(0.208mol)。在氮气氛围下在70℃搅拌过夜,然后加水750ml、二乙基醚500ml,分层,水层用二乙基醚300ml萃取2次。合并有机层,用5%碳酸钠水溶液300ml洗涤3次,用无水硫酸钠和无水碳酸钠的混合物干燥。用旋转蒸发器除去溶剂,得到油状物质115.3g。进一步用硅胶柱色谱法(以己烷/乙酸乙酯为展开溶剂)将其精制,得到乙二醇二[1,3-二氧杂-5-乙基-2,2-二甲基-5-环己基]甲基醚(Nb)51g(柱色谱法纯度99%,羟基值0.0mgKOH/g)。在1升4口烧瓶上安装搅拌器、温度计和冷凝器。向所述烧瓶中加入上述得到的化合物(Nb)50g(0.13mol)、乙醇500ml和1N盐酸50ml。在氮气氛围下,在80~100℃回流,进行5小时反应,然后冷却到室温,用1N氢氧化钠中和。在减压下完全蒸出溶剂,所得到的残留物溶解在水中,进行电渗析后除去水分,得到2,9-二乙基-2,9-二(羟甲基)-4,7-二氧杂癸烷-1,10-二醇(Nc)37.6g。在300ml的4口烧瓶上安装搅拌器、温度计和带冷凝器的脱水管。向所述烧瓶中加入上述得到的化合物(Nc)37g(0.13mol)、甲基·乙基酮28.1g(0.39mol)、对甲苯磺酸-水合物0.49g(0.0026mol)和己烷50g。在氮气氛围下,在常压于60~70℃进行8小时反应,将水蒸出。反应结束后,进行与制备例13同样的后处理,用旋转蒸发器除去溶剂,得到油状物质52.3g。进一步用硅胶柱色谱法(以己烷/乙酸乙酯为展开溶剂)将其精制,得到乙二醇二[1,3-二氧杂-2,5-二乙基-2-甲基-5-环己基]甲基醚(环状缩酮N)45g(柱色谱法纯度98.5%,羟基值0.0mgKOH/g)。制备例15向3升的反应容器中加入三(羟甲基)丙烷292.1g(2.18mol)、丙酮474.0g(8.17mol)、对甲苯磺酸-水合物6.0g(0.0315mol)和己烷900ml,回流24小时,将产生的水排除到系统外。反应物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后,在减压下蒸馏,合成了5-羟甲基-5-乙基-2,2-二甲基-1,3-二噁烷。然后,向500ml不锈钢制高压釜(配备搅拌器、液体导入管、气体排出管、温度计)中加入上述5-羟甲基-5-乙基-2,2-二甲基-1,3-二噁烷17.4g(0.1mol)、28%(重量)甲醇钠甲醇溶液0.19g(0.001mol)和甲苯5ml,在110℃加热下用1小时时间从常压缓缓减压(0.4mmHg),使低沸点成分从气体排出管蒸出。密闭后,在110℃,用8小时时间把环氧丙烷58.0g(1.0mol)从液体导入管导入高压釜中。冷却后,向反应物中添加28%(重量)甲醇钠甲醇溶液21.2g(0.11mol)和甲苯150ml,在110℃加热下用2小时时间从常压缓缓减压(0.4mmHg),使低沸点成分从气体排出管蒸出。冷却后,添加甲基碘15.6g(0.11mol),密闭,在60℃加热3小时,进一步在90℃加热5小时。冷却后添加2.8gKyoward600(碱吸附剂,协和化学工业公司制),搅拌1小时后过滤,得到用于比较品的油fa(气相色谱法纯度78%)。一部分fa进一步用柱色谱法精制,得到用于比较品的油f(气相色谱法纯度85%)。实施例1测定制备例得到的、用于本发明品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A1~N的羟基值(JISK-0070)以及从这种羟基值求出的、未反应羟基与原料多元醇的羟基数的比例,40℃和100℃的动力粘度(JISH-2283),流动点(JISK-2269)。其结果列于表1。此外,还测定了用于比较品的油a~f的40℃和100℃的动力粘度(JISK-2283)、流动点(JISK-2269)。其结果列于表2中。表1<p>表1(续)表2实施例2考察了制备例得到的、用于本发明品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A1~D2、F1~I2、K、M、N与1,1,1,2-四氟乙烷(HFC-134a),或1,1,1,2-四氟乙烷和二氟甲烷(HFC-32)的混合制冷剂,或1,1,1,2-四氟乙烷和二氟甲烷及五氟乙烷(HFC-125)的混合制冷剂的相溶性。测定了表3所示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A1~D2、F1~I2、K、M、N与1,1,1,2-四氟乙烷(HFC-134a)、或1,1,1,2-四氟乙烷和二氟甲烷(HFC-32)的混合制冷剂、或1,1,1,2-四氟乙烷和二氟甲烷及五氟乙烷(HFC-125)的混合制冷剂的组合物即本发明品1~20,和用于比较品的油a(环烷油)与1,1,1,2-四氟乙烷的组合物即比较品1在低温下的两相分离温度。结果列于表3中。从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品与氢氟烃在低温下的相溶性是优异的。本发明品中,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A1、A2、B、D1、D2、F1、F2、G2、K、M的组合物是特别优异的。此外,环状缩酮A1与A2(本发明品1与2)、D1与D2(本发明品6与7)、环状缩醛I1与I2(本发明品11与17)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未反应羟基越少,与氢氟烃的相溶性就越好。表3</tables>表3(续)<p>实施例3考察制备例得到的、用于本发明品的环状缩酮A2与1,1,1,2-四氟乙烷(HFC-134a)的组合物即本发明品2在高温下的相溶性。向容积为372cm3、配备窥镜的高压釜中加入60.0g环状缩酮A2和240.0gHFC-134a,边适当搅拌边从室温加热到100℃,用目测法观察混合溶液的分离状态。本发明品2(油浓度20%(重量))从室温到100℃都是均匀溶解的,没有观察到分离状态。同样取20.0g环状缩酮A2和380.0gHFC-134a,考察其分离状态,也显示出本发明品2(油浓度5%(重量))从室温到100℃都是均匀溶解的,没有观察到分离状态。同样,油浓度10%(重量)、30%(重量)、40%(重量)、50%(重量)的本发明品2也显示出从室温到100℃都是均匀溶解的、没有观察到分离状态。实施例4考察制备例得到的、用于本发明品的环状缩酮A1、A2、B、C2、D1、D2、F2、I1、J2、K、L1、M、N和用于比较品的油b(聚亚烷基二醇)、f的电绝缘性。此外,同样也考察了环状缩酮A2与用于比较品的油b的混合物(50∶50(重量比))的电绝缘性。测定按JISC-2101进行,即测定25℃的体积电阻率。结果列于表4中。表4从表4可以看出,本发明品的体积电阻率高,电绝缘性均优于比较例b、f。此外,本发明品中使用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与聚亚烷基二醇混合,也能改善聚亚烷基二醇的电绝缘性。而且,环状缩酮A1与A2、D1与D2比较,也表明未反应羟基越少者电绝缘性越好。进而,环状缩酮A2与环状缩醛B、C2比较,还表明从酮得到的环状缩酮A2比从醛得到的环状缩醛B、C2有更好的电绝缘性。通过NMR(核磁共振)分析和气相色谱法分析,表明环状缩酮A2全部为IIIa结构,而环状缩醛B、C的IIIa结构/IIIb结构比分别为56/44、36/66。因此,有1,3-二氧戊环结构者,电绝缘性更优异。另一方面,多元醇部分有2个醚键的环状缩酮N,与多元醇部分有1个醚键或没有醚键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A~M相比,电绝缘性较差。实施例5为了考察制备例得到的、用于本发明品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A1、A2、B、D2、F1、G2、K、M与1,1,1,2-四氟乙烷(HFC-134a)、或1,1,1,2-四氟乙烷和二氟甲烷的混合制冷剂、或1,1,1,2-四氟乙烷和二氟甲烷及五氟乙烷的混合制冷剂的组合物即本发明品1、2、3、4、7、8、12、16、18、19的热稳定性,在以下所示条件下进行封管试验。即,预先使水分浓度达到10ppm以下、酸值达到0.03(mgKOH/g)以下配制的润滑油10g,和氢氟烃5g一起装入玻璃管中,添加铁、铜、铝作为催化剂,封管。在175℃进行14天试验,然后考察氢氟烃与油的组合物的外观以及有无析出物,打开封管,除去氢氟烃,然后测定油的酸值。结果列于表5中。从表5可以看出,本发明品都是外观良好、也无析出物、而且酸值也不上升,热稳定性良好。表5</tables>实施例6为了考察制备例得到的、用于本发明品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A1、A2、B、D2、F1、G2、K、M与1,1,1,2-四氟乙烷(HFC-134a)、或1,1,1,2-四氟乙烷和二氟甲烷的混合制冷剂、或1,1,1,2-四氟乙烷和二氟甲烷及五氟乙烷的混合制冷剂的组合物即本发明品1、2、3、4、7、8、12、16、18、19以及用于比较品的油c、d(酯)与1,1,1,2-四氟乙烷(HFC-134a)的组合物即比较品2、3在水存在下的热稳定性,在以下所示条件下进行封管试验。此外,对于环状缩酮A1和用于比较品的油c的混合物(50∶50重量比)与1,1,1,2-四氟乙烷(HFC-134a)的组合物即本发明品21,也进行了同样的试验。即,预先使水浓度达到3000ppm、酸值达到0.03(mgKOH/g)以下配制的润滑油10g,与氢氟烃5g一起装入玻璃管中,加入铁、铜、铝作为催化剂,封管。在175℃进行14天试验后,观察氢氟烃与油的组合物的外观以及有无析出物,打开封管,除去氢氟烃后测定油的酸值。结果列于表6中。从表6可以看出,本发明品都是外观良好,也无析出物而且酸值也不上升,在水存在下的热稳定性是良好的。此外,如本发明品21所示,在酯中加入本发明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可以防止酯的水解。表6</tables>实施例7对于制备例得到的、用于本发明品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A1、B与1,1,1,2-四氟乙烷(HFC-134a)的组合物即本发明1、4,以及用于比较品的油d、e(酯)与1,1,1,2-四氟乙烷(HFC-134a)的组合物即比较品3、4,用Falex试验考察了耐磨耗性。将油100ml加温到80℃,以每小时10L的速度通入1,1,1,2-四氟乙烷(HFC-134a),以150(1b)的负荷运转4小时,测定运转后V滑块(block)与销钉(pin)的磨耗量。结果列于表7中。从表7可以看出,本发明品都是磨耗量少、耐磨耗性优异。表7</tables>实施例8考察了制备例得到的、用于本发明品的环状缩酮A2与用于比较品的油b(聚亚烷基二醇)、c(酯)的吸湿性。在内径18mm、容积约10ml的玻璃管中加入预先使水分浓度达到50ppm以下配制的油2g,置于25℃、湿度80%的恒温槽内。放置一定时间后,用KarlFischer法(JISK-2275)测定油的水分浓度。结果列于表8中。从表8可以看出,用于本发明品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的吸湿性大大低于聚亚烷基二醇,但与酯大约相同。表8</tables>实施例9对于制备例得到的、用于本发明品的环状缩酮A1、A2和用于比较品的油e(酯),用市售旋转式压缩机进行压缩机试验。在旋转式压缩机中注入预先使水分浓度达到20ppm以下配制的油170g、1,1,1,2-四氟乙烷(HFC-134a)60g,在压缩机壳温度140℃进行500小时的连续运行。500小时结束后,环状缩酮A1、A2与用于比较品的油e相比,着色少、羟基值也没变化,而且在气相色谱分析或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中也没有发现分解物或聚合物的存在,表明油的稳定性是良好的。此外,如表9所示,就滑动部件的磨耗而言,环状缩酮A1、A2与用于比较品的油e相比,磨耗小,因而润滑性优异。而且,就排出部分的污泥附着状态而言,环状缩酮A1、A2也比用于比较品的油e少,因而是良好的。表9</tables>实施例10对于制备例得到的、用于本发明品的环状缩酮A2,用Falez试验考察其润滑性。在低硫轻油(S=0.04%)中添加环状缩酮A2,使之达到50ppm,在25℃的氛围下以150(1b)的负荷运转3小时,测定运转后V滑块(block)和销钉(pin)的磨耗量。结果列于表10中。从表10可以看出,添加了环状缩酮A2的本发明品22与不添加A2的比较品5相比,磨耗量小,而且与硫磺浓度0.2%的轻油(比较品6)相比,磨耗量也还是小的,表明润滑性优异。表10<>实施例11对于制备例得到的、用于本发明品的环状缩酮A2,用曾田摆(Soda′spendulum)试验考察其润滑性。在低硫轻油(S=0.04%)中添加环状缩酮A2,使之达到50ppm,测定25℃的摩擦系数。结果列于表11中。从表11可以看出,添加了环状缩酮A2的本发明品22的摩擦系数比不添加的比较品5小,而且也比硫磺浓度0.2%的轻油(比较品6)的摩擦系数低,表明润滑性优异。表11<>实施例12为了考察制备例得到的、用于本发明品的环状缩酮A2、D2、F2、I2、K、L2、M和用于比较品的油b(聚亚烷基二醇)的电绝缘性,按照JISC-2101测定25℃的比介电常数。结果列于表12中。从表12可以看出,本发明品的比介电常数低,均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此外,与含一个醚键的环状缩酮F2、环状缩醛I2相比,不含醚键的环状缩酮A2、D2、K、M、环状缩醛L2的比介电常数低,表明电绝缘性优异。表12合成例11.2∶3.4∶5.6-三-O-(2-甲基偏亚丙基)山梨糖醇(1)和1.3∶2.4∶5.6-三-O-(2-甲基偏亚丙基)山梨糖醇(2)的混合物的合成配备温度计、回流冷凝器、Dean-Stark阱、氯化钙管和搅拌器的3升反应容器中,加入D-山梨糖醇450g(2.470mol)、异丁基醛588g(8.154mol)、对甲苯磺酸-水合物4.70g(0.0247mol)和石油醚(沸点30~60℃)400ml。边搅拌边升温,在40~65℃进行15小时反应,蒸出计算量的水。反应结束后冷却至60℃,加碳酸钠5.24g(0.0494mol),在60℃搅拌30分钟后,加水100g,在60℃搅拌30分钟,静置分层。除去下层后,用饱和食盐水100g洗涤,蒸发,得到粗标题化合物(1)、(2)的混合物868.03g。此混合物减压蒸馏,得到标题化合物(1)、(2)的混合物800.17g。收率94.0%,沸点137~149℃/0.3~0.6mmHg,气相色谱法纯度99.0%(标题化合物(1)/(2)的混合物比为88/12(重量比)),羟基值6.0mgKOH/g(理论值0)。标题化合物(1)、(2)的混合物的光谱IR(NEAT,cm-1)2972,2936,2884(C-H伸缩),1476,1406,1368(C-H变角),1194,1106,1038(C-O-C伸缩),722(CH2摇摆)1HNMR(CDCl3,δppm)0.58~1.49(18H,多重线,-CH3)1.53~2.13(3H,多重线,-CH(CH3)2)3.32~3.70,4.50~4.97(3H,多重线,(-O-)2CH-)3.70~4.50(8H,多重线,-CH2CHCHCHCHCH2-)从标题化合物(1)、(2)的混合物1.0g,用制备型硅胶薄层色谱法,以己烷/乙酸乙酯=9/1作为展开溶剂,分别得到Rf值0.6~0.7部分的标题化合物(1)0.63g,和Rf值0.5部分的标题化合物(2)0.09g。标题化合物(1)的13CNMR(CDCl3、δppm)107.7~109.1表示五元环缩醛结构。标题化合物(2)的13CNMR(CDCl3、δppm)107.7~109.1、104.9分别表示五元环缩醛、六元环缩醛结构(107.7~109.1的峰与104.9的峰的强度比是1比2)。合成例21.2∶3.4∶5.6-三-O-(3,5,5-三甲基偏亚己基)山梨糖醇(3)和1.3∶2.4∶5.6-三-O-(3,5,5-三甲基偏亚己基)山梨糖醇(4)的混合物的合成配备了温度计、回流冷凝器、Dean-Stark阱、氯化钙管和搅拌器的3升反应容器中,加入D-山梨糖醇170.76g(0.937mol)、3,5,5-三甲基己醛400g(2.812mol)、对甲苯磺酸-水合物1.78g(0.00936mol)和己烷400ml。边搅拌边升温,在79~81℃进行8小时反应,蒸出计算量的水。反应结束后冷却到70℃,添加碳酸钠1.99g(0.0188mol)进行中和,在70℃搅拌30分钟后,加水100g,在60℃搅拌30分钟,静置分层。除去下层之后,用饱和食盐水100g洗涤,蒸发,得到粗标题化合物(3)、(4)的混合物529.51g。此混合物减压蒸馏(沸点27~85℃/0.5~0.9mmHg),去掉初馏物,所得到的残渣500.87g溶解在己烷500ml中,通过活性白土25.04g(相对于残渣5%重量)进行加压过滤(PTFE,0.2μm),用己烷洗涤,使己烷溶液中的己烷完全蒸发,得到标题化合物(3)、(4)的混合物501.14g。收率96.4%,气相色谱法纯度93.2%(标题化合物(3)/(4)的混合比是31/69(重量)),羟基值27.2mgKOH/g(理论值0)。IR(NEAT,cm-1)∶2960,2908,2876(C-H伸缩),1476,1414,1396,1368(C-H变角),1132,1098,1042(C-O-C伸缩),714(CH2摇摆)1HNMR(CDCl3,δppm)0.77~1.40(42H,多重线,-CH(CH3)CH2C(CH3)3)1.40~2.49(9H,多重线,-CH2CH(CH3)CH2C(CH3)3)3.88~3.68,4.48~5.15(3H,多重线,(-O-)2CH-)3.68~4.42(8H,多重线,-CH2CHCHCHCHCH2-)合成例31.3∶2.4∶5.6-三-O-(1-甲基偏亚丙基)山梨糖醇(5)的合成配备了温度计、回流冷凝器、Dean-Stark阱、通氮管和搅拌器的3升反应器中,加入D-山梨糖醇336.84g(1.849mol)、甲基·乙基酮800g(11.094mol)、对甲苯磺酸-水合物17.58g(0.092mol)和己烷200ml。边搅拌边升温,在69~79℃进行8小时反应,蒸出计算量的水。反应结束后冷却到60℃,添加碳酸钠19.6g(0.185mol)进行中和,在60℃搅拌30分钟后加水200g,在60℃搅拌30分钟,静置分层。除去下层后,用饱和食盐水200g洗涤,蒸发,得到粗标题化合物(5)643.75g。此物减压蒸馏,得到标题化合物(5)606.71g。收率95.3%,沸点136~140℃/0.6mmHg,气相色谱法纯度97.3%,羟基值12.9mgKOH/g(理论值0)。合成例41.2∶3.4∶5.6-三-O-(1-甲基偏亚丙基)山梨糖醇(5)的合成配备了温度计、回流冷凝器、Dean-Stark阱和搅拌器的2升反应容器中,加入D-山梨糖醇168.4g(0.93mol)、甲基·乙基酮400g(5.6mol)、对甲苯磺酸-水合物8.8g(0.046mol)和己烷100g。在氮气氛围下边搅拌边升温,在65~72℃进行7小时反应,蒸出计算量的水。反应结束后冷却到60℃,添加碳酸钠9.8g(0.09mol)进行中和,在60℃搅拌30分钟后加水100g,在60℃搅拌30分钟,静置分层。除去下层后,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到中性,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蒸出己烷,得到粗标题化合物(5)293.5g。粗收率92.2%,羟基值18.0mgKOH/g(理论值0)。此物100g溶解在己烷100ml中,用硅胶柱色谱法精制。收集以己烷/乙酸乙酯=8/2溶出的级分,蒸发,得到标题化合物(5)95g。气相色谱法纯度99.7%,羟基值0mgKOH/g(理论值0)。IR(NEAT,cm-1)2980,2938,2890(C-H伸缩),1470,1380(C-H变角),1242,1194,1140,1080(C-O-C伸缩),717(CH2摇摆)1HNMR(CDCl3,δppm)0.72~1.10(9H,多重线,-CH2CH3)1.10~1.48(9H,多重线,(-O-)2C(CH3)-)1.48~1.90(6H,多重线,-CH2CH3)3.71~4.31(8H,多重线,-CH2CHCHCHCHCH2-)合成例51.2∶3.4∶5.6-三-O-(1,3-二甲基偏亚丁基)山梨糖醇(7)的合成配备了温度计、回流冷凝器、Dean-Stark阱、氯化钙管和搅拌器的3升反应容器中,加入D-山梨糖醇363.76g(1.997mol)、甲基·异丁基酮1200g(11.981mol)、对甲苯磺酸-水合物18.99g(0.0998mol和己烷300ml。边搅拌边升温,在93~98℃进行23小时反应,蒸出计算量的水。反应结束后冷却到60℃,加碳酸钠21.16g(0.1996mol)进行中和,在60℃搅拌30分钟后加水200g,在60℃搅拌30分钟,静置分层。除去下层后,用饱和食盐水200g洗涤,蒸发,得到粗标题化合物(7)736.65g。此物减压蒸馏(沸点30.5~141℃/2~0.7mmHg),去掉初馏物,得到的残渣657.62g通过活性白土(相对于残渣5%重量)加压过滤(PTFE,0.2μm),得到标题化合物(7)637.44g。收率74.5%,气相色谱法纯度93.1%,羟基值34.3mgKOH/g(理论值0)。合成例61.2∶3.4∶5.6-三-O-(1,3-二甲基偏亚丁基)山梨糖醇(7)的合成配备了温度计、回流冷凝器、Dean-Stark阱、通氮管和搅拌器的1升反应容器中,加入D-山梨糖醇127.5g(0.7mol)、甲基·异丁基酮420.7g(4.2mol)、对甲苯磺酸-水合物6.7g(0.035mol)和甲苯100g。在氮气流下,边搅拌边升温,在92℃进行8小时减压脱水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到60℃,加碳酸钠10.6g(0.1mol)进行中和,在60℃搅拌30分钟后,加水60g,在60℃搅拌30分钟,静置分层。除去下层后,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到中性。蒸出甲苯,得到粗标题化合物(7)247.2g。粗收率82.4%,羟基值33.2mgKOH/g(理论值0)。此物100g溶解在己烷100ml中,用硅胶柱色谱法精制。收集以己烷/乙酸乙酯=8/2溶出的级分,蒸发,得到标题化合物(7)90g。气相色谱法纯度99.4%,羟基值0mgKOH/g(理论值0)。IR(NEAT,cm-1)2984,2956,2876(C-H伸缩),1470,1378(C-H变角),1242,1186,1148,1096(C-O-C伸缩),718(CH2摇摆)1HNMR(CDCl3,δppm)0.78~1.10(18H,多重线,-CH2CH(CH3)2)1.22~1.47(9H,多重线,(-O-)2C(CH3)-)1.47~1.68(6H,多重线,-CH2CH(CH3)2)1.68~2.03(3H,多重线,-CH2CH(CH3)2)3.71~4.38(8H,多重线,-CH2CHCHCHCHCH2-)合成例71.2∶3.4∶5.6-三-O-(1-甲基偏亚丙基)甘露糖醇(17)的合成配备了温度计、回流冷凝器、Dean-Stark阱和搅拌器的3升反应容器中,加入D-甘露糖醇336.84g(1.849mol)、甲基·乙基酮800.0g(11.094mol)、对甲苯磺酸-水合物17.58g(0.092mol)和己烷200ml。在氮气氛围下,边搅拌边升温,在68~76℃进行10小时反应,蒸出计算量的水。反应结束后冷却到60℃,加碳酸钠19.6g(0.185mol)进行中和,在60℃搅拌30分钟之后加水200g,在60℃搅拌30分钟,静置分层。除去下层后,用饱和食盐水200g洗涤,蒸发,得到粗标题化合物(17)639.06g。此物减压蒸馏进行部分精制,得到标题化合物(17)605.76g(收率95.1%)。沸点136~140℃/0.3mmHg,气相色谱法纯度94.2%,羟基值12.7mgKOH/g(理论值0)。40℃的动力粘度37.65mm2/s,100℃的动力粘度3.726mm2/s。此物150g溶解在己烷150ml中,用硅胶柱色谱法精制。收集以己烷/乙酸乙酯=8/2溶出的级分,蒸发,得到标题化合物(17)135g。气相色谱法纯度99.6%,羟基值0.2mgKOH/g(理论值0)。IR(NEAT,cm-1)2986,2944,2890(C-H伸缩),1467,1377(C-H变角),1242,1191,1137,1077(C-O-C伸缩),708(CH2摇摆)1HNMR(CDCl3,δppm)0.72~1.13(9H,多重线,-CH2CH3)1.13~1.50(9H,多重线,(-O-)2C(CH3)-)1.50~1.90(6H,多重线,-CH2CH3)3.88~4.37(8H,多重线,-CH2CHCHCHCHCH2-)试验例1测定合成例得到的本发明环状缩醛类的40℃和100℃动力粘度(JISK-2283)、流动点(JISK-2269)。其结果列于表13中。表13</tables>试验例2测定了合成例得到本发明环状缩醛类和比较品与1,1,1,2-四氟乙烷(HFC-134a)的相溶性。即,测定油浓度各为10%(体积)、20%(体积)、30%(体积)、40%(体积)、50%(体积)时,对1,1,1,2-四氟乙烷的低温下两相分离温度。其结果列于表14。表14</tables>从表14可以看出,本发明品的相溶性比比较品优异。试验例3测定合成例得到的本发明环状缩醛类和比较品的25℃体积电阻率(按照JISC-2101测定)。其结果列于表15中。表15<tablesid="table15"num="015"><tablewidth="850">化合物体积电阻率(Ω.cm)本发明化合物(1)与(2)的混合物(用合成例1合成)3.6×1014本发明化合物(5)(用合成例4合成)9.4×1015本发明化合物(7)(用合成例6合成)5.8×1015本发明化合物(17)(用合成例7合成)3.9×1015比较品2(聚亚烷基二醇NewpolLB-285,三洋化成工业公司制)7.8×1011</table></tables>从表15可以看出,本发明品的体积电阻率优于比较品。试验例4对于合成例得到的本发明环状缩醛类与1,1,1,2-四氟乙烷(HFC-134a)的组合物以及作为比较品的酯与1,1,1,2-四氟乙烷(HFC-134a)的组合物,用Falex试验考察其耐磨耗性。油100ml加温到80℃,以每小时101通入1,1,1,2-四氟乙烷(HFC-134a),在150(1b)的负荷下运转4小时,测定运转后V滑块(block)和销钉(pin)的磨耗量。其结果列于表16中。从表16可以看出,本发明品的磨耗量都很小,表明耐磨耗性优异。表16<tablesid="table16"num="016"><tablewidth="854">化合物磨耗量(mg)本发明化合物(1)与(2)的混合物(用合成例1合成)1.5本发明化合物(5)(用合成例3合成)3.7比较品3(三(羟甲基)丙烷/2-甲基己酸、2-乙基戊酸、3,5,5-三甲基己酸酯)16.4比较品4(季戊四醇/2-乙基己酸、3,5,5-三甲基己酸酯)8.1</table></tables>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本发明提供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优异、不因水解而产生羧酸、吸湿性低而且廉价的合成润滑油。此外,这样的合成润滑油与氢氟烃配制,可以提供电绝缘性、吸湿性优异、不因水解而产生羧酸而且廉价的冷冻机工质组合物。进而,按照本发明,可用作合成润滑油的新型环状缩醛类,是从廉价的原料用简便的方法以高收率、高纯度得到的。权利要求1.合成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含有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所述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是从一种或一种以上4元以上~10元以下(包括4元和10元)、元数为偶数的多元醇与一种或一种以上通式(I)所示羰基化合物或其活泼衍生物缩酮或缩醛得到的,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1~18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R2表示1~18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或R1和R2合在一起表示2~36个碳原子的亚烷基。2.合成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含有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所述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是从一种或一种以上4元以上~8元以下(包括4元和8元)、元数为偶数的多元醇与一种或一种以上通式(II)所示羰基化合物或其活泼衍生物缩酮或缩醛得到的,式中R3表示氢原子或1~12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R4表示1~12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或R3和R4合在一起表示2~13个碳原子的亚烷基;R3和R4的合计碳原子数是1~13个。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润滑油,其中多元醇没有醚键。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润滑油,其中多元醇有一个醚键。5.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合成润滑油,其中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含有1,3-二氧戊环结构和/或1,3-二噁烷结构。6.权利要求3~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合成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含有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所述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是从4元或6元、4~25个碳原子的饱和脂族醇与一种或一种以上通式(II)所示羰基化合物或其活泼衍生物缩酮或缩醛得到的。7.合成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式(IIIa)、(IIIb)、(IVa)或(IVb)所示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式中R3表示氢原子或1~12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R4表示1~12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或R3和R4合在一起表示2~13个碳原子的亚烷基;R3和R4的合计碳原子数是1~13个。8.合成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式(V)或(VI)所示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式中R3表示氢原子或1~12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R4表示1~12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或R3和R4合在一起表示2~13个碳原子的亚烷基;R3和R4的合计碳原子数是1~13个。9.冷冻机工质组合物,其中含有含权利要求2-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的冷冻机油和氢氟烃。10.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冻机工质组合物,其中以氢氟烃/冷冻机油=50/1~1/20(重量比)含有氢氟烃和冷冻机油。11.以下通式(i)或(ii)所示的环状缩醛类,式中R5表示氢原子,在这种情况下,R6表示3个碳原子的支链烷基或4-21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者R5表示1~21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在这种情况下,R6表示2~21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12.权利要求11所述的环状缩醛类,其中R5为氢原子时R6是3个碳原子的支链烷基或4~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者R5为1~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时R6是2~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13.权利要求11所述的环状缩醛类,其中R5为氢原子时R6是3~12个碳原子的支链烷基,或者R5为1~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时R6是2~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14.权利要求11~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环状缩醛类,其中六元醇残基是从山梨糖醇产生的。15.通式(i)或(ii)所示的权利要求11所述环状缩醛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如下式(iii)所示六元醇与通式(iv)所示羰基化合物或其活泼衍生物(缩酮或缩醛)在酸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式中R5表示氢原子,在这种情况下,R6表示3个碳原子的支链烷基或4~21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者R5表示1~21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在这种情况下,R6表示2~21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16.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六元醇是山梨糖醇。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以含有从一种以上4元以上~10元以下、元数为偶数的多元醇和一种以上特定羰基化合物或其活泼衍生物缩酮或缩醛得到的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为特征的合成润滑油,含有含该环状缩酮或环状缩醛的冷冻机油和氢氟烃的冷冻机工质组合物,以及这些环状缩醛类中的新型化合物及其制法。按照本发明,提供了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优异的、不因水解而产生羧酸、吸湿性低而且廉价的合成润滑油。此外,还可以提供电绝缘性、吸湿性优异、不因水解而产生羧酸而且廉价的冷冻机工质组合物。文档编号C10M105/18GK1161693SQ95195775公开日1997年10月8日申请日期1995年2月27日优先权日1995年2月27日发明者萩原敏也,中川庄次,小林通一郎,富博靖,平幸治,酒井章充申请人:花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