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型潜水器燃烧发动机换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181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浅水型潜水器燃烧发动机换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发动机的换气系统,尤其是能够安装在浅水型潜水器燃烧发动机上的换气系统,属于船舶运输技术领域中的船舶设备范畴。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潜水器燃烧发动机绝大多数是在潜水器浮出水面时才能由大气换气工作。当潜水器潜入水下时,需要专门的供气系统支持工作。专利号为03242141.9的“有进排气双管的小型潜水艇”,设置有专门的浮力托盘,以安置小型潜艇用内燃机进排气双管的大气连通口,可以在风平浪静的情况下支持水下发动机的换气和工作。但是,在有海浪掀动和波涛汹涌的海况,发动机无法进行换气,以至此时发动机只能熄火停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气系统,该换气系统适用于浅水型潜水器的燃烧发动机,即使在海面风大浪急十分恶劣的海况下,仍能可靠工作,为燃烧发动机提供合适的换气条件。
本发明包括气道旁路系统、进气道阻水泄水阀、排气道阻水泄水阀、防海浪进气罩和防海浪排气罩。
气道旁路系统包括空气贮筒,进气道压力传感器,进气道三通阀,空气贮筒压力传感器,进气旁路压力传感器,空气压缩机,逻辑控制元件,排气道压力传感器,排气道三通阀,高温压气机,废气贮筒,电磁阀,排气旁路压力传感器。在发动机的进气道上,安装一个进气道三通阀。该三通阀一端与大气相通,另一端与发动机的进气口连接,第三端与空气贮筒一端连接。空气贮筒的另一端与空气压缩机出口连接,空气压缩机的进口与大气相通。在进气道三通阀与大气相通的管路上安装一个进气道压力传感器,进气道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进气道三通阀的控制端电连接。在空气贮筒上安装一个空气贮筒压力传感器;在空气压缩机与大气相通的管路上安装一个进气旁路压力传感器,空气贮筒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和进气旁路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逻辑控制元件的两个输入端电连接,逻辑控制元件的输出端与压缩机控制开关电连接。
当发动机的进气道发生暂时性阻塞时,进气道内出现的负压被进气道压力传感器感受,并发出信号,控制进气道三通阀切换工位。空气贮筒内存贮的压缩空气经过进气道三通阀进入发动机。当进气道的阻塞消除,进气道压力传感器又发出信号,控制进气道三通阀恢复正常工位,仍由发动机进气道吸入大气。
当空气贮筒内的压力低于某一额定数值,空气贮筒压力传感器发出信号,传递到逻辑控制元件,提出空气压缩机的开机申请。如果空气压缩机连通大气的通道没有阻塞,进气旁路压力传感器将持续发出空气压缩机可以开机的信号。此时,逻辑控制元件将发出空气压缩机正常开机的控制信号。如果空气贮筒压力传感器和进气旁路压力传感器中有一个发出停机的信号,逻辑控制元件持续发出空气压缩机停机信号。
在发动机的排气道上安装排气道三通阀。该三通阀一端与发动机排气口连接,另一端与大气相通,第三端与高温压气机进口端连接,高温压气机的出口端与废气贮筒的进口端相连,废气贮筒的出口端与电磁阀一端连接,电磁阀的另一端与大气相通。在排气道三通阀与大气相通的管路上安装排气道压力传感器,排气道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排气道三通阀的控制端和高温压气机的控制开关电连接。在废气贮筒上安装废气贮筒压力传感器,废气贮筒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电磁阀的控制端电连接。
当发动机的排气道发生暂时性阻塞时,排气道压力传感器感受到了这一过高的压力,随即发出信号控制排气道三通阀切换工位,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经过排气道三通阀流向高温压气机,高温压气机也同时接到排气道压力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开机工作,将废气压缩后排入废气贮筒。只要废气贮筒压力传感器感受到的压力高于某一阈值,都会发出使电磁阀开通的信号,即使排气旁路中有暂时性阻塞,废气贮筒内的压力驱使的气流也足以排除阻塞,以保持排气旁路畅通,同时保证废气贮筒内的压力处于安全状态。当排气道中的阻塞现象消除时,排气道压力传感器感受到排气道中的压力下降为正常,又发出信号使排气道三通阀复位,并控制高温压气机停机,发动机的废气又沿着排气道排向大气。
进气道阻水泄水阀与排气道阻水泄水阀结构完全一样,包括阀盖、阀座、气道干管头、止挡螺母、滑动气口盘、石棉贴面垫、紧固螺钉、密封垫、气道湿管头、浮子和泄水管。阀盖和阀座通过紧固螺钉装配成一体。阀盖上的内螺纹连接着气道干管头。气道干管头下端的螺纹紧固着止挡螺母,止挡螺母上悬挂着滑动气口盘。滑动气口盘是一个底部封堵着石棉贴面垫的中空圆柱体,滑动气口盘的顶部开有圆孔,其直径和气道干管头的外径相同,二者之间动配合,使滑动气口盘沿着气道干管头的外圆柱面上下自由滑动;滑动气口盘的圆柱面上均匀开有若干圆孔,使气流得以顺畅通过。阀座的侧面连接着气道湿管头。阀座的底部连接泄水管。中空圆柱体的浮子置放在阀座上,因重力将泄水管的管口封闭。
当进气道阻水泄水阀、排气道阻水泄水阀分别安装在发动机的进、排气道上时,大气从进气道阻水泄水阀的气道湿管头吸入,气道干管头连接发动机的进气口。发动机的排气口与排气道阻水泄水阀的气道干管头连接,废气排向大气的管道与气道湿管头连接。当可能夹带水的气流经过气道湿管头进入阀体内时,浮子受到水的浮力作用上升,当浮子上浮时,浮子与阀座之间的空隙就形成了水的流道。存水经过泄水管排出阀外。当有大量的水进入阀体时,浮子进一步上浮,抬举滑动气口盘,使之向上滑动。浮子继续上升到某一高度时,滑动气口盘就封闭气道干管头的下端口,使气流通道完全堵塞,以致阻隔存水经过气道干管头进入发动机气道,阀体内的存水经泄水管逐渐排出阀外。排水的结果使水位下降,滑动气口盘也滑移下降,气道干管头重新流通气流。
防海浪进气罩和防海浪排气罩结构完全一样,包括气筒、倒U形接管、圆锥形容水器和直角弯管四大部分,气筒为圆柱形筒体,上部安装了圆锥形的上气道,上气道上盖有一球冠形的防水帽。防水帽与上气道借助支承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气流的顺畅通过。防水帽的下沿低于上气道上沿,以阻止各个角度的海浪由气筒上口侵入气筒。
气筒的底部与两个圆柱形下气道连接。两个下气道的中轴线均与气筒的轴线成45°角,使气流容易在其中通行,而横向和垂直向上的海浪不能进入气筒。下气道外面支承着防浪板,斜上方向的海浪也不能进入气筒。即使偶有海浪侵袭进水,也会迅速顺利地排出气筒。
气筒的左上侧通过一个向下倾斜的接管与倒U形管右端连接,倒U形管左端与圆锥形容水器上端相连。圆锥形容水器的下端与活塞滑道相连,活塞滑道中安置的排水活塞可上下滑动,用弹性系数很小的弹簧支撑在活塞底部,圆锥形容水器内稍有残水就会压迫活塞下移,使残水及时由排水管排出管外。圆锥形容水器的左上侧通过一直角弯管,连接到燃烧发动机的进(排)气口。
当防海浪进气罩和防海浪排气罩分别安装在燃烧发动机进、排气道上时,大气通过上气道或下气道,穿过气筒,经倾斜接管和倒U形管,穿过圆锥形容水器和直角弯管进入发动机内;发动机排气口排出的废气通过该气罩排出。通过防水帽、挡板和倒U形管和倾斜接管防止了海水的入侵,并通过下气道、连接在圆锥形容水器的排水管和排水活塞进行海水排泄,从而使海水无法进入发动机的进排气道,不会影响潜水器燃烧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在本发明燃烧发动机换气系统中,防海浪进气罩和防海浪排气罩露出在水面上,其余各部分都容纳在潜水器壳体内部,处于水面以下的位置。
防海浪进气罩的直角弯管与进气道阻水泄水阀的湿管头相连。进气道阻水泄水阀的干管头与气道旁路系统的进气道入口相连。气道旁路系统中的进气道入口通过进气道三通阀与燃烧发动机的进气口相连。在防海浪进气罩的直角弯管与进气道阻水泄水阀的湿管头的连接管路上有一支管,该支管与气道旁路系统的进气旁路入口相通。
燃烧发动机的排气口通过排气道三通阀与气道旁路系统的排气道出口相连。气道旁路系统的排气道出口再与排气道阻水泄水阀的气道干管头相连,排气道阻水泄水阀的气道湿管头与防海浪排气罩的直角弯管相连,在排气道阻水泄水阀的气道湿管头与防海浪排气罩的直角弯管相接连的管路上连接一根支管,与气道旁路系统的排气旁路出口相通。在这个支管上,还连接有两根分支管,分别与进气道阻水泄水阀和排气道阻水泄水阀的泄水管相连接。
常规工况下,空气经过防海浪进气罩的直角弯管,进入进气道阻水泄水阀的湿管头,再由进气道阻水泄水阀的干管头进入气道旁路系统的进气道入口,经过进气道三通阀连通到燃烧发动机的进气口。废气由燃烧发动机的排气口排出,依次通过气道旁路系统排气道三通阀、排气道阻水泄水阀的气道干管头、排气道阻水泄水阀的气道湿管头连接到防海浪排气罩的直角弯头,从而排入大气中。当空气(或者废气)经过防海浪进(排)气罩时,即使海浪汹涌,也只有微量的海水可能随气流通过防海浪进(排)气罩。在随后的进(排)气道阻水泄水阀中,即使是微量的海水也不能通过,海水由进(排)气道阻水泄水阀的泄水管排出阀外,确保进入旁路系统的气流是干燥的。
当海况十分恶劣时,可能有较多的海水进入进气道阻水泄水阀或者排气道阻水泄水阀,经泄水管流入旁路系统中排气旁路出口与防海浪排气罩之间的支管中。由于该支管容积相对较大,积存的水量有限,排气过程不至于受到影响。
在极端的情况下,进气道阻水泄水阀或者排气道阻水泄水阀可能处于暂时性阻塞工况。在此工况下,旁路系统中的进、排气旁路将发挥作用,保证燃烧发动机的连续进气或排气。这时旁路系统的排气旁路,将间隔地以高压向外排出发动机废气。这股高压气流通过排气旁路出口与防海浪排气罩之间的支管排出。这根支管本身的两根分支管分别与进气道阻水泄水阀的泄水管和排气道阻水泄水阀的泄水管相连,由于旁路系统中的高压气流的喷射作用,将这两个泄水管排泄的水通过防海浪排气罩而最终排入大气。
本发明可以在极其恶劣的海况下为浅水型潜水器燃烧发动机提供合适的换气条件,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确保潜水器不需要浮上水面连续潜水运行。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原理图。
图中,1是潜水器壳体,2是燃烧发动机,3是气道旁路系统,4是进气道阻水泄水阀,5是排气道阻水泄水阀,6是防海浪进气罩,7是防海浪排气罩。
图2是气道旁路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2是燃烧发动机,8是空气贮筒,9是进气道压力传感器,10是进气道三通阀,11是空气贮筒压力传感器,12是进气旁路压力传感器,13是空气压缩机,14是逻辑控制元件,15是排气道压力传感器,16是排气道三通阀,17是高温压气机,18是废气贮筒,19是电磁阀,20是排气旁路压力传感器。
图3是进气道阻水泄水阀或排气道阻水泄水阀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21是阀盖,22是阀座,23是气道干管头,24是止挡螺母,25是滑动气口盘,26是石棉贴面垫,27是紧固螺钉,28是密封垫,29是气道湿管头,30是浮子,31是泄水管。
图4是防海浪进气罩或防海浪排气罩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32是气筒,33是倒U形接管,34是圆锥形容水器,35是直角弯管,36是防水帽,37是支承,38是下气道,39是排水活塞,40是弹簧,41是排水管,42是活塞滑道,43是上气道,44是防浪板,45是倾斜接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气道旁路系统3、进气道阻水泄水阀4、排气道阻水泄水阀5、防海浪进气罩6和防海浪排气罩7。
气道旁路系统3包括空气贮筒8、进气道压力传感器9、进气道三通阀10、空气贮筒压力传感器11、进气旁路压力传感器12、空气压缩机13、逻辑控制元件14、排气道压力传感器15、排气道三通阀16、高温压气机17、废气贮筒18、电磁阀19、排气旁路压力传感器20。在发动机2的进气道上,安装一个进气道三通阀10。该三通阀一端与大气相通,另一端与发动机2的进气口连接,第三端与空气贮筒8一端连接。空气贮筒8的另一端与空气压缩机13出口连接,空气压缩机13的进口与大气相通。
在进气道三通阀10与大气相通的管路上安装一个进气道压力传感器9,进气道压力传感器9的输出端与进气道三通阀10的控制端电连接。在空气贮筒8上安装一个空气贮筒压力传感器11;在空气压缩机13与大气相通的管路上安装一个进气旁路压力传感器12,空气贮筒压力传感器11的输出端和进气旁路压力传感器12的输出端分别与逻辑控制元件14的两个输入端电连接,逻辑控制元件14的输出端与空气压缩机13控制开关电连接。
当发动机2的进气道发生暂时性阻塞时,进气道内出现的负压被进气道压力传感器9感受,并发出信号,控制进气道三通阀10切换工位。空气贮筒8内存贮的压缩空气经过进气道三通阀10进入发动机2。当进气道的阻塞消除时,进气道压力传感器9又发出信号,控制进气道三通阀10恢复正常工位,仍由发动机2进气道吸入大气。
当空气贮筒8内的压力低于某一额定数值,空气贮筒压力传感器11,发出信号,传递到逻辑控制元件14,提出空气压缩机13的开机申请。如果此时空气压缩机13连通大气的通道没有阻塞,进气旁路压力传感器12将持续发出空气压缩机可以开机的信号。此时,逻辑控制元件14将发出空气压缩机13正常开机的控制信号。如果空气贮筒压力传感器11和进气旁路压力传感器12中有一个发出不需开机信号,逻辑控制元件14将持续发出空气压缩机13停机信号。
在发动机2的排气道上安装排气道三通阀16。该三通阀一端与发动机2的排气口连接,另一端与大气相通,第三端与高温压气机17进口端连接,高温压气机17的出口端与废气贮筒18的进口端相连,废气贮筒18的出口端与电磁阀19一端连接,电磁阀19的另一端与大气相通。在排气道三通阀16与大气相通的管路上安装排气道压力传感器15,排气道压力传感器15的输出端分别与排气道三通阀16的控制端和高温压气机17的控制开关电连接。在废气贮筒18上安装废气贮筒压力传感器20,废气贮筒压力传感器20的输出端与电磁阀19的控制端电连接。
当发动机2的排气道发生暂时性阻塞时,排气道压力传感器15感受到了这一过高的压力,随即发出信号控制排气道三通阀16切换工位,发动机2排出的废气经过排气道三通阀16流向高温压气机17,高温压气机17也同时接到排气道压力传感器15发出的信号,开机工作,将废气压缩后排入废气贮筒18。只要废气贮筒压力传感器20感受到的压力高于某一阈值,都会发出使电磁阀19开通的信号,即使排气旁路中有暂时性阻塞,废气贮筒18内的压力驱使的气流也足以排除阻塞,以保持排气旁路畅通,同时保证废气贮筒18内的压力处于安全状态。当排气道中的阻塞现象消除时,排气道压力传感器15感受到排气道中的压力下降为正常,又发出信号使排气道三通阀16复位,并控制高温压气机17停机,发动机的废气又沿着排气道排向大气。
进气道阻水泄水阀4与排气道阻水泄水阀5结构完全一样,包括阀盖21,阀座22,气道干管头23,止挡螺母24,滑动气口盘25,石棉贴面垫26,紧固螺钉27,密封垫28,气道湿管头29,浮子30,泄水管31。阀盖21和阀座22通过紧固螺钉27装配成一体。阀盖21上的内螺纹连接着气道干管头23。气道干管头23下端的螺纹紧固着止挡螺母24,止挡螺母上悬挂着滑动气口盘25。滑动气口盘25是一个底部封堵着石棉贴面垫26的中空圆柱体。滑动气口盘25的顶部开有圆孔,其直径和气道干管头23的外径相同,二者之间动配合,使滑动气口盘25沿着气道干管头23的外圆柱面上下自由滑动;滑动气口盘25的圆柱面上均匀开有若干圆孔,使气流得以顺畅通过。阀座22的侧面连接气道湿管头29。阀座22的底部连接着泄水管31。中空柱体的浮子30是置放在阀座上,因重力将泄水管的管口封闭。
当进气道阻水泄水阀4和排气道阻水泄水阀5分别安装在发动机的进、排气道上时,大气从进气道阻水泄水阀4的气道湿管头29吸入,经过进气道阻水泄水阀4的气道干管头23进入发动机的进气口。发动机的排气口与阻水泄水阀5的气道干管头23连接,废气排向大气的管道与排气道阻水泄水阀5的气道湿管头29连接。当可能夹带水的气流经过气道湿管头29进入阀体内时,浮子30受到水的浮力作用上升,当浮子30上浮时,浮子30与阀座22之间的空隙就形成了水的流道。存水经过泄水管31排出阀外。当有大量的水进入阀体时,浮子30进一步上浮,抬举滑动气口盘25,使之向上滑动。浮子30继续上升到某一高度时,滑动气口盘25就封闭气道干管头23的下端口,使气流通道完全堵塞,以致阻隔存水经过气道干管头23进入发动机气道,阀体内的存水经泄水管31逐渐排出阀外。排水的结果使水位下降,滑动气口盘25也滑移下降,气道干管头23重新连通气流。
防海浪进气罩6和防海浪排气罩7结构完全一样,主要包括气筒32,倒U形接管33,圆锥形容水器34,直角弯管35四大部分。气筒32为圆柱形筒体,上部安装了圆锥形的上气道43,上气道43上盖有一球冠形的防水帽36。防水帽36与上气道43借助支承保持一定距离。防水帽36的下沿低于上气道43上沿,以阻止各个角度的海浪由上气道43侵入气筒32内。
气筒32的底部与两个圆柱形下气道38连接。两个下气道38的中轴线均与气筒32的轴线成45°角,使横向和垂直向上的海浪不能进入气筒32。下气道38外面支承着防浪板44,斜上方向的海浪也不能进入气筒32。即使偶有海浪侵袭进水,也会迅速顺利地排出气筒32。
气筒32的左上侧通过倾斜接管45与倒U形管33右端连接,倒U形管33左端与圆锥形容水器34上端相连。圆锥形容水器34的下端与活塞滑道42相连,活塞滑道42中安置的排水活塞39可上下滑动,用弹性系数很小的弹簧40支撑在排水活塞39底部,圆锥形容水器34内稍有残水就会压迫排水活塞39下移,使残水及时由排水管41排出管外。圆锥形容水器34的左上侧连接直角弯管35。
当防海浪进气罩6和防海浪排气罩7分别安装在在燃烧发动机进、排气道上时,防海浪进气罩6和防海浪排气罩7中的直角弯管35分别和发动机的进、排气口相连。大气通过防海浪进气罩6的上气道43或下气道38,穿过气筒32,经倾斜接管45和倒U形管33,穿过圆锥形容水器34和直角弯管35进入发动机内;发动机排气口排出的废气通过直角弯管35,由防海浪排气罩排出。防水帽36、防浪板44和倒U形管33和倾斜接管45防止了海水的入侵,并通过下气道38、连接在圆锥形容水器34的排水管和排水活塞39进行海水排泄,从而使海水无法进入发动机的进排气道,不会影响潜水器燃烧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在本发明燃烧发动机换气系统中,防海浪进气罩6和防海浪排气罩7露出在水面上,燃烧发动机2,气道旁路系统3,进气道阻水泄水阀4,排气道阻水泄水阀5都安装在潜水器壳体1内部,处于水面以下的位置。
防海浪进气罩6的直角弯管35通过管道与进气道阻水泄水阀4的气道湿管头29相连。进气道阻水泄水阀4的气道干管头23与气道旁路系统3的进气道入口相连。气道旁路系统3的进气道入口通过进气道三通阀10与燃烧发动机2的进气口相连。在防海浪进气罩6的直角弯管35与进气道阻水泄水阀4的湿管头29的连接管路上有一支管,该支管与气道旁路系统3的进气旁路入口相通。
燃烧发动机2的排气口通过排气道三通阀16与气道旁路系统3的排气道出口相连。气道旁路系统3的排气道出口再与排气道阻水泄水阀5的气道干管头23相连,排气道阻水泄水阀5的气道湿管头29通过管道与防海浪排气罩7的直角弯管35相连,在排气道阻水泄水阀5的气道湿管头29与防海浪排气罩7的直角弯头35相连接管路上连接一根支管,该支管与气道旁路系统3的排气旁路出口相通。在这个支管上,还连接有两根分支管,分别与进气道阻水泄水阀4和排气道阻水泄水阀5的泄水管31相接。
常规工况下,空气经过防海浪进气罩6的直角弯管35,进入进气道阻水泄水阀4的气道湿管头29,再由进气道阻水泄水阀4的气道干管头23进入气道旁路系统的进气道入口,经过进气道三通阀10连通到燃烧发动机2的进气口。废气由燃烧发动机2的排气口排出,依次通过气道旁路系统3的排气道三通阀10、排气道阻水泄水阀5的气道干管头23、排气道阻水泄水阀5的气道湿管头29连接到防海浪排气罩7的直角弯头35,从而排入大气中。当空气(或者废气)经过防海浪进气罩6(或防海浪进气罩7)时,即使海浪汹涌,也只有微量的海水可能随气流通过防海浪进气罩6(或防海浪进气罩7)。在随后的进气道阻水泄水阀4(或排气道阻水泄水阀5)中,即使是微量的海水也不能通过,海水由进气道阻水泄水阀4和排气道阻水泄水阀5的泄水管31排出阀外,确保进入旁路系统的气流是干燥的。
当海况十分恶劣时,可能有较多的海水进入进气道阻水泄水阀4或者排气道阻水泄水阀5,经泄水管31流入气道旁路系统3中排气旁路出口与防海浪排气罩7之间的支管中。由于该支管容积相对较大,积存的水量有限,排气过程不至于受到影响。
在极端的情况下,进气道阻水泄水阀4或者排气道阻水泄水阀5可能处于暂时性阻塞工况。在此工况下,气道旁路系统中3中的进、排气旁路将发挥作用,保证燃烧发动机2的连续进气或排气。这时气道旁路系统3的排气旁路,将间隔地以高压向外排出发动机废气。这股高压气流通过排气旁路出口与防海浪排气罩7之间的支管排出。这根支管本身的两根分支管分别与进气道阻水泄水阀4和排气道阻水泄水阀5的泄水管31相连,由于旁路系统3中的高压气流的喷射作用,将这两个泄水管31排泄的水通过防海浪排气罩7而最终排入大气。
权利要求
1.一种浅水型潜水器燃烧发动机换气系统,包括气道旁路系统(3)、进气道阻水泄水阀(4)、排气道阻水泄水阀(5)、防海浪进气罩(6)和防海浪排气罩(7),其特征在于气道旁路系统(3)包括空气贮筒(8)、力传感器(9)、气道三通阀(10)、气贮筒压力传感器(11)、气旁路压力传感器(12)、气压缩机(13)、辑控制元件(14)、气道压力传感器(15)、气道三通阀(16)、温压气机(17)、气贮筒(18)、磁阀(19)、气旁路压力传感器(20),进道阻水泄水阀(4)包括阀盖(21)、座(22)、道干管头(23)、挡螺母(24)、动气口盘(25)、棉贴面垫(26)、固螺钉(27)、密封垫(28)、气道湿管头(29)、浮子(30)、泄水管(31),排气道阻水泄水阀(5)与进气道阻水泄水阀(4)的结构完全相同,防海浪进气罩(6)包括气筒(32),倒U形接管(33)、圆锥形容水器(34)、直角弯管(35)、防水帽(36)、支承(37)、下气道(38)、排水活塞(39)、弹簧(40)、排水管(41)、活塞滑道(42)、上气道(43)、防浪板(44)、倾斜接管(45),防海浪排气罩(7)的结构与防海浪进气罩(6)的结构完全相同,防海浪进气罩(6)的直角弯管(35)通过管道与进气道阻水泄水阀(4)的湿管头(29)相连,进气道阻水泄水阀(4)的干管头(23)与气道旁路系统(3)的进气道入口相连,气道旁路系统(3)的进气道入口通过进气道三通阀(10)与燃烧发动机(2)的进气口相连,在防海浪进气罩(6)的直角弯管(35)与进气道阻水泄水阀(4)的湿管头(29)的连接管路上有一支管,该支管与气道旁路系统(3)的进气旁路入口相通;燃烧发动机(2)的排气口通过排气道三通阀(16)与气道旁路系统(3)的排气道出口相连;气道旁路系统(3)的排气道出口再与排气道阻水泄水阀(5)的气道干管头(23)相连,在排气道阻水泄水阀(5)的气道湿管头(29)与防海浪排气罩(7)的直角弯头(35)的连接管路上连接一根支管,该支管与气道旁路系统(3)的排气旁路出口相通,在这个支管上,还连接有两根分支管,分别与进气道阻水泄水阀(4)和排气道阻水泄水阀(5)的泄水管(31)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水型潜水器燃烧发动机换气系统,其特征是防海浪进气罩(6)和防海浪排气罩(7)露在水面以上,燃烧发动机(2)、气道旁路系统(3)、进气道阻水泄水阀(4)、排气道阻水泄水阀(5)都安装在潜水器壳体(1)内部,处于水面以下的位置。
全文摘要
一种浅水型潜水器燃烧发动机换气系统,包括进、排气道阻水泄水阀、防海浪进、排气罩、气道旁路系统。防海浪进、排气罩露在水面以上,其余各部分都容纳在潜水器壳体内部,处于水面以下的位置。空气经过防海浪进气罩,进气道阻水泄水阀、气道旁路系统,进入发动机,确保气流是干燥的。排气时废气通过气道旁路系统、排气道阻水泄水阀,再经防海浪排气罩排出。在进、排气道阻水泄水阀可能处于暂时性阻塞的极端工况下,旁路系统中的进、排气旁路将发挥作用,保证燃烧发动机的连续进气或排气。本发明可在极其恶劣的海况下为燃烧发动机提供合适的换气条件,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确保潜水器不需要浮上水面连续潜水运行。
文档编号F01N13/12GK1594029SQ20041002567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日
发明者马捷, 戴斌, 金丹, 陈峻, 彭勇飞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