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型增压器润滑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389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渗型增压器润滑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压器润滑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渗型增压器润滑保护装置,具体适用于对渗油进行回收以确保增压器的润滑效果。
背景技术
目前,柴油增压器依靠机油进行冷却润滑。正常运转时,发动机带动油泵驱动整个油路,使润滑油经过增压器轴承,起到润滑作用,同时带走因增压器高速运行产生的热量, 保护增压器轴承。当需要停机时,尤其是高速高负荷下,由于增压器运行速度快,其轴承在发动机停机后会持续运行一段时间,热负荷较大,不能立刻冷却下来,因此常需要发动机先怠速运行2 - 5分钟,帮助增压器散热,然后停机,以保证增压器冷却润滑安全,但这会造成以下两个问题一方面整车运行时候难免遇到需要在高速高负荷下突然停止发动机的情况,没有时间让发动机进行怠速运转,这时就需要一种冷却润滑装置来保护增压器;另一方面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由于每次发动机高速停机前都需要一段怠速工作时间,而在这段怠速工况内,不仅燃烧效率低,而且大部分的能耗都做了无用功,因而长期积累下来,会浪费较多的燃油,不利于环保与节能。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793337Y,授权公告日为2006年7月5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器短暂供润滑油的装置,该装置由油缸、弹性装置、三通组成,并与内燃机润滑系统形成整体油路,油缸内一端为贮油腔,贮油腔与三通连接,三通内设置单向阀,油缸另一端设置一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由活塞、弹簧、弹簧调节杆、缸盖、螺帽连接而成。虽然该实用新型能够改善现有内燃机紧急停车和怠速运行的问题,但它仍有以下缺陷1、由于活塞与油缸之间没有防渗油措施,因而其贮油腔内的润滑油易渗进弹簧所在的气腔中,渗进的油会逐渐填充气腔空间,当发动机起动、机油灌注入油腔,且活塞向气腔运行时,活塞就会受到气腔内渗进的油的阻力,从而导致进入储油罐的油量慢慢减少,影响增压器保护作用的发挥;同时,由于气腔内空气空间逐步减小,活塞的可压缩空间也随之减小,这也会导致储油罐最大可进油量减小,从而降低增压器保护作用的发挥,最终导致增压器保护失效;2、气腔内空间有限在发动机启动,往储油罐内泵油时,活塞向气腔运行, 导致空气被压缩,空气压力迅速上升以阻止活塞运行,一般发动机润滑油的油压只有几个 bar,与空气压缩后压力在同一数量级,如果气腔空间有限,则空气阻力会变得很大,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缩小预期进油量,导致对增压器的实际润滑冷却效果被降低。3、使用螺杆由于该实用新型采用了螺杆结构,因而在使用时就必须增加密封以保证润滑油不从螺纹处渗出,否则润滑油会直接暴露在环境中,从而造成浪费润滑油与污染环境的风险,为避免该风险,需要额外增加密封零件和加工精度,这又增加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没有防渗油措施、易降低润滑冷却效果、会增加生产成本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有防渗油措施、能确保润滑冷却效果、不会增加生产成本、清洁的防渗型增压器润滑保护装置。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防渗型增压器润滑保护装置,包括进油管和储油罐,所述储油罐被推板分隔为气腔与油腔,气腔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推板的中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气腔的侧壁相连接,油腔通过联接管与进油管的中部相通,进油管的上部与增压器相连接,进油管的下部与油泵相连接,且在进油管的下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推板上与储油罐相接触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气腔的底壁上设置有回油口,该回油口通过回油管与油底壳相通。所述回油口与气腔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弹簧的最大压缩长度。所述气腔内的空气压力与发动机腔内的空气压力相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渗型增压器润滑保护装置中进油管通过联接管与储油罐的油腔相通,且在储油罐的气腔内设置有推板与弹簧,使用时,由进油管中的油压、弹簧弹力与气腔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平衡变化对推板的运行进行控制,其过程为当发动机停机时,进油管中的油压变小,推板左移,油腔中的油进入进油管,以满足增压器的润滑冷却需求,当发动机再次起动时,进油管中的油压变大,推板右移,进油管中的部分油进入油腔,为下次停机补油做准备;该设计不仅能在发动机突然停机时满足增压器的正常润滑冷却需要,而且可在正常停机时,减少怠速运行的时间,节省能源。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在突然停机时满足增压器的润滑冷却需求,而且可以减少怠速运行时间,节省能源。2、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渗型增压器润滑保护装置中在推板上与储油罐相接触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圈,在气腔的底壁上设置有回油口,该回油口通过回油管与油底壳相通;密封圈的设置能够防止油腔中的油渗进气腔中,万一渗进了,回油口可以即时将渗进来的油通过回油管导进油底壳,不仅可以防止渗进来的油填充气腔,占用可压缩容积,从而确保润滑冷却效果,而且能够回收渗进来的油,避免浪费;此外,强调“回油口与气腔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弹簧的最大压缩长度”的目的在于确保推板缩回时不会经过回油口,否则会使回油口直接暴露在油腔,储备的润滑油将会直接流失,降低储油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有防渗油措施、能确保润滑冷却效果,而且不会增加生产成本。3、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渗型增压器润滑保护装置中气腔内的空气压力与发动机腔内的空气压力相一致,其目的在于避免气腔内压力过大,影响弹簧、推板的正常运行,从而对增压器的润滑冷却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同时,气腔与发动机腔相连,也能避免渗进来的油进入空气中造成污染。因此本实用新型能确保对增压器的润滑冷却效果,且环保性较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储油罐1,油腔A,气腔B,进油管2,推板3,弹簧4,联接管5,单向阀6,密封圈7,回油口 8,回油管9。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一种防渗型增压器润滑保护装置,包括进油管2和储油罐1,所述储油罐 1被推板3分隔为气腔B与油腔A,气腔B内设置有弹簧4,弹簧4的一端与推板3的中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气腔B的侧壁相连接,油腔A通过联接管5与进油管2的中部相通,进油管 2的上部与增压器相连接,进油管2的下部与油泵相连接,且在进油管2的下部设置有单向阀6 ;所述推板3上与储油罐1相接触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圈7 ;所述气腔B的底壁上设置有回油口 8,该回油口 8通过回油管9与油底壳相通。所述回油口 8与气腔B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弹簧4的最大压缩长度。所述气腔B内的空气压力与发动机腔内的空气压力相一致。使用时,其工作过程如下发动机停机条件下,储油罐1中气腔B的压力大于进油管2内的油压,在弹簧4、 气腔B中气压的推力作用下,推板3向左推动,油腔A中的机油经过联接管5补充进入进油管2内,补充增压器所需冷却润滑机油,直到弹簧4的弹力、气腔B的气压与进油管2内的油压平衡,或者,推板3被推到储油罐1最左端为止。在补充机油的过程中,单向阀6工作, 保证机油不会在进油管2内倒流。在下次发动机开始工作时,发动机低速启动,增压器对机油流量要求不高,此时, 单向阀6打开,进油管2内压力超过储油罐1中油腔A的油压,部分进油经过联接管5进入储油罐1,以向油腔A内补充机油储量,补充的机油推动推板3向右运动,弹簧4被压缩,阻力增大,直到弹簧4的阻力、气腔B的气压与进油管2内的油压平衡,停止向储油罐1内补充机油。在发动机的整个运行过程中,推板3的两面受到推力,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其中, 推板3处于最右端的位置不能超过回油口 8的位置,回油口 8能保证通过推板3渗进的油通过回油管9回到油底壳上部(与缸内空气相连)。整个工作过程,储油罐1内油量可以自动补充,能保证增压器的供油需求,提高增压器的可靠性与发动机的经济性。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改善增压器突然停机或怠速运行时的润滑冷却问题、环保性较好,而且设置有防渗油措施、能确保润滑冷却效果、不会增加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防渗型增压器润滑保护装置,包括进油管(2)和储油罐(1),所述储油罐(1)被推板(3)分隔为气腔(B)与油腔(A),气腔(B)内设置有弹簧(4),弹簧(4)的一端与推板(3) 的中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气腔(B)的侧壁相连接,油腔(A)通过联接管(5)与进油管(2)的中部相通,进油管(2)的上部与增压器相连接,进油管(2)的下部与油泵相连接,且在进油管(2)的下部设置有单向阀(6),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3)上与储油罐(1)相接触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圈(7);所述气腔(B)的底壁上设置有回油口(8),该回油口(8)通过回油管(9)与油底壳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型增压器润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口 (8)与气腔(B)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弹簧(4)的最大压缩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渗型增压器润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B)内的空气压力与发动机腔内的空气压力相一致。
专利摘要一种防渗型增压器润滑保护装置,包括进油管和储油罐,所述储油罐被推板分隔为气腔与油腔,气腔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推板的中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气腔的侧壁相连接,油腔通过联接管与进油管的中部相通,进油管的上部与增压器相连接,进油管的下部与油泵相连接,在进油管的下部设置有单向阀,推板上与储油罐相接触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圈,气腔的底壁上设置有回油口,该回油口通过回油管与油底壳相通,且回油口与气腔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弹簧的最大压缩长度。本设计不仅能改善增压器突然停机或怠速运行时的润滑冷却问题、环保性较好,而且设置有防渗油措施、能确保润滑冷却效果、不会增加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F02B39/14GK202250371SQ20112035483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1日
发明者杨细元, 许法亮 申请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